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治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78.10 KB
- 文档页数:3
靶向调控毛囊干细胞功能治疗雄激素脱发的研究进展
胡婕;胡韫伟;张晓雅;梁嘉莹;吴建新;黄庆
【期刊名称】《药物资讯》
【年(卷),期】2024(13)3
【摘要】雄激素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 AGA)是一种最常见的脱发类型。
通过靶向调控毛囊干细胞功能改善AG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毛囊干细胞在调节毛囊周期生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调控策略包括:调节毛囊干细胞微环境、干预信号传导与生长因子表达等。
本篇综述基于AGA的发病机制,总结了近年来靶向调控毛囊干细胞治疗AGA的相关研究,讨论了此种策略对于治疗AGA的可能性及优势,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11页(P187-197)
【作者】胡婕;胡韫伟;张晓雅;梁嘉莹;吴建新;黄庆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男性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毛囊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初步研究
2.七宝美髯汤加减联合非剥脱性点阵铒激光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临床疗效及对头皮血流动力学和毛囊的影响
3.干细胞治疗雄激素脱发的研究进展
4.毛囊及相关干细胞在雄激素性脱发中的作用研究
5.毛囊靶向递药系统及其在痤疮和脱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雄激素性秃发,也称为脂溢性秃发或男性型秃发,是一种常见的毛发疾病。
在中国,男性型秃发的患病率约为3%,女性型秃发的患病率约为0%,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雄激素性秃发,提高诊疗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雄激素性秃发的定义、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雄激素性秃发是指在雄性激素影响下,发际线后移、头顶毛发变细变短的现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男性型秃发分为七级,从发际线正常到发际线后移至头顶形成马蹄形。
女性型秃发则表现为头顶毛发变细,但发际线基本保持不变。
雄激素性秃发的病因复杂,主要与遗传、雄激素代谢、微炎症等因素有关。
遗传是雄激素性秃发发生的主要因素,患者往往有家族史。
雄激素代谢异常使得患者对雄激素更为敏感,加速了毛囊微型化的过程。
微炎症、精神压力、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可能对秃发的发生起到一定影响。
雄激素性秃发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男性型秃发表现为发际线后移,女性型秃发表现为头顶毛发变细。
实验室检查包括性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用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秃发的疾病。
医生在诊断时,还应询问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等信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因。
雄激素性秃发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抗雄激素药物和外涂抗脱发药物,如非那雄胺和米诺地尔等。
物理治疗包括激光照射、低能量激光治疗等,可刺激毛囊生长,延缓秃发进程。
中医治疗则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敷,以及针灸等疗法,具有调理身体、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患者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以辅助治疗秃发。
预防雄激素性秃发的方法包括饮食调整、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
患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蔬菜、水果等,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和脂肪。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秃发。
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怎么治疗?从根源上减少脱发的可能!说起内分泌失调,很多女生一定会想到自己一个月总有的那么几天,但其实呢,内分泌失调也是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怎么治疗呢?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怎么治疗?很多脱发患者会觉得洗头发会引起脱发。
头皮油脂分泌旺盛,油脂过多,从而难免会增加洗头的次数,而医生认为,一般冬天3-4天洗头一次,夏天2-3天洗头一次是正常的洗头频率,太频繁洗头会增加对毛囊的刺激,而隔太久才洗头则易滋生糠秕孢子菌,使脱发加重。
这一点对于那些常常掉发的人来说及其重要,所以,要适当洗发。
过多过少都不好,只有适当洗头才能起到防止脱发的作用。
从药物治疗的方面讲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怎么治疗,其实可以选择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
它是一种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可阻止钙离子进入,松驰血管平滑肌,促进血液流动,从而有助于头发生长。
研究发现达霏欣米诺地尔是通过存在于毛囊根部的磺基转移酶的催化形成米诺地尔硫酸盐,刺激毛囊生长。
米诺地尔最早用于口服治疗高血压,后因为副作用为多毛症被研发为生发产品,是目前唯一经中美食药监局同时批准用于治疗脱发的外用药。
且其为外用搽剂,安全舒适,刺激小,油腻小,更安全,一盒60ml,3个月用3盒为一疗程,两个疗程以上使用,效果更佳。
而且达霏欣关注男女脱发差异性,拥有5%浓度专用的男士型和2%浓度专用的女士型,从而解决了女士使用5%浓度易出现多毛症的问题,实现了男女分治,更安全。
同时,在食物的选择上要荤素搭配,保持品种多样,每天饮食尽量多样化,不要长时间吃一种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与刺激性食品;适当运动,尤其是多参加户外锻炼,积极健身,做到劳逸结合。
并且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努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惊、怒、恐等一切不良精神刺激,避免内分泌失调,从根源上减少脱发的可能。
摘要:雄性激素脱发,又称男性型脱发或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主要影响男性,但也可能发生在女性身上。
本文将详细介绍雄性激素脱发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旨在帮助脱发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一、雄性激素脱发的基本知识1. 雄性激素脱发的病因雄性激素脱发的主要病因是遗传因素和雄性激素水平过高。
遗传因素决定了毛囊对雄性激素的敏感性,而雄性激素水平过高则可能由内分泌失调、生活压力、药物等因素引起。
2. 雄性激素脱发的症状雄性激素脱发的典型症状是头发逐渐稀疏,发际线后移,头顶部头发稀疏,严重者可出现“地中海”现象。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皮油腻、瘙痒等症状。
二、雄性激素脱发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非那雄胺(Finasteride):非那雄胺是一种5α-还原酶抑制剂,能够减少头皮中二氢睾酮(DHT)的生成,从而减缓或停止脱发。
非那雄胺适用于男性雄性激素脱发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
(2)米诺地尔(Minoxidil):米诺地尔是一种血管扩张剂,能够刺激毛囊生长,改善头皮血液循环。
米诺地尔适用于男女雄性激素脱发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
2. 手术治疗(1)毛发移植:毛发移植是一种将后枕部健康毛囊移植到脱发区域的手术。
手术方法包括FUE(毛囊单位提取)和FUT(毛囊单位移植)等。
毛发移植适用于脱发面积较大的患者。
(2)头皮缩减术:头皮缩减术是一种通过切除头皮多余组织,使头皮紧致,从而改善脱发外观的手术。
头皮缩减术适用于脱发区域较大,头皮松弛的患者。
3. 生活方式调整(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减轻生活压力,改善内分泌。
(2)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蛋、奶、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3)避免过度烫发、染发:化学物质对头皮和毛囊的刺激可能导致脱发。
(4)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改善内分泌。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5, 4(3), 36-41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5 in Hans. /journal/tcm/10.12677/tcm.2015.43007Research Advance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wcharoen Nakornsub, Ansheng Yu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University, ShanghaiEmail: kratuainw@Received: Jul. 22nd, 2015; accepted: Aug. 3rd, 2015; published: Aug. 11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AGA is the most common alopecia in clinic. It shows gradual alopecia with thinner hair on fore-head and front top of the head, then to the top head, belonging to the androgen autosome’s domi-nant heredity polytrope disease. TCM has advantages on it. The article sums up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on therapy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pecial formula, other therapy, acupuncture, etc.KeywordsAGA, TCM Treatmen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中医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研究进展刘城财,余安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科,上海Email: kratuainw@收稿日期:2015年7月22日;录用日期:2015年8月3日;发布日期:2015年8月11日摘要雄激素性脱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脱发类型。
雄性激素脱发怎么改善?生发自救指南!雄性激素脱发怎么改善?从去脂、抑制、修复入手解决!头发渐渐脱落,头秃的情况愈加明显,这些症状让很多患者感到十分的自卑。
为此,他们使用过很多的方法,但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难道雄脱一辈子就没有救吗?错,其实雄性激素脱发是有机会拯救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雄性激素脱发怎么改善!专家指出,雄激素性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是目前男性脱发患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脱发类型。
其原因就是雄性激素分泌异常所致,导致头部毛囊受到双氢睾酮的影响,从而诱发头发变细、脱落等各种脱发症状。
同时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遗传、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
在其治疗问题上,患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解决。
具体建议和方法如下:一、通过控制油脂,起到缓解雄性激素脱发症状的作用很多的雄性激素脱发患者都会感到头发油腻,头发细软等情况。
改善这两种脱发症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减少油脂的分泌,深度清洁头皮环境,为头发生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患者可以通过专业的洗发水,起到减少油脂分泌和清洁头皮环境的功效。
二、通过平衡雄性激素分泌水平,减少其对毛囊的侵害雄性激素脱发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雄性激素分泌失衡所致,因此,如何平衡人体雄性激素,对于脱发的治疗和缓解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点上,患者需要从日常生活方式入手,患者首先要减少熬夜的习惯,缓解自身的压力。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雄性激素失衡。
三、补充营养物质,缓解头发细软、发黄的症状诱发雄性激素脱发的原因很多,除了雄性激素本身因素外,营养不良或者不均衡也可以导致雄性激素脱发的发生。
在这一点上,患者可以通过食疗方法,补充头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保持营养均衡,从而有利于减少头发发质受损的情况。
四、通过专业的方法,修复受损毛囊,实现生发的目的除了以上日常方法外,有必要采取一种专业的治疗方法,比如使用专业的防脱生发产品。
这里推荐植司泉,从网上看,它的口碑和防脱生发效果都非常优秀,很多网友都在分享自身使用的心得,并且很多网友表示已经成功实现去油、止脱、生发的目的。
低能量激光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一、低能量激光治疗的作用机制1. 促进细胞代谢和血液循环通过低能量激光的照射,可以促进头皮细胞的代谢功能,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从而有效改善头发生长的环境。
低能量激光还能够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增加毛囊的营养供应,有利于头发的生长和修复。
2. 减少炎症反应雄激素性秃发往往伴随着头皮的炎症反应,影响毛囊的正常功能。
低能量激光治疗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改善头皮的情况,有助于减缓秃发的速度,并促进头发的再生。
3. 提高毛囊细胞的活力通过低能量激光的照射,可以促进毛囊细胞的活力,增加毛囊的分泌功能,从而促进头发的生长并改善头发质量。
以上几点是低能量激光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主要作用机制,通过这些作用机制,低能量激光可以改善头发的生长环境,减缓秃发的速度,促进头发的再生,对于治疗雄激素性秃发具有显著的疗效。
二、低能量激光治疗的研究进展1. 临床疗效的验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低能量激光治疗对于雄激素性秃发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发表在《皮肤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经过一年的低能量激光治疗后,患者的脱发部位出现了明显的头发再生,头发的数量和密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这些临床研究结果为低能量激光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 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对于低能量激光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低能量激光可以激活头皮细胞的能量代谢途径,增加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促进细胞的代谢活力。
低能量激光还能够调节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毛囊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头发的生长。
这些机制的深入研究为低能量激光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解释。
3. 技术的不断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低能量激光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目前市面上已经推出了多款低能量激光治疗仪器,这些仪器在治疗的效果和操作的便利性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进,低能量激光治疗的疗效将会更加显著,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进展脱发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皮肤病难题,不仅给患者造成美观上的困扰,更对其心理造成了负担。
其中,在人群中较为常见的是雄激素性秃发,为雄激素依赖的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头发密度进行性减少。
现阶段的治疗方法主要为系统使用非那雄胺和(或)局部使用米诺地尔,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使用毛发移植。
但非那雄胺可能影响性功能,并且不适用于女性患者,米诺地尔可引起多毛症、过敏等,而毛发移植价格较高。
富血小板血浆(PRP)作为一项新兴的治疗手段,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1 PRP的简介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浓缩4~7倍的人类自体血小板。
目前已被用于各种皮肤病包括伤口愈合、抗炎以及医美用途。
PRP富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储存于血小板中的α颗粒和致密颗粒中。
α颗粒中含有七个基本的生长因子,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a,PDGFbb和PDGFab)、转化生长因子B(TGF-β1和TGF-β2),上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这些生長因子帮助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诱导血管生成。
致密颗粒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如5-羟色胺、组胺、多巴胺、钙以及腺苷。
这些生物活性因子能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调节炎症反应。
目前理论上有四种富血小板血浆:纯PRP,白细胞和PRP联合(Leukocyte-prp,L-PRP),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M)和白细胞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大多数的研究针对的是纯PRP和白细胞和PRP联合实验(L-PRP)。
纯PRP的临床使用最多,制取方法需抽取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液上清液和红细胞交界处富含大量血小板少量白细胞的部分血浆。
并加入血小板活化剂,如凝血酶或氯化钙激活PRP。
目前,该方法已被大量应用在美容皮肤领域的研究中,富血小板血浆已被大量运用于雄激素性秃发的治疗。
为进一步探讨PRP 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进展,本文进行了相应的文献检索与分析。
2文献分析方法参与者为两名皮肤科医生。
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研究进展脱发,这一困扰着众多人的问题,其中脂溢性脱发尤为常见。
脂溢性脱发,又称为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是一种在青壮年时期就可能出现的脱发类型,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身心压力。
脂溢性脱发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目前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家族中有脂溢性脱发的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往往会显著增加。
雄激素水平的异常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人体内的雄激素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氢睾酮,这种物质会使得毛囊逐渐萎缩,头发变得细软、稀疏,最终导致脱发。
此外,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周围炎症反应、生活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睡眠不足等因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脂溢性脱发的发生和发展。
在临床诊断方面,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脱发症状、家族病史,并结合一些检查来做出判断。
观察脱发的模式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男性患者多表现为前额两侧头发稀疏、发际线后移,逐渐向头顶延伸,最终形成“地中海”式脱发;女性患者则通常表现为头顶头发逐渐稀疏,但发际线一般不后移。
毛发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毛囊和毛发的形态、结构,评估毛发的粗细、密度等指标,为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血液中雄激素水平的检测也有助于明确病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其结果并非诊断的唯一标准。
对于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选择之一。
非那雄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男性脂溢性脱发治疗的药物,它能够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降低二氢睾酮的生成,从而减缓脱发的进程,促进头发的生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非那雄胺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性欲减退等,不过这些副作用在停药后通常可以恢复。
螺内酯则常用于女性脂溢性脱发的治疗,它具有一定的抗雄激素作用。
外用药物方面,米诺地尔是常用的选择。
它可以扩张头皮血管,促进毛囊的血液供应,刺激毛发生长。
使用时需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并且要坚持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一些物理治疗方法也逐渐受到关注。
低能量激光治疗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头皮,改善毛囊周围的微环境,促进毛囊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具有一定的疗效。
穴位放血疗法联合微针配合米诺地尔治疗进展期雄激素性秃发疗效分析摘要:近年来,男性雄激素性秃发问题日益严重,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在治疗雄激素性秃发方面,穴位放血疗法以及微针疗法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米诺地尔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药物,其通过抑制雄激素的作用来减缓秃发的进程。
目前在雄激素性秃发治疗中,穴位放血疗法联合微针配合米诺地尔的疗效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分析。
本文旨在对这一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穴位放血疗法;微针疗法;米诺地尔;雄激素性秃发一、引言雄激素性秃发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多发于成年男性,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雄激素及局部激素受体等多方面因素。
而在临床上,雄激素性秃发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社交问题,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雄激素性秃发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对穴位放血疗法联合微针配合米诺地尔的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疗效进行分析。
本文旨在通过一项临床观察研究对这一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选取年龄在20-40岁之间,确诊为雄激素性秃发的患者60例,均符合雄激素性秃发的诊断标准。
分为三个治疗组:穴位放血疗法组(20例)、微针疗法组(20例)和穴位放血疗法联合微针疗法组(20例)。
取米诺地尔治疗组40例。
2.2 研究方法1)穴位放血疗法:选取百会、风池、百虫窟、太阳穴等穴位进行放血治疗。
2)微针疗法:采用微针刺激头皮局部,刺激头部的毛囊,促进毛发再生。
3)米诺地尔治疗:采用口服米诺地尔治疗,每日1次,每次1mg。
4)评价指标:采用汉密顿秃发评分法(HRSS)、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等指标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
2.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评价指标在不同治疗组间的差异。
脂溢性脱发的中西医治疗进展标签:脂溢性脱发;中医药治疗;西医治疗;综述脂溢性脱发(sA)又称男性型秃发、雄激素性秃发,是皮肤科的常见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
多见于20~40岁男性,好发于头顶及前额两侧。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
由于本病影响美观,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本病治疗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现将该病的中医、西医治疗分类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1.1中医病因病机脂溢性脱发属中医学“发蛀脱发”范畴。
该病病程较长,多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
本虚多为肾精亏损,精不化血,血不养发,发无生长之源而脱落。
中医学认为“发为肾之外候”,“发为血之余”,发的生长全赖于精和血。
标实多为风、湿、热、瘀。
过食肥甘厚昧,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谷内停,湿郁化热,湿热交积,上蒸巅顶,瘀阻经脉,而致毛发失养脱落。
或为素体血热,复感风邪,以致腠里不固,毛窍张开,风热之邪乘虚而入,日久化燥伤阴,阴血不能上承巅顶荣养毛发,则毛根干涸,发焦脱落。
1.2西医病因病理西医对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激素,局部微炎症反应,神经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目前认为,脂溢性脱发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基因遗传性秃发,遗传易感性和头皮毛囊局部雄激素的代谢异常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脂溢性脱发的发生不仅与睾酮及其代谢产物双氢睾酮(DHT)、毛囊单位的Ⅱ型5a-还原酶和雄激素受体(AR)的水平增高直接相关,而且长期精神紧张、饮食失调、心理失衡及病菌感染(如糠秕孢子菌、痤疮棒状杆菌等)亦为诱发或加重本病的重要因素。
2脂溢性脱发治疗2.1中医辨证论治2.1.1湿热内蕴型症见头发油腻,头皮潮红,发根粘腻,头发稀疏脱落,多汗,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
治宜健脾除湿,清热生发。
方用萆薛渗湿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萆(艹解)、浮泻、茯苓、白鲜皮、蒲公英、茵陈蒿、生山楂、炒白术、生薏苡仁、赤石脂、麦芽、甘草等。
雄激素性脱发中西医研究进展王馨雨;王子妤【摘要】雄激素性脱发是临床上常见的脱发类型,表现为毛囊变小、毛发减少,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西医认为该病与雄激素相关且具有遗传性,研究结果显示该病的发病与雄激素受体亲和力增强、毛囊单位的5α-还原酶水平增高,基因,生长因子等因素有关.中医则认为湿热浸润,血热(虚)风燥,肝肾不足可导致该病发生.目前中西医均有应对雄激素性脱发的方法.文章分别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个方面阐释雄激素性脱发的机理、表现和目前的治疗进展.【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9(017)006【总页数】3页(P122-124)【关键词】雄激素;脱发;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作者】王馨雨;王子妤【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脱发由多因素参与导致,感染、激素、免疫、遗传均是可能因素。
脱发可对患者的自信和自尊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心理异常,影响患者生活[1]。
雄激素性脱发是临床上常见的脱发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我国约有21.3%的男性及6.0%的女性不同程度地患有雄激素性脱发[2]。
所以积极研究雄激素性脱发及其进展对脱发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于深受雄激素性脱发问题困扰的患者也有重要意义。
1 现代医学有关雄激素性脱发的研究进展1.1 机理近年来普遍认为该病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多基因遗传病。
目前的研究认为雄激素脱发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雄激素和Ⅱ型5α-还原酶反应,睾酮为机体内主要雄性激素,5α-还原酶与之作用下使其转化为双氢睾酮,其与雄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和生物效能是远超睾酮[3];雄激素对不同部位毛发作用不同,可使头部毛发脱落[4];(2)雄激素受体表达,有研究发现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不同区域头皮雄激素受体表达是有区别的,毛囊隆突部和漏斗部,交界区及脱发区雄激素受体表达明显增强,可能是雄激素源性脱发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5];(3)基因,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的调控基因与雄激素性脱发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