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律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如何保护
- 格式:docx
- 大小:13.22 KB
- 文档页数: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0.12.29•【文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司法解释•【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驰名商标认定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7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等十八件知识产权类司法解释的决定》修正)为在审理侵犯商标权等民事纠纷案件中依法保护驰名商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本解释所称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境内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
第二条在下列民事纠纷案件中,当事人以商标驰名作为事实根据,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为确有必要的,对所涉商标是否驰名作出认定:(一)以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为由,提起的侵犯商标权诉讼;(二)以企业名称与其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为由,提起的侵犯商标权或者不正当竞争诉讼;(三)符合本解释第六条规定的抗辩或者反诉的诉讼。
第三条在下列民事纠纷案件中,人民法院对于所涉商标是否驰名不予审查:(一)被诉侵犯商标权或者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成立不以商标驰名为事实根据的;(二)被诉侵犯商标权或者不正当竞争行为因不具备法律规定的其他要件而不成立的。
原告以被告注册、使用的域名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认为由,提起的侵权诉讼,按照前款第(一)项的规定处理。
第四条人民法院认定商标是否驰名,应当以证明其驰名的事实为依据,综合考虑商标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各项因素,但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无需考虑该条规定的全部因素即足以认定商标驰名的情形除外。
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国内外发展现状好嘞,咱们今天聊聊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那些事儿。
说起商标,大家肯定都知道,品牌就像是人的名片,亮闪闪的,能让人一眼认出来。
不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这可就有点复杂了。
你想啊,很多大品牌都是通过商标打出名号的,像可口可乐、耐克这样的,简直就像是商标界的明星。
可是,有些商标没注册,依然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咋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个话题。
未注册的驰名商标,这个概念可不是随便提出来的。
它的背后有一整套法律保护机制。
在中国,如果一个商标在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即便没有注册,也能享受到一定的法律保护。
就像有句话说得好:“名不正则言不顺。
”只要这个商标被大众熟知,法律也会对它伸出援手。
这样一来,商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品牌不受侵害。
再说说国外的情况。
欧美那边的商标法可谓是复杂多变,各种条款和规定像山一样高。
不过,大体上,他们也认同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
美国有个“公平使用”的原则,意思是说,只要你不故意去模仿别人的商标,且没有造成消费者混淆,基本上就没啥事儿。
听起来好像很宽松,但有时候也是个双刃剑。
毕竟,消费者的认知和商家的使用界限,有时候就像是个模糊的边界,容易踩到雷。
说到这里,咱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商标侵权的那些故事了。
市面上有不少小品牌,仗着人家没注册,就胡乱使用别人的商标。
可结果往往是自作自受,闹得不可开交。
法院里上演的那些“商标大战”,可真是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比如说,有个品牌的T恤,被另一个小品牌抄袭了,结果原品牌一怒之下把对方告了,打得不可开交,最后还得赔钱。
哎,这样的事情真的是让人感叹,商标就像是保护伞,一旦没撑好,雨就下得淋漓尽致。
不过,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也不是那么简单。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儿。
哎,有的企业老板只顾着眼前的利益,没想到自己的品牌有一天会被别人抢走。
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为时已晚。
真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有时候真是太晚了。
我国对驰需商标的认定及法律保护摘要:驰名商标是商标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驰名商标的认左和保护一直是我国学界关注的热点。
信息时代无孔不入的广告向我们传递着各式各样的商标,尤其是驰名商标,诸如"立白";、"可口可乐”;等。
广告宣传中所标榜的驰名商标往往会引导消费者购买到满意的产品,同时为商家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使得驰需商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而对驰名商标的认左是保护驰名商标的前提。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驰需商标的认左,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国际条约,对驰爼商标的认龙方式以及驰划商标的保护制度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如何保护驰名商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热点:产品:效益;探讨引言我国于2001年口月10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 不同法域下的法律理念、价值、规则的融合是WT0的统一规则,从这一左义上来讲,知识产权”入世”;,就是代表着知识产权法律的”入世”;。
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第16条第2款、第3款明确规定了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是对《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简称《巴黎公约》)1967年条约中第6条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就必须全而履行着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的国际义务,包括履行TRIPS协议的规立。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驰名商标的认世与法律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驰划商标概述(-)驰名商标的含义驰名商标,通常是指那些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大众较为熟悉认可的,并且有很强竞争力的商标。
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3年颁布的《驰需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左》说明,"驰爼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很髙声誉的商标。
";法国学者Y.St.Gal 则称驰紅商标是指"为广大公众所熟知,且具有卓越声誉的商标而言”;。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简介二、驰名商标的定义和保护范围三、巴黎公约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规定四、驰名商标的保护程序和注意事项五、结论正文(篇1)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简介《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简称《巴黎公约》,是于 1883 年 3 月20 日在巴黎签订,1884 年 7 月 7 日生效的第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国际公约。
该公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工业产权,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制止不正当竞争等,以保证一成员国的工业产权在所有其他成员国都得到保护。
二、驰名商标的定义和保护范围驰名商标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相关公众对其有较高知名度,能够识别其商品来源的商标。
根据《巴黎公约》的规定,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已注册的商标,也包括未注册的商标。
三、巴黎公约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规定《巴黎公约》规定,对于成员国国民所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不能以申请人未在其该国申请、注册或续展为由而加以拒绝或使其注册失效。
在一个成员国正式注册的商标与在其它成员国包括申请人所在国注册的商标无关。
这就是说,商标在一成员国取得注册之后,就独立于原商标,即使原注册国已将该商标予以撤销,或因其未办理续展手续而无效,但都不影响它在其它成员国所受到的保护。
四、驰名商标的保护程序和注意事项驰名商标的保护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所有人申请保护后,公约成员国应依据本国法律进行审查,确认其是否符合驰名商标的认定条件。
在保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驰名商标的保护需要所有人提出申请,公约成员国有义务依据本国法律进行审查;2.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包括已注册和未注册的商标;3.一成员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不受原注册国对该商标的处理影响;4.驰名商标所有人应在 5 年之内提出撤销他人抢注的商标。
五、结论《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保护了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基础讲义:驰名商标的保护
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基础讲义:驰名商标的保护。
司法考试基础知识在司法考试复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定要引起重视。
我们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驰名商标的概念
驰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
商标的驰名与注册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2.驰名商标的认定
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2)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3)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4)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5)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驰名商标的认定机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和人民法院。
认定工作依当事人请求在个案中进行,个案认定只对该案发生效力。
3.驰名商标的保护
(1)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对于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对于已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2)禁止用作商号登记。
商标所有人认为他人将其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
登记,可能欺骗公众或者对公众造成误解的,可以向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申请撤销该企业名称登记。
CPTPP规则下我国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发展路径研究发布时间:2023-01-13T09:12:22.07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6期第8月作者:陈天歌[导读] CPTPP协定作为目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最高的自由贸易协定,在未注册驰名商标等方面给予了高水平的保护。
陈天歌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郑州 450007摘要:CPTPP协定作为目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最高的自由贸易协定,在未注册驰名商标等方面给予了高水平的保护。
研究CPTPP中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规则,将我国商标法与高水平国际标准相接轨,符合我国完善商标权法律保护体系,并于CPTPP协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客观需要。
应当承认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地位,实行商标注册取得原则为主、使用取得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赋予未注册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地位,并完善其民事救济制度。
关键词:CPTPP协定;未注册驰名商标;商标取得制度CPTPP,全称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其前身为由美国主导的共12个泛太平洋地区国家参与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美国退出TPP协定后,在日本的大力推动下,美国以外的11个TPP成员国达成共识,CPTPP应运而生。
CPTPP协定继承了原有TPP协定的大部分内容,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促进缔约方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合作,推动货物、服务和投资更加无缝化流动。
CPTPP对于TPP协议中的20项内容做出了冻结处理,其中11项同知识产权条款有关,但其依然代表着高于TRIPs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目前,CPTPP成员国所覆盖的人口超过5亿,占全球GDP份额的13.4%。
以GDP衡量,CPTPP是全球仅次于《美墨加协议》(USMCA,原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以及欧洲共同市场之外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对驰名商标特别保护的规定驰名商标,是指经较长的使用时间,使用商标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的质量在消费者中信誉卓著、知名度很高的商标。
在涉外商标注册中,也对驰名商标特别保护做了一些规定。
下面来详细看看涉外商标对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的规定。
《巴黎公约》第6条之二规定了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要求各成员国的国内法都必须禁止使用与成员国中的任何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记,并拒绝这种标记的商标注册申请,如果已经获得注册则应予以撤销,即使未在该国注册的驰名商标也同样受特别保护,即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可以阻止其他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核准注册。
“驰名商标”(Well-known TrademarK)又称为周知商标,最早出现在1883年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
我国于1984年加入《巴黎公约》,成为其第95个成员国。
和其他加入《巴黎公约》的成员国一样,依据该公约的规定对驰名商标给予特殊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商标法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中指出:驰名商标就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相关公众包括与使用商标所标示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生产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其他经营者以及经销渠道中所涉及的销售者和相关人员等。
“驰名商标”,最早来自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按照国际和国内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驰名商标制度是为充分保护知名商标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而创设的,其宗旨是合理保护相关的商标所有权,维护公平竞争,制止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驰名商标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巩固地位,对抗恶意抢注、不同商品的相似商标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中国企业纷纷申请认定其商标为驰名商标。
所谓的驰名商标,是相对所涉及的侵权纠纷而言的,其被作为驰名商标而被保护的效力,也是有一定范围和强度的。
在这一个纠纷中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并不等于在另外的侵权纠纷中也享受驰名商标的待遇。
知识产权法:驰名商标名词解释知识产权法是指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其中包括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驰名商标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者一定范围内,由于其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良好声誉而被认为是享有高度特殊保护的商标。
本文将详细解释驰名商标及其在知识产权法中的重要性、保护措施以及相关案例。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驰名商标是指具有高度知名度和良好声誉的商标,它在公众中享有较高的辨识度和美誉度。
一般来说,只有经过长期广泛使用,并且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商标才能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驰名商标不仅仅是企业的资产,更代表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价值。
二、知识产权法中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为了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各国都对驰名商标给予了特殊保护。
以下是知识产权法中常见用于保护驰名商标的措施:1. 反不正当竞争保护在不同的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保护商业主体的合法权益,防止其他企业通过虚假宣传、商业诽谤、商业贿赂等手段侵犯驰名商标的声誉和利益。
2. 商标法保护商标法是保护驰名商标最主要的法律依据。
根据各国商标法规定,对于驰名商标的注册申请和使用都享有优先权,并且可以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近的商标。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知识产权法中重要的一环。
对于驰名商标来说,消费者对其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有着高度认可和信任。
因此,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针对侵犯驰名商标造成的误导、虚假宣传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三、驰名商标案例分析下面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驰名商标案例:1. 苹果(Apple)苹果公司的商标“Apple”可谓是全球最知名的驰名商标之一。
该商标在全球范围内享有高度辨识度和美誉度,代表了高科技和创新。
苹果公司通过积极维权,保护自己的商标不受侵犯。
2. 耐克(Nike)耐克公司的商标“Nike”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驰名商标之一。
该商标以简洁、动感的设计风格,成功塑造了耐克品牌形象,并且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3. 麦当劳(McDonald’s)麦当劳公司的“M”字形商标被广泛认可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享有高度知名度。
中国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邝宪平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完善的阶段。
随着驰名商标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经济意义,对其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增强,对此国际上和国内都进行了相关的立法来保护驰名商标。
我国虽已加大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但与驰名商标有密切联系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须进一步加强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笔者首先从驰名商标概念的界定,驰名商标的认定分析;其次针对我国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制度的建议。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及认定(一)驰名商标概念驰名商标是WELL-KNOWNMARK的译名,又称“周知商标“,“知名商标“。
它大体上具有两层含义,即作为商标本身的含义与作为制度的含义。
1.作为商标,驰名商标是指经过长期使用,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
它有以下几层含义:(1)驰名商标所标识的商品的质量恒定、优良。
驰名商标之所以信誉卓著,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在于其商品的质量水平能够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2)驰名商标应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所谓“在市场上“是指驰名商标处于商业使用中的商标。
“较高声誉“,是指驰名商标必须获得良好评价。
(3)驰名商标应为相关公众所熟知。
“相关公众“,即指驰名商标指定商品的消费者或其相关行业的人士,它并不要求驰名商标为妇孺皆知。
所谓“熟知“,就是指普遍知晓且认知较久,即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2.作为制度,驰名商标是指驰名商标本身可能获得一种特别保护,是对一般商标保护原则的一种补充。
即当一商标在市场已经具有一种特殊影响,以至于相关领域的普通消费者见到该商标时,一般不再对商标本身给予特别的关注就可能做出购买的选择,从而使这种商标的标识作用已经超出了使用它的商品本身。
当其他的商品生产者使用与该驰名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商标生产商品时,同样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及其它方面与生产者的关系产生误认或者混淆的,法律即应对这种使用加以制止,并赋予商标权人请求法律救济的权利。
法律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如何保护?
没有注册的驰名商标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有一定的限制。
如果他人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中使用“未注册驰名商标”的。
商标持有人有权禁止侵权人注册和使用,但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概念解读
在中国境内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的商标,为驰名商标。
没有注册的驰名商标也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有一定的限制。
如果他人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中使用“未注册驰名商标”的。
商标持有人有权禁止侵权人注册和使用,但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十三条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参考案例
甲为一家服装生产公司,“莉贝贝”为其对外宣传得商标,因为甲公司生产的服装新颖质量好,所以被公众所熟知,很多客户都愿意“莉贝贝”的衣服。
但是甲公司由于疏忽,一直没有申请注册“莉贝贝”为商标。
乙公司故意模仿甲公司“莉贝贝”的商标,并生产质量较差的服装,严重影响了甲公司的销售业绩。
因此甲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停止使用“莉贝贝”商标,并且赔偿甲公司的损失6万元。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莉贝贝”为驰名商标,但是甲公司没有注册,“莉贝贝”不是注册商标,因此保护受到限制。
乙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不得再使用“莉贝贝”商标。
但是甲要求赔偿的诉讼请求被驳回,因为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不得要求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