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原因与危害
- 格式:pdf
- 大小:182.53 KB
- 文档页数:5
肿瘤患者患者营养评估、病因、治疗目的、治疗原则、饮食健康指导和疾病总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评估营养不良是一种持续性的,由简单的需求和摄取之间失衡发展到整体的功能和机体结构改变的过程,是恶性肿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约30%-90%的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多见于胃肠道肿瘤、胰腺癌、头颈部肿瘤等。
约有20%的恶性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和组织消耗。
1、临床评估应是根据以下标准:①既往的营养摄入史;②疾病的发展和手术对将来营养摄入的影响;③疾病的代谢变化对患者的影响;④当前的身体状态,以及与之有关的体重丢失、消瘦、器官功能改变、身体脂肪改变,以及其他营养不良的表现。
2、最为简便的是以体重及BMI来诊断营养不良:①理想体重:实际体重为理想体重的90%-109%为适宜,80%-89%为轻度营养不良,70%-79%为中度营养不良,60%-69%为重度营养不良;②体重指数(BMI)是一个以体重为主的营养状况判断指标,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²(m²)中国的诊断标准如下:BMI<18.5为低体重(营养不良),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
病因由于肿瘤的增殖,肿瘤在很多方面影响了宿主的代谢,(因此导致的营养不良),大量实验性研究提示癌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展是三项不同因素作用的继发性结果,分别是①厌食②改变宿主的新陈代谢③肿瘤的需求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指导一、治疗目的理想的肿瘤营养治疗应该达到4个目的,即抗消耗、抗炎症、抗肿瘤及免疫增强。
营养疗法的最高目标是代谢调节、控制肿瘤、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基本要求是满足肿瘤患者目标能量及营养素需求。
二、治疗原则1.适应证①恶性瘤肿瘤患者②营养不良的患者2.能量与蛋白质理想的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应该实现两个达标:即能量达标、蛋白质达标。
单纯能量达标,而蛋白质未达标,不能降低病死率,能量和蛋白质均达标,可以显著减少临床病死率。
2020年第02期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实际生活中,许多肿瘤患者和家属也因为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陷入了各种饮食误区,营养成分摄取不足、质量不高及比例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显现,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加重,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影响生存时间。
如何对待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答案是肿瘤患者更需营养支持。
肿瘤是一种代谢及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
研究发现:1/3的肿瘤与日常饮食及营养有关,消化道肿瘤与饮食的关系更加密切。
通过合理化营养,调整饮食习惯可以预防30%~40%的肿瘤。
一、营养不良与肿瘤营养不良的新概念包括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两个方面;营养不良与肿瘤的关系包括两层意义。
(一)营养不良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肿瘤简单地说,就是过分消瘦(营养不足)、过度肥胖(营养过剩)的人群均容易发生肿瘤。
其机制涉及免疫失衡、代谢紊乱等多个方面。
(二)肿瘤患者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肿瘤导致的营养不良表现为:营养不足,消瘦、体重下降。
其机制在于肿瘤本身的影响及抗肿瘤治疗的干扰。
资料显示:高达50%的肿瘤患者初次诊断时即存在营养不良。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的一项关于15000余例患者的调查提示:我国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67%。
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生存期短;不耐受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或毒副反应较多;对治疗反应也不敏感。
因此,肿瘤患者更加需要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应成为独立于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姑息治疗等手段以外的一项专门治疗手段,应成为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核心部分和肿瘤患者最基本、最必需的治疗措施!二、家庭营养与专业营养肿瘤患者的营养,包括家庭日常饮食及医院的专业营养治疗两个部分。
通常可从以下几个方文/石汉平35特别策划面来改善营养状况:(一)维持健康体重超重及肥胖者肿瘤发病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者。
肿瘤诊断时及治疗后的超重或肥胖者预后较体重正常患者差,原因是其肿瘤控制更困难、肿瘤风险升高,并存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增加。
《史记》曰:民以食为天。
意思是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吃饭这件事,对肿瘤患者来说更加重要。
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营养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有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是死于营养不良而非肿瘤本身。
因此营养的支持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非常有意义,不但能促进患者本身的身体恢复,还能对治疗起到积极的影响。
根据研究统计,在我国住院的肿瘤病人中,有高达67%的病人会出现营养不良。
那么营养不良会给肿瘤病人带来哪些危害呢?肿瘤病人出现营养不良的危害营养不良会导致癌症病人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从而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更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营养不良还会加重癌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风险,削弱了机体的抗感染能力,而且严重营养不良的癌症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威胁生命。
营养不良的患者胃肠道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差,术后伤口的愈合也会延迟。
术后5年生存率更低,生活质量差。
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对放、化疗及手术的耐受性下降,对治疗不敏感,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都会有所下降。
接受化疗患者的并发症或毒副作用增多,消化道反应更大,还更容易出现骨髓抑制等表现,而对于放疗患者,营养不良更容易导致重度黏膜炎。
恶性肿瘤患者,一经诊断,就应当立即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的评估,并由医护主导进行。
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恶性肿瘤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为NRS2002,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营养不良的评估工具有PG-SGA、MNA 等。
恶性肿瘤患者也可借助简单的营养不良筛查工具,如MST量表(参照下表),自我检查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经过上述工具筛查,若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则需要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依据国内外指南中对肿瘤患者的营养推荐应满足以下几点:1. 能量:卧床患者20-25kcal/(kg·d),活动患者25-30kcal/(kg·d)。
2. 蛋白质:1-1.5g/ (kg.d)。
肾功能损害者,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应超过1g/(kg.d)。
浅析肿瘤与营养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1.肿瘤患者为何容易发生营养不良?(D)A.肿瘤细胞增殖很快,需要摄入比正常细胞更多的营养。
B.肿瘤晚期的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肝、肺、脑属于代谢比较旺盛的器官,比如占体重2%的肝脏可消耗人体20%的能量,所以肿瘤晚期需要更高的营养支持。
C.肿瘤细胞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过渡活化人体的饱食中枢,从而引起患者厌食或食欲减退,容易引起营养不良D.以上均对2.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危害有哪些?(D)A.感染率增加B.术后并发症增加C.对放疗的耐受性降低D.以上均对3.下列肿瘤中营养不良发生率最低的是?(A)A.乳腺癌B.胰腺癌C.胃癌D.结肠癌4.下列哪种量表用于营养筛查?(D)A.NRS-2002B.MUSTC.MAN-SFD.以上均属于5.肿瘤患者最常用的营养评估量表是?(D)A.NRS-2002B.MUSTC.MAN-SFD.PG-SGA6.肿瘤患者营养治疗制剂选择的原则是?(D)A.肿瘤患者首选标准配方B.非荷瘤状态下,肿瘤营养治疗配方与良性疾病无明显差异C.荷瘤状态下,配方有别于良性疾病。
D.以上均对7.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相关的营养问题有哪些?(D)A.口、咽部癌根治术可能会引起咀嚼和吞咽困难B.胃癌切除术(胃次全切除或全切除)可能会引起倾倒综合征、消化吸收不良、胃酸、内因子和R蛋白缺乏、低血糖、早期饱食感C.胰腺切除可能会引起吸收不良、糖尿病D.以上均对多选题1.下列关于患者营养诊断的描述正确的是?(ACD)A.一级诊断应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B.一级诊断应在入院48小时内完成C.二级诊断应在入院48小时内完成D.三级诊断应在入院72小时内完成2.关于PG-SGA定量评价的临床指导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CD)A.评分0-1分无需营养干预B.评分2-3分无需营养干预C.评分≥4分启动人工营养D.当≥9分时应暂缓抗肿瘤治疗,先行1-2周人工营养3.如何选择适合肿瘤患者的营养补充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D)A.逆转心室重构B.改善胰岛素抵抗C.减少蛋白尿D.可降低血脂。
化疗吃点什么营养补充,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建议这样补因为肿瘤本身就是强度的营养消耗性疾病!1一旦得了肿瘤,就算什么都不做,癌细胞也会抢夺你身体中的营养,阻碍蛋白质的合成,让患者逐渐消瘦。
这时,患者日常摄入营养的需求是普通人的两倍!2一旦开始治疗,尤其是进行放化疗治疗后,药物对身体造成的副作用也会损伤身体健康的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等,需要大量的营养来填补身体亏空。
3而治疗期的肿瘤患者往往还有恶心呕吐、厌食等副作用,很多患者连半碗粥都喝不下,又谈何补充日常两倍的营养呢?综上所述,就是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率高达80%的原因。
而至少有70%的患者终末期也是皮包骨头的状态,死于营养不良的。
那么,肿瘤患者应该如何解决营养不良这个问题呢?我想,讨论为什么不重要,如果解决也许对患者更有帮助。
4首先,肿瘤患者应该保证在有限的进食量当中,选择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来吃,尽量减少汤汤水水、纯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密度低的食物,来占据患者的饮食。
尤其咱们国内的传统,病人的饮食都是以粥和汤为主,甚至有些患者只吃这些。
实际上,汤里的营养很少,多是脂肪和盐,而米粥更是高碳水的代表(在体内转化成糖分),这两大“补物”是不符合肿瘤患者高蛋白、高能量、低碳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需求的。
在有限的胃口下,喝汤不如多吃汤里的肉有价值。
5其次,患者如果吃不下那么多,无论是“无可奈何”还是“硬逼着吃”都不是好的方法。
这个时候任由患者营养不良日渐消瘦是不负责任,强逼硬吃不现实。
这时候有些专为肿瘤患者设计的营养补充产品一定要派上用场!这类营养补充产品通常添加了几十种常规营养素,普遍满足高蛋白、高能量、低碳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需求,其中成分上会有一些差异。
和市面上常见的营养产品相比,RZLAAT免疫素无论是在成分还是效果上都有很大的效果。
每天1-2杯,ZLAAT免疫素,可以帮助患者提升血象,升白,改善食欲、提高体重、提升体质,减少副作用,就可以满足患者全天的营养需求,这样患者的饮食负担就会大大减小,配合少量日常饮食营养就足够了。
肿瘤病人的营养护理【关键词】肿瘤病人;营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03-01肿瘤病人由于肿瘤的直接侵犯,手术的损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以及肿瘤患者常有的情绪变化,都能影响和损伤脾胃的消化功能,造成营养障碍,有研究表明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5%,部分病人后期常有恶液质征象。
恶液质表现为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乳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等等。
肿瘤恶液质可导致病人内脏和躯体蛋白质消耗,损伤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减弱机体免疫力,增加宿主易感性。
营养不良时机体能量储备不足,免疫功能下降,直接影响肿瘤的整个治疗过程,不利于原发病的治疗,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预后。
因此,合理、有效的改善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对肿瘤病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原因肿瘤病人出现营养不良和恶液质的原因较复杂,有肿瘤本身的原因也有来自抗肿瘤治疗的相关因素。
1.1 厌食:厌食可见于各种肿瘤病人,临床上有不低于50%的肿瘤病人均有厌食表现,厌食是引起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因素之一,引起厌食的原因有很多:(1)肿瘤的局部作用:如消化道肿瘤常致胃肠道不适,引起摄食量减少;(2)味觉改变:有些肿瘤病人表现甜阈值增高,酸和咸阈值降低;(3)体内乳酸水平升高:肿瘤状态下,体内乳酸循环增加使乳酸堆积,继发恶心和厌食;(4)化学药物作用于中枢化学受体诱导区或者局部胃肠道,产生黏膜炎、舌炎、咽炎和恶心、呕吐从而影响食欲;(5)心理因素:对肿瘤的恐惧、焦虑也间接影响食欲。
1.2 营养物质代谢障碍: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异常所致。
(1)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在葡萄糖转化增加,外周组织利用糖障碍。
乳酸和氨基酸的糖异生作用增加,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从而增加了宿主的能量消耗;(2)蛋白质的代谢异常:主要表现在肌肉蛋白质合成减少,消耗增加,机体呈负氮平衡;骨骼肌蛋白消耗增加,导致恶液质;(3)脂肪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脂肪动员增加,机体体脂储存下降。
重症患者不可低估的营养不良原因及措施大全重症患者是指病情较为严重,会被转移到重症医学科的患者。
有研究表明重症患者是营养不良和并发营养风险的高危人群,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0%,长期的营养不良容易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甚至会增加重症患者死亡率,因此临床上要明确重症患者产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时予以治疗措施。
一、原因1.1重症患者因为病情较重,比如恶性肿瘤,因为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强,会夺取正常代谢的营养物质,而且肿瘤组织还会产生一些反应性小分子,向机体传达一些信号来加强分解代谢以及降低食欲,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还比如长期腹泻、大面积烧伤等疾病本身属于高分解代谢,分解代谢水平高于合成代谢水平,导致机体营养处于过度消耗状态,长期则也会造成营养不良;1.2由于疾病本身影响,无法很好的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比如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休克状态时则无法给予很好的营养支持治疗;而且有些病发部位处于口腔、咽喉、食管等位置还有些属于胃肠道手术后的患者,这些都导致了患者进食减少或无法进食,长此以往患者营养摄取不足,无法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1.3药物影响,重症患者治疗需要长期服用相关药物,而有些药物作用于肠道,会阻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脂肪性腹泻、水盐代谢紊乱等情况的发生。
比如抗生素、左旋多巴等,这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消化功能减退,影响胃肠道的吸收;1.4心理因素影响,重症患者因病情较重而过度担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而胃肠道对环境和心理变化非常敏感,长期的焦虑心理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失调引起消化不良;此外,焦虑抑郁的心理还会降低患者的饮食欲望从而导致机体营养摄取不足,长时间则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1.5重症患者因身体免疫力减弱,抵抗力的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胃肠道的功能,加重了消化障碍,极易诱发营养不良的产生。
二、危害2.1贫血:严重的营养不良会造成重症患者铁元素的缺乏,致使机体造血功能减弱,影响血液的生成,最终导致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2.2低血糖:机体营养摄取不足会导致患者体内葡萄糖含量过低,容易诱发低血糖,使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以及昏厥的症状,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2.3感染:重症患者如果长时间的出现营养不良会导致体内维生素的缺少,容易降低自身免疫力从而增加感染的机率,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对患者的预后也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增加了临床死亡的风险;三、治疗3.1对于原发疾病造成的营养不良,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恶性肿瘤应积极抗肿瘤,根据病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必要时进行化疗;对于代谢紊乱,体液流失过多的患者,如长期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应及时补充体液,纠正代谢;3.2采取药物治疗,胃肠道消化功能较差的患者可予以各种口服消化酶,例如胃蛋白酶等帮助消化;无法口服或胃肠道无法吸收的患者可以选择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剂进行静脉滴注,以此来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3.3关于药物影响引起的营养不良,首先要根据患者身体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尽量避免长期大剂量单独使用影响消化道类的药物,若必须使用应选择餐后服用并可以让患者服用护胃类药物,比如奥美拉唑等;3.4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关心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患者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增加机体营养摄取;3.5食物选择:选择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电解质和铁、锌等微量元素,必要时选择肠内营养制剂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3.6其他治疗:积极抗感染,降低感染造成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引言:肿瘤患者往往伴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
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免疫力和治疗反应,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因此,针对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需要积极进行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
一、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原因1.消化道症状导致的食欲减退肿瘤患者常伴随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些症状会导致患者对食物的摄入减少,从而引起营养不良。
2.代谢性消耗增加肿瘤患者的肿瘤细胞具有高代谢活性,会使患者体内能量和蛋白质的消耗增加。
肿瘤患者常伴有体重下降和肌肉消瘦等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细胞通过代谢产物和炎症反应等机制引发了患者的代谢性消耗增加。
3.恶性肿瘤的癌症杂质生成和排出肿瘤细胞的恶性生长会导致一系列的代谢产物积累和杂质生成,影响患者的正常新陈代谢和排泄功能,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
二、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1.口服营养补充对于能够进食的肿瘤患者,口服补充营养是首选。
在补充营养品时应特别注意其成分的选择和摄入量的控制。
可以选择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2.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肠功能尚可的患者,可以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如鼻饲、PEG造口等。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管道将营养物质输送至肠道,增加肠道吸收和利用的机会,提高营养状况。
3.静脉营养支持对于肠道功能严重受损或消化吸收功能丧失的患者,可以采用静脉营养支持的方法。
通过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物质,直接输入到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中,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4.综合营养治疗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通常涉及多种原因,因此,综合营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同时,还应配合其他治疗方式,如抗肿瘤治疗、抗炎治疗等,以综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三、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的指导原则1.个体化营养支持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是不同的,因此,营养支持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癌症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癌细胞生长会消耗太多能量,再加上治疗引起的身体不适,也会导致进食减少,营养摄入不足,因而大多数患者普遍伴有营养不良的症状。
针对此种情况,不少患者觉得,等到抗癌治疗结束后,病情得到控制症状肯定就会有所缓解,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不少患者还会因饮食方面的误区而加重症状,那都有哪些呢?其一,吃的越有营养,肿瘤长得越快。
不少癌症患者觉得,既然癌细胞的生长需要消耗机体的营养能量,那么日常吃的太有营养会促使肿瘤长得快,饮食方面应该以素食为主,或者限制饮食营养摄入。
然而事实上,肿瘤细胞生长速度跟患者吃多少营养并无关系,可以说即使癌症患者营养不良,癌细胞依然会增长,且还会抢夺正常细胞的养分,长期如此癌细胞没有被消灭,患者的身体先垮了。
其二,盲目的依赖保健品或打营养针。
当癌症患者治疗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时,不少患者会相互交流日常的饮食经验,盲目的跟从其他人的做法,比如补充抗癌食物、抗癌保健品、过分依赖营养针等,以期满足营养需求。
然而这是错误的,癌症患者的营养补充,首先应该依靠基础饮食来发挥作用,这比价格昂贵的保健品靠谱的多,而当出现进食障碍时,日常饮食无法保证机体所需时,可借助肠内、肠外的营养支持疗法。
其三,癌症需要大补。
面对癌症患者营养不良,身体过分消瘦的现象,不少患者和家属会选择人参、燕窝、灵芝等药材补身,以快速的提高营养状况。
但是患者经过疾病和治疗的损害,身体内的各项器官都会受到侵扰,消化吸收,代谢排泄等功能会有一定的影响,此时在进食这些大补的食物,只会进一步的刺激胃肠道,加重消化负担,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癌症患者的饮食应该和常人没有很大的差别。
自从医四十年来,袁希福老中医一直坚持中医抗癌道路,他指出:“哪怕病重,肿块大,但只要脾胃强盛,身体好,那也有扭转败局的机会,再不济也会比其他病人坚持的长一些。
”对此,癌症患者在抗癌阶段,一定要正确应对营养不良问题,尤其要转变错误的饮食观念。
龙源期刊网
想把肿瘤“饿死”可能吗?
作者:丛明华
来源:《大众健康》2016年第04期
4月15日为全国抗癌日。
据统计,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65%,每年约有22%的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很多肿瘤患者都会担心营养会促进肿瘤生长,从而主动减少营养摄入,希望通过少吃饭去“饿死”肿瘤。
然而,很多患者不但没有把肿瘤“饿死”,还发生了营养不良。
那么,肿瘤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营养不良?该如何补充营养呢?
营养不良有哪些危害?
肿瘤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肿瘤所在部位不同有关,但有一个表现是大部分肿瘤患者共有的,那就是体重下降。
中国抗癌协会的研究表明,高达2/3的肿瘤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