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 格式:docx
  • 大小:11.81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初中历史以基本史实为主,如果不能形

成有效记忆,就等于没学。在学习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理智、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很多学生很认真,很努力,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出现了学习困难,我想这与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当有关,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初中生知识储备不足,比较感性,在历史评价这方面是比较薄弱的,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好人”“坏人”“好事”“坏事”的浅显、稚嫩层面上,因此培养他们正确的历史评价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

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

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品质

和关键成就。

•历史学科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

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

学科特性的品质。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的探究,对教学实践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具体到初中历史,我认为其基本的核心

素养包括:基本的史实、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学习方法和对人物的评价方法等。•一、基本史实。

•初中历史以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简单经过、结果和影响等)

为主,如果不能形成有效记忆,就等于

没学。所谓的“运用”、“发挥”也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没有基本的记忆,哪来

的“运用”、“发挥”?所以,基本史实的掌握是初中历史学科的首要素养。很多人

认为历史考试反正是开卷,到时候随便

抄抄就行,没必要再去记忆,这种想法

大错特错。的确,历史是开卷考试,但

是绝大部分题目是运用题,需要在熟练

掌握书本知识基础上加以综合分析,这

样的题目指望临时抄书是不可能的。即

使填空题能查到,如果每题都查看书本,也是非常的浪费时间。退一万步说,即

使每题都能在书本上找到答案,通过抄

书考了满分。但是书本一合,什么都不

知道,那其实还是为零。总不能在别人

问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一战爆发根源是什么”时,你说我先去查查历史课本去,那你和没学过历史又有

什么区别呢?所以不管是开卷还是闭卷,都应该要熟练记忆基本的史实,这是最

基础的,这与素质教育并不冲突,素质

教育并不是说就不要记忆。很多时候,

学生不愿背诵和记忆只不过是拿素质教

育作为自己偷懒的幌子而已。当然,死

记硬背不可取,我们主张有意义的学习,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

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

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理智、

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注重弘扬民族精神。传统的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对学生知

识的传授,只要学生学得好、分数高、

成绩好,就足够了,就自然是一名优秀

的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是狭隘的,功

利的,甚至最终是失败的。这样的教育

方式,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学习考

试的“机器”,学校则变成了“流水线生产”的“工厂”。于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都高分低能,缺乏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理

智以及道德情感;缺乏较高的审美情趣,

缺乏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这样的人才难道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所希望的人才吗?答案显而易见。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人可能会担心

德育、美育等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对智

育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其实大可不必,一个拥有健全人格、良好品德和审美情

趣的学生更能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更能

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与“美”,会更加的热爱学习。所以德育、美育的开展不仅不

会阻碍智育的开展,还能起到很好的促

进作用。

•在历史教学(当然包括其他科目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应该有计划

有意识的加强“德育”和“美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健

全的人格、良好的理智、道德情感和审

美情趣。比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傲人的科

技成就时,教师要让学生充满着赞叹,

进而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应该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介绍古代汉字字体的演变以及书法艺术时,要结合各种书法作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书法的美;在介绍《史记》时,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名篇,展示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认识到《史记》不仅是一本史书,还是一部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讲述到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等史实时,要让学生从这些人物的经历中,感受到他们不畏艰辛、勇于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人格魅力;从文天祥和史可法的宁死不屈中,感受到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从长征中感受到红军战士不怕吃苦、不惧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从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史中感受到:中国人民具有一贯的爱国主义热情。这些精神都

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我们必

须继承和发扬的,是鼓舞着中华民族向

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学习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很

认真,很努力,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

出现了学习困难,我想这与他们的学习

方法不当有关。所以,有效的学习方法

也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要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如自学法,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如对于某

个朝代的建立者、建立的民族、建立时

间和都城),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得出答案,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

自学能力,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加

深印象。归纳、总结法,教师可以给出

一些材料,让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总结

出结论,这比平铺直叙效果要好得多,

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还能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如对于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