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礼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19
传统中式婚礼礼仪习俗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
传统中式婚礼非常简单,步骤繁多,需要预备的东西也特殊多。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传统中式婚礼礼仪习俗,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传统中式婚礼的习俗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总以大红色烘托着洋溢喜庆热闹的气氛。
吉利和祝愿、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
几乎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思想。
新郎和新娘假如根据传统的中式婚礼来进行结婚仪式,肯定要穿传统的中式服装。
新郎长袍马褂,新娘绣衣绣裤,做足了秀,才有味道,才能真实体会出中式婚礼繁复中蕴涵的哲理。
婚礼当日,先祭祖。
新郎在迎娶新娘前要先拜祖先,然后在和媒人、傧相等6人或12人一同随轿前往新娘家。
途中要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此时,新娘在家要先食“姐妹桌”表示自己依依不舍告辞少女时代。
新郎到,新娘要先拜神明、拜祖先、叩别父母、接受新郎鲜花。
选定吉时和新郎一起离开娘家。
此时由“年高多福”的好命人挽扶上轿。
娘家人要放鞭炮、关门,起轿后,娘家人将一碗水泼在地上,表示新娘有了自己的家,不会被新郎休回。
新娘要在轿上哭几声,表示对父母的恋恋不舍之情....迎娶的队伍一竹笠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以防邪伸白虎.....花轿到新郎家后,停在门前,由男方家的童子端茶迎轿。
新娘由全合人儿扶下轿过火盆、踩瓦片、敬公婆茶。
男方家的长辈将新娘介绍给家中人。
新郎新娘踏上红毯进堂。
双双拜天地、行交拜礼、入洞房。
新郎为新娘接头帕、点花烛、饮合欢酒。
凤冠霞帔是钟情于古装婚纱的新娘不行错过的,华丽的装饰,喜庆的颜色,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新娘风格。
当新郎身穿长衫马褂,簪花挂红,手扶花轿而行。
而新娘身穿绣花裙褂,头顶凤冠霞帔,上面盖着一块红方巾。
坐在缓缓前行的八抬大轿中,听着鼓乐喧天的乐曲,看着外面驻足观望的人群,让新娘感觉到像置身于梦境一般,立刻感到脸上一圈红晕泛起,心里甜丝丝的,似乎自己就是那月亮中古典而漂亮的嫦娥,享受着甜美的幸福。
婚礼的禁忌事项1. 生花易于枯萎,故婚事讳之,只有连招花和石榴不禁。
中式婚礼完整流程中式婚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也是人们表达爱情的重要方式。
中式婚礼的完整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婚前准备:在确定婚期后,新人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婚前准备,比如选定婚礼举办地点、联系婚庆公司、确定婚礼主题、准备婚纱、西服、婚戒等。
2. 迎亲:迎亲是中式婚礼的重要环节,通常由新娘家为主导。
婚车到达新娘家门口后,新娘父母要为新郎和新娘分别敬茶,表示接受对方为儿媳和女婿。
新娘还需要在家里跳三下门槛,寓意着离开家庭进入新的生活。
3. 安床:安床是新婚夫妇必须要完成的传统仪式。
在新娘家,新郎要踩着“糖浆”进入新房,随后新娘将新床上的被褥整理好,新郎则要将新娘扶上床,意味着两个人开始共同生活。
4. 饯别:饯别是新娘家的亲友和新郎家的亲友在新娘家聚会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里,新娘家的人会给新娘一些嫁妆,如金银首饰、家具等,同时还会送给新郎一些红包,表示祝福。
5. 婚礼仪式:婚礼仪式是中式婚礼的主要环节。
在仪式上,新郎和新娘要分别向父母磕头,表示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随后,新娘和新郎要向对方行三鞠躬礼,表达相互尊重和爱意。
最后,新郎和新娘要交换结婚戒指,并领取结婚证书。
6. 敬茶:敬茶是中式婚礼的重要环节,也是新娘家和新郎家亲友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敬茶环节中,新娘和新郎要分别向对方父母、家中长辈和亲友敬茶,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感激。
7. 回门:回门是新娘从新郎家回到自己家的传统。
在回门仪式中,新郎要在新娘家门口放鞭炮,新娘则要在门口等待新郎进门。
进门后,新娘要再次跳三下门槛,意味着回到了自己的家庭。
8. 洞房花烛夜:洞房花烛夜是新婚夫妇度过的第一晚,在这个晚上,新娘和新郎要在床上放上糖果、瓜子、果仁等美食,象征着幸福、甜蜜、和谐的生活。
同时,房间里还会点上蜡烛,增加温馨浪漫的氛围。
中式婚礼的完整流程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将新人之间的爱情和亲友之间的情谊充分地表达出来。
中式婚礼流程与仪式全介绍《中式婚礼流程与仪式全介绍》第一部分中式婚礼流程中式婚礼的流程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亲友宴席这部分的最重要的就是宴请亲友,一般通常以一顿宴席来进行,常见的菜式有红烧肉、家乡菜、湖南糕点等,宴请宾客时也会有祝酒、贺喜等仪式。
第二部分:结婚仪式这部分就是中国传统婚礼的核心程序了,也是中式婚礼的标志性程序,其中包括给新郎新娘赐礼、拜堂、表演歌舞等仪式,新郎新娘也要在家族长辈面前双双服膺。
第三部分:新郎新娘回家及完婚庆典最后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是新郎新娘正式一起回到新家的仪式,穿新娘红,新郎穿礼服,新郎新娘在家门口由双方家长热烈欢迎,由新人穿越绳索等进入酒家,届时将会有家人的祝贺、礼物和热闹的气氛。
第二部分中式婚礼仪式1. 礼物赠送在宴席上,新郎新娘会把自己准备的礼物送给宴席上的宾客,这就是中国传统的行乐仪式,礼品一般有烟酒、零食、红枣、桃子等,也有新郎新娘准备的服装、礼品盒等。
2. 拜堂拜堂就是新郎新娘在家族长辈的台前鞠躬行礼,双方家长会向新郎新娘施以祝福,同时新郎新娘也会向双方家长表达自己的诚挚感激之情。
3. 登记结婚登记结婚一般会在拜堂之后进行,主要是将双方家庭的关系手续正式进行登记,届时双方家庭需要提交一份结婚登记单,以便双方家庭正式合法的认可双方的婚姻关系。
4. 表演歌舞表演歌舞是中国传统婚礼的重要仪式,一般由双方家族准备好表演程序,新郎新娘先由双方家族的家长率先表演,然后由新郎新娘一起表演,最后由新郎新娘一起表演,使得婚礼现场显得更加热闹。
5. 完婚庆典完婚庆典主要是在新郎新娘回家之后举行的,这一天的关键内容会由双方家庭协商,一般是有新郎新娘穿越绳索进入酒家,新人给双方家族朋友送糖,双方家族会送给新人一份意义非凡的仪式礼品,最后是传统的烟花仪式,使得婚礼的整个现场显得洋溢着热情与喜悦。
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的区别中国婚礼习俗和西方传统婚礼习俗各不相同,这也反映出了它们不同的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婚礼习俗,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的区别”,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的区别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的区别——礼节差异:1、中国传统俗有“三书六礼”、“三叩九拜”的礼节:中国古代婚礼所分为“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2、西方的婚礼则是庄重严肃,又美丽浪漫,令人难忘。
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序。
新娘礼服的色彩代表着传统,也有其特定的含义,白色代表纯洁的童贞,黄色则象征爱神和富足。
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的区别——习俗差异1、中式婚礼: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凤冠霞帔状元服,传统的喜庆与热闹,把吉祥和祝福以最热烈的方式送给一对喜结连理的新人。
以情动人,感谢父母、答谢亲朋好友,是中式婚礼上的一大重点,喝“多子汤”、饮“和睦酒”、吃“团圆饭”、敬“父母茶”等情节,让到场的每一位都感动至深。
2、西式婚礼:穿洁白的婚纱、笔挺的西装、蛋糕香槟、抛花球。
白色是婚礼上独一无二的主色调,白色的婚纱、白色的布置、白色的蛋糕、白色的婚车……一切白色的花卉都会成为西式婚礼上最受欢迎的装饰物。
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的区别——举办场所的差异1、中式婚礼的举办场地象征着婚姻中的核心点,一般在新郎家举行,如果婚礼是在新娘家举办的,那么婚姻的核心就在女方。
古时候,新郎要去新郎家接亲,新郞骑着马,新娘则坐在花轿里,人们敲锣打鼓和新人一起去新郎家,等到了新郎家,两个新人就开始举行婚礼,之后,喜宴开始,在场的所有宾客和亲友开始入席。
如今,送嫁迎娶不再用花轿,而是选择花车车队,也有越来越多的新人出于方便选择在酒店置办婚礼,更有时尚潮流的新式婚礼,如草坪婚礼、沙滩婚礼、热气球婚礼等。
中式婚礼完整流程
中式婚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流程繁复,充满寓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式婚礼的完整流程。
一、提亲
提亲是中式婚礼的第一步,又称为“问名”。
男方家长会派人前往女方家中提出婚姻意向,同时会带上礼物,表示诚意和祝福。
女方家长则会询问男方的身世、家境等情况,以确保其子女的未来幸福。
二、定亲
定亲是中式婚礼的第二步,男方家长会带上聘礼,正式向女方家中提出结婚申请。
女方家长会在接受聘礼后,安排定亲酒宴,由双方家长和亲戚朋友见证,敲定婚事。
三、过大礼
过大礼是中式婚礼的重要环节,男方先要向女方家中赠送定婚礼金,然后女方家中会准备彩礼,由男方家长带着自家亲属前往女方家中,完成过大礼的仪式。
过大礼通常包括三次跪拜,献茶和接离,由此表示夫妻间的尊重和忠诚。
四、办婚宴
办婚宴是中式婚礼的重头戏,通常在男方家中或者酒店举行。
婚宴有严格的席次和座次安排,由双方家长共同商定。
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分享美食,祝福新人幸福美满。
五、上新房
上新房是中式婚礼的最后一步,意味着新人正式成为夫妻。
新房要经过一番布置,以示新生活的美好。
在新房中,新人要进行敬茶和交杯酒等仪式,以表示彼此之间的尊重和承诺。
中式婚礼流程繁复,但是寓意深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希望这份完整流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式婚礼文化。
中式婚礼的起源知识普及中式婚礼的起源分为两层含义:第一是,广义上讲由于中式婚礼包括了中国56个民族的所有婚礼仪式,因此,他最早追根溯源是在原始社会。
第二是,严格意义上讲现在人们熟悉的中式婚礼,他其实是明末清初到现在中国大地上举办次数最多,普及率最广的婚礼仪式,因此,他的现实起源是明末清初。
然而,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式婚礼的第一个流程——开礼敬香,却并非产生在上古原始社会,而是诞生于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的顶峰:大汉武帝时期;这是当时中国的国家制度所决定的。
我们当时的古人认为我们生活的地方叫做天下,天下属于上天的儿子叫做天子,天子拥有上天授予他的土地,然后分封下去,划定疆域、任命国君,这就叫封建。
当然。
天子封建的单位叫做国,国由诸侯担任元首叫做国君,国君可以对自己拥有的领土进行再封建,将他分封给大夫,这就构成了我们今天每一个中国人所拥有的家,家构成国、国构成天下、大夫臣属于诸侯、诸侯臣属于天子,这就叫封建制。
也就是说一个天子众多国君、一个天下众多国家。
那么既然是如此的社会制度,必然产生相应的诸多礼仪;因此婚礼作为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四大礼仪,自然也就形成了以体现忠君爱国为主导的表现形式。
我国历史上中式婚礼(华夏婚礼)中的第一个流程——开礼敬香,随着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的意志应运而生了。
《史记》中开礼敬香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汉朝武帝时期,其寓意为:祭天敬祖。
而现在流行的中式婚礼中,开礼敬香已经逐渐演变为——爱国敬祖的本意。
在封建社会时期,中式婚礼的礼仪形式虽然随着历史的滔滔长河不断演变,但是,历朝历代都将开礼敬香作为中式婚礼仪式的第一流程,并传承至今。
现在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印证中式婚礼的起源。
首先,在中国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了9次民族大融合,那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朝代一共有六个,即:大汉、大唐、大宋、大元、大明、大清,史称“中国六大朝”。
在原始社会时期,也就是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个伟大的部落——华夏部落,部落中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领袖——黄帝。
最完整的传统中式婚礼流程传统中式婚礼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一般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
以下是最完整的传统中式婚礼流程,包括婚前、婚礼当天及婚后的一系列仪式。
婚前准备:1.提亲:男方家长或媒人向女方家长提出婚事,商定婚姻的相关事宜。
2.缔约:双方家长商定婚姻的细节,并通过签署合约或协议正式确定双方的婚姻关系。
3.准备嫁妆:女方家庭为女儿准备一些财物,如金银首饰、衣物、家具等,用作新娘嫁妆。
婚礼当天:1.门迎:新郎一行人在新房门口迎接新娘队伍,新郎手持红包,以示热情。
2.迎亲:新娘一行人从家中前往新郎家,由新郎的母亲或姐姐为新娘揭开红盖头,表示接纳。
3.岳父拜访:新郎家人拜访新娘家长,向女方家长行鞠躬礼,表示尊敬与感激。
4.迎宾接站:婚礼现场张贴喜庆字画,摆放鞭炮,迎接来宾的到来。
5.迎亲入座:新娘被引领至主席台坐下,新郎向新娘敬茶,表达对新娘的尊重和感激。
6.敬祖宗:新婚夫妻拜访祖宗牌位,祭拜祖先,向祖先祈求保佑和给予祝福。
7.敬茶:新人开始敬茶,先敬长辈,然后敬其他亲友。
长辈在接受茶礼时也会给予新人红包,祝福新婚夫妻。
8.合影交杯:新人手持两个蓝色酒杯,亲吻杯口,交杯饮酒,象征着两人白首偕老。
9.藏喜饼:在婚礼现场布置一个小型的迷宫,新娘在迷宫内找出藏有喜饼的盒子,并与新郎分享喜饼,象征着新娘能带来丰富的喜悦。
10.敬酒:新人向宾客敬酒,宾客接受酒杯后可给予新人红包作为回礼,同时祝福新人幸福美满。
11.宴席:婚宴正式开始,座上宾客进食,新人穿行宴席敬酒,与亲友欢聚一堂。
婚后仪式:1.新娘回家:新郎陪同新娘返回男方家庭,开始新婚生活。
2.挽花:新娘佩戴婚庆头饰和美丽的腕花,象征新婚幸福。
3.接新娘:新郎为新娘送上一束鲜花,同时帮新娘脱掉新婚头面和鞋子,表示两人从此共同生活。
4.迎亲夜宴:新人亲友围绕新婚夫妻举办夜宴,庆祝新婚生活的开始。
以上是最完整的传统中式婚礼流程,其中每一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中式婚礼的特点》
1. 传统仪式:中式婚礼注重传统仪式的举行,如拜堂、敬茶、簪花等。
这些仪式有着特定的程序和次序,让新人和嘉宾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婚礼道具:中式婚礼常常使用特定的道具,如红色婚车、红色婚床、红色婚纱等,以示吉祥和幸福。
红色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婚礼的主色调,代表着喜庆和吉祥。
3. 红色主题:中式婚礼普遍采用红色作为主题色,包括婚纱、鲜花、装饰等。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幸福、喜庆和热情,因此成为中式婚礼中的重要元素。
4. 家族聚会:中式婚礼强调家庭和亲友的团聚,往往会有大规模的婚宴。
宴席上,新娘和新郎要向亲友敬酒,以示对长辈的敬重和感谢。
5. 传统服饰:中式婚礼中新娘常常会穿着旗袍或汉服,而新郎则会选择中国传统的礼服。
这些服饰以其华丽与精美而闻名,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6. 庆祝活动:中式婚礼中还常常伴有一系列的传统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舞狮、舞龙等。
这些活动能够让婚礼更加热闹喜庆,寓意祝福新人和新婚生活幸福美满。
7. 祝福礼金:中式婚礼中,亲友常常会给新人送礼金作为祝福。
这是一种表达祝福和支持的方式,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婚礼中家人对新婚夫妇的关心和支持。
唐式婚礼简介近几年新中式婚礼越来越流行,犹如一股清流,靓丽十足,又能传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下面就来说说唐式(新中式)婚礼流程大全。
一、唐式婚礼流程1、新人走上红毯之后,金童玉女在其身后开始抛撒五谷杂娘;2、跨火盆:新郎和新娘共跨火盆,表示去除身上晦气,寓意福气会从天而降;3、跨马鞍:新郎和新娘共跨马鞍,可保一世平安;4、跨米袋:新郎和新娘日后生活丰衣足食;5、三箭定乾坤:新郎以射三箭来肯定这份姻缘;6、却扇之礼:即使新郎掀起盖头,新郎却扇也不能撤去;7、三叩九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8、新郎和新娘交换信物,彼此之间感情就会更加深厚。
9、结发之礼:双方将头发剪下一缕,然后用红线绑起放入同一个锦囊;10、交杯酒: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先各饮半杯,然后交换一齐饮干,谓之饮交杯同饮,一生相随。
二、唐朝婚礼习俗1、六礼六礼是古代谈婚论嫁必须遵循的礼节。
在唐朝,这个礼节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传承。
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
这六礼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跨越好几个朝代流传至今。
现代婚礼,也都有按照上面的内容来执行。
2、催妆唐朝在迎亲时,新郎的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门口时,要一起齐声大喊:“新妇子!”这个时候,新娘家往往是关闭大门的情况,就是要给新郎摆到关卡,证明娶媳妇不花心思和用心是不会简单开门放过的。
于是,新郎就会安排夫家上百号人站在大门口一起叫唤,直到把门催开。
3、障车唐朝的迎亲时间一开始都设在黄昏,在中唐以后才有人提出把时间改清晨。
因为婚礼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
接完新娘之后,女方会集中一批人挡其去路,只要留下买路财,才能放新郎和新娘过去。
4、下婿在唐朝,新娘的轿子到达新郎家大门口时,新娘家中所有到场的女性来宾,每人都会拿棍子轻敲新郎,这的做法是为了告诉新郎,以后不许欺负新娘。
以上便是唐式婚礼流程大全,希望对新人有所帮助。
传统中式婚礼习俗所代表的意义你知道吗中国婚礼习俗、中国婚礼文化、中国婚礼的习俗有哪些,婚礼中国!中国婚礼习俗仪式,中国婚礼流程,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传统中式婚服(明制)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
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传统中式婚礼习俗1.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
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中式婚礼有哪些历史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中式婚礼。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式婚礼有哪些历史,希望你喜欢。
中式婚礼的历史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
《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
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 六礼”。
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周制婚礼周制婚礼,承启上古至夏商,集成于礼乐开国的西周,发扬于君子风范的春秋战国,稳定于华夏诸族最终形成汉民族的时候,在漫漫三千年里始终为华夏婚礼之蓝本,最终蔚成灿烂的云霞。
那时候的婚礼还叫做昏礼。
没有奢侈的聘礼,没有铺张的排场,也没有喧闹的筵席。
昏礼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
那时候的昏礼简朴干净,没有后世繁缛的挑盖头、闹洞房这类繁杂的玩意儿,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而后携手入洞房。
次日拜见舅姑,三月后告见家庙,从此,新妇正式融入夫家家族。
商周时期的昏服也不是现在人们误解的大红一片,而是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著天的、最神圣的色彩)。
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火,在盈盈火光中思念著远去的女儿;夫家也三日不举乐,安慰著思念双亲的新娘,整个仪式宁静安详,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黄昏中开始的那个安静优美的仪式,映照出一个久违的文明气息——那是纯正、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直指人心。
发展型婚礼指在周制婚礼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的后世中国婚礼。
其中混杂了许多其它来源的婚俗礼仪,有诸多变异,故此称为“发展型”。
婚礼是什么时候慢慢放在白天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因为汉代以后的战乱,夜晚不安全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感染了胡俗习惯,再加上后来的婚礼排场逐渐变大,时间变长,也就逐渐放在了上午,这样,欢庆的仪式往往持续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