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腔气管插管
- 格式:ppt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经鼻气管插管操作方法
经鼻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气管插管手术,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通常在麻醉下实施。
以下是经鼻气管插管的一般操作方法:
1. 准备:确保操作者有必要的消毒和个人保护装备。
准备需要的器械,包括呼吸机、气管插管、固定器具等。
2. 麻醉:将患者置于平卧位,进行静脉麻醉和肌肉松弛。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3. 准备气管插管:选择合适大小的气管插管,检查其通畅性。
在插管前,涂抹适量的润滑剂。
4. 手术准备:使用消毒剂彻底清洗患者鼻腔和口腔,并用纱布将其保持干燥。
5. 插管:用手将气管插管托入嘴中,将其顺利插入口腔,一直滑至气管入口。
插入过程要注意避免插入误入食道。
在插管时,可以在患者口腔内使用扩张器或转子以协助插管。
6. 确认位置:通过检查胸部X射线图像来确认气管插管位置,确保其已正确插入气管,而不是误入食道。
7. 固定插管:用胶布或其他固定器具将气管插管固定在患者鼻子或口腔周围。
8. 连接呼吸机:将插管与呼吸机连接,并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9. 监测患者: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和其他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调整呼吸机设置。
10. 后续护理:如需要,定期清洁插管和口腔,并定期更换插管。
这些操作步骤并非详尽无遗,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调整。
因此,建议在有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执行这些操作。
经鼻气管插管操作规范
经鼻气管插管操作规范
1.经鼻气管插管准备:首先如前述对鼻孔及气管实施表面麻醉。
两侧鼻孔均可插管。
经右侧鼻孔插管,导管斜口正对鼻中隔,可以减少对鼻甲的损伤。
经左鼻孔插管,导管尖端易接近声门,容易插入气管,常首选。
由于鼻径路较窄,成人导管宜选用ID7.0或ID7.5导管,导管前1/3应涂润滑剂。
2.经鼻盲探插入导管:左手翻开鼻翼,右手持导管插入鼻孔后,即使之与面部垂直地插入鼻腔,沿鼻底经总鼻道出鼻后孔,从导管衔接管口即可听到呼吸声。
继续插入导管指导呼吸声音最大(一般成人14-16cm),提示导管尖端正好位于声门的上方,在吸气是将导管插入声门。
插管成功后导管口有连续呼吸气流。
如果导管没有进入声门,可以后仰、前屈或左右旋转病人的头部以调节导管尖端的方向。
如果导管尖端向前,前屈头部可以协助导管的置入;如果导管尖端位于咽的侧方,则旋转导管使尖端离开这一方向;如果导管进入胃,则将病人的头后伸有助于导管进入声门。
3.经鼻明视气管插管:现将导管从鼻腔插入口咽不,然后按照常规方法置入喉镜片,在直视条件下将导管插入声门,或使用插管钳将其送入声门。
气管插管方法哪两种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维持呼吸功能。
它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经口插管和经鼻插管两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气管插管方法。
经口插管是指气管插管管道通过患者的口腔进入气管。
这是一种常见的气管插管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患者的头部向后仰,并使用喉镜观察喉部情况。
然后,将插管器缓慢地插入患者的喉部,并确保插管器顺利通过声门进入气管。
最后,确认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通过呼吸机进行正常通气。
这种方法在插管操作中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经验,因此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经鼻插管是指气管插管管道通过患者的鼻腔进入气管。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经口插管的患者,包括面部外伤或口腔手术等原因。
操作步骤如下:首先,确定鼻子是否通畅,没有任何阻塞物。
然后,在适当的鼻孔中插入插管器,并缓慢地插入患者的鼻腔和喉部。
最后,确认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并通过呼吸机进行通气。
这种方法相比于经口插管更容易实施,但是对患者的鼻粘膜可能造成一定的刺激。
无论是经口插管还是经鼻插管,都需要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严谨的卫生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在插管后的呼吸情况和氧合状态,及时调整通气参数和插管位置,以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和治疗效果。
总之,经口插管和经鼻插管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气管插管方法。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医护人员在进行插管操作时必须十分小心谨慎,并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也会影响插管方法的选择,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能够有更多更精确的气管插管方法出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经鼻腔盲探下气管插管如何操作【术语与解答】①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是指气管导管从鼻腔穿过咽腔、喉腔,直至进入气管内,其全程不借助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以及其他器具,而单靠徒手握持导管进行鼻腔插管的一种方法;②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主要适用于张口困难患者与口腔手术或颏、颈、胸部瘢痕组织形成而头颅无法后仰、颈椎损伤、颞颌关节强直,以及其他无法从口腔置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
【操作与实践】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操作如下:1. 预先行呼吸道黏膜表面麻醉由于患者清醒状态或镇静条件下一般不能耐受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为鼻腔盲探插管顺利进行,务必预先给予局麻药行呼吸道黏膜表面麻醉。
①鼻腔表面麻醉:因鼻腔均较气管导管狭窄,导管插入鼻腔除不适感和疼痛外,而且插入阻力较大,如先行鼻腔表面麻醉,并给予鼻黏膜收缩,则能解决导管插入鼻腔的不适感与疼痛以及减少插入阻力;②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喉与气管本身就是反射性感受器,清醒状态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必须实施环甲膜穿刺,注入下呼吸道局麻药(成人将1%丁卡因2ml与2%利多卡因1ml混合,共3ml)实施喉与气管黏膜表面麻醉,除可减少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外,因声带肌被充分阻滞而声门开大且固定,故有利于气管导管通过声门插入气管内。
2. 经鼻腔盲探气管插管径路的选择由于左、右鼻腔纵向延伸径路与声门、气管径路不在一条轴线上(直线上),因此,鼻腔径路的选择对盲探气管插管是否顺利至关重要:①一般来讲,鼻腔插管应选择最为宽松的一侧为佳,因鼻腔越宽松,插管阻力越小,在鼻孔外调节导管的角度越大,而在咽腔内的导管尖端越容易改变方向,则有利于管尖对准声门;②由于人体自然正中位时,鼻中隔与声门处在纵向同一轴线上,左、右鼻腔延伸径路直线则相对偏离声门,即左侧鼻腔延伸径路直线偏向声门的左侧,右侧鼻腔延伸径路直线则偏向声门右侧;③如咽腔左右径较宽时,气管导管前端穿出后鼻孔若不给予任何角度调节,其导管前端大都贴近同侧咽腔侧壁延伸,容易插向同侧梨状窝处,从而偏离声门口;④由于临床上所使用的气管导管其前端的斜面开口均偏向左侧,而管尖则偏离导管中线,处于导管右侧壁最前端。
气管插管术操作规程一、定义: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病人气管内。
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可靠手段。
二、适应症1.自主呼吸突然停止或呼吸微弱、意识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紧急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和治疗;2.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供需要,严重酸中毒、严重呼吸肌疲劳;3.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返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者;4.存在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的患者;5.急性呼吸衰竭;不能满足机体通气和氧供需要,需要行机械通气患者;6.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不能满足机体通气和氧供需要,需要行机械通气患者;7.麻醉手术无绝对禁忌症。
三、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喉水肿、急性喉炎、喉头粘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可引起严重的出血,除非患者急救,否则以上情况下禁忌气管内插管。
2.相对禁忌症:①呼吸道不全梗阻者有插管适应证,但禁忌快速诱导插管。
②并存出血性血液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等)者,插管创伤易导致喉头、声门或气管黏膜下出血或血肿,继发呼吸道急性梗阻。
③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为相对禁忌证。
如果需要施行气管插管,动作需熟练、轻巧,避免意外创伤。
④鼻道不通畅鼻咽部纤维血管瘤、鼻息肉或有反复鼻出血史者,禁忌经鼻气管内插管。
⑤操作者对插管基本知识未掌握、插管技术不熟练或插管设备不完善者,应列为相对禁忌证。
四、气管插管分类1.经口腔气管插管2.经鼻腔气管插管五、操作方法/步骤(一)气管插管前准备1.物品准备:一般物品:手套、口罩、吸引器、吸痰管、氧气、润滑剂,注射器、听诊器;器材:气管导管、导管芯、牙垫及胶布、面罩、呼吸囊、麻醉机及监护仪;2.喉镜准备:将喉镜片与喉镜手柄相连,确认连接稳定,并检查光源亮度;3.气管导管准备:导管型号选择:男性一般选用7.5-8.5 号气管导管,女性一般选用7.0-8.0 号导管,检查导管气囊是否漏气:注入气体使气囊膨胀,完好无漏气;4.插管前评估:检查患者口腔、牙齿、张口度、颈部活动度、咽喉部情况,判断是否为困难气道;5.管芯准备:将管芯插入气管导管内并塑形,管芯前端不能超过导管斜面,润滑:用润滑剂充分润滑气管套囊表面及气管导管前端。
经鼻气管插管操作规范
1.经鼻气管插管准备:首先如前述对鼻孔及气管实施表面麻醉。
两侧鼻孔均可插管。
经右侧鼻孔插管,导管斜口正对鼻中隔,可以减少对鼻甲的损伤。
经左鼻孔插管,导管尖端易接近声门,容易插入气管,常首选。
由于鼻径路较窄,成人导管宜选用ID7.0或ID7.5导管,导管前1/3应涂润滑剂。
2.经鼻盲探插入导管:左手翻开鼻翼,右手持导管插入鼻孔后,即使之与面部垂直地插入鼻腔,沿鼻底经总鼻道出鼻后孔,从导管衔接管口即可听到呼吸声。
继续插入导管指导呼吸声音最大(一般成人14-16cm),提示导管尖端正好位于声门的上方,在吸气是将导管插入声门。
插管成功后导管口有连续呼吸气流。
如果导管没有进入声门,可以后仰、前屈或左右旋转病人的头部以调节导管尖端的方向。
如果导管尖端向前,前屈头部可以协助导管的置入;如果导管尖端位于咽的侧方,则旋转导管使尖端离开这一方向;如果导管进入胃,则将病人的头后伸有助于导管进入声门。
3.经鼻明视气管插管:现将导管从鼻腔插入口咽不,然后按照常规方法置入喉镜片,在直视条件下将导管插入声门,或使用插管钳将其送入声门。
经鼻气管插管基础护理由于鼻腔黏膜血管丰富,插管时极易损伤出血,因此插管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鼻出血。
有上述症状者,应清除其紧张心理,可每日清洁鼻腔后在鼻腔内滴1%麻黄素收缩血管,减轻鼻道的充血水肿,也可用红霉素眼药膏或液体石蜡油2~3 次/ 天,涂抹在鼻腔前庭增加润滑作用,防止鼻腔分泌物干结引起出血、感染、疼痛。
经鼻气管插管时间长时可引起鼻腔黏膜、上、下唇及鼻唇沟受压发红、破损,可定时将导管移向鼻孔的另一侧,减轻导管对局部鼻腔黏膜等受压部位的压迫。
置管后部分病人出现咽后壁疼痛, 可滴入适量利多卡因或用西瓜霜喷雾剂喷喉, 必要时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雾化吸入,3~5 d 均可缓解。
经鼻插管的病人,能经口进流食、半流食;意识不清或精神较差的病人常由静脉及胃管补充营养,2~4 h 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1次,鼻饲之前要注意抬高床头30~45度,且气囊充气,防止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进食后漱口或口腔护理。
与经口插管相比,经鼻插管的口腔护理更简单易操作,对气管插管的固定无影响,而且口腔护理做得更彻底。
临床常用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也有用0.02 %呋喃西林液、0.5%碘伏、朵贝尔氏液、2%碳酸氢钠溶液、2%硼酸溶液等冲洗口腔,应根据口腔pH 值的不同选择[25]。
如有口腔化脓或出血,用1.5%过氧化氢溶液冲洗,0.05%~0.1%的氧己定溶液可作口腔防腐剂使用[26]。
经鼻气管插管留置时间传统观点认为不超过72 h[27],也有报道,经鼻气管插管留置245天的病例[28]。
一般认为可放置1个月或2个月,超过2个月后应改行气管切开。
拔管前准备好气管插管一切用物及抢救设备,同时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充分吸净气管内及咽部分泌物,将气囊放气后再次吸出气管内及口腔分泌物,嘱病人放松,快速向后、向下拔出气管导管。
拔管之后立即吸氧,鼓励病人咳痰,安静休息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吞咽、发音等有无异常。
拔管后4~6小时指导病人进食,进食时取头前倾坐位,注意有无会厌、喉痉挛、声音嘶哑、鼻出血等并发症,必要时可进行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经鼻气管插管临床经验总结适应症我所经历的经鼻气管插管主要是以下两种情况:1、下颌骨骨折,需修复咬合关系;2、张口困难,喉镜置入困难。
导管型号选择:1、经口气管插管型号—1。
2、根据鼻孔大小选择。
最好是积攒一些各种型号的气管导管,插管前对着鼻孔比较一下。
鼻孔选择:1、问病人:通过堵塞一侧鼻孔,检查对侧鼻腔是否通畅。
2、问大夫:下颌骨平扫和重建CT可以看出鼻中隔偏曲方向和鼻孔大小。
理论:经右鼻孔插管,导管斜口正对着鼻中隔,可减少对鼻甲的损伤。
经左鼻孔插管,导管尖端易接近声门,容易插入气管,常首选。
插管深度:经口气管插管深度+3cm,成年男性一般25~27cm,成年女性一般24~26cm。
理论:成人鼻孔到声门的平均距离男性是20cm,女性是15cm。
鼻孔到隆凸的平均距离男性是32cm,女性是27cm 。
导管型号选择病例:女,15岁,45.5kg,下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
刚开始选择5号气管导管(加强管),插管不成功,更换4.5号气管导管(加强管),成功,气道压20cmH2O左右。
男,6岁,21Kg,选择3.5号气管导管(加强管),成功,气道压16cmH2O左右。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病例:男,57岁,52kg,下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开口度不到2横指。
身边只有可视喉镜和普通喉镜,没有视可尼、光棒,只能盲探插管。
摆体位:头轻微后仰,使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插管:从左鼻孔进(看过片子),方向为垂直于面部,过鼻腔后,轻轻将患者头部左偏(稍偏即可)。
第一次未成功。
第二次助手帮忙轻压喉头部位,插管成功。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要点:速度要快:导管前端通过鼻腔后,导管刻度在鼻腔外侧14~15cm 处稍做停顿,调整好导管方向,助手轻压喉头,快速推进导管。
如果不成功,可以在导管经过鼻腔后约14~15cm时,给套囊充气,此时气管导管前端因套囊充气抬高,大部分病人导管前端可对准声门,稍微往前推导管约2cm,导管前端通过声门后再抽气推进导管。
经鼻气管插管标准流程英文回答:Tracheal intubation is a common procedure performed in hospitals to secure the airway and assist with breathing in patients who are unable to do so on their own.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also known as nasal intubation, is a technique where a breathing tube is inserted through the nose andinto the trachea.The standard procedure for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involves several steps. First, the patient is positioned properly, usually in a supine position with the headslightly extended. This allows for better visualization and access to the nasal passages. The patient's nose is then cleaned and decongested using a nasal spray or drops to reduce any swelling or congestion that may obstruct the passage.Next, the appropriate size of the endotracheal tube isselected based on the patient's age and size. The tube is lubricated to facilitate smooth insertion and prevent any discomfort for the patient. A laryngoscope may be used to help visualize the vocal cords and guide the tube into the trachea.Once the tube is inserted into the trachea, its correct placement is confirmed by several methods. The most common method is auscultation, where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listens for breath sounds in the chest to ensure that the tube is in the correct position. A chest X-ray may also be performed to confirm the tube's location.After confirming the tube placement, it is secured in place using tape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such as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and oxygen saturation, ar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throughout the procedure to ensure the patient's safety and well-being.Nasotracheal intubation can be challenging and requires skill and experience to perform correctly. Complications can occur, such as bleeding, damage to the nasal passagesor vocal cords, and misplacement of the tube.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undergo proper training and practice to minimize these risks.中文回答:经鼻气管插管是医院常见的一种操作,用于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并帮助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呼吸。
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应优先选择经口腔插
管,还是经鼻腔插管?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的目的是进行机械通气、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及保持患者气道通畅。
气管插管可通过经口腔途径和经鼻腔途径建立。
两种途径建立的人工气道各有不同的优缺点,包括建立的难易、管径的不同、可放置时间的差异、患者的舒适程度、对口腔及口腔护理的影响、气道阻力及气道管理特点等不同,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WS/T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指出:宜选择经口腔气管插管。
经口腔气管插管操作相对简单,患者感觉舒适是其优点。
但经口腔气管插管,不方便进行口腔清洁,容易发生口咽分泌物误吸而增加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风险。
而经鼻腔气管插管操作的难度相对较高,患者舒适度下降。
由于导管压迫和阻塞鼻窦开口,导致患者容易发生鼻窦炎等并发症,而鼻窦炎是发生VAP的高危因素。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综合考虑经口腔插管和经鼻腔插管的利和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插管的方式。
如无特殊原因,建议选择经口腔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