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是贬义词吗
- 格式:docx
- 大小:13.29 KB
- 文档页数:2
常被误用的成语_易被误解的成语常被误用的成语_易被误解的成语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匠心独运——巧妙的心思,独特的构思。
2、登堂入室(褒)——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也作“升堂入室”。
3、金石为开——金石:指最坚硬的东西。
像金石那样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形容对人真诚产生的感动力。
4、精卫填海——精卫,神话中的鸟名。
比喻意志坚定。
5、翻云覆雨(贬)——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6、忍痛割爱——忍受痛苦,不情愿地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或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交给别人。
7、虎视眈眈——眈眈:dān,注视的样子。
形容恶狠狠地盯着,将要下手攫取。
8、无可厚非——厚:过分的。
没有必要加以过分的指责。
用于有一定小问题的人或事。
9、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
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10、干云蔽日——形容树木高大,枝繁叶茂。
11、气宇轩昂——亦作“器宇轩昂”。
器宇:仪表、风度。
轩昂:精神饱满的样子。
形容人气度不凡。
12、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13、名山事业——指著书立说的事业。
14、集思广益——广泛吸收群众有有益的意见。
主语应该是领导者。
15、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
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程,计算。
16、瓜田李下——“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在结着李子的树下不要举手整地帽子。
瓜田李下就是指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17、师心自用——师心:原指心领神会不拘于成法。
现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18、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
旧时指人登科。
19、殚精竭虑(褒)——竭:用尽。
虑:思虑,思考。
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20、贻笑大方——贻:yí,遗留。
大方:即大方之家,见识广博的人,后泛指有专长的人。
表示被内行的人笑话。
21、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
名,占有。
22、箪食壶浆——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
古时候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老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
贬义词四字成语高考关于贬义的成语及解释如下:【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生】: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
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操纵适宜】:操纵:原意指收与放,引申为掌握处理。
对某事的掌握处理适度。
多用天贬义,含把持的意思。
【传风搧火】:犹煽风点火。
搧,同“扇”。
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多用于贬义。
【传风扇火】:犹扇风点火。
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
多用于贬义。
【鼓舌摇唇】:鼓动嘴唇,摇动舌头。
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
含贬义。
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胡天胡地】: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同“胡天胡帝②”。
【胡天胡帝】:胡:何;帝:指天神。
什么是天,什么是帝。
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
互相称颂,互相吹嘘。
多用贬义。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
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
多用作贬义。
【赳赳武夫】:赳赳:勇武矫健的样子。
武夫:武人,从军之人。
勇武矫健的军人。
后多含贬义,意指虽身强体壮,却头脑简单的军士。
【蚂蝗见血】:见了喜爱的东西就吸附不放,比喻迫切而贪婪。
多含贬义。
望采纳卑鄙无耻不以为耻臭名远扬倒行逆施寡廉鲜耻鬼蜮伎俩厚颜无耻奴颜媚骨奴额婢膝拍马屁奇耻大辱全无心肝曲意逢迎认贼为子认贼作父声名狼藉恬不知耻无耻之尤威信扫地向火乞儿行同狗彘摇尾乞伶摇尾求食蝇营狗苟以怨报德做小伏低不堪入耳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惹草拈花俗不可耐淫辞秽语淫荡荒淫无耻荒淫无度搔头弄姿声色狗马声色犬马水性杨花堕落貂裘换酒斯文扫地蜕化变质误入歧途暗箭伤人嫁祸于人落井下石青蝇点素求全之毁深文周纳投石下井造事无中生有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常用作贬义的成语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都在议论(多指坏事)。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贬)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贬)因怕犯错误或有损于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贬)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贬义。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一)1、不经之谈: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论。
2、芸芸众生:世间众多的普通人。
3、登堂入室: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4、运斤成风:比喻技术熟练高超,一般作定语。
5、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二)1、好大喜功: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
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2、睚眦必报: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
比喻心胸极狭窄。
3、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
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4、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5:鳞次栉比: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三)1、言之凿凿:形容说话有根有据2、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3、涅而不缁: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4、叠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也比喻反复强调。
(多含贬义)5: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难以~.不能~.(四)1、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2、与虎谋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含贬义)3:、山高水长: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
后比喻恩德深厚。
4、旷日持久: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含贬义。
5、长此以往:指时间久了会有不好的结果。
(五)1、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
2、闭门造车: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含贬义。
3、文过饰非: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含贬义。
4、鸾凤和鸣:比喻夫妻和谐。
5、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崇仁厚德)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
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
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
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
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犹,如同。
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
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
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
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
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建筑物的华丽。
38、炉火纯青:纯,纯粹。
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
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
39、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
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
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
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
形容惊慌疑惧。
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
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
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
43、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
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本词只用于自谦。
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写作等使用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
今天就跟着诗词君一起看一看人民日报总结的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算算平时用对了多少个。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释义】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直率,喜欢弹瑟,不爱读书,孔子开导他,他决定认真读书与弹瑟。
他弹瑟的声音充满杀气,孔子给予纠正并表扬他:“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已经有一定成就,但没到最高境界。
”。
【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释义】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蔡东藩:“言论之超卓雄伟,万万不是本人所能望其项背。
” 清·汪琬《与周处士书》。
【示例】面对五四时期的伟大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释义】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西汉时期,河内人郭解成为无恶不作的地方一霸,他非常狡猾,敢于请人出面抗拒皇上的命令。
汉武帝对此十分不满,下令把他逮捕归案,办案的官员纷纷维护他。
御史大夫公孙弘认为他罪不容诛,理应处死,终于汉武帝把他满门抄斩。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释义】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先秦·庄周《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误用】常被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释义】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
【误用】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释义】危:正直。
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
”【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援助。
还可以形容婴儿刚刚出生,期待母亲哺育的样子。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30个易错成语1.求全责备【解释】: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
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误用】: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2. 登堂入室【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3.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4. 目无全牛【解释】: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误用】:常被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5. 七月流火【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
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6.罪不容诛【解释】: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7.首当其冲【解释】: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误用】: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8.危言危行【解释】:危:正直。
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9.不刊之论【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
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10.明日黄花【解释】: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误用】:常被误写作“昨日黄花”。
11.无所不为【解释】:没有不干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做。
【误用】:常被误指为能力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12.炙手可热【解释】: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误用】:现常被误用为某样事物很红或很抢手,非常流行受追捧。
13.差强人意【解释】:差,程度副词,勉强。
大体上使人满意。
【误用】: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14.不足为训【解释】: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登堂入室是贬义词吗
登堂入室是褒义词
近义词:登峰造极、当行出色、炉火纯青反义词:浅尝辄止、一窍不通、一无所知、初出茅庐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解释: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宋·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
登堂入室造句
1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
2 升入了中学并不等于已登堂入室了,我们还必须更加努力学习。
3 小王刚步入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还远未登堂入室。
4 心态控制登堂入室,是因为你没有确实赢利的做法。
因而开始质疑你自己的交易方法,同时对自己的交易方法越来越没有信心。
5 小品文从来不登堂入室。
小品文不是满汉全席,不是金钟大吕,不是目不斜视的正室夫人。
小品文是东直门的香辣蟹麻辣小龙虾,是。
冯唐
6 一个偶像是看到作为艺术家镜面反射给登堂入室的印度教女神杜尔伽偶像为即将举行的杜尔加课诵在阿拉哈巴德,印度,星期二,9月1号,2009节。
7 开始罗斯福也不是个能登堂入室之人.
8 这就是许多不学无术之徒也登堂入室,当选议员的原因.
9 贪念是个鬼祟的东西,刚进到房里时是客人,然后登堂入室,最后作起主人来了。
纪伯伦
10 她当然不会让这第三位登堂入室.
11 没错,赵勋能感觉到,他的玄天指法不仅登堂入室,正式入门了,而且已经有了一定造诣,进入到了小成的境界了。
12 赴鲁国求学,拜于孔师门下,在杏坛登堂入室面聆夫子的教诲,真让人心向往之。
13 出人门径,登堂入室,入微大成,炉火纯青,一代宗师。
14 好书被挡在门外,“下三烂”书登堂入室,权力和利益之手搅乱了图书馆,污染了书。
15 煅体即可进入武道的修炼;武道登堂入室便能纵横一隅;巅峰高手顷刻主导天下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