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家王鸿谈书画艺术品投资-文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59
今世书画投资与收藏中应把握的关健问题随着前几年艺术品市场的已然“火热”,绝大多数投资与收藏书画的人,由于缺乏有关今世书画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些人进行了一些无效的书画投资与收藏,有的高价进到了低价都难以出手的境界,后悔极了。
针对这种现象咱们就来谈谈对今世书画应该如何去投资与收藏这一话题,尽管这是很杂也很系统的一个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道明的。
在那个地址咱们只有抓住关健的几个方面谈谈几点粗浅的熟悉与观点,与大伙儿商议,不妥的地方,敬希见谅。
1.如何的画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对投资今世书画的买家与投资人而言,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应将有艺术个性的优秀画家作品放在第一名显得相当重要。
因为它关系到你投资的风险与成功率,只有挑选有独特艺术个性风格的优秀画家之作品,才能保证降低你的投资风险,进而保值增值,取得必然的投资回报,舍此无疑将带来极大的风险。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画是有个性的,咱们又该如何去识别它呢?纵观古今国画名家,如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林凤眠、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程十发等,无一不具有很鲜明的艺术个性面貌的大伙儿,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能推陈出新,在他们不同的时期中,制造出不同凡响、鲜明而特有的艺术个性面貌。
具体地说,他们的作品表现了民族特色、时期特色和自己的个人特色。
因此说,画家的作品是不是优秀,咱们能够用作品是不是包括了民族特色、时期特色、个人特色这三个因素的尺,来衡量作出判定。
那么什么又是民族特色呢?中国画有着源源流长的历史,长期以来已形成一套从绘画工具、绘画技法、绘画理论、绘画思想为体系的民族特色,固然进展传统是一路,吸收外国的画法化为中国画的形式也是一路。
例现在世吴冠中、黄永玉的一些优秀作品,有人说不是“中国画”,但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属于创建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因此只要作品具有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这都是民族特色的。
什么又是时期特色呢?继承不是重复,重复前人或时人的的作品,永久可不能成为优秀作品,不同的时期要有不同的特色。
书画的投资技巧作者:来源:《上海企业》2013年第08期今的社会,收藏已成为民间投资的一方领域,尤其是书画的投资更是日益趋热。
凡是投资均大有学问,在具体收藏中也离不了实用的技巧。
投资的技巧很多,常用的、合理合法的,才是我们要掌握的重点。
这里就书画领域如何避开炒作、怎样投资小名头作品、怎样买进卖出、交易中如何砍价等几个方面略作介绍。
投资在世书画家的作品古书画的市场价位都比较高,有时候争议比较大,风险也大,不是一般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当下,很多人愿意投资已故知名书画家的作品,以为市场价格会一路走高。
其实,从近年来书画市场的走势看,书画家在世时价格高、谢世后价格低的不乏其例。
而那些已经被广泛认可的书画家的作品价位相对较高,一般实力的收藏者又上不了手。
因此,刚开始书画投资的人,如把投资的重点放在在世书画家的作品上,应说是一个好的选择。
投资在世的书画家的作品,一定不要被市场的表象所蒙蔽,撇去炒作的因素,进行理性投资。
在世画家不确定因素较多,特别是中青年画家还在成长中,他们的作品市场价位波动要比已故画家大。
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开放以后,不少书画家去世后,其作品的市场价位都由高降低,原因是作者在世时,被过分宣传包装炒作,作品价格的水分较大。
投资需要眼光,书画投资需要艺术的眼光。
投资者在投资时要善于比较,很多中青年书画家的作品价位远远超过已故名家的作品,这是不合理的,要谨慎收藏;而很多低调的书画家,艺术水准是一流的,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其作品价位没有上去,选择他们的作品是比较明智的。
投资小名头的作品这里说的小名头的作品主要是一些艺术水平并不低,但是很少见诸于书画史,不为一般收藏者所知的作品。
对于广大一般收藏爱好者和一般实力的投资者来讲,这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小名头的作品有两个大的特点,一是保真,因为基本上没有人会为之花力气造假;二是价廉,因为名头小,不为大家所熟知,所以没有市场追捧,价格比较低廉。
明代以前的小名头的作品,因为存世量比较少,所以往往价格也都比较高。
书画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思考作者:周锦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年第12期近期,书画艺术品市场空前红火。
苏富比秋拍“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专场,一夜之间就刷新了9项个人世界拍卖纪录。
张大干作品《惊才绝艳》也终以6620万港元成交,拔得“中国书画”专场的头筹。
之后相继在香港落下帷幕的保利和嘉德秋拍也不乏高价拍品。
如此骄人的成绩必将带来书画艺术品收藏投资的新高潮。
面对如火如荼的市场,无论对收藏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令人振奋的,但怎样的书画艺术品才是最佳的选择,怎样选择保值和升值空间大的书画艺术品,还需要有全面的思考和清楚的认识。
书画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之间相互影响,但并非是绝对性因素。
市场价格不能完全反映艺术价值的高低,艺术价值的好坏也不完全由市场价格说了算。
首先说书画艺术品的艺术价值。
所谓艺术价值,简而言之就是画画得好不好,字写得中不中看,是否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影响书画艺术品艺术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就是书画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造诣。
像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干、齐白石、傅抱石这样的大师,不仅画功了得,而且他们对金石篆刻、文学历史、书画理论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他们的艺术作品也就具有与之相当的艺术造诣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并且产生的艺术影响力也十分深远。
另外,书画家在其不同的创作阶段,艺术创造力也会有所不同,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会有高低区别。
比如齐白石,在晚年变法后,其绘画风格及绘画思想都有很大的转变,独特的艺术风格逐步得以确立、深化,并不断迈向其艺术生涯的巅峰。
因此,这一阶段的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又如张大干,他的艺术巅峰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敦煌临摹壁画后;另一个是在他到台湾后的老年时期,这时他因为视力的下降,所以新创了“泼墨泼彩”的画法,轰动了海内外画坛。
这两个时期的作品也是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都非常可观的阶段,特别是晚期的泼墨泼彩画,市场价格惊人。
再者,书画家在创作时的状态,也是影响其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
艺术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体现为它的艺术价值,这是专业评估师评估的重点,交换价值就是指市场价格,评估师评出艺术价值之后,按照一定程序测算出交换价值,以此定出市场参考价格。
一个优秀评估师测算出来的市场参考价格,应该接近或等于正常成交价格。
根据自己评估经历,我认为同一位书画家作品之间出现价格差异,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书画作品的价格与作品的大小尺寸有关,同一位书画家的作品有大有小,在拍卖行、画廊、书画店当然售价也就不同。
其二,一个书画家的作品创作大致要经过几个时期,即学习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峰期和衰退期,学习期的作品一般不被人认可,价值较低;成长期风格尚未形成,技法一般,价值也不高;成熟期风格形成、技法娴熟,价值较高,成熟期往往也是高峰期,精品和代表作皆出于此。
根据专家研究分析,一个艺术家一生中的作品代表作占,精品占,一般作品,应酬之作。
近年来的拍卖记录显示,应酬之作仓促潦草,即使是名家所作拍买价格也不高,而同一位艺术家的精品的价格往往是其一般作品的十倍乃至数十倍。
值得强调的是成熟期不等同晚年时期,一般来说是年纪愈大,技巧愈成熟,但这并不表示晚年的作品更好。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艺术家也难免受到社会动荡、家庭波折和个人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谢稚柳、陆严少大家都公认他们的早期作品比晚期的更好。
其三,同一位书画家的同等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价格也会不同。
例如,同等作品在经济发达的广州、上海一般高于郑州、合肥,而文化非常发达的北京,同等作品的价格则又会高于上海、广州。
还有各地区喜好有所不同,例如,江浙和上海人喜欢海派、浙派、新金陵画派的东西,他们喜欢收藏吴昌硕、任伯年、陆俨少、黄宾虹、傅抱石、林散之等人的作品,首都和天津人喜欢收藏齐白石、李可染、黄胄等人的东西,广东、港澳人则喜欢“岭南画派”名家的作品。
这种地区性的喜好也必然导致同等作品在不同地区价位的差异。
其四,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年代,因为人们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变化,市场认可的价格往往也大不相同。
对中国书画收藏与投资市场的分析中国的书画收藏与投资市场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潜在的价值。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投资收益、风险和市场趋势等多个角度对中国的书画收藏与投资市场进行分析。
中国的书画收藏与投资市场庞大而活跃。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艺术品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书画交易是最主要的一部分。
中国书画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之一。
这一市场规模的扩大主要得益于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以及消费能力的提高。
中国的书画投资收益可观。
相比于其他投资品种,书画经常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率。
一方面,书画作品的供给具有稀缺性,尤其是名家名作更加稀缺。
稀缺性使得作品的价格被推高,增加了投资者的收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内人口中高净值人群的增加,对于书画作品的需求在迅速上升,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很多投资者把书画作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与收益相伴随的是风险。
中国书画市场的价格波动较大,很多投资者也会面临到假货、过度炒作和市场监管不力等问题。
尤其是一些新入市的投资者常常缺乏专业知识和市场经验,难免容易受到市场上的不良信息误导。
投资者在进行书画投资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有良好信誉的渠道和交易平台。
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国书画市场也正在发生着一些趋势性的变化。
市场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各类艺术机构和拍卖行纷纷涌现,专门从事艺术品交易和评估的公司也越来越多。
市场对于艺术品的鉴别和保护意识提高。
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加强了对于艺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并设立了相应的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和认证。
随着互联网和线上交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参与艺术品交易,带动了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中国的书画收藏与投资市场在市场规模、投资收益、风险和市场趋势等方面呈现出许多特点。
这一市场庞大而活跃,投资收益可观,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古代?当代?书画投资到底该怎么选作者:林采宜刘郁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8年第3期书画投资到底该怎么选?《上海证券报》2015年9月刊发了国泰君安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作者林采宜和刘郁经过研究发现,就投资收益率而言,从2000年到2015年,书画艺术品的年化投资回报始终维持在20%以上。
从市场结构来看,近现代书画的投资回报较高,其中名家中低价位的作品投资回报最高,当代书画次之,古代书画的投资回报最低。
这是针对书画投资罕见的研究报告,很值得一读。
市场需求是书画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和其他商品一样,书画艺术品的价格总体上由供需关系决定,但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书画艺术品的整体供给相对稳定,作品之间的异质性较强,因此市场需求在定价中起主导作用。
在当前拍卖市场中,90%的上拍作品来自于已经去世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存量已经固定,其中的珍品更是可能大多被博物馆或收藏大家永久收藏,使得流通市场的作品数量趋于减少。
具体到每一幅书画,即便是同一画家的多幅作品之间,由于创作时机与环境独一无二,蕴含着画家不同的情感和构想,各幅画作之间的可替代性较小,这种稀缺性决定了书画作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很小,甚至为零,任何需求的增加最终都会表现为价格的上涨。
因此,任一画作其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的大小,当人们的购买能力和欲望增强时,价格必然上涨。
书画市场的第二个独特之处在于,书画作品兼具消费与投资双重属性。
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既可能源于书画本身带来的精神愉悦,也可能来自以书画为载体进行财富保值增值的需要,抑或是两者的叠加。
从消费属性的角度看,书画的独特性、稀缺性使其具有奢侈品的属性,购买书画作品往往成为个人文化品味、巨额财富和尊贵身份的象征。
书画作为奢侈品,其需求与个人财富量正相关,居民收入水平和偏好对书画的需求有决定性作用。
从投资属性角度看,书画投资的吸引力在于未来潜在的较高投资回报率及与其他资产的弱相关性。
2 0 0 0年以来,基于书画重复交易得出的投资回报率显示,书画市场的年化收益率虽然有起伏波动,但始终在20%以上。
浅谈中国艺术市场书画艺术品的鉴赏与收藏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市场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书画艺术品的鉴赏与收藏。
作为国内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在艺术品市场中有着相当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鉴赏与收藏,对于相关从业者以及艺术品爱好者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品概述从形式上讲,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品包括绘画、书法、篆刻等多个方面,其中以绘画和书法最为广为流传和收藏。
中国古代绘画主要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这些绘画作品大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艺术品市场中广受认可。
而中国古代书法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中国文化内涵的核心和体现,具有无可比拟的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
二、书画艺术品鉴赏要点1、题跋: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品往往都有一个题跋,这个题跋可能是作者自己写的,也可能是后人添加的,但它都是反映了这件艺术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
因此,阅读和理解题跋是艺术品鉴赏的重要一环。
2、构图:书画艺术品中的构图往往包含着作者的个人风格和审美追求,通过分析构图可以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创作理念。
3、笔墨:书画艺术品的笔墨是作者所用工具的表现,也是作品情感和气氛的体现。
通过笔墨的研究可以了解作者的技法和创作风格,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内涵。
4、印章:在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品中,印章是一种常用的鉴定方式。
它是艺术品的标记,也可以反映出艺术家的个性和底蕴。
因此,深入研究印章的形式和内容,对于书画艺术品的鉴定和收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认真甄别:在进行书画艺术品的收藏时,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认真甄别。
收藏者需要了解专业鉴定机构的鉴定标准和方法,同时也要学会自行判断一件艺术品的真伪和鉴定价值。
2、注意保存:任何艺术品都需要得到妥善的保存,避免受到环境和储藏条件的损害。
收藏者要根据艺术品的属性和材质,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和场所,以确保其价值和观赏性。
书画收藏投资的策略和禁忌书画收藏投资的策略重功力,轻地域,记住走进大市场书画收藏投资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差别。
北京的董寿平和广东的关山月,一南一北两支梅。
在北京,关不敌董;在广东,董不敌关。
其实,两位大师的功力不相上下,价格的变动只因地域不同。
对于投机者来说,这正好提供了赚取差价的商机。
而理性的投资者则一定要注意,书画收藏投资中艺术功力价值在逐步加大,地域差价正逐步缩小。
摒弃地域和门户之见,树立大市场意识,就能踏准节拍,掌握先机。
重实力,轻名头儿,记住虚名不增值对书画收藏投资危害最大的,是媒体炒作的、继承名号的、知名度遗留的和靠年龄、资格熬出来的几种虚假知名度。
只要收藏者能保持冷静与理智的心态,就很容易把虚名剔除。
重长线,轻短利,记住放长线钓大鱼北京收藏圈子里有山东人敢买假画,广东人敢花大钱的说法。
其实,书画收藏投资的真正投资价值是长线投资效益,而高位进货是无法作长期投资打算的。
现在花5万元买进一张黄胄的作品,碰巧了也许能5.5万元卖出,但谁敢保证10年以后一定能卖到10万元?卖不到10万元,投资者就有亏本的可能。
要想获得藏品升值无限的长线效益,一是要瞪起眼往前看,二是要放开眼看世界,三是要眯起眼认真地研究作品。
重质量,轻数量,记住不捡艺术垃圾书画藏品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多,最终,那些质量低下的藏品将遭到无情淘汰。
不注重质量而靠数量取胜的投资者,弄不好就会血本无归。
重个体,轻群体,记住一鱼要三吃曾有位香港收藏界的朋友炫耀:我买了本《中南海收藏书画集》,按照那上面的名字收。
中南海收藏什么,我就收藏什么。
一位收藏家苦思冥想出了一条投资妙策:按照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的会员名单,挨个儿收藏。
这种心态乍看似有道理,然而其实,中南海藏品也只是一部分具有珍藏价值和升值潜力,中国书协美协会员未必都是称职的书画家。
有位美院资深教授、50年代的老美协会员,至今一幅四尺整纸的作品价格仍在600-800元上下。
某山水画家,今天画价仍不超过百元。
浅谈中国艺术市场书画艺术品的鉴赏与收藏中国艺术市场中,书画艺术品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与追捧的对象。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画艺术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历史遗存和价值观念。
对于书画艺术品的鉴赏与收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书画艺术品的鉴赏来说,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眼光。
书画艺术品的鉴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艺术家本人的了解,了解其创作时的背景、风格和艺术手法等,以及他的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二是对于作品本身的审美评价,包括构图、色彩、线条、笔墨等方面的审美价值。
只有通过对艺术家和作品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鉴赏评价。
对于书画艺术品的收藏来说,我们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有专业的鉴定机构和人员。
由于书画艺术品的真伪和质量很难一眼就能判断,因此需要有专业的鉴定机构和人员来进行鉴定,以确保所收藏的书画艺术品的真实性和价值。
其次是要有良好的收藏环境和保管方法。
书画艺术品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如光照、温湿度等,需要有适当的收藏环境来保护其不受损坏。
还需要注意定期保养和修复,以延长书画艺术品的寿命和保持良好的状态。
对于书画艺术品的鉴赏与收藏,我们还需要关注市场走势和价值变动。
艺术市场是受供求关系和市场心理等因素影响很大的,因此价格和价值上的变动也是时常发生的。
对于收藏者来说,了解市场走势和价值变动,可以更好地进行投资和交易。
书画艺术品的鉴赏和收藏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意识,因为其中涉及到的投资风险也是存在的。
对于中国艺术市场中的书画艺术品的鉴赏与收藏来说,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眼光,同时关注市场走势和价值变动,同时也需要有专业的鉴定机构和人员的支持,以确保所收藏的书画艺术品的真实性和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探析[摘要]艺术投资本身融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包括社会、个体和艺术本体等等,多重模糊因素参与艺术品投资导致投资市场的混乱,以往对书画作品鉴定和审美的艺术理论已经脱离了当下市场的现实,单纯注重线条、技法和色彩等等因素的审美标准,并不符合当下进入市场的艺术品的特征。
文章通过分析书画艺术品投资,透视了艺术品投资普遍意义上的共性。
[关键词]书画艺术品鉴赏投资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568-01任何艺术品必然在其线条、形态、色调的有机有机组合中凸显某一民族的思想构架、精神渊源、历史变迁、文化特性、风土人情和审美取向等元素。
ⅰ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同类型的艺术表达方式,东方文化独有的特征决定、影响了艺术创造,绘画、书法、雕塑、舞蹈等艺术类型,整体上呈现出写意性的审美风范,艺术品凝聚着审美价值和创作劳动,因此具备普通商品的交换价值,但作为商品的艺术作品,较一般物质商品其价值和意义更深刻。
消费充斥着时尚流行概念和因素,具有较强的变动性,消费观念及其改变受到社会阶层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消费群体的影响,具有一定资历的消费群体在社会消费的时尚竞赛中,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艺术品投资作为一种社会消费类型,其博兴有赖于这一社会富裕阶层对消费方式的引导,在富裕消费阶层的示范和影响下,广大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费群体或阶层得以崛起,并纷纷投资艺术品。
一、书画艺术品的审美价值艺术品的可见价值即艺术价值,例如玉器、书画、瓷器、文房四宝和木雕、牙雕等,既有哲学气息和把玩的功用,但在这些外在可见的价值之外,还具有教育、纪念、娱乐和品格等潜在的隐形价值,这些内涵内化为艺术品的精神气质,但却有着文化标志性的意义。
由于艺术品模糊的价值标准,导致艺术品拍卖过程中的价格变动,并为人为因素的干扰和操控提供了广大的空间。
艺术品同其他商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背后丰富的文化精神和人文因素,它是特定民族在特定时期的文化见证ⅱ。
王鸿谈书画鉴定之——张大千画作鉴赏随笔徐悲鸿说:“张大千是近现代书画大师中学贯古今的大家,500年出此一人。
”近些年,随着其画价的飙升,市场上张大千的伪作层出不穷。
鉴别张大千的作品,从笔墨看,作伪者虽信手挥洒却力不从心,往往执笔彷徨、行笔迟疑、收笔轻飘,时时露出顿点主角,这些非常容易辨认。
张大千的大泼墨、泼彩作品国内流传的原作较少。
他的泼彩作品有一种独特气韵,使自然与人的艺术感觉互相交融,伪作笔墨松散、气韵飘忽。
另外,在辨识张大千的作品时,考究题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张大千的书法早年受曾熙、清道人李瑞清以及汉魏碑版的影响较大。
写这种书法,象形较易,写出精神很难,因而仿造者很难造出他那曲折繁茂的书法。
从张大千落款中可以看出,“大千居士张爰”这6个字中的前4个字在笔画上是相连的,而且即便有的时候这种相连并没有在墨迹上体现,但如果仔细观察揣摩,依然可以看出这4个字在气韵上的连贯,是一气呵成、一笔书就的。
作伪者由于自己的不自信,在题款署名上只能亦步亦趋地摹写,使得“大千居士”这4个字互不相连,有违真迹。
同时伪作中往往写不好“爰”字,大多笔画很细,写得很轻,看似轻巧实则迟疑。
王鸿谈书画鉴赏之——齐白石的虾随笔齐白石老人以画虾而得名,从51岁到75岁,齐白石一直在画虾,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画虾是建立在对《虾》本身的朝夕观察下而领悟和体会的。
他画虾的腹部分成五节。
伸、曲、弯、弹非常有力。
虾的头部用浓淡墨相生的办法,表现虾的头胸分量更重,透明感更强。
齐白石所画的虾体晶莹剔透之感是建立在长期对虾的细细观察和反复推敲的结果。
他的作品落笔精准而墨痕稍有浸润晕化,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那透明是“混沌中放出的光明”,厚重而具有质感,是虾坚实的铠甲透过清水后的半透明质感。
而赝品:墨色单薄,透明如纸,没有质感,因无法控制宣纸的水分变化,形体或臃肿、或干瘪,没有生气。
那么白石所画的真迹表现在:虾须:书法用笔技巧高超,集圆润、老辣、纤细、雄强、精微等审美元素于一体,笔断而气连,极富技术含量,是真品重要的防伪标识。
浅谈中国艺术市场书画艺术品的鉴赏与收藏中国艺术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繁荣,各种艺术品的交易逐渐增多,书画艺术品的收藏也越来越普及。
书画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也需要个人的爱好和感性的认识。
下面就从鉴赏和收藏两方面浅谈一下中国艺术市场的书画艺术品。
一、鉴赏1.了解大师画作在鉴赏绘画作品时,首先要了解大师画作的笔触、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只有对于传统艺术的文化底蕴有一定了解,才能够正确的辨别真伪。
看一幅画作时,可以根据画中的主题去了解画家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处理方法。
2.观察整体效果欣赏一幅画作时,首先要看它的整体效果。
尽量站在远处观察,看其构图、线条和色彩是否协调和谐,是否能够表达出艺术家所要传递的思想情感。
通过观察画的整体效果,可以初步判断它的真假。
3.细节观察在看一幅画时,还需要仔细观察细节。
细节的处理往往可以突显出画家的功力和个性。
例如人物画中的面部特征,动物画中的神态和肌肉结构等。
细节的观察需要用心去体会画家的用意和表达方式,以此判断画的价值和真伪。
4.对比鉴别对比鉴别也是鉴赏的一种方法。
可以拿同一作者不同年代的作品进行对比,观察其风格和技法上是否有变化。
同时也可以拿同一时期的不同画家进行对比,观察其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通过对比鉴别能够更加科学的判断画作的真伪和价值。
二、收藏1.了解市场行情收藏书画艺术品,首先要了解市场行情。
一些古代名家的作品价格昂贵,而一些当代模仿、伪造、仿作的作品有时同样可以达到很高的价格。
在收藏书画艺术品之前,要了解该艺术家的市场行情和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情况,以此来判断其真伪及其价值。
2.自身爱好决定收藏艺术品的收藏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活动。
每个人有不同的爱好和偏好,因此每个人收藏的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
在选择书画艺术品时,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经济条件来确定收藏的范围和方向。
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3.注意品质及保存在购买书画艺术品时,最好选择质量好、保存良好的作品。
我国书画类艺术品资产组合及投资收益优化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 国内外书画类艺术品市场分析 (5)2.1 国外书画类艺术品市场概况 (6)2.2 我国书画类艺术品市场概况 (8)2.3 市场发展趋势及风险分析 (9)3. 书画类艺术品资产组合构建 (10)3.1 资产组合原则 (12)3.2 资产分类及权重分配 (12)3.3 资产组合构建方法 (13)4. 投资收益优化策略 (15)4.1 收益预测方法 (16)4.2 风险控制措施 (17)4.3 收益最大化策略 (18)5. 案例分析 (20)5.1 案例选取及数据来源 (21)5.2 案例分析步骤 (22)5.3 案例分析结果 (23)6. 模型构建与应用 (25)6.1 模型构建原理 (26)6.2 模型参数设置 (27)6.3 模型应用效果评估 (28)7. 实证分析 (29)7.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7.2 实证分析模型 (32)7.3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 (33)8. 政策建议 (35)8.1 政策环境分析 (36)8.2 政策建议 (37)1. 内容简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书画类艺术品资产组合及其投资收益的优化策略。
首先,文章将对我国书画市场的现状进行概述,包括市场发展趋势、投资者构成以及主要投资品种等。
随后,本文将分析书画类艺术品投资的风险与机遇,探讨影响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介绍构建书画类艺术品资产组合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品种选择、投资比例、风险控制等方面。
此外,本文还将结合实际案例,对书画类艺术品投资收益的优化策略进行实证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投资建议。
本文将对我国书画类艺术品资产组合及投资收益优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艺术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书画艺术品市场周期与投资收益初探
王译旋
【期刊名称】《收藏与投资》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的人将目光焦距于投资行业,而在这其中,艺术品投资是投资行业的一个新兴热潮.在众多的艺术品选择当中,由于书画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因此成为了艺术品投资当中的主要投资方式.绝大多数的投资者认为,与其将钱放入银行或者从事高风险的金融投资,不如选择升值空间更大的书画艺术品.本文针对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我国的书画艺术品投资效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王译旋
【作者单位】北京国一金典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书画艺术品市场周期与投资收益的研究 [J], 周思达;贺炜;杨胜刚
2.书画艺术品市场周期与投资收益分析 [J], 柳芳
3.寒流逐步向艺术品市场袭来--2014年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表现 [J], 吴伟忠
4.书画艺术品市场周期与投资收益初探 [J], 王译旋;
5.南宁市书画艺术品市场管理初探——以画廊经营模式为例 [J], 何迪斯;赵笃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