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5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本章规划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的产物,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潮流。
城市出现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城市的形成又时刻不停地改变着地理环境。
城市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本章教材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研究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发展、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城市是个可以从多角度研究的对象,其中城市的空间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地理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城市的功能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为此,课程标准及教材选择了以下内容: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化影响下的地理环境。
本章内容不仅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热点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多进行城市问题调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基本技能。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从容说课本节教材内容较多、容量大,主要包括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等内容。
“城市区位分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可通过一些实例,如纽约、重庆、武汉等典型城市,重点分析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教材设计了阅读材料和活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读图分析,最后归纳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教学中要使学生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会运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可采用个案分析法,找典型的、具体的城市,说出其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征。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几种广为承认的理论,其中以“中心地理论”最为典型,教学中可通过读图、实地调查等方式,理解中心地理论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城市功能分区一、考点突破1. 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2. 功能区的特点及城市三种常见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3. 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城市三种常见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2.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活动需要占有或者利用一定的城市土地,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但是,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
因此,不同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功能区。
如下图所示:城市各项活动占用土地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交通通达性和地价各不相同各项活动必然发生竞争,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等二、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征及区位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
大城市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功能分区形态特征区位选择及原因住宅区占地面积大,占城市空间的40%~60%,是城市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原因: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原因:便于工人上三、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1)距市中心的距离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①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
第2课时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识记: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分类 简单应用: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1.城市土地利用(1)含义:指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
(2)作用:反映出城市布局的基本形态和城市功能的地域差异。
(3)主要类型: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错误!2.城市功能分区(1)城市功能分区①类型: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②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2)中心商务区(CBD)——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①特点⎩⎪⎨⎪⎧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②变动影响: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影响。
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1)影响因素(2)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地租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①城市地价随离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②交通通达度对地租高低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a.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b.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
c.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2.商业区和中心商务区的区别商业区和中心商务区都是城市功能区。
商业区是城市中商业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的城市地域,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和街角路口处。
高中地理关于城市的空间结构的知识点【导语】方位词在地理的学习中常常会被使用到,下面作者将为大家带来地理的方位词的使用的原则介绍,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产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样散布在城市边沿酒囊饭袋,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样要求环境优美,阔别工业区和商业区。
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畴★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自然方面1、地势——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气候——气候暖和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1、农业基础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
(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行等也能增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止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
——大城市化趋势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显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城市功能分区
(答题时间:20分钟)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方向剖面图,此图显示了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
读图回答1~2题。
1. 图示甲地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合理的解释是()
A. 位于城市中心,为市政中心广场
B. 距离城市中心近,不利于房地产开发
C. 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
D. 位于郊区,只适合电子工业发展
2. 城市中乙、丙两地分别为()
A. 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B. 中心商务区、工业区
C. 住宅区、文化区
D. 工业区、住宅区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 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4. 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 土地形状不规整
B. 交通不便
C. 远离市中心
D. 受铁路影响
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7题。
**5. 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A. OA
B. OB
C. OC
D. OD
6. O处最可能是()
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
D. 文化区
**7.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理事物,分布比较合理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省会的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8.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A. 住宅区、行政区、工业区、文教区
B. 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工业区
C. 文教区、商业区、绿地、住宅区
D.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
9. 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
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10. 下面示意英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及该城市各区域污染排放统计的相关资料。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甲该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图
乙该城市各区域污染排放统计图
(1)该城市的工业区分布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结合图乙,比较A、B两城区的污染排放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C城区的房价比A城区的高,据图分析可能原因。
1. C 解析:甲地土地价格较低,人口密度较小,应该为郊区,基础设施不完善,C正确;从环境角度来看,占地少,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内,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近郊,污染严重的工业必须布局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D错误。
2. A 解析:乙地土地价格最高,而人口密度较低,在城市功能分区中,最适宜的是中心商务区;丙地地价较低,且人口密度最大,应为住宅区。
3. C 解析:分析该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可看出,从M到N,地价先是上升,然后下降,再升到最高,然后再下降,因此C图符合。
4. D 解析:读图可知,P处有铁路线经过,噪声较大,环境差,所以地价较低。
5. 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沿OA线等地租线向外凸出最明显,表明OA线附近地租比两侧高,由此可以判断沿OA线的交通最便利。
6. B 解析:O处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商业对交通和人流量的要求最高,在该区域其付租能力也最高,因而可以判断O处最可能是商业区。
7. D 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甲为印刷厂,污染水源,不应在河流上游;乙为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上游;丙为铁路,一般不经过市中心,以免加重市中心的交通拥堵问题。
8. D 解析:图示乙处于区域的中心,应为商业区;丙是整个区域中面积较大的,分布在乙的周围,近中心区应为住宅区;甲是区域中面积最大的,但分布在城区边缘地带,近农业区,交通线穿过,应为工业区;丁分布在城区边缘水源地上游、工业区和交通线边缘,应为绿地。
故D正确。
9.(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各种功能分区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及读图能力。
第(1)题,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位于市中心交通最便利的地方。
第(2)题,低级住宅区往往分布在内城,常与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的外缘,常与文化区、服务区相联系。
第(3)题,汽车销售店因占地面积广,常位于城市外缘,且交通便利的地方,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关系密切,而且环境优美。
第(4)题,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历史、经济、社会(收入、知名度、种族)、行政等因素。
10.(1)合理。
工业区与住宅区分离,以河流为天然隔离带;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工业区位于河流下游;工业区离铁路线近,方便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2)A城区的污染物以NO x为主,B城区以SO2和PM10为主。
原因:A城区污染物主要来自交通运输车辆的尾气;B城区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燃煤产生的废气和粉尘。
(3)C城区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势较高;离工业区更远,空气质量更好。
解析:第(1)题,可从工业区与住宅区的位置,对城区环境影响及交通等方面分析。
第(2)题,读图可知A、B城区污染物的差异,A城区为居民区,污染物主要来自交通车辆的尾气;B城区为工业区,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燃煤产生的污染物。
第(3)题,从地势、水源、空气质量等方面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