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31.83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节《埃及》【学习目标】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
说明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苏伊士运河情况和对埃及经济的意义,使学生了解尼罗河对埃及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3、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2、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教学难点】: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一、自主学习(一)地跨两洲1、读P76埃及地形分布图8-13,结合课本P76文字内容,①在图上找到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开罗、亚历山大、利比亚、苏丹②读图判断位置:埃及位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纬线穿过埃及的北部。
穿过埃及的南部。
大部分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
埃及北临海,东临海。
大部分位于洲东北部,运河以东的半岛属于亚洲。
因此埃及地跨、两大洲。
邻国有西侧的、南部的以及东北部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③埃及大多数是人,属人种,信奉教,讲语.④埃及首都,是千年古都,也是非洲城市2、读P77图8-14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是洲与洲的分界线,联结了海与海,沟通洋与洋。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从北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
(二)、沙漠广布1、读图8-13看埃及的地形区主要包括哪些,由此可见埃及90℅土地是,平原分布在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
2、读图8-13,找到北回归线,看他穿过埃及的哪个部位,并结合前面所学的非洲气候类型分析埃及的主要气候及特征:埃及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只有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为气候。
3、尼罗河是世界长河。
它自流向,注入,由于进入埃及后流经沙漠地区,没有任何支流汇入。
第八章走进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四部分内容中,“地跨两洲”和“沙漠广布”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发展中的工农业”和“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属于人文地理范畴。
从内在逻辑看,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沙漠广布),而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又影响着工农业、旅游业、人口、城市、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的形成。
本节教材中,景观图片较多,他们是对正文、地图必要的补充,他们还起着激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兴趣的作用。
因此,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好它们,而且还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补充。
教学目标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埃及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5、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埃及的概况。
2.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结合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埃及的农业发展。
教学方法1、学生读图P72图3-14“埃及地形”,观察埃及领土范围、主要地形以及气候特点。
2、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介绍他所了解的埃及的古文化。
3、从P75图3-21能总结埃及的工农业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播放一段埃及风光的视频,在视频看完后再来阅读以下文字: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陵墓,同时还要放置很多奇珍异宝,我国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
在各式各样的陵墓中,有一种建得很特别,它们的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所以在我国一般称其为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一趟埃及之旅。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埃及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
说明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能够说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基本相互关系。
通过读图分析、问题引导、小组协作交流展示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获取信息、小组分工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埃及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方面的分析,认识到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了解到一个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尼罗河对埃及的影响
3、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难点:埃及的经济发展与其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埃及
」、自然地理特征二、人文地理特征
(一)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一)城市、人口(二)地形(二)宗教、语言、人种
(三)气候(三)工业、农业
(四)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五、教学反思。
第八章走进国家第二节埃及学习目标1.清楚知道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
2.了解气候、水源(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认识埃及的古文化。
学习重点1.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2.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和现代重要的经济支柱。
学习难点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自主学习1.地跨两洲(1)埃及绝大部分位于非洲的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___________半岛属于亚洲。
(2)苏伊士运河是联接________海与_______海、沟通_______洋和_______洋的世界著名运河;也是______、_____两洲的分界线;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沙漠广布(1)埃及90%以上的土地是_________,所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漠王国”。
(2)埃及除北部地中海沿岸是____________气候外,大部分地区为__ __ ____气候,最高气温可达40°C以上,年降水量大多不足50毫米,终年_________,干燥_________。
(3)尼罗河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地表水源。
尼罗河两岸和三角洲地区,养育了埃及______%的人口。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地区是埃及最重要的农业区,主要生产___________、玉米、小麦等。
因此埃及人民盛赞尼罗河是哺育他们的“__________河”。
3.发展中的工农业(1)20世纪70年代以来,埃及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
_________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2)埃及农业集中于__________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现代化农业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盛产优质的___________著称,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_______。
合作探究1.埃及跨越了哪两个大洲?两个大洲以什么为界线?2.埃及的人口、城市、工农业分布情况有什么特点?3.埃及盛产长绒棉的条件?课堂检测1.世界第一长河是()A.尼罗河 B、亚马孙河 C、长江 D、密西西比河2.埃及人种主要是()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3.埃及87%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多信奉()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D.道教4.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神庙的是()A.控制周围的工业污染B.禁止在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C.限制参观人数D.在神庙雕像上刻写“××到此一游”5.下列旅游资源中,不属于埃及的是()A.卢克索古城 B.狮身人面像 C.金字塔 D.罗浮宫6.假如你有机会去埃及观看金字塔,你听到的当地语言是()A.西班牙语B.英语C.阿拉伯语D.汉语7.芳芳的爸爸从北非考察回来,为了考考芳芳,说了些有关埃及的情况,请你帮芳芳判断,芳芳爸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的西北部B.苏伊士运河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C.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D.玉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近年,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B.埃及的沙漠广阔,旅游业很不发达C.埃及人多年精心培育出的长绒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D.埃及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某公司组织员工去埃及旅游,游览了埃及名胜。
埃及[教学目标](一)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二)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四)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五)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提纲(板书)一、地跨两洲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2.民族、宗教、语言、首都开罗二、沙漠广布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三、文明古国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2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教学重、难点]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难点: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教学方法]读图法、自学法、谈话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建议新课导人:方案①: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
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建造陵墓。
这些方锥形的巨大的陵墓,最高的竟达146.6米。
现在,我们把这些陵墓所在的国度称为“金字塔之国”,那么,“金字塔之国”在哪里呢?方案②:展示“金字塔“景观图片,提问:这是位于哪个国家的著名古迹一、地跨两洲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得出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地跨亚非两洲,非洲东北部2、对照板图,讲述埃及的范围:埃及的领土组成是苏伊士运河以西的绝大部分和以东的西奈半岛。
3、学生完成活动1、2题,教师在版图上填注(过渡)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洲界线,而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从这一点来说,埃及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4、学生阅读P72文字,思考;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5、结合教材P73文字,说明埃及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开罗。
第二节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近国家》第二节埃及教案学习目的1 了解埃及的天文位置、领土组成〔非洲西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2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络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量体裁衣开展棉花种植的;联络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展开旅游业的。
3 依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4 搜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言语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5 搜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址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埃及的天文位置难点: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学习方法读图法、自学法、说话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人新课:现代有一个国度,国王以为死后保管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
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管尸体建造陵墓。
这些方锥形的庞大的陵墓,最高的竟达146.6米。
如今,我们把这些陵墓所在的国度称为〝金字塔之国〞。
展现〝金字塔〝景观图片,提问:这是位于哪个国度的著名古迹?〔揭题,板题〕二.提醒目的点击示标,先生朗诵。
三.自学指点引导先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埃及的天文位置,阅读图3—14埃及地形,并仔细自读课本P72—75页的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以下习题。
1 完成72页的活动题1,2。
2 总结出埃及的天文位置特点?讲述埃及的范围?3 思索:埃及天文位置的重要性表达在哪里?4 说明埃及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言语和首都开罗。
5 埃及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是什么?6 你知道埃及是凭什么跻身文明古国之列的呢?7观察图3-21,说说埃及有哪些丰厚的矿产?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其散布有什么特点?得出埃及农业散布的特点?四.先生自学,教员巡视指点。
五.先生讨论。
六.生回答思索题,教员点拨,更正和补充。
要点:地跨亚非两洲,大局部位于非洲西南部。
埃及的范围:埃及的领土组成是苏伊士运河以西的绝大局部和以东的西奈半岛。
找出苏伊士运河及运河所属的国度埃及。
第二节《埃及》导学案课时:第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对照地图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教材内容概括埃及的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埃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埃及的种族和人口(或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
重、难点重点:埃及的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特征。
难点: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埃及城市、人口、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埃及的概况读课本图3-14,结合P72-73内容,找出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交通要道)、领土组成、人种、民族、语言、宗教、首都1.在图上填注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开罗、利比亚、苏丹2.位置:东临,北临,领土包括非洲和半岛,地跨、两大洲。
3.埃及大多数是人,属人种,信奉,讲语。
4.埃及首都,是千年古都,非洲最城市。
5.埃及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既是两洲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洋和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路线的咽喉运河联结了洋与洋,沟通了与,是与的分界线。
(二)埃及的地形与气候1.读课本P73内容,埃及绝大部分土地是,平原分布在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是名副其实的之国。
2.回忆所学知识,埃及绝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是气候,气候特征:,北部地中海沿岸少部分为气候,气候特征:。
(三)埃及的文化1.读图3-18,找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孟菲斯、卢克索的分布,这些文物具有巨大、雄伟、壮观、庄严的特征。
2.读图分析,埃及的文物大多沿分布,参观这些景点,应选择(交通工具)最适宜。
(四)埃及的经济读课本P75,学习埃及工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1.农业:集中于和,这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盛产,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2.工业:发展较快,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部门,主要矿产为、、等,分布于埃及。
二、合作探究尼罗河对于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三、课堂反馈1.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B.苏伊士运河西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C.埃及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道D.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联结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2.埃及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3.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是A.频临古老的地中海B.苏伊士运河的开通C.闻名于世的金字塔D.古老的尼罗河由此入海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埃及经济支柱的是A.侨汇B.旅游C.运河D.小麦5.有关尼罗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尼罗河全在埃及境内B.尼罗河注入地中海C.尼罗河养育了96%的埃及人口D.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6.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是A.巴格达B.开罗C.耶路撒冷D.德黑兰7.关于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A.埃及属于非洲国家,领土全部在非洲境内B.苏伊士运河在埃及境内,它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C.埃及经济以农业为主,长绒棉的出口收入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柱D.埃及首都开罗位于地中海沿岸8.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A.红海沿岸B.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地区C.地中海沿岸D.沙漠中的绿洲9.读埃及图,完成下列要求。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 埃及设计者 郑新秋单位(学校) 保定市清苑区大魏庄中学 授课班级 7.2教学难点 尼罗河对埃及农业生产作用。
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埃及的“生命之河”。
同时,也让亲临其境感受世界第一长河的壮美。
探索阿斯旺水坝的利弊。
形 成 性 练 习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练 习 题 目 内 容 7 1 3 8 3 5 埃及旅游资源 地理位置 国家概况工农业发展 国家概况与 尼罗河一、选择题:1.埃及的主要名胜古迹主要分布在( )A .东部沿B .北部沿海地区C .西南内陆地区D .尼罗河河谷平原2.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部位于低纬度B .位于西半球C .临近太平洋D .地跨两洲 3.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绒棉是居首位的出口物资B.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位于撒哈拉沙漠中部 C.苏伊士港位于苏伊士运河南端 D.旅游业产值已超过工农业总产值 4.近年来,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是( ) A.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 B.文物、运河、侨汇和旅游C.铁矿、运河、侨汇和旅游D.石油、运河、棉花和旅游二、综合题 读“尼罗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河名称是 ,②河名称是,③城市是 ,④水库是。
(2)①发源于 高原,属赤道多雨区,又有湖泊调节,所以水量比较 。
(3)②河发源于 高原,全年有明显的 两季,水量变化 , 月至 月河流涨水,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与 河涨水的时间是一致的。
(4)为解决尼罗河下游定期泛滥问题,埃及人民采取的措施是 。
《埃及》教学案教学目标:1.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埃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夯实基础请同学们不看课本,看此图,认真回顾上节内容,找出自己的知识盲区。
1.日本主要由哪些岛屿构成?最大的是哪个?(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本州岛为最大的岛屿)2.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处在亚欧和太平洋二大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3.日本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4. 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二、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到日本一游,领略了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最大平原(关东平原)欣赏了日本的国花(樱花),这节课我带大家领略一下埃及的风光!三、新课教学(一)、学生识图、自主记忆活动:同桌互助,仔细观察图8-13、8-18、8-21,自学课本内容,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归纳埃及的1、位置范围2、人口分布3、气候类型及特征3、工业规模地位、主要部门4、农业的分布及主要农产品5、旅游业的地位、主要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特点(二)探究思考:1、尼罗河对埃及人民的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2、在埃及旅游,主要需要什么交通工具?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从位置范围、人口分布、气候类型及特征、工业规模地位及主要部门、农业的分布及主要农产品、旅游业的地位、主要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特点等几方面把本节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五、习题检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大洲和海洋名称。
大洲:A B海洋:C D(2)字母E代表半岛,该半岛应属于洲。
(3)字母F代表的河流是,该河是世界第一长河,流向是,注入海。
埃及人民盛赞该河为“”(4)该国首都是,主要是人,信奉教。
第八章第二节埃及
【学习目标】
1、清楚知道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
2、了解气候、水源(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认识埃及的古文化。
【自主学习】
自行阅读教材及相关地图册后,完成《填充图册》41页。
【合学任务】
1、埃及跨越了哪两个大洲?两个大洲以什么为界线?
2、埃及的人口、城市、工农业分布情况有什么特点?
4、埃及盛产长绒棉的条件?
【延学检测单】选择题
1、世界第一长河是: a
A、尼罗河
B、亚马孙河
C、长江
D、密西西比河
2、埃及人种主要是: a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
3、埃及87%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多信奉:c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D.道教
4、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神庙的是:d
A. 控制周围的工业污染 B.禁止在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C. 限制参观人数
D.在神庙雕像上刻写“××到此一游”
5、下列旅游资源中,不属于埃及的是:d
A.卢克索古城 B.狮身人面像 C.金字塔 D.罗浮宫
6、假如你有机会去埃及观看金字塔,你听到的当地语言是:c
A、西班牙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
D、汉语
7、芳芳的爸爸从北非考察回来,为了考考芳芳,说了些有关埃及的情况,请你帮芳芳判断,芳芳爸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的西北部
B.苏伊士运河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C.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D.玉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A.近年,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B.埃及的沙漠广阔,旅游业很不发达
A
C
B
尼罗河对埃及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