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7.00 KB
  • 文档页数:3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第一单元教案集

第一课我家在哪里(第一课时)

从社区看我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平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2、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3、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升入了初中学习,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新同学,我们每个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区里,家在社区中的位置,是我们了解与认识社区的出发点。”引出社区概念。(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

身份、相关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间──人类生活共同体。)社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每个社区有不同的位置和环境。那

么怎么让朋友们了解自已家的位置和环境呢?(一个好办法是画一幅社区平面图)

新课教学:

一、从社区看我家

1、社区

出示图1-1和图1-2①,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仔细观察、讨论“这两幅图画得是同一地方吗?”

找出它们的差异,并作好记录。看哪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差异找得最多。(两图方向、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的

异、图幅有大有小等)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完成图下第二小题,可以让一组同学扮演杜鹃,一组同学扮演王朋,分别向同学描述图中景物的相对位置,看看其他同学能否听明白。这时教师作适当引导,自然地过渡到第三小题,怎样修改一

下,使这两幅图趋于一致,别人容易读懂?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

两图方向不同-------→要有统一的方向(方向)

图幅有大有小-------→要有统一的大小(比例尺)地图的三要素

符号有异-------→要有统一的符号(图例和注记)

展示图1-3②,让学生仔细读图,并比较图1-3对图1-1和图1-3对图1-2,分别作了哪些改进?师生共同一边比较,一边阅读图旁对地图三要素的含义的注释,加深对地图三要素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地图的语言”。

2.地图三要素

老师: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只有懂得了地图的语言才能正确地阅读地图,和地图对话。

介绍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结合地图,让学生懂得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三种:指向标③、经纬网④和通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⑤”,通过反复阅读地图,巩固记忆。

教师:让学生记住比例尺⑥有三种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让学生看图操作,训练学生能三种方式互相转换;知道比例尺有大有小,知道用比例尺计算地图上任何两地的距离。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颜色和文字说明就是地图的图例⑦,它帮助我们识别地图上不同类型的信息,认识地图上的地理事物。让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的图例,利用图册,反复阅读各种地图,巩固学生方向、比例尺和图例知识。

[活动:假如你是杜鹃或王朋,利用1-3图,向别人描述自己家的位置和周围环境]

小结:1、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评一个最佳小组合作奖。

尝试应用:1、画一幅自己学校或自己所在社区的平面图。

教后反思

设计教学情境,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生动化。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发现问题、自主分析归纳地图的三要素。在此基础上,讲述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练习使用地图语言去描述某地的位置,并进行比例尺的量算。

最后鼓励学生尝试绘制自家所在社区的平面图。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第二课时)

在社区中生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对生活的小区进行调查,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2.通过讨论、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对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自豪感。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调查。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利用学生所画的社区平面图复习地图三要素。

讲授新课:

我们人人都生活在社区里,但可能不自觉或很少留意。那么,现在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你生活的小区叫什么名字?

②小区有没有管理处?如果有,它发挥着什么作用?

③小区主要有哪些购物场所?

④小区哪些娱乐健身场所?

⑤小区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吗?

⑥小区还为你做了什么?

⑦作为小区中的一员,你又能为小区做什么呢?

二、在社区中生活

教师:这些都体现了社区的功能。那么社区有哪些功能呢?请同学们看书上图1-5、1-6、1-7、1-8,想一想,它们分别体现了社区的什么功能?

师生总结:图1-5是社区的人在进行选举,选举是一种政治生活,还有如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等,体现了社区的政治管理功能;图1-6和图1-7是人们在进行健身和学习,还有体育比赛、文艺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讲座和培训等,都体现了社区的文化教育功能①;图1-8是人们在超市里购物,则体现了社区的经济功能②。

社区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使我们与社区的关系密切,也使我们对社区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同时也为社区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结)学生自由发表想法,畅谈理想中的社区。

(作业)1.画一幅“理想中的社区”的平面图。

(预习新课)课后完成“社区商品调查表”。

五、教后反思

小组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模式,但如何激发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可能千篇一律,所以新教材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认识社区的分类与主要功能。

2.学生从身边入手,感受区域差异,理解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图表中获取相关有用信息的能力。

2、从对现象、问题的分析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深入生活,形成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及实地动手调查的能力

情感目标:1、参与调查活动,培养人文精神。

2、感受城乡的差别,体会“城乡一体化”的真正意义,确立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社区的类型

四、教学难点:区域交流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小组竞赛、社会实践

六、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本社区有哪些外地特产?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以“社区是我家,你都参观了哪几个地方?”,复习前一课的知识点。以给图1-3②和图1-9②找碴,找出图中的不同之处。形式上可用“小组竞赛”。

其中可由区域规模的“大”与“小”,设问、引导复习“比例尺”知识点。

教师归纳:重点突出“规模”和“特色”的不同。

提问:那么,你所居住的社区跟它们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特色?(培养学生留意身边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巩固所教知识)

2、解决重点(1)、展示课本图1-10②,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a、这是描绘什么地区的局部地图,说一说图中四个区域的方位。

b、仔细观察,分析四个不同社区的各自主要功能(特点),以此来给四个社区命名。

c、“中关村”“王府井”“首钢总公司及附近地区”“方庄小区”等划分为社区的依据是什么?(功能不同)

d、对照图中各社区的分布,说说当地这类社区的具体分布,并从便捷和生态等方面谈这样分布是否合理?

(2)、提出疑惑:

a、北京市算不算一个社区呢?它又是依据什么划分的?(行政管理范围)

b、我国的行政社区可分哪几级?划分区域大小不一的行政社区有什么意义?

(3)、学会归纳根据上面所学,要求学生填写P10页表:

教师归纳:社区不仅表现为城乡差异,即使同一城市也会有不同的功能社区,各个社区间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活动:不同社区的同学交流所在社区的差异。

3、突破难点提问:想一想,这些差异是由什么造成的?你怎样看待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可用现实例子证明),这些差异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引导学生得出“区域联系”

学生活动:(1)、展示课前学生调查社区商场中从外地调动的商品名称和产地和本地特产……(2)、这些商品中,很多都是某地的特产,那么本地能否生产?你知道不能本地生产是由什么造成的?(3)为什么要调动外地的物产?本地特产又是通过什么输往各地的?

教师归纳:区域间的差异,使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和必要,通过交流,可以发挥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我们通常称为“优势互补”。

设疑,引发思考:那么区域间产交流合作仅限于日常消费品吗?

学生活动:四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按顺序朗读代表四个地区的人的对话。思考:(1)、山区和平原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相互间要进行交流,那么当地有没有与其他地区进行经济交流的例子呢?(2)、“跨区作业⑦”互帮互助的合作,那么为什么能在这些不同的地区实现?(农业的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3)、模拟一次利用电话查询某一区域的商品信息的过程。(4)、组织学生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区域间的其他方面的联系。

4、小结:

社区有规模、特色、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使社区的分类多样化。而正是不同区域的社区间的这种差异性,才使交流与合作成为可能和必要。一个区域的优势,可能正好能弥补另一个地方的劣势,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繁荣。

5、学生作业:

假如市长要你为本地的发展和繁荣献计献策,给报社写一篇文章,你分析本地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为实现“优势互补”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八、教后反思

学生对社区生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情境,尽量把学生置身于社区生活中,分析讨论逐步得出结论。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学会依据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地图。

能力目标: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区域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不一样。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地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