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社会资源开发和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论述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进而从文字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多媒体课程资源和实验课程资源这四个方面论述了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课程资源生活资源多媒体资源实验资源一、前言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它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新理念,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充分、恰当的应用好课程资源,可有效地提高课堂信息量,增强视听效果,有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改变原有课堂形式单一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此,本文就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展开阐述,以供参考。
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学生的经验、疑问、情感、态度等有机组成,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可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使他们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有助于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教学的信息容量增大,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和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从而可很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体现之一。
三、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一)重视教科书等文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种科技图书、科技期刊和报纸都是物理课程的重要文字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精选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忱,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只要在农村学校、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家庭、自然现象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农村初中;教学资源;挖掘农村存在大量物理探究素材,这些素材不仅与初中物理知识有关联,还与国家科技推广项目有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探究兴趣、信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因此,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各种探究活动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也是农村生产生活的文明组成部分。
1.在农村学校中挖掘1.1上好引言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科学之旅课上,我们不仅讲物理过去研究了什么,现在正在研究什么,还展望了科学的未来。
介绍一些有趣有用的物理现象并列举农村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农具上大量的物理知识的应用和这些劳动工具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2 注重研究性课题的学习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实际,充分显示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根据农村实际,我们提出了《农具上的物理知识》这一研究性课题,先让学生搜寻,观察不同用途的农具,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及分析原因,写成小论文。
准备阶段大约二周时间,然后再在课堂上汇总、提炼,挖掘出农具上存在的物理学原理。
研究性课题的学习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不仅在高科技领域,也存在于我们寻常百姓家。
同时也培养了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1.3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复杂的物理过程,使得学生对物理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对“电流”的教学,常常发现学生对电流的形成搞不清,实际上是由于这些学生对电子和离子不能很好的理解造成的。
我们制作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电流的形成这一过程,既形象又生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4学生小制作小论文写实验小论文,它既能促进课内所学知识的扩展、深化和巩固,又能促进课外阅读、制作、写作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想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关键途径之一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不失时机地有效开发、利用和激活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需要教师不断的开发和利用,把零散的宝贵教学资源优化并加以利用,使师生共同享用这优质的教育课程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开发课程资源是教师的一种责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对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直以来,我国的物理课程资源仅仅局限于教材。
但是,教材中的相当大的部分又以“应试”为目标,因此许多重要的课程资源被教师忽略。
例如,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室只是作为一种摆设,实验设备和器材都未能受到应该有的重视,实际应用效果非常的不理想。
只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或条件较好的学校,才注重物理实验室设备的建设和利用。
二、物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作用课程资源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课程形成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因此,可以认为,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任何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
因此,物理课程资源不仅仅包括物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资源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物理课程要求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物理课程资源必然兼有综合性特点,体现在利用校内外的设施和场所上,如利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等信息素养。
还要重视现代传媒信息,如报刊上或电视台播放的科普知识、尖端技术、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等资源。
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资源整合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它们拓展到学生生活中去。
三、如何开发和利用物理课程教学资源1.重视教科书等文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无疑是教师最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其极端重要性无须赘言,但是,教材并不是惟一的文字课程资源。
初中物理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者:艾海珍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年第10期【摘要】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尤其是在新课改以来,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标准中就提出了“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之后,再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样的教育理念。
借此,本文就通过目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塑料大棚中的一些物理知识进行一个总结和梳理,首先就是要从初中学生已经现有掌握的知识点出发,然后结合当地独有的气候、地质、水文等特色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完善,不仅可以达到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们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塑料大棚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物理这门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
尤其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课程资源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优秀课程资源的运用,并且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探讨和分析在初中教学中关于塑料大棚物理知识的有效运用。
一、社会课程资源1.社会课程资源的定义对于学生而言,一个好的学校应该要具备良好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设备。
所以,为了能够让众多的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的学校除了一些主要的教育渠道之外,应该要去充分的开发社会上的教育资源,逐步建立起一套校内、校外课程资源整合的转化、优化机制,从而更好的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在这里的社会课程资源主要指的就是那些学校以外的一些教育资源。
其中包括了报刊、广播、公共图书馆、电视、网络、博物馆、科技馆、农村、工厂、社区、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等方面的资源[1]。
2.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1)重视度不够。
在传统的课程资源观中,很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程度非常的低,经常会出现被弱化的现象。
开发与利用初中物理新课程资源的几点做法摘要:新的课程改革与教育改革的整合并重。
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的更新,而且还有教学行为的更新。
本文详细论述了如何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再次选择,深层次的挖掘教材中的隐含条件,生成立足于学生的教学资源,在实践中探索正确的教学方法,防止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关键词:课程改革物理教材案例探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初中物理教材发生了质的变化。
新的教材观以智慧发展为核心,引导、规范教师利用教材对教学进行构建和创造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师的专业创造和教学创新,能拓宽受教育者的事业,保护他们的质疑、求意思为乃至创新意识和愿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里就如何开发和利用新教材的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创设新奇多样的教学演示实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设计新颖、典型、兴趣、巧妙。
例如:“科学之旅”的吹乒乓球、声波传递能量等,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重要材料。
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设计各种物理实验,真正达到让学生通过实验学好知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进行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事实上都是学生经历过的曾在身边发生过的,而学生没有归纳整理或不会归纳整理。
现在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观念的制约,学生认识能力在实验课上表现出严重的不足。
他们以单纯做实验而做实验,记下结论和实验注意事项,理论和实际脱节。
应当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培养。
1.补充生活社会实例。
如:“从敲瓷碗到拍西瓜”、“动物是怎样利用超声波进行交流和寻找食物的?”、“为什么法国国旗上三色带宽度不一样?”、“无影灯的奥秘”、“什么海是蓝色的,而海里的浪花是白色的?”、“电影画面为什么是运动的?”、“潜水员为什么都要戴潜水镜?”、“井水为什么冬暖夏凉?”、“保险丝是装一根安全还是装两根安全?”等。
初中物理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逐渐联系实际、面向社会。
新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本文通过对塑料大棚中的物理知识总结与梳理,从初中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结合乡土特色既巩固了学生的物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所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社会课程资源;物理;开发;利用;塑料大棚
一、社会课程资源
社会课程资源泛指学校以外的教育资源。
它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科技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工厂、社区、农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
为了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之外,应充分开发社会教育资源,逐步建立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二、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利用的现状
1.传统的课程资源观只注重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弱化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部分教师知识能力不足,限制了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由于不同地区空间,环境,资源的不均衡和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一体的社会环境脱节,制约了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开发和利用社会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新课标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落实。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和爱乡爱国的情感。
3.有利于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4.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教学活力。
四、利用地域优势和物理课程特点开发社会课程资源
我校地处城郊,周围农民都种塑料大棚。
学生中大部分是农民子弟,在九年级物理比热容学习完以后,我根据学生已经储备的知识特点,布置了篇一调查报告,题为“塑料大棚中的物理知识应用”。
由于学生对塑料大棚熟悉,在调查中积极投入,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塑料大棚中所出现的物理现象。
然后我让学生汇总交流,形成一份很好的校本教学资料。
塑料大棚中的物理知识应用
1.温室效应
将聚乙烯(俗称塑料)薄膜覆盖在大棚上,棚内形成温暖环境,太阳辐射的可见光波段透过薄膜进入大棚,棚里的土壤、墙壁和支架等物体吸收阳光而变暖,变暖的物体又会以辐射的形式散发热量。
这些物体的温度并不高,它们发出的不是可见光,仅仅是红外线,这些红外线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再次透过薄膜散发到棚外,大部分则被反射回来,结果能量在棚里积聚,棚内温度越来越高。
可见,塑料大棚类似于温室内热量累积的效应,其原理正是利用了温室效应。
2.保温措施
(1)光学方面;白色透明的塑料有利于太阳光通过,把棚内墙涂成白色或用反光材料使光反射到棚内植物上增强光合作用。
(2)热学方面;为防止散热,墙体用土夯成(成本低)一般地基厚度1.5米,墙体平均厚度1米左右。
塑料棚膜晚间用松软填充物作成的棉被覆盖,防止棚内热量散失。
3.增温措施
(1)热学方面:利用增加湿度减小棚内温差变化。
(2)在大棚内增设火墙,在冬季寒冷时,装煤或其他可燃物提高棚内温度。
(3)电学方面:利用铺设电热丝提高地温。
部分温室大棚为了在冬季晚间提高棚内温度和光合作用,用大功率白炽灯照明。
4.防护措施
冬天棚内湿度过高,降低露点,水蒸气在棚膜上极易液化形成过多的水珠,当太阳光照射到大棚时会发生汇聚作用,导致棚内植物受光不均匀,影响光合作用的发生。
春天,棚内湿度过高,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植物生长发育缓慢。
五、从物理走向社会,扩展学生视野
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物理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塑料大棚中的物理知识应用”调查活动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得到家长的好评,在学生调查学习的过程中,也帮助家长增长了不少塑料大棚的应用知识,同时也纠正了不少错误的认
识,比如家长们总认为大棚里的湿度越高越好等。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针对学生特点,我又做了关于塑料大棚的专题讲座,从生物、市场等几个角度分别对塑料大棚的植物生长做了分析讨论。
还介绍了当前以利用温室大棚农业技术发展的前沿,例如,以色列的农业工厂采运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和电脑控制温度及施肥,其亩产是我国现有技术下的8-10培。
塑料大棚不仅适应种植,还可以发展家禽的养殖。
专题讲座使学生很受震撼,他们感受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和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立足农村,以求发展的乡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教师要根据不同环境和地域开发和利用社会课程资源,努力促进新课程各项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促进本地教育发展的目的。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物理教学始终不能脱离实际,而正确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是保证教育工作持久、有序、高效开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川.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