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当归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 格式:docx
- 大小:4.11 KB
- 文档页数:2
一、名词解释:1.骨伤方剂学:骨伤方剂学是研究骨伤方剂的组方原理和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学术经验和科学价值。
2. 佐药:分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等。
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3.膏药:又称薄贴或硬膏。
是将药物碾成细末配合香油、黄丹或蜂蜡等基质炼制而成。
是中医外用药物中一种特有剂型。
4.药膏:又称敷药或软膏。
系用适当的基质与药物均匀混合制成一种容易涂于皮肤、粘膜的半固体外用剂。
二、问答、简答:1.独活寄生汤的配伍(1)独活寄生汤:是以祛风寒湿药为主,辅以补肝肾,养气血之品,邪正兼顾,有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之义。
久痹用本方,新痹者用蠲痹汤。
《素问.痹论》“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祛风寒湿邪为主,兼以补益扶正)(2)君独活—辛散温燥,善去在内之风寒湿邪,且止腰膝痹痛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止腰脚疼痛。
臣细辛、肉桂—散寒湿,温通经脉而止痛防风—疏风胜湿,透邪外达秦艽—祛风通经止痛杜仲、牛膝—助寄生补肝肾,强筋骨佐地黄、当归、川芎、芍药—补血调血人参、茯苓—益气健脾使甘草—益气和中调药2.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辨证施治为基础,结合伤病的特点而制定的,它体现了骨伤科疾病治疗的整体性和特殊性。
归纳为“固定与活动统一”(动静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筋骨并重)、“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医患合作)。
3.麻黄在阳和汤、麻黄汤、麻桂温经汤中的应用比较阳和汤:麻黄为佐药。
辛温达卫,宣通经络,引阳气,开寒结麻黄汤:麻黄为君药。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麻桂温经汤:麻黄配伍桂枝共为君药,有祛风散寒、燥湿,温经通络之功。
畜牧堂兽药说明书,更多药品请登录畜牧堂网站查询!当归散_兽用当归散说明书【处方】当归30g 红花25g 牡丹皮20g 白芍20g没药(制)25g 大黄30g 天花粉25g 枇杷叶20g黄药子25g 白药子25g 桔梗25g 甘草15g【制法】以上12味,粉碎,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棕色的粉末;气清香,味辛、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非腺毛大型,单细胞,多弯曲,完整者长约至1260μm。
具缘纹孔导管大,多破碎,有的见缘纹孔呈六角形或斜方形,排列紧密。
木栓细胞淡红色至微紫色,壁稍厚。
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3~66μm,外壁具短刺和点状雕纹,具3个萌发孔。
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
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
草酸钙针晶成束,长约至85μm。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活血止痛,宽胸制气。
【主治】胸膊痛,束步难行。
【用法与用量】马、牛250~400g。
【贮藏】密闭。
防潮。
当归散说明书兽用【兽药名称】通用名:当归散商品名:汉语拼音:Danggui San【主要成分】当归、红花、牡丹皮、白芍、醋没药等。
【性状】本品为淡棕色的粉末;气清香,味辛、苦。
【功能】活血止痛,宽胸利气。
【主治】胸膊痛,束步难行。
证见前肢站立困难,频频换肢,行走时束步难行,跛行。
【用法与用量】马、牛250~400g。
【不良反应】按规定剂量使用,暂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暂无规定。
【规格】【包装】【贮藏】密闭,防潮。
【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畜牧堂兽药说明书,更多药品请登录畜牧堂网站查询!。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药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中药大黄的食用方法:1. 大承气汤《伤寒论》:本品、厚朴、枳实、芒硝。
主治,阴明热结,痞满燥实之重证。
2. 小承气汤《伤寒论》:本品、厚朴、枳实。
主治阳明热结轻证。
痞满实而不燥者。
3. 调胃承气汤《伤寒论》主治阳明热结,燥实在下,而无痞满之证。
4. 大黄丸《圣济总录》:本品、黄芩、黄连、当归、赤茯苓、黄芪、干地黄、赤芍药、柴胡、栀子。
治虚劳骨蒸,心神烦躁,大小便难,四肢疼痛。
5. 大黄甘遂汤《金匮要略》:本品、甘遂、阿胶。
主治妇人产后,水与血结于血室,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面不渴。
6. 大黄当归散《张氏医通》:本品、黄芩、红花、苏木、当归、栀子、木贼。
主治眼胞壅肿,瘀血凝滞不散而渐生翳者。
7.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本品、牡丹皮、桃仁、瓜子、芒硝,主治肠痈脓未成,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迟紧者。
8.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本品、附子、细辛。
主治,寒积里实。
腹痛便秘,胁下偏痛,手足厥逆等。
9. 大陷胸汤《伤寒论》大黄、芒硝、甘遂。
主治结胸证。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结,日哺少有潮热,短气燥烦等。
10.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本品、黄连。
补益方之当归散当归散【方源】:《金匮要略》【组成】:当归500克,芍药500克,川芎500克,黄芩500克,白术250克【用法】:上方共研粗末,每服1.5克,日服2次,酒或温开水送下。
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养血安胎,清热调经。
【主治】:妊娠血虚有热,胎动不安,难产或月经先期腹痛;产后虚弱,恶露不行。
【方解】:方中芍药、当归补肝养血,川芎和血,理血中之气;黄芩清热安胎,白术健脾益气。
全方配伍,有养血安胎、清热调经之效。
后世据此将白术、黄芩视为安胎圣药。
【按语】:本方以妇女妊娠胎动、舌红、脉滑小数为辩证要点。
现代多用本方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母儿血型不合流产、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产后体虚、月经不调等。
如见泛恶,加苏梗、砂仁;腰酸、加桑寄生、菟丝子;妊娠后阴道少量出血,去川芎,加苎麻根、阿胶。
【同名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当归散,本方由当归、泽兰、续断、牛膝、芍药、白芷、川芎、肉桂、细辛、川椒、桔梗、川乌、甘草构成。
功能活血止痛。
主治跌仆损伤,筋骨折断;或痈疽疼痛;或劳役所损,肩背四肢疼痛;或中风后手足麻痹。
《奇效良方》当归散,本方由川芎、当归、芍药、山茱萸、白术、黄芩构成。
功能益气养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腰腹疼痛。
《千金方》当归散,本方由川芎、当归、桂心、附子、泽兰、川椒、甘草构成。
功能温经活络。
主治诸折伤,腕、臂、脚疼痛不止。
《太平圣惠方》当归散,本方由当归、白芍、川芎、艾叶、阿胶、熟地黄、炮姜、炙甘草、大枣构成、功能养血安胎止痛。
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腹中作痛。
《丹溪心法》当归散,本方由炒蒲黄、当归、炒穿山甲、麝香、朱砂构成。
功能活血通经。
主治闭经。
017当归散黄煌经方使用手册(4版)
017 当归散
经典的妇人病方,传统的养血清热方,具有安胎、利湿、止痛、调经的功效。
适用于妊娠期、围产期以及产褥期相关疾病的调理。
【经典配方】当归、黄芩、芍药、芎各一斤,白术半斤。
上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
(《金匮要略》)【经典方证】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苦疾。
产后百病悉主之。
(二十)
【推荐处方】当归、黄芩、白芍、川芎、白术按2∶ 2∶ 2∶ 2∶ 1比例研粉,米酒或米汤调服1~ 2g,日1~ 2次。
【适用人群】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黄,皮肤干燥,唇舌红;怕热,腹皮热,或有痛经,或腹痛便血者。
【适用病症】推荐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使用本方: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妊娠腹痛、胎萎不长、产后小便不利等。
【注意事项】虽然本方是古代的养胎方,但如孕妇无不适以及胎儿无异常者,不必服用本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当归大黄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不同的人群应该如何养生呢,相信这是很多人感到困扰的问题,今天就向大家推荐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方剂养生。
下面来介绍一下当归大黄丸。
【
不同的人群应该如何养生呢,相信这是很多人感到困扰的问题,今天就向大家推荐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方剂养生。
下面来介绍一下当归大黄丸。
【处方】当归、大黄。
【功能主治】燥伤血分,下痢赤积,腹中作痛。
【用法用量】应急下者,合天水散;应缓下者,合戊已汤。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归大黄丸为传统中药方剂。
应用历史悠久,影响和普及范围甚广。
足可见它的药用价值和正确性。
生活常识分享。
大黄当归散_张氏医通卷十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大黄当归散_张氏医通卷十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3)1.1.组成:大黄(酒蒸)1两,黄芩(酒炒)1两,红花2钱,苏木屑5钱,当归5钱,栀子(酒炒)5钱,木贼5钱。
(3)1.2.功效:眼壅肿,瘀血凝滞,攻脉见翳。
(3)1.3.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五。
(3)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3)2.相似度75%:大黄当归散 (3)2.1.组成:大黄1两,当归1钱,木贼1两,黄芩1两,栀子5钱,菊花3钱,苏木5钱,红花8钱。
(3)2.2.原方对照:大黄(酒蒸)1两,黄芩(酒炒)1两,红花2钱,苏木屑5钱,当归5钱,栀子(酒炒)5钱,木贼5钱。
(4)2.3.加:菊花、苏木 (4)2.4.减:苏木屑 (4)2.5.功效:血灌瞳仁,目睛疼痛。
(4)2.6.来源:《金鉴》卷七十八。
(4)3.相似度67%:三黄丸 (4)3.1.组成:春3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
夏3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
秋3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
冬3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
(4)3.2.原方对照:大黄(酒蒸)1两,黄芩(酒炒)1两,红花2钱,苏木屑5钱,当归5钱,栀子(酒炒)5钱,木贼5钱。
(4)3.3.加:黄连、黄连、黄连、黄连 (4)3.4.减:红花、苏木屑、当归、栀子、木贼 (4)3.5.功效: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
男妇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疼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生痈疖疮痍。
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
(4)3.6.来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
(4)4.相似度57%:黄玉膏 (4)4.1.组成:大黄5钱,黄柏5钱,黄芩5钱5分,当归5钱5分,栀子5钱5分。
44.2.原方对照:大黄(酒蒸)1两,黄芩(酒炒)1两,红花2钱,苏木屑5钱,当归5钱,栀子(酒炒)5钱,木贼5钱。
大黄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对于大黄散,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但是有些人就是没有听说过了。
没有听说过的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什么是大黄散。
【处方】大黄120克黄连120克黄芩120克【制法】上三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用法用量】先食服3克,一日三次。
亦可为丸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集验方》【处方】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黄连半两(去须),麦门冬1两(去心),栀子仁半两(锉),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头痛,壮热不解,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豉少半合,葱白2茎,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处方】川大黄1分(生用),黄连1分(去须),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研入麝香令匀,以生油旋调,涂于鼻中。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四十七【处方】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赤芍药1两,川升麻1两,鬼箭羽1两,鬼臼(去根)1两,桂心1两,桔梗(去芦头)1两,柴胡(去苗)1两,川朴消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恶心痛,腹胀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处方】川大黄(锉碎,炒),黄连11两,羖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肝肺大热,白睛肿胀,盖覆瞳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处方】大黄(锉)2两,桂(去粗皮)3分,冬瓜子(微炒)1合,滑石(研)3两,朴消(生铁铫子炒干,刮出,纸裹,于黄土内窨1宿,取出细研)2两半。
【制法】上5味,先捣前3味为细散,更与滑石。
朴消同研匀细。
【功能主治】关格不通,妨闷,大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浓煎白茅根汤调下,空腹服之,至晚再服。
人参当归散的功效与作用
面对着医学的多元素发展,对于疾病的治疗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施手段,其实,中药方剂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其副作用小,药材种类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荐。
下面来看一下人参当归散。
【处方】
干地黄、人参、当归、肉桂(去粗皮)、麦门冬(去心),各一两;白芍药二两。
【炮制】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产后去血过多,血虚则阴虚,阴虚生内热,内热曰烦,其证心胸烦满,吸吸短气,头痛闷乱,骨节疼痛,晡时辄甚,与大病后虚烦相类,急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先将粳米一合,淡竹叶十片,煎至一盏,去米、叶入药,并枣三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备注】
地黄宜用生干者,虚甚,则用熟者。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当归散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人参当归散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当归大黄汤的功效与作用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中医方剂领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条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广泛使用古今中药方剂。
那么你知道当归大黄汤吗?【别名】当归汤【处方】当归3两,芍药8分,桂心3分,干姜6分,茱萸5分,人参1两,大黄1两,甘草2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冷气牵引腰背肋下,腹内痛。
【用法用量】当归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七引《张文仲方》【处方】大黄(湿纸裹,略煨)3钱,甘草(炙)3钱,当归3钱,赤芍药3钱,半夏(制)1钱5分,川芎1钱5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诸痫,壮热利下,心中恶血。
【用法用量】每服3字,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当归、大黄、生地、甘草。
【功能主治】燥火下血,及吐血、嗽血,大便干结。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处方】芍药3两,干姜3两,茯苓3两,桂心3两,当归3两,大黄3两,芒消3两,阿胶2两,甘草2两,人参2两,麻黄1两,干地黄4两,虻虫80个,水蛭80个,大枣20个,桃仁100个。
【功能主治】吐血,胸中塞痛。
【用法用量】以水1斗7升,煮取4升,分5服,日3夜2。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二。
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八【处方】当归、生大黄、川黄连、甘草。
【功能主治】发斑。
热重便硬,有下症者。
【各家论述】此方凉大肠血热。
以斑症属血,故加当归;斑症不宜大下,故加甘草。
【摘录】《伤寒大白》卷四【处方】当归、大黄、广皮、甘草。
【功能主治】专清大肠主下血。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虽然说当归大黄汤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黄当归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
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大黄当归散是如何制作出来
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
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大黄当归散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处方】大黄(酒蒸)黄芩(酒炒)各30克红花6克苏木屑当归栀子(酒炒)木贼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主眼胞壅肿,瘀血凝滞不散,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12克。
水煎,食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大黄30克当归6克木贼30克黄芩30克栀子15克菊花9克苏木15克红花24克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主肝热迫血,血灌瞳人,目睛疼痛,服止痛没药散后,痛已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茶清调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八
【处方】当归、芍药、川芎、菊花、大黄、黄芩、杏仁、薄荷各等分。
【功能主治】胃中有热,眼生赤膜垂下,遮于黑睛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