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杀虫剂及杀菌剂对异色瓢虫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4
三种杀虫剂对多异瓢虫亚致死效应的探究引言:多异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生物防治角色。
然而,近年来农药的广泛应用不行防止地给农作物上的多异瓢虫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为了解三种常用杀虫剂对多异瓢虫的亚致死效应,本探究选择了乙氧氯虫脒、噻虫嗪和氟虫腈三种杀虫剂,通过在试验室环境中对多异瓢虫进行喷雾处理,评估了不同剂量下多异瓢虫的生存和行为活性。
方法:我们选择了30只成年多异瓢虫进行试验,将其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和1个比较组。
四个处理组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乙氧氯虫脒、噻虫嗪和氟虫腈喷雾处理,比较组则接受水处理。
试验持续了7天,每天记录多异瓢虫的死亡数目和活动行为,如食物摄入量、挪动距离等。
结果:在乙氧氯虫脒处理组中,随着剂量的增加,多异瓢虫的死亡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低剂量处理组的死亡率为15%,中剂量处理组的死亡率为33%,高剂量处理组的死亡率则达到了50%。
此外,乙氧氯虫脒处理组中多异瓢虫的活动行为也受到了明显的抑止,食物摄入量缩减了30%,挪动距离缩减了40%。
对于噻虫嗪处理组,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
随着剂量的增加,多异瓢虫的死亡率也逐渐上升。
低剂量处理组的死亡率为8%,中剂量处理组的死亡率为20%,高剂量处理组的死亡率达到了45%。
噻虫嗪处理组中多异瓢虫的活动行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止,食物摄入量缩减了25%,挪动距离缩减了35%。
而对于氟虫腈处理组,观察到了更为显著的效果。
低剂量处理组的死亡率为30%,中剂量处理组的死亡率为55%,高剂量处理组的死亡率则上升到了80%。
氟虫腈处理组中多异瓢虫的活动行为受到了极大的抑止,食物摄入量缩减了50%,挪动距离缩减了60%。
谈论:本探究结果表明乙氧氯虫脒、噻虫嗪和氟虫腈对多异瓢虫的亚致死效应明显。
随着剂量的增加,这三种杀虫剂的毒性加剧,并导致多异瓢虫的死亡率的上升。
此外,这些杀虫剂还对多异瓢虫的行为活性产生了明显的抑止作用。
浅谈常见农药对异色瓢虫防控蚜虫的影响【摘要】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对异色瓢虫这种天敌昆虫造成了负面影响。
本文从农药对异色瓢虫的致死、繁殖、行为、种群数量和生态平衡的影响进行探讨。
农药对异色瓢虫的致死影响导致其数量减少,繁殖能力减弱,行为受到影响,致使农药对异色瓢虫种群数量和生态平衡均产生了消极影响。
在提出了减少农药对异色瓢虫影响的措施,强调了保护异色瓢虫对农作物的生态防控作用,以及促进农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农药对异色瓢虫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农药、异色瓢虫、蚜虫、农作物、影响、致死、繁殖、行为、种群数量、生态平衡、措施、生态防控、农业、平衡。
1. 引言1.1 农药的使用背景农药是一种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药的使用已经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在我国,农药的使用率逐年增加,农药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过多的农药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农药对非靶标生物也会造成影响,比如对异色瓢虫等有益昆虫的危害。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益虫的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有益昆虫的不良影响,实现农药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备受关注,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1.2 蚜虫对农作物的危害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它们以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导致植物生长迟缓、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
蚜虫还是一种传播病毒的媒介,通过叮咬植物传播病毒,加剧病害的发生。
蚜虫的寿命短,繁殖速度快,一旦大量繁殖,很容易形成虫灾,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除了直接危害农作物外,蚜虫还会吸引更多食草性昆虫,如蚜虫的天敌异色瓢虫。
浅谈常见农药对异色瓢虫防控蚜虫的影响异色瓢虫是一种对农作物有益的昆虫,它是一种天敌昆虫,主要以蚜虫等害虫为食,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蚜虫等害虫的防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农药的使用成为了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手段。
农药对异色瓢虫的影响如何呢?接下来将对此进行简要的探讨。
需要了解农药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原因。
农药对异色瓢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即农药直接对异色瓢虫产生毒害作用;二是间接影响,即农药对蚜虫等异色瓢虫的食物来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异色瓢虫的生存。
关于农药直接对异色瓢虫产生毒害作用的影响。
常见的农药有杀灭性农药、转基因农药等。
这些农药中的活性成分会对异色瓢虫的生理结构产生直接的损害,导致其死亡或生存能力下降,从而减少了对蚜虫等害虫的天敌控制作用。
由于异色瓢虫是对农作物有益的天敌昆虫,其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对蚜虫等害虫的防控效果减弱,从而加重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农药对蚜虫等异色瓢虫的食物来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异色瓢虫的生存。
农药对植物的影响会导致植物产生抗性,进而减少对蚜虫等害虫的侵害,从而降低了异色瓢虫的食物来源。
农药的使用会改变土壤和水体的化学成分,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也会间接地影响到异色瓢虫的生存。
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首先是加强对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其次是研究和发展对异色瓢虫无毒害作用的替代农药,例如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等,以达到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控效果,同时保护异色瓢虫的生存。
通过加强对异色瓢虫的人工繁殖和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异色瓢虫的数量,提高其对蚜虫等害虫的控制效果。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农药对异色瓢虫的影响。
首先是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在异色瓢虫活动较为频繁的时间和地点大面积喷洒农药。
其次是选择对异色瓢虫影响较小的农药,例如低毒性农药、低残留农药等。
可以采用农业生态工程措施,增加农田周边的植物多样性,为异色瓢虫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
浅谈常见农药对异色瓢虫防控蚜虫的影响异色瓢虫是一种常见的天敌昆虫,它是农田中常见的天敌昆虫之一,对农田害虫的防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农药对异色瓢虫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常见的农药对异色瓢虫的影响出发,探讨农药对异色瓢虫防控蚜虫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们来了解一下异色瓢虫的作用。
异色瓢虫是一种常见的天敌昆虫,它主要以各种蚜虫为食,是一种天敌昆虫中的“杀手”。
在自然界中,蚜虫是农作物的常见害虫之一,它们以各种农作物为食,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严重的危害。
而异色瓢虫能够通过捕食蚜虫来控制蚜虫的数量,保护农作物免受蚜虫的侵害,在农田中,异色瓢虫被视为一种天敌昆虫中的“守护神”。
农药对异色瓢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直接毒害。
许多农药在防控害虫的过程中,会对异色瓢虫产生直接毒害,导致其死亡或数量减少。
二是间接影响。
一些农药在防控害虫的过程中,虽然对异色瓢虫没有直接毒害,但会对异色瓢虫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产生影响,使其数量逐渐减少。
三是环境污染。
一些农药在使用后容易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长期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对异色瓢虫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针对农药对异色瓢虫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
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
在农田中使用农药时,尽量选择对异色瓢虫影响较小的低毒、高效的农药,减少对异色瓢虫的直接毒害和间接影响。
合理使用农药。
在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避免对异色瓢虫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轮作种植。
合理进行轮作种植,可以减少对农作物的连作连种,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减少对农作物的农药使用,减少对异色瓢虫的影响。
除了以上对策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生物防治手段来增加异色瓢虫的数量。
可以在农田中适量放养异色瓢虫,增加异色瓢虫的数量,提高其对害虫的控制能力。
可以加强对农田生态环境的管理,增加异色瓢虫的生存环境,提高其种群数量。
扌直逖碌妇 2021, 47(3):265 -270Plant Protection7种杀虫剂对梨瘿蚊的毒性及其对异色瓢虫的安全性评价滕海媛,张天澍,常晓丽,顾浩天,王冬生",袁永达"(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201403)摘要 为了筛选对梨瘿蚊幼虫具有高毒性并对天敌异色瓢虫安全的杀虫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 7种杀虫剂对梨 瘿蚊幼虫的毒力;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了 7种杀虫剂对天敌异色瓢虫1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并评价这些药剂对异色瓢虫的安全性。
结果表明,药剂处理48 h 后对梨瘿蚊幼虫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2. 5%高效氯氟氰菊酯 EW(5. 540 mg/L )〉5%氯虫苯甲酰胺 SC(10. 015 mg/L )〉60 g/L 乙基多杀菌素 SC(33. 224 mg/L )〉2. 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ME(214. 644 mg/L )〉45%毒死蜱 EC(231. 876 mg/L )>150 g/L 茚虫威 EC(401. 490 mg/L )>10%虫螨腈SC(404. 147 mg/L )。
药剂处理24 h 后,7种杀虫剂对天敌异色瓢虫1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测定结果基本一致,60 g/L 乙基多杀菌素SC 毒力最低,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 5%高效氯氟氰菊EW 和45%毒死蜱EC 的毒力均高于其他4种杀虫剂。
结合益害毒性比和安全系数,5%氯虫苯甲酰胺SC 和60 g/L 乙基多杀菌素SC 对梨瘿蚊毒力高而对异色瓢虫毒力低,适合应用于梨瘿蚊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 杀虫剂;梨瘿蚊;异色瓢虫;毒力;安全性评价中图分类号:S 482. 3文献标识码:B DOI : 10. 16688/j. zwbh. 2020016Toxicity of seven insecticides on Dasineura pyri and safetyevaluation to predator Harmonia axyridisTENG Haiyuan , ZHANG Tianshu , CHANG Xiaoli , GU Haotian , WANG Dongsheng * ,YUAN Yongda *收稿日期:2020 - 01-08 修订日期:2020-03-06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5-00202)* 通信作者 E-mail :王冬生 zb3@saas. sh. cn ;袁永达 yuanyong8a@saas. sh. cn(.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ghai 201403, China.)Abstract In o rder to screen insecticides with high toxicity to Dasineura pyri and safety to its natural enemyHarmonia axyridis , toxicities of seven insecticides to D. pyri and H. axyridis were evaluated by dipping method and filter paper contact tes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reatment on D. pyri larvae for 48 h, the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s ( LC 50 ) values ranked as lambda-cyhalothnn 2. 5% EW ( 5.540 mg/L ) >chlorantraniliprole 5% SC (10. 015 mg/L )>spinetoram 60 g/L SC (33. 224 mg/L )>emamectin benzoate 2. 2% ME (214.644 mg/L ) >chlorpyrifos 45% EC (231. 876 mg/L ) >indoxacarb 150 g/L EC (401. 490 mg/L ) > chlorfenapyr 10% SC (404 147 mg /L )@After treatment for 24 h , the toxicities of seven insecticides to the 1st instar larvae of H. axyridi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to the adults of H. axyridis , spinetoram 60 g /L SC was thelowest , emamectin benzoate 2 2% MIE , lambaa-cyhalothrin 2.5% EW and chlorpyrifos 45% EC were more toxic than the other four insecticides. Overall, taken both the toxicity ratio and safety coefficient into account , chlorantran lprole 5% SC and sp netoram 60 g /L SC had h gh tox c ty to D. pyri low ecolog cal r sk aga nstH .axyridis $whcharetherecommendedcanddatesforthe'ntegratedpestmanagementaganst D.pyri .Key words insecticide ; Dasineura pyri % Harmonia axyridis % toxicity ; safety evaluation梨瘿蚊Dasineura pyri (Bouche )属双翅目瘿 之一。
15种杀菌剂对异色瓢虫的影响吕佳;赵战马;徐晞晟;蒲占湑;朱莉;鹿连明;刘顺民;陈国庆;黄振东【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24(50)3【摘要】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在田间应用时常会受到施用药剂的影响。
为了解浙江地区常用杀菌剂对异色瓢虫的影响,本文选用该地区田间15种常用杀菌剂,采用喷雾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其对异色瓢虫2龄和4龄幼虫、蛹以及成虫的影响。
结果显示:不同杀菌剂对异色瓢虫不同虫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大多数杀菌剂对异色瓢虫相对安全。
60%唑醚·代森联WG、50%异菌脲SC、99%矿物油EC、43%氟菌·肟菌酯SC、42.4%唑醚·氟酰胺SC对异色瓢虫2龄幼虫影响较大,其中42.4%唑醚·氟酰胺SC对异色瓢虫2龄幼虫影响最大,平均校正死亡率最高达到93.22%。
30%氧氯化铜SC、1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CG、0.5%几丁聚糖AS、42.4%唑醚·氟酰胺SC、40%噻唑锌SC对异色瓢虫蛹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40%噻唑锌SC对异色瓢虫蛹的影响最大,平均校正死亡率达到31.04%。
试验的15种杀菌剂对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相对安全,平均校正死亡率皆小于21%。
从安全性考虑,当异色瓢虫处于2龄幼虫阶段时,不建议使用60%唑醚·代森联WG、50%异菌脲SC、99%矿物油EC、43%氟菌·肟菌酯SC、42.4%唑醚·氟酰胺SC。
当异色瓢虫处于4龄幼虫、蛹和成虫时,15种供试杀菌剂都比较安全,使用时可选用对其影响较小的杀菌剂。
【总页数】7页(P327-332)【作者】吕佳;赵战马;徐晞晟;蒲占湑;朱莉;鹿连明;刘顺民;陈国庆;黄振东【作者单位】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浙江省台州市农资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2;S482【相关文献】1.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种间竞争的影响2.取食雄蜂蛹娄对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卵黄发生的影响3.几种常见杀虫剂及杀菌剂对异色瓢虫的影响4.五种杀虫剂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搜索烟粉虱行为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收稿日期] 2010-02-05;2010-02-21修回 [基金项目] 贵州大学人才基金“异色瓢虫不飞品系的培育与应用”(2009012);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保护地环境下异色瓢虫的抗逆性研究”[黔科合J 字(2007)203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害虫生物防治”(2008BADA5B0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天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0803006) [作者简介] 袁 瑞(1985-),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昆虫毒理学。
*通讯作者:杨 洪(1975-),男,副教授。
E -mail :agr .hyang @gzu .edu .cn[文章编号]1001-3601(2010)03-0159-0099-04多代施用高效氯氰菊酯对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袁瑞1,杨洪1*,张帆2,申智慧1(1.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2.北京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北京100079) [摘 要]为了研究异色瓢虫经过多代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的发育和繁殖情况,组建室内种群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计算了生命表的相关参数。
结果表明:施药组和对照(不施药)相比,除了蛹期间差异显著外,成虫前期各虫态历期间差异不显著;施药组成虫前期存活率为65%(对照为70%)。
施药组每雌产卵量为(697.89±259.68)粒,对照为(489.67±257.69)粒;施药组雌虫的寿命为(92.80±18.44)d ,显著高于对照(74.50±14.44)d ;施药组的室内种群趋势指数为19.25,对照组为25.84;施药组净生殖率为1750.33,对照组为1471.19;卵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施药组经历了8.15周,对照组经历了7.04周;施药组内禀增长力为0.92,对照组为1.04;施药组周限增长率为2.48,对照组为2.83。
研究结果可作为异色瓢虫抗药性选育可能性的初步评价以及研究瓢虫抗逆性的参考。
采用三种施药方式评价茚虫威和多杀菌素对异色瓢虫的毒性李艳波;黄青春
【期刊名称】《世界农药》
【年(卷),期】2007(29)4
【摘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体系中,人们主要通过生境控制或者使用选择性杀虫剂来保护天敌,从而增加天敌的数量,控制害虫。
杀虫剂的选择性可以由生态的或者生理的方法实现,生态的方法主要是指在使用杀虫剂地区减少天敌接触药剂,生理的方法主要是指使用那些对害虫有效而对天敌相对安全的杀虫剂。
不论生态的还是生理的方法,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使生物防治更加有效。
使用选择性杀虫剂具有保护天敌,降低害虫再猖獗的可能性,同时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
【总页数】6页(P33-38)
【作者】李艳波;黄青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5
【相关文献】
1.几种化学农药对烟蚜的毒性及其对异色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J], 潘悦;董石飞;毛春堂;吕凯;严君;张晓龙
2.茚虫威及其复配剂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J], 陈伟国;戴建忠;林蔚红;孙海燕;杨一平
3.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评价三种中药成分的急性毒性 [J], 舒斌;韦英杰;张陆勇;江
振洲
4.7种杀虫剂对梨瘿蚊的毒性及其对异色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J], 滕海媛;张天澍;常晓丽;顾浩天;王冬生;袁永达
5.四种杀虫剂对桃蚜和异色瓢虫的选择毒性及害虫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调性评价 [J], 王小艺;沈佐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