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练习册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38.62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三、辨析题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准确。(1分)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分)

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1分)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3分)

第一章四、辨析题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答案要点]这是错误的观点。(1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3分)

2.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不准确。(1分)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分)

3.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1分)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3分)

4.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1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

保留。(3分)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1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3分)五、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不同观点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答案要点] (1)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4分) (2)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6分)联系实际分析(5分)

2. [答案要点] (1)材料1和材料2都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是材料1认为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世界发生变化,事物就要变化,事物变了,各种规律、办法、功能也就会发生变化。材料2慧能的观点则不是从事物自身来谈变化,而是认为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意志是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4分)

(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事物因内在的矛盾,引起运动变化。材料3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在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而材料2否认事物自身存在运动变化的源泉,而把运动变化看作是由精神因素,特别是由人的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性,因而不能正确地把握运动,不能科学地

说明运动变化。(6分)(3)联系实际分析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5分)

3.[答案要点]上述观点指出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相互联系、包含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这些辩证法思想是朴素的、零散的,并带有一定神秘色彩。(4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揭示客观事物自身固有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毛泽东系统地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科学地阐明了关于矛盾普遍性以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的原理。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不可分割,二者的辩证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6分)阐明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5分)

4.[答案要点](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2分)(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3分)(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

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5分)(4)联系实际分析(5分)

5.[答案要点](1)上述材料揭示了意识的作用,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4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日人的意识不久反映事物的外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既有对事物当前的反映,又有对事物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第三,意识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而起作用。 (6分)(3)分析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5分)

6. [答案要点](1)材料1和材料2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自然规律,忽视生态建设,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报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认真探究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利用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