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轮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0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一:呼吸作用1.呼吸过程中气体含量的变化(1)人体吸入的气体:空气(2)人体呼出的气体:O2—16%,CO2—4%,N2—78%,稀有气体—1%,较多水汽,即人呼吸时,会使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2.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人体的气体交换是在呼吸系统内进行的。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①呼吸系统组成:②各组成部分功能(2)肺泡机构特点及其功能3.呼吸运动(1)人体的气体交换是靠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即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运动来完成。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①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②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本身的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4.(氧气、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当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过肺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肺泡,同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到毛细血管,红细胞与氧气结合,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
二:动植物呼吸作用1.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由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所提供的。
当有机物为葡萄糖时,人体细胞内氧化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
2.作用类型有氧呼吸(主):有O2参与,彻底分解有机物无氧呼吸(次):无O2参与,不彻底分解有机物(如发酵)3.作用场所线粒体(主)作用:供能细胞质基质(次)4.物的呼吸(1)动物的呼吸在上图所示的装置中,A装置试管中红色水滴指标与橡皮塞的距离逐渐减小,B装置试管中红色水滴指标与橡皮塞的距离不变。
以上实验说明,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人氧气,呼出二氧化碳(2)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场所呼吸作用——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生物二轮复习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两个最基础的生理过程。
呼吸作用是生物通过氧气与有机物反应而释放能量的代谢过程,而光合作用则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以下是对这两个过程的详细说明。
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为了获取能量进行的一种氧化代谢过程。
它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发生在缺氧环境下,一般是在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或植物根部土壤缺氧时。
无氧呼吸速度快,产能高,但生成的能量效率较低。
2.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呼吸作用的主要类型,发生在有供氧环境中。
它包括三个步骤: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1)糖解:在胞浆中,一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再转化为两分子乙酸。
同时生成小量的ATP和二氧化碳。
(2)Krebs循环:乙酸被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内,与无氧环境发生共价作用,生成乙酰辅酶A。
然后,在线粒体酶的作用下,它进一步转化为柠檬酸,并经过一系列酶反应,生成能量(ATP)、二氧化碳和水。
(3)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的内膜上,通过氧化酶作用,将电子从NADH和FADH2传递到氧分子上,释放出的能量用于产生ATP。
二、光合作用1.光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光化学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内膜上的光合色素复合物中。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反应:光能捕获和光能转化。
(1)光能捕获:叶绿素吸收光能,使叶绿素激发,并将激发能量传递给特定叶绿体蛋白质复合体中心。
(2)光能转化:光能转化包括两个步骤,即光化学反应Ⅰ和光化学反应Ⅱ。
光化学反应Ⅱ将光能转化为电子能,并释放出氧气。
光化学反应Ⅰ接收光化学反应Ⅱ释放的电子,并通过酶的作用将他们与NADP+还原成NADPH。
这一过程也涉及到产生能量(ATP)。
2.碳循环:碳循环是光合作用的第二步,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基质中。
它是利用光化学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的过程。
碳循环包括三个阶段:碳固定、还原和再生。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考纲要求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是仍然存在着知识的遗漏和比较严重的遗忘现象,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如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总体认识,还只是停留与单个知识的拼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
审题能力较弱,答题不够规范,答题速度偏慢等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说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形成物质能量观;分析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2、理性思维理解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3、科学探究探究自然环境及密闭容器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关注科学家的经典实验;4、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四、教学过程必备知识·自测诊断考点1.完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图解(1)物质转变过程:物质名称:a:叶绿素,b:O2,c:ATP,d:ADP,e:NADPH([H]),f:C5,g:CO2,h:C3。
(2)相应元素转移过程:(3)能量转换过程:2.外界条件变化时,C5、C3、[H]、ATP等物质的量的变化模式图(1)光照强度变化:(2)CO2浓度变化:1.判断有关细胞呼吸叙述的正误(1)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过程不能生成ATP(2019·全国卷Ⅱ,T2C)(×)(2)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2018·全国卷Ⅱ,T5A)(√)(3)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ATP水解提供能量(2019·天津高考,T2D改编)(×)(4)高等植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C改编)(×)(5)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2017·海南高考,T7B)(×)2.判断有关光合作用叙述的正误(6)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只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A改编)(√)(7)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都会升高(√)(8)暗反应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9)若用含有18O的水浇灌番茄,则番茄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H182O、18O2、C18O2(√)(10)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1.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呼吸产生的[H]和光反应产生的[H]是同一物质吗?其成分是蛋白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1 mol葡萄糖有氧呼吸能释放2 870 kJ的能量,而1 mol 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只释放196.65 kJ的能量,其中只有61.08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_二轮复习课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最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它们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在高考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是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本节的核心内容,需要深入理解并掌握。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而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过程是本节的难点之一,需要掌握各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情况,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
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也是本节的难点之一,需要掌握光照强度、温度、氧气浓度等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并理解这些因素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梳理基础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通过复习课本中的图表、实验等资料,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等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建立知识网络,为解题打下基础。
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解题方法的积累和运用。
例如,对于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可以总结出常见的考查方式及解题方法,从而在解题时能够迅速找到突破口。
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趋势。
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真题,可以发现高考中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考查越来越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例1:在光照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CO2浓度,绿藻产生()。
A.光合速率不变B.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细胞呼吸速率不变D.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剖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的能力。
在光照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CO2浓度,光合作用强度增加,而细胞呼吸强度不变,因此绿藻产生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
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例2: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给某植物提供O2量为15mg/mL,则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产生C02的量为()。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单选题(共17题;共34分)1.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
相关看法不合理的是()A. 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B. 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C.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D. 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B. 20℃条件下,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最大C. 两曲线的交点处,该植物叶肉细胞内外CO2浓度相等D. 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h,则该植物在35℃环境中无法生存3.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甲、乙两种细胞器及在这两种细胞器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产生的ATP可以被乙利用,乙产生的ATP也可以被甲利用B. 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 乙产生的CO2被甲利用至少要经过8层磷脂双分子层D. 改变光照强度一定会改变甲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4.在置于黑暗条件下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量NaH14CO3溶液,再给予瞬时光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C3和C5B. 黑暗条件下,叶绿体悬浮液不能台成ATP和[H]C. 瞬时光照后,(CH2O)出现放射性比C3化合物早D. 光照瞬间,C3含量迅速增加而C5含量迅速减少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中间产物有丙酮酸B. 叶肉细胞中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不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 人体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肌肉细胞产生CO2的量多于O2的消耗量D. 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不彻底氧化产物中储存有能量未释放6.下列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绿色植物的光反应可以在暗处进行,暗反应也可以在光下进行B. 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可以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C. 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D. 即使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也无法检测到有氧气生成7.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 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 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 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 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8.如图曲线I表示黄豆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温度适宜、CO2浓度为0.03%).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曲线变为Ⅱ.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与y点相比,x点叶绿体中的C3含量较低B. 在y点时,升高温度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C. 制约z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D. 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9.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实验组别光照时间(s)放射性物质分布1 2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2 20 12种磷酸化糖类3 60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B. 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C. 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D. 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10.如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叶绿体和线粒体在光下和黑暗中都可产生ATPB. 有氧呼吸时,碳的转移途径是:C6H12O6→丙酮酸→CO2C. 突然降低光照强度,X的含量将降低D. 若叶肉细胞内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④和⑤的速率,则该植物的干重必然增加11.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室外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0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0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A. FG段表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B. 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C. 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H点光合作用消失D. 该植物在这一天中表现出生长现象12.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 图一可见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B. 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C. 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D. 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B.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多数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NADPH是同一种物质14.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