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55.00 KB
- 文档页数:6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其他植物激素,了解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激素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验验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植物激素的样品和相关实验器材;2. 搜索一些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实例和视频;3. 设计一个关于激素作用的互动式讨论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受到伤害后生长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会有这样的反应,从而引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2. 讲解植物激素的定义和分类:通过PPT展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的图片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种类和作用。
3. 实验观察与分析: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生长变化,了解不同激素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植物体内的复杂性和适应性。
4. 学生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要注重实验观察和分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机制。
高中生物教案其他植物激素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常见的植物激素外,还有哪些其他植物激素。
2. 掌握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3. 能够分析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调控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1. 掌握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 理解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
2. 掌握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综合调控作用。
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相关章节资料2. 实验室设备和荧光素素、吲哚醋氯原、双胍拟原等植物激素3. 计算机和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常见的植物激素,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其他植物激素。
二、讲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15分钟)1. 介绍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如:生长素、古生素等。
2. 分析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如:生长素促进幼苗的伸长生长。
三、实验探究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20分钟)1. 设计实验,通过给植物施加不同植物激素,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讨论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调控中的作用(15分钟)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调控中的重要性。
五、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研究前沿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结合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总结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和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深入理解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提高学生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机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观1 辨别其他常见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图文信息转换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形成环保的意识。
2 概述植物激素间作用的相互关系阅读能力,比较分析能力3 ★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在新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的能力课堂导航思维导图导学流程(一)情境创设:阅读教材“问题探讨”,想一想,乙烯和乙烯利都是植物激素吗?你吃过香蕉吧,它是自然成熟的?还是人工催熟的?(二)课堂学习:附录:表格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知识系统归纳与整理对照本节思维导图,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设想或疑惑?典型例题例1:下列各激素中,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纵向伸长加快是( )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D、脱落酸答案:C例2:幼嫩的种子中合成能力最强的激素是( )A、赤霉素和生长素B、生长素和脱落酸C、赤霉素和乙烯D、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答案:A知识拓展植物生长调节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生长素以后,陆续发现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人们通称它们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微,难以提取,价格高昂,所以只能用于科学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合成和筛选出许多化学结构和生理特性与植物激素功能相似或相对抗的活性物质,就称之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自从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问世以后,价格便宜,种类齐全,就被迅速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去.例如,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插条生根,防止徒长倒伏,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等等,获得惊人的成就.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已被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近40年来,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发展.例如,培育水稻和油菜矮壮秧,防止稻麦倒伏,调控棉花株型,调节杂交水稻花期,增加橡胶产胶量等.在全球来说,使用面积最大,应用范围最广,效果最好,已被国外同行所肯定.我国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少,必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传统农业技术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具有成本低,收效快,效益高,节省劳动力的优点,所以,它已成为现代农业化的措施之一,在农林生产上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然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又是极为复杂.它的使用效果与药剂种类,浓度,使用方法,时期,作物生势,气候,水肥等有密切关系.它既可促进种子萌发,又可延长种子休眠;它能刺激植物生长,又能延缓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既能保花保果,又能疏花疏果,等等.导练习题(一)基础过关题(当堂达标)1.植物激素中除哪类外,都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A.生长素类B.赤霉素类C.细胞分裂素类 D.乙烯和脱落酸2.在根冠和衰老叶片中含量较多的植物激素是()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3.欲获得番茄无子果实,可用()A.低浓度的2,4-D B.高浓度的2,4-DC.高浓度的萘乙酸 D.低浓度的脱落酸4.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有()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乙烯5.选用哪种措施能使尚未成熟的香蕉尽快成熟()A.将其放在通风良好之处B.将其放在密不透风的纸袋中C.与成熟的苹果共同保存D.与尚未成熟的苹果共同保存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赤霉素处理植物,能显著促进茎叶生长B 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C 脱落酸抑制生长,但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D 乙烯有催熟果实和延迟开花的作用7.用人工方法获得无籽果实的措施是()A.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调节剂B.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较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C.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D.在受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较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8.下列属于向性运动(如向重力、水、肥料等)的是()A.含羞草受到触动幼叶下垂B.蛾类夜间扑向灯火C.蚂蚁趋向甜食D.向日葵的花盘向太阳9、(05江苏卷) 6、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D.促进香蕉成熟10.文理综合(05广东卷)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其他植物激素的研究与应用教案本教案将介绍高中生物人教版中的其他植物激素的研究与应用。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调控的重要因素,而在人教版中,我们不仅会学习到植物的五大激素,还会进一步了解其他重要的植物激素。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植物中的共生素、早熟素和发育素。
一、共生素共生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它能够在植物根系与土壤中的共生微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促进植物与微生物的互利共生关系。
共生素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比如通过喷施共生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并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
此外,共生素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早熟素早熟素是一类影响植物开花和果实成熟的激素。
在人教版中,我们会了解到早熟素的合成和作用机制。
早熟素的研究与应用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适当调控早熟素的合成和释放,可以促使作物提前开花和结果,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对早熟素的进一步研究还有助于解决果树提前凋落的问题,促进果实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三、发育素发育素是一类关键的植物激素,它能够调控植物的茎与根的生长和发育。
在人教版中,我们将学习到发育素的合成和作用机制。
发育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通过喷施和调控发育素的含量,可以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和侧枝的形成,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另外,发育素还可以用于控制无性繁殖的植物的繁殖速度,避免不良的扩散。
总结:通过对共生素、早熟素和发育素的研究与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规律,并能够利用这些植物激素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其他植物激素的研究与应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注:本文以教案的形式呈现,没有使用小标题。
文章中的字数较少,如果需要增加字数可以进一步扩展每个植物激素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和应用案例。
同时,还可以拓展其他相关的植物激素,比如生长素、赤霉素等,以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内容。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师生交流,能够说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的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2.通过资料分析,能够描述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相互作用3.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学生提前一周搜集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根据相关信息对植物激素的使用进行评价,并制成PPT,要求图文并茂,准备在课上展示。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多媒体展示“众多的水果”图片,学生垂涎欲滴、议论纷纷。
教师:“现代人真有口福,这么多美味新鲜的水果可以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而不受季节、地域的限制,这不得不归功于人们对植物生命调节的认识,归功于人类对植物激素的了解和使用。
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今天我们来认识其他的植物激素。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的植物激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4页的文字,联系生长素,归纳出各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完成下表。
〖板书〗其它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讲述〗教师简要讲述几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并进行比较。
1.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生长方面的协同性2.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赤霉素的协同作用3.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和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区别4.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拮抗作用〖图片〗草莓从发芽、长叶到开花、结果的一生教师提问:“植物的一生受到那些激素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相互补充,达成共识:“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
”〖情景探究〗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植物体内各种激素是相互联系,共同调节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3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中学生物题目:《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其他植物激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明确了植物体内并非只有生长素,还有其他种类的植物激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
第二部分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节内容与前两节“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脉相承,通过对前两节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使学生形成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网络,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已经知道了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方式,理解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也明确了植物激素的概念,知道其他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种类。
但是,学生对于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部位和生理作用等知识还知之甚少,对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清楚,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性。
周至县盛产猕猴桃,很多学生对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应用膨大剂增产的事例也非常熟悉,但对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却一无所知。
所以,这些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设计思路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从本地“猕猴桃之乡”的地域特点出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
本节课的导入没有用课本中的问题探讨,而是用学生熟悉的猕猴桃增产使用的膨大剂(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膨大剂作为悬念,还能为后面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埋下伏笔。
对于第一部分内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的教学,并不是直接给出教材上的现成结论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利用学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探究之后,再结合教材进行总结,让知识的获得成为探究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优质教案【学习目标】1课前学生通过预习教材P54页图3--9,填写学案预习部分的表格,可以准确说出植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作用;课上通过相关习题进行检测2课上学生通过分析学案中的材料,能够体会植物激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3课前学生预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优点;课上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对教材P55“资料分析”,学案中的材料分析讨论,正确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应用不当会带来负面影响【学习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学习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课前预习】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认真阅读教材P54页图3--9,重要的内容做好标记,完成以下问题1填表整理植物激素的相关内容(要求:准确理解记忆)植物激素种类合成部位主要作用生长素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促进茎的伸长生长,影响根的生长2结合以上所填内容完成下面知识的总结(1)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植物激素是: (2)抑制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植物激素是:二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认真阅读教材P54—55“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第一段的的内容,理解记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优点,在教材中作好标记1植物生长调节剂: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① ② ③3上网查阅,简要记录有关青鲜素,乙烯利,2,4-D这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在生产中常见的应用,毒性,残留限量标准(可制成幻灯片)【预习自测】1填空题:结合预习内容分析下面古诗中的现象主要是哪种植物激素调节的(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3)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 )2判断题(对错误的要改正)(1)细胞分裂素只能由植物的根尖产生( )(2)乙烯的作用只能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3)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4)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5)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细胞分裂的作用上相互拮抗( )(6)生长素和赤霉素在对茎伸长生长的作用上相互协作( )(7)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只受生长素﹑乙烯的调节( )3下列化学物质中,是植物激素的是( )A 乙烯利B IAAC 青鲜素D 2,4-D【课堂学习,合作探究】探究1 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认真阅读分析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应的问题。
第三章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为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的内容,属教学内容较松散、能力训练较难体现的章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节,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
除生长素之外的其他植物激素是本节需要重点阐明的知识。
教材对几类植物激素用“以图代文”的形式作了大致的介绍。
对这些内容的处理,教师容易平铺直叙地讲述,缺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力训练层次很低,较难把握。
2.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
其学习能力较强。
他们已能用前面储备的知识如“生长素的发现”等,初步分析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具有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他们观察思维能力较强。
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观看图片,能够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能说出它们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通过师生互动、观看图片,能够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原因。
3、通过小组讨论、资料分析,能够说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及作用);2、基本技能(通过实例,能够进行“赤霉素发现”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3、基本思想(通过“赤霉素发现”的学习,能够体验赤霉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4、基本活动经验(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体验合作学习和交流在知识、技能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
2、植物体内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1、植物体内的激素产生部位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
2、植物体内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四、教学策略本节教学采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为主。
第 3 节其他植物激素关键词:植物激素;概念图;探究;顶端优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区分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2.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作用、应用3.阐述激素间的相关作用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资料,学会处理信息的能力2.学会探究实验的实验设计情感目标1.感悟植物激素的多样性、生活实用性2.形成辩证分析相关激素相互作用的思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6-BA 的调节作用难点:细胞分裂素CTK 的作用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概念图教学课时安排1 节课教学思路通过教材提供的资料,让学生学会自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形成世界观。
1•通过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养成辨析概念的习惯;通过事例分析,提升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2•通过探究实验的资料,切实可行的实验课题,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处理信息,应对高考的能力。
3•通过激素概念图/表的形式,使学生自己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表格(网络),并在对比中学会分析和鉴别。
4•通过相关激素的相互作用,使学生领悟辩证的思维在解释顶端优势形成中的指导作用。
5•板书设计纤维长度増加50%这种物质是()- 扎细胞分裂素 乩生长耋“C.2, 4-DD.赤霉素J2 •促进果实应熟的激素杲()卩 ①赤霉素 ②乙烯③脱落酸 ④细胞分裂素&3.温室栽培因花粉发育不艮,彩响传粉 受精,如果要保证产氫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厂 A.喷洒N 肥 B.提高CQ 浓度门 C.喷洒P 肥D.喷洒生长盍类似物卩4下列各组獄素中,弓棉花落花、落叶无关的杲( )- A.生长素和赤雷素 B.赤雷素和纽胞分裂素 C.生长素和脱落酸D.赤雷素和乙烯Q 5用植物激素诱导烟草体外培养的实验结果如下:4 (1)6—B2属于 ___________ (植物激素)类似物,其 生理作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BAS 于 _______ (植物激素)类似吻,其生理 作用 (2)这个实验表明,衽体外组织培养条件下,烟草取 伤缚只的生根和出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检测和 评价a1-4 DBDB-1 5 (1)细胞 分裂素;促进 细胞分裂及. 组织(Y烹) 分化;生长 素;促进植物 生长和组织 (根)的分化,(2)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和生长碧类 似物共同作 用结果“决问题的能力Q教学反思在集体教研中,同事们都说这是一节内容干瘪无力,属于知识记忆较多的一节课,但是通过构建教学的概念图,把握探究实验在新课标教学中的主体思想,借助概念图思想设计的表格板书方式,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预期设计的效果。
3.3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生理功能。
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分析问题,学生合作探讨植物体内的其它激素。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3、学生合作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突破措施:情境创设→阅读课本→分组构建概念图→展示→评价概念图→归纳比较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突破措施: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提取信息→交流观点→形成认识三、教材分析本节是必修3第3章第3节,是在生长素及其生理功能已经阐述清楚的基础上,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扩展与总结。
从实例出发,引出其他4种植物激素,以资料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并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实例、图解、思考、小字说明、资料分析、课后拓展题等多管齐下的“全方位战略”,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分析学生之前对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生理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所以对于本节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与生理作用在进行简单引导后,学生是可以合作完成此部分内容的学习的。
很多时候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总是理论和现象分离的,常见的现象,不知蕴含的生物学理论,所学的生物理论知识,不知就是常见的普遍现象。
因此,从日常生活的物品出发,适时引发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此时,再引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理解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掌握各种激素的生理功能。
另外,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认识问题、解释问题,甚至解决问题,而本节的资料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充分保证和拓宽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同时提供大量的背景资料,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获得认识生活并解释生活的能力。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其他植物激素一、教材分析《其他植物激素》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大部分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除生长素之外的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并深刻理解各植物激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这一观点,这是本节需要重点阐明的知识点;其次,通过资料分析和小组探讨思考题的方式学习人们所研发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生产的利与弊。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授课时间是在高一下学期,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已有半学年,已基本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也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
前面通过第三章第1、2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初步分析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及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地学习“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及其作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而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在生产的应用及滥用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时事新闻中也常有耳闻,并且在这些方面有着很强的好奇心。
三、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人的教学设计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本人仔细斟酌和筛选后,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1、进行“赤霉素发现”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3、由兴趣小组的同学来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验赤霉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2、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图片的处理和编辑技术。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通过对合作学习和资料的分析,提高问题解决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不同植物激素作用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提问上节课学习的生长素的作用。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再提出问题:除了生长素植物体内还有没有其他种类的激素,有什么作用?引入本节主题。
(二)新课展开1.赤霉素发现的过程视频展示科学家发现赤霉素的过程,设置问题:(1)培养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洒到健康水稻上会出现恶苗病说明什么?(是赤霉菌产生的化学物质使水稻患病。
)(2)赤霉素的作用是什么?(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物增高。
)2.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展示分别经过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处理过的植物体,器官的图片,引导同学们根据不同现象,分组讨论,总结不同激素的作用和产生部位。
(赤霉素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物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主要由未成熟的种子合成;脱落酸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主要由根尖合成;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作用和产生部位,引导学生思考四种激素的分布部位。
(赤霉素较多存在于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茎端、嫩叶、根尖、果实和种子;细胞分裂素主要分布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生长着的果实;乙烯在各器官中都存在;脱落酸在各器官、组织中都有,将要脱落或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
)3.不同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要求学生思考: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有什么联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1)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如果共同起作用,其结果会是什么?(2)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反,作用部位有什么不同?(3)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么?学生思考应该能够发现有的植物激素作用相似,如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学号2、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习重点】1、植物体内的五种激素。
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学习难点】1、植物体内的激素产生部位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
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自主探究】一、其它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和。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从而引起植物;促进种子和果实。
2、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
主要作用:促进。
3、脱落酸合成部位:、的叶片等。
分布:在将要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主要作用:抑制,促进叶和果实的和。
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促进果实。
思考: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发挥作用是孤立的还是共同作用的呢?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总结:(1)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发挥作用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联系,共同调节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
(2)对同一生理活动,不同激素可协同作用,如脱落酸和乙烯都能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有的不同激素起拮抗作用,如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①在生长素浓度升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②②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增殖,生长素促进细胞体积增大。
③脱落酸抑制生长,加速衰老,细胞分裂素则可解除这些作用。
6、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也不光光是植物体内激素的调节这么简单,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一定作用,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本质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结果,当然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高中生物《3.3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人教版必修三 3.3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1、分析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植物体内的其它激素。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3、由兴趣小组的同学来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激素的发现过程的简介,教育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植物体内的五种激素。
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1、植物体内的激素产生部位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
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三、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问题探讨]呈现教材P53木瓜催熟柿子的图,回答课本中的讨论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学生阅读教材P53相关内容,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存在。
呈现教材P54图,让学生针对图解中的事实,进行图表转换,列出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表。
激素名称主要合成部位主要作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相互促进的激素有:(1)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2)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相互抑制的激素有:(1)与器官脱落有关的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器官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了解它们的合成部位和生理作用。
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内的激素是相互作用的,课下并自己进行总结。
2、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学习第二部分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最后竞赛答题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人们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类的生活有利有弊,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课前回顾: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
导入:老师先给大家展示一幅幼苗的图片,问大家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幼苗。
老师又给学生展示一幅大树的图片,问大家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大树。
老师:小小的幼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不仅需要适宜的外在条件,还需要自身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就是其自身调节的一部分。
除了生长素,还有那些激素在植物的激素调节中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新课其他植物激素。
【讲授】新课内容教师讲第一种激素赤霉素的发现史老师: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植物激素赤霉素,先来看一下它的发现历程。
1926年,科学家发现水稻感染了赤霉菌之后出现疯长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恶苗病。
后来,科学家发现把培养赤霉菌的滤液喷洒到健康的水稻上,幼苗在不感染赤霉菌的情况下,也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学生分析,说明理由老师: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了赤霉素,这能不能证明赤霉素它就是植物激素?学生分析,说明理由【讲授】老师接下来讲细胞分裂素的发现史老师:1958年,科学家终于从植物中提取出了赤霉素,证明了赤霉素是植物体内的激素。
我们来看赤霉素的合成部位幼根、幼芽、发育中的种子,生长旺盛的部位(图片展示)。
其他植物激素高中生物教案
课时:1课时
目标:使学生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功能和调节作用。
教学内容:
1.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包括乙烯、植物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
2. 其他植物激素的功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响应外界环境刺激等。
3. 其他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与植物生长发生、开花、果实成熟等过程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1. 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
2. 理解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课件及其他教学资料;
2. 实验器材及原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引出其他植物激素的概念。
2. 学习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功能:介绍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并通过实例说明其
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中的调节作用。
4. 实验:进行相关实验,观察其他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其调节作用,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并能够理解其在植物生
长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实验及讨论,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提
高了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机制的认识。
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必修三)一、教学目标:1、生长素以外,植物还有哪些植物激素。
2、各种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体内的五种激素。
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1、植物体内的激素产生部位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
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三、专家建议: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之后,进一步的拓展。
它介绍了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是其重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认识和理解农业上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以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
本节内容也可以说是本章知识的一个综合概括,将植物激素和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的联系起来,是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的范例。
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五、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实验用具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体内的激素——生长素,植物体内是不是仅有这样一种激素呢?请大家看课本“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宋•苏轼《格物粗谈•果品》)。
这种“气”究竟是什么呢?人们一直不明白。
到20世纪60年代,气相层析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终于弄清楚,是成熟果实释放出的乙烯促进了其他果实的成熟。
师:大家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
1、乙烯在植物体内能发挥什么作用?2、你听说过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等水果的做法吗?你同意这种做法吗?生1:从那段文字可以看出乙烯能促进柿子成熟。
生2:我听说过,乙烯利是液体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
乙烯利在pH小于3的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在pH大于4.1时分解。
由于植物细胞的pH一般都大于4.1,乙烯利在被植物细胞吸收后,会水解释放出乙烯。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我同意这种做法。
师:大家分析的很正确,其实乙烯也是一种植物激素。
多位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植物体内不光只有生长素这样一种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2.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分析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植物体内的其它激素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3.由兴趣小组的同学来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植物体内的五种激素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教学难点】1.植物体内的激素产生部位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2.植物体内所有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教具】:挂图、投影、多媒体课件3.植物激素间的关系:(1)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如:生长素与乙烯之间的相互作用:(2)植物激素间也存在着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IAA和GA都能促进细胞伸长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拮抗作用:赤霉素和脱落酸对“种子的休眠”有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对“细胞分裂”有拮抗作用。
(3)激素作用的实质: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都能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定义: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
思考: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比直接使用植物激素效果稳定的原因是什么?天然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是一定的,用天然的植物激素处理会刺激植物合成大量分解它的酶,而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调节剂的酶3.应用(1)用乙烯利催熟(2)用赤霉素处理芦苇(我国主要造纸原料),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3)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探究1.瓜果蔬菜中种植时因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接连【二次备课】【作业布置】【教学后记】。
产量。
教学过程设计
用NAA促进甘薯、黄杨、葡萄的生根;对苹果、鸭梨进行疏花疏果,促进脱落;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
用乙烯利促进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
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2.提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回答。
番茄、香蕉、苹果、葡萄、柑橘等在生产实际中可以应用乙烯利催熟。
3.提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得当,不会影响产品品质,甚至可以改善品质。
例如,适当施用GA可以提高葡萄品质。
如果使用不当,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则有可能影响产品品质。
例如,用2,4-D处理番茄增加座果后,如果不配合整枝施肥,会出现果实多而小的情况;为提早上市而采摘远未成熟的柿子再催熟,其果实品质就不一定好。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关键词:植物激素;概念图;探究;顶端优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区分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
2.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作用、应用
3.阐述激素间的相关作用
技能目标
1.通过探究资料,学会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探究实验的实验设计
情感目标
1.感悟植物激素的多样性、生活实用性
2.形成辩证分析相关激素相互作用的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6-BA的调节作用
难点:细胞分裂素CTK的作用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概念图教学
课时安排
1节课
教学思路
通过教材提供的资料,让学生学会自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形成世界观。
1.通过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养成辨析概念的习惯;通过事例分析,提升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2.通过探究实验的资料,切实可行的实验课题,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处理信息,应对高考的能力。
3.通过激素概念图/表的形式,使学生自己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表格(网络),并在对比中学会分析和鉴别。
4.通过相关激素的相互作用,使学生领悟辩证的思维在解释顶端优势形成中的指导作用。
5.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集体教研中,同事们都说这是一节内容干瘪无力,属于知识记忆较多的一节课,但是通过构建教学的概念图,把握探究实验在新课标教学中的主体思想,借助概念图思想设计的表格板书方式,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预期设计的效果。
在德州市教学督导中获得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