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农庄概念梳理
- 格式:docx
- 大小:57.08 KB
- 文档页数:7
共享农庄实施方案(一)共享农庄实施方案资料简介•共享农庄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通过将农庄资源与用户分享,提供农业体验和休闲娱乐服务。
•本方案旨在探讨如何实施共享农庄项目,包括选址、规划、营销等方面。
•通过实施共享农庄,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满足城市人们对乡土文化和农业体验的需求。
选址•选择距离城市较近的乡村地区,交通便利。
•需考虑周边资源,如自然景观、农业特产等。
•选址时需充分了解当地政策,确保合法经营。
规划与设施•设计多样化的农庄体验项目,如农作物采摘、动物喂养、农事活动等。
•建设农庄设施,如农舍、活动场地、厕所等,确保用户舒适度。
•提供农产品加工、餐饮服务,增加附加值。
营销与推广•制定营销策略,针对不同群体进行精准定位。
•利用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与旅行社、景区合作,互相引流,扩大影响力。
运营与管理•建立农庄的运营团队,包括农民、农业专家等。
•优化运营流程,提高效率,确保农庄正常运作。
•加强服务宣传,提高用户满意度,培养忠诚度。
收益与效益•通过售卖农产品、门票等方式获得经济收益。
•带动周边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地方经济。
风险及对策•需要面对市场竞争和政策风险,需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农庄运营安全。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解决用户投诉与纠纷。
以上是共享农庄实施方案的相关资料,通过合理选址、规划、营销和管理,共享农庄能够达到农业发展与城市人们需求的双赢局面。
投资与资金•确定共享农庄的投资金额,包括选址费用、设施建设、运营成本等。
•可以考虑引入外部投资、申请农村发展补助资金等方式,减轻财务压力。
•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农庄规划与运营中要注重生态保护,防止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
•推广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土地资源。
•引导用户重视环境保护,倡导生态文明观念。
“共享农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在当前农村发展中,共享农庄模式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欢迎和认可。
共享农庄是指农民以自家土地为基础,依托城市资源和科技手段,通过合作方式共同打造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农庄为平台,实现规模经营、产品多样化、产业链延伸、经济效益提升。
共享农庄模式的兴起,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共享农庄模式为农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渠道。
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受到地区、气候等自然影响较大,经营者的收入较为有限。
而共享农庄模式通过利用农庄的资源和设施,进行规模化经营和多元化生产,使得农产品的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农民的收入水平得以提高。
农庄可以种植不同的农产品、开发不同的农业旅游项目等,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游客,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其次,共享农庄模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在共享农庄中,农民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新的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农庄可以引进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技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得农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同时,农庄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工具,进行销售推广,扩大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促进农产品的快速流通,提高销售额。
最后,共享农庄模式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
传统的农民身份地位较低,生活水平较为落后,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不完善。
而通过参与共享农庄的经营,农民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
农民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社会地位得以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也会随之增加。
共享农庄模式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怎样建与众不同的“共享农庄”,又如何经营?导语“共享农庄”是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以企业经营为主,让农民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业态的新型农庄经营模式。
“共享农庄”建设原则1以农为本突出农业特色,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挖掘农业多元属性,拓宽非农功能。
坚持“农旅文”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以文创促产品销售,树立“共享农庄”品牌。
2规划先行与规划设计团队合作,认真编制农庄建设发展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
规划设计要重点强化农庄民宿(客栈)建设的体量、高度和风貌管控,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不要借“共享农庄”建设变相大搞房地产开发。
3资源共享农庄建设要整合相关资源,与当地全域旅游、百镇千村建设以及休闲农业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相结合,与农村集体、个体相结合,实行股份制经营,实现资源互补共享。
4助力脱贫发展“共享农庄”和扶贫政策结合起来,将贫困户与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土地入股、出租、在农庄务工等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
探索运用“共享农庄”理念开展生态扶贫。
5绿色理念农庄规划与建设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保护乡村好风光,美化山水林田湖,打造田园绿色美,真正留住乡愁。
6彰显文化农庄通过精心创意设计,提升品味格调,多种形式挖掘利用展示村落文化、特色民居、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等,体现当地风情人文之美,努力打造“当代精品、后世文物”。
二、“共享农庄”如何经营?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共享农庄”要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水肥一体化、沼气、田间废弃物回收等设施,确保“共享农”达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要求;配套建设“共享农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在休闲旅游功能建设方面,农庄要完善农庄及周边的道路、餐厅、客房、景观、生态停车场、污水处理、标识标牌、休闲娱乐等设施,实现农庄美化亮化。
简析共享农庄之模式共享农庄是指农庄企业将农庄的资源和设施开放给消费者进行共享利用的一种经营模式。
它既满足了都市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也使农庄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和获得更多的收益。
以下将从需求、模式、优势和风险四个方面对共享农庄进行简析。
共享农庄模式主要是为那些在城市生活繁忙、压力大的人提供农田、农具、农技等农业资源进行共享,在这种模式中,农田所有者可以将自己的土地租给农庄企业,从中获得收入,而农庄企业将这些农田开放给消费者,提供种植、养殖、休闲等服务。
另外,农庄企业还可以利用农田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生产实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共享农庄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消费者直接与农庄企业签约,预订农庄资源。
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时间、地点和服务;另一种是通过共享农庄平台来预订农庄资源。
在这种形式下,农庄企业将农庄信息发布到平台上,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平台上预订农庄资源。
这两种形式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共享农庄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共享农庄可以满足都市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提供一种逃离城市喧嚣的方式。
其次,共享农庄可以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增加对农业的认识和了解。
再次,共享农庄可以提供多种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一些人可以选择在农庄里种植蔬菜,一些人可以选择养殖动物,一些人可以选择进行休闲娱乐等。
最后,共享农庄可以为农庄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
通过将农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农庄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生产实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然而,共享农庄模式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农庄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其次,农庄企业需要考虑农场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以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
再次,农庄企业需要与农田所有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确保资源的持续共享。
“共享农庄”指把农村闲置住房进行个性化改造,形成一房一院一地,并根据需求改造为市民田园生活、度假养生等多种模式,再通过互联网对外出租。
村民可将现有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将民宿出租,民宿的经营权、股权可转让。
城里人、候鸟老人可租赁农田农庄,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事体验。
这就是未来的“共享农庄”。
“共享农庄”的五大重点类型1、产品定型制对消费者认养的农作物建立档案,严格按照约定标准进行生产。
产品成熟后,按照消费者的要求既可配送到指定地点,也可进行代销,将销售收入返还消费者。
鼓励省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菜篮子集团、酒店、企业、学校等在海南省投资“共享农庄”。
2、休闲养生型鼓励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以出租、合作等方式发展特色民宿客栈,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候鸟”前往农庄休闲养生度假。
打造“民宿+农地”休闲养生产品,把经营权租赁给“候鸟”人群、城市居民,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事体验。
3、文化创意型立足特色资源,吸引各类艺术家、创客利用品牌设计、故事挖掘、艺术再造、农业科普等文创艺术方式,打造特色农庄。
4、投资回报型消费者及投资主体通过众筹等方式募集资金用于发展“共享农庄”,农庄为消费者及投资者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托管代种代养、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消费者及投资者按约定获得实物或投资收益回报。
5、扶贫济困型引导消费者及投资主体与贫困村或贫困户直接对接,消费者认养贫困户的农作物或者承租贫困户的农地、农房,贫困户通过出租土地、房产或以土地、房产入股获得财产性收入以及通过打理农庄获得务工收入,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共享农庄”不能违背的三大原则1、逢建必报不能超过三层坚持规划管控。
强化农庄民宿(客栈)建设的体量、高度和风貌管控,民宿(客栈)不能超过三层,充分体现海南地域特色。
严禁以农庄建设为名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
2、基础条件好的村庄、农场先行试点坚持资源共享。
把农庄建设与全域旅游、百镇千村建设以及休闲农业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统筹推进。
共享农庄运营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生活方式的追求,农业旅游和农庄共享模式成为当下较为热门的商业模式。
共享农庄是指将农场资源进行整合,让城市人能够体验农业生活,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享受农村风光和美食,从而获得身心愉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共享农庄既能丰富城市人的生活,也能为农民提供新的农业经营模式,达到共赢的效果。
因此,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家健康有机的共享农庄,将城市居民和农民联系起来,实现资源共享,让更多人了解农业,享受田园生活,培养环保意识,实现农民增收和城市人休闲健康的双赢。
二、项目定位本项目定位为一家健康有机的共享农庄,致力于提供丰富多彩的农业生活体验项目,打造集休闲、娱乐、健康、教育于一体的农庄综合体。
主要服务对象为城市居民、家庭、学校、企业团体等,以提供农业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服务。
项目将秉承“天然、生态、绿色、健康”的理念,弘扬绿色农业、健康生活的价值观,以农业科普、有机农业体验、自然生态景观和美食享受为核心卖点,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地。
三、项目内容1.农业体验项目:提供种植、养殖、捕捞等农业体验项目,让游客在体验中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亲手参与农事活动,体验劳作乐趣。
2.农产品采摘体验:根据不同季节,提供水果、蔬菜、茶叶等农产品的采摘活动,游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亲自采摘,体验农家乐趣。
3.田园休闲度假:提供农家乐住宿、露营等休闲度假项目,让游客在农场中享受清新空气,美丽田园,感受农家生活的慢节奏。
4.农庄直供餐饮:提供农庄自产的有机食材制作的特色餐饮、农家饭菜,并且提供农家野味捕捞等活动,让游客品尝到地道鲜美的农家饭菜。
5.生态农庄体验:提供自然生态观赏、农田采风、户外运动等项目,让游客在自然环境中运动、放松心情。
6.儿童乐园及农业科普教育:农产品知识科普、小农场游戏等玩具设施及农业科技趣味知识互动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游玩中增长农业科学知识。
7.农产品销售:在农庄内配备专门的农产品销售店,让游客可以购买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其他农产品。
“共享农庄”是个啥?
任伟(编辑)
【期刊名称】《大众科学》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是共享的核心定义。
如今共享概念已经不是新词,把它运用到农业场景,发展“共享农庄”,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什么是共享农庄简单地讲,“共享农庄”就是在不改变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农村闲置住房根据需求改造成为田园生活、度假养生、文化创意产业等多种模式,通过互联网与城市租赁住房需求对接,形成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城市消费者“四赢”局面。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任伟(编辑)
【作者单位】[1]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海口市美兰区共享农庄试点建设发展模式与途径——以东寨港共享农庄为例 [J], 李坚; 程畅; 董红玉
2.基于"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共享农庄"策划与实施创建探析——以昌江陶泉"共享农庄"项目为例 [J], 康立冬
3.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现状及规划设计探索
——以三亚南田共享农庄为例 [J], 李荣;韩冰;崔家华;刘涛
4.浅析共享理念在共享农庄建筑设计的应用 [J], 周光耀
5.共享农庄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究
——以苏州共享农庄为例 [J], 沈于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什么叫共享农庄它的经营模式是怎样的
在共享经济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共享单车,自从共享模式“开枝散叶”以来,共享二字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经营项目的前缀,共享汽车、共享空调、共享充电宝、共享出租屋、共享雨伞等等,但什么叫共享农庄呢?它的经营模式是怎样的?
共享农庄经营模式
根据资料介绍,共享农庄就是将农村里闲置的住房腾出来,经过一番改造之后,打造成一房一院一地,再根据需求改造成客户需要的模式,比如想要田园生活风,或是度假养生等多种,农庄的主人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出租信息,长期住在城市里的人,如果想要到农庄里当“农户”,就可以租住共享农庄来实现这个心愿。
共享农庄可以租给个人,也可以接受出租给好友、亲属等群体的承租对象,这就是共享农庄的经营模式,农民出租宅基地的,可以收租金领工资,通过这种经营模式,农民既可以实现租金的增收,也可以通过提供物业服务来获取工作收入。
如果1年5万元的租金,那么农民将可以分成2万元。
2024年共享农庄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述共享农庄是指以农村庄园、田园农场为基础设施,将其与城市居民分享并提供各种农业体验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健康生活的重视增加,共享农庄市场逐渐兴起。
2. 市场需求2.1 健康生活需求在现代社会,城市居民面临着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等问题,健康生活需求逐渐增加。
共享农庄提供了一种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2.2 农产品需求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也提高了。
共享农庄通过直接销售农产品,消除了中间环节,提供了更加安全、可信赖的农产品。
2.3 亲子教育需求在城市中,孩子们往往缺乏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亲子教育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共享农庄提供了亲子活动和亲子农业体验,满足了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需求。
3. 市场竞争3.1 直接竞争者共享农庄市场存在着多家直接竞争者,它们以类似的商业模式提供农产品和农业体验服务。
其中一些竞争者在市场上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基础。
3.2 间接竞争者共享农庄市场还面临着来自其他休闲旅游、教育培训等行业的间接竞争。
这些行业也提供了一些与农业体验相关的活动或服务,与共享农庄存在一定的重叠。
4. 市场发展趋势4.1 多元化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共享农庄需要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来吸引用户。
除了传统的农业体验,还可以考虑提供农业科普教育、农业创客空间等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2 优化用户体验共享农庄需要注重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包括舒适的住宿环境、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等。
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可以增加用户的黏性和口碑。
4.3 创新营销手段在市场营销方面,共享农庄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用户。
此外,可以考虑与旅行社、教育机构等进行合作,拓展市场渠道。
5. 市场前景共享农庄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农产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共享农庄将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休闲旅游和亲子教育方式。
共享农庄项目1、项目简介田园东方以“田园生活”为目标核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与可持续发展,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
用现代化的方式改造传统农村,将时尚的旅游业态植入田园中,在大众消费升级的时代,让城市里的人真正的回归田园。
2、产品体系田园东方的产品体系主要包括农业、文旅、居住三个板块。
板块一:农业板块田园东方的农业板块共规划四园(水蜜桃生产示范园、果品设施栽培示范园、有机农场示范园、蔬果水产种养示范园)、三区(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果品加工物流园区、苗木育苗区)、一中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将整合东方园林产业集团的集团优势,导入当代农业产业链上的特色、优势资源,在阳山镇既有农业资源上进行深化和优化的双重提升,开拓阳山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开辟阳山镇“新农村”的新面貌。
板块二:文旅版块文旅板块引进拾房清境文化市集,由台湾团队担纲,打造活化乡村、感知田园城乡生活第一品牌,将生活与休闲品味相互融合。
为了让江南农村田园风光得到原汁原味的呈现,项目选址于曾经的拾房村旧址,并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选取十座老房子修缮和保护,还保留了村庄内的古井、池塘、原生树木,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村庄的自然形态。
拾房清境文化市集由自然体验区、生活体验区和文化展示区三个部分组成。
板块三:居住版块田园东方居住板块的产品以美国建筑大师杜安尼“新田园主义空间”理论为指导,将土地、农耕、有机、生态、健康、阳光、收获与都市人的生活体验交融在一起,打造现代都市人的梦里桃花源。
查看大图3、盈利模式(1)地产项目盈利地产项目的销售是田园东方获得利润重要的一环,在销售手段方面主要有预售和现售两种。
而预售不仅可以实现了与现售相同的取得高额利润的作用,还可以保证项目开发过程有充足的资金。
田园东方内地产项目的销售带来了大量资金又会反哺改其内的其他项目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解决了旅游项目短期难以实现盈利的通病。
解析共享农庄的成功案例导语:共享农庄又称为共享农场,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现代共享农庄即把共享经济的理念与具体的农庄经营相结合,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将乡村的闲置资源与城市需求进行最大化的衔接,将农庄(场)主、农民与城镇消费者相连接,形成城乡互惠一体化。
共享农庄经营中农民可以将自己农庄的农产品、乡村特色手工艺品、闲置的房屋、种养场地售卖或租赁给城市人。
发展现代共享农庄有重大意义。
现代共享农庄的主要内容离不开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把休闲农业作为主体,其表现形式及内容多种多样,各地均有特色内容。
如南方的茶园,有采茶品茶及现场加工茶叶的体验;采摘园可现场采摘品尝或体验现场加工并带回农产品;一些花卉园可以观赏花卉,购买或体验花卉产品加工过程,还可发展婚纱摄影等配套经营服务;休闲农业整体效益要高于常规农业,发展休闲农业需要适宜的综合条件。
1、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230亩,2008年开业。
以CSA农场和市民农园两大板块为主。
是由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合推动的。
市民农园,共计约450个认养地块,托管劳动(30㎡)为3600元/年;自主劳动(30㎡)为2000元/年;CSA农场,共计约600个会员,配送费用为566元/月(32斤);1668元/季(96斤)。
蔬菜种植方面,在种植类别中,瓜果类占比40%,叶子菜占比40%,根茎类占比20%。
种植期在3—8月,收获期在5—10月,空置期为11—来年2月。
2、日本My FarmMY FARM是典型的国外综合性休闲农场项目,涵盖CSA农场、市民农园、田园体验、农业教育、食品文创、管理咨询六大板块和餐饮配套。
项目占地250公顷,2007年开业,距离市区半个小时车程。
My Farm主要为自产自销的创新农业社交商业模式,同时用互联网思维促进乡村振兴,采用让意愿快速实现的独特粘性营销方式。
主要营收来源,包括:CSA农场配送费,My farm农场目前拥有会员数约1.2万,包括线上及线下两部分收入。
干货,共享农场概念全解读(附赢利点)!影响农业农业行业观察2019-08-19共享经济发展到现在,从来没有任一个时期比今天更火热,而农业领域的第一道“共享”曙光,出现在了农场里!目前,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围的热度都在持续升温,“共享农场”的孕育空间正在慢慢变大。
那么共享农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要借助哪些载体,又是如实现盈利的呢?最近,省召开了“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培训推进会,宣告的“共享农场”试点工作马上就要启动了,和省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发展“共享农场”提供支持。
一为“共享农业”?“共享农庄”作为一种平台化思维的产物,对于政府、农庄主、农民以及城市消费者而言,可谓“四赢”局面。
对于政府而言,“共享农庄”模式,通过使用权的交易,将农庄的闲置资源与城市需求之间进行最大化、最优化的重新匹配,将不确定的流动性转化为稳定的连接,间接地缩减了城乡差距问题。
对于农庄主和农民而言,通过产品认养、托管代种、自行耕种、房屋租赁等多种私人定制形式,不仅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够和以往低频消费的用户建立强连接。
对于城市消费者而言,有一良田,播撒夏秋之繁实,有一处宅院,纳三五好友,赏四季之风月,几乎是人生最大幸事。
二共享农场发展空间巨大1从政策的角度上来看“共享农场”业态发展可以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2016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三权分置”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包括“共享农场”在的现代农村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下正大力鼓励“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共享农庄”业态模式的发展随之也将愈加清晰。
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下发,共享农场成为新的发展风口。
共享农庄团队构成
共享农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其核心理念是让城市人们有机会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村生活,同时也让农民实现土地增值和经济增收。
如何建立一支有效的共享农庄团队,成为了该模式发展的重要问题。
共享农庄团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农场主:是共享农庄的关键人物,负责整个农庄的管理和运营。
他们需要有一定的农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能够组织团队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
2. 农庄工人:主要是从当地招募的农业工人,他们具有一定的农业技能,能够进行农业生产、采摘、养殖等工作。
3. 农业专家:由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组成,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他们能够帮助农场主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产量和质量。
4. 市场营销专家:负责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他们需要具有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的能力,能够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5. 消费者代表:代表消费者利益,与农场主和市场营销专家沟通,反馈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和意见。
他们能够提供宝贵的市场信息和反馈,帮助共享农庄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共享农庄团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农业生产、市场营销、管理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只有各个部分合作协调,才能实现共享农
庄的可持续发展和共赢。
国内外共享农庄对三亚共享农庄运营的启示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剧,人们对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加,共享农庄成为了一个新的消费热点。
共享农庄是指一种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结合休闲娱乐、采摘体验、亲子互动等多种服务的农村旅游模式。
在国内共享农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国际上也产生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其中对三亚共享农庄的运营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亚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在共享农庄的运营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式,保护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
可以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品质。
还可以采用循环利用和资源回收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注重创新和差异化竞争
共享农庄的发展逐渐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多元化的农业体验转变,因此要注重创新和差异化竞争。
三亚共享农庄可以融入一些特色的元素,如热带水果采摘、海鲜烧烤、民俗表演等,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和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以引入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平台,提供预订、导航、评价等一体化的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在三亚共享农庄的运营过程中,要注重农业文化的传承和体验,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共享农庄可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共享农庄”的基本理念一、基本概念(一)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
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等商品或要素禀赋,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
共享经济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资源或技术的拥有者因私有化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使用价值未开发、价值未实现的不利处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共享经济现象在最近若干年开始付诸实施。
其主要特点是,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
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商业机构、单个资源所有者或者政府。
资源所有者借助第三方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知识、经验,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
因此,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是共享经济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技术支撑,它使得社会上非规模化的、闲散资源得以统一运维,从而将非规模经济转化为规模经济。
共享经济具有“三大主体”和“五大要素”。
三大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
其中,共享经济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通过共享信息实时查询、在线查询、在线签约、主动监控、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
五大要素分别是:闲置资源、使用权、连接、信息、流动性。
共享经济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最优匹配,实现零边际成本,要解决技术和制度问题。
(二)共享农庄“共享农庄”是指以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为主要载体,以各类资本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为建设运营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经营新业态。
共享农庄概念梳理
共享农庄是以共享经济为理论支撑,互联网为技术支撑,中高收入家庭及“候鸟”群体需求为市场支撑,以私人定制服务为核心,联合政府、企业、农户等多元力量,培育的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共享农庄不同于普通农庄的特点在于:
1、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使农民转变成为股民、收成转变成为收入、农产品现货转变成为期货、农村转变成为农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庄主”增福。
2、引领潮流的新型生活方式
共享农庄作为一种生活、一个自由呼吸的场所,是介于城乡生活之间的第三种生活方式,使城市消费群体可以暂时摆脱烦闷的日常,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田园生活。
共享农庄规划要点
1、理念普及
向农户等生产经营者普及共享理念,弱化农户所有权观念,强调使用权思想,提倡“产消者”的概念,即:每个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资源和产品
都是共享的,不是任何人独有的。
让农户手中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生态环境等能够通过共享农庄平台转化为产品,实现农户与消费者产品“共享化”。
通过产品培育逐渐培育农庄独特的“共享”文化。
在产品中注入共享理念通过产品培育,让共享文化逐渐内化农庄的文化,成为其独特的旅游吸引物。
2、资源整合
将产业资源、文化资源、特色建筑等个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针对主要客群需求确定产品打造的方向,对其进行综合开发。
3、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包括从资源开发到农庄运营的一体化过程,需要整合政府、村集体、农民、消费者各方利益与诉求,以期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最大化,顶层设计决定旅游者进入农庄的直观感受。
4、平台打造
利用云端互联网技术打造共享交易共享平台,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需求者配对。
可以采取联盟的方式,将全国共享农庄信息进行整合,建立共享农庄网站。
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共享资源的宣传推广。
共享农庄案例分析
3、运作模式
小毛驴市民农园所开展的农业服务主要体现在如下三大方面:
1. 普通份额:租种者的预付费用为2500元。
如无需配送服务,自行取菜的则为2000元。
与此相应,租种着将在每年6~10月获得每周一次的新鲜时令蔬菜,总重量不少于400斤
2、劳动份额:年租金为1000元,租种者可以在农场租种30平方米的土地,每周为菜地浇一次水,并管理菜园,承担种植及收获的全部任务。
并可收获自己土地上的全部产品。
3、开放日活动:农场定期举办市民开放活动,纯铜节日还会开展亲子活动。
市民可参观农园,购买有机产品,进行农业实践,参加传统文化活动体验等
(三)无锡田园东方
1、项目简介
田园东方以“田园生活”为目标核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与可持续发展,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
用现代化的方式改造传统农村,将时尚的旅游业态植入田园中,在大众消费升级的时代,让城市里的人真正的回归田园。
2、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