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数学三角形

  • 格式:ppt
  • 大小:388.50 K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Z6-5
[思路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DAF=30°,得 出AF=DF=10,在 Rt△FGA 中,根据正弦函数求出 AG 的 长,加上 BG 的长即为旗杆高度.
解:∵∠ADG=30°,∠AFG=60°, ∴∠DAF=30°. ∴AF=DF=10. 在Rt△FGA中, AG=AF·sin∠AFG=10× 23=5 3, ∴AB=1.5+5 3. 答:旗杆 AB 的高度为(1.5+5 3)米.
点(点 P 与点 A,B 不重合),矩形 PECF 的顶
点 E,F 分别在 BC,AC 上.
(1)探究 DE 与 DF 的关系,并给出证明;
(2)当点 P 满足什么条件时,线段 EF 的
长最短?(直接给出结论,不必说明理由)
图 Z6-4
[思路分析](1)连接 CD,首先根据△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 形,∠C=90°,点 D 是 AB 的中点得到CD=AD,CD⊥AD, 然后根据四边形 PECF 是矩形得到△AP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从而得到△DCE≌△DAF,证得 DE=DF,DE⊥DF;
专题六 三角形
三角形是中考必考的内容.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和“三线” 是中考命题的热点,既可以出现在小题中,也可以融入大题中, 是研究几何综合题的基础,所以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必须熟练掌 握.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边) 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中考命题的热点,既可以出现在简单的 解答题中,也可以与特殊四边形、圆和函数形成综合题.以三角 形为背景的应用题也是中考必考内容,一般考查解直角三角形 和勾股定理的应用居多.
BM=FN, ∠BMH=∠FNG, MH=NG,
∴△BMH≌△FNG(SAS), ∴BH=FG.
[解题技巧]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时,注意找准对应 边和对应角,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
与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题
例 3:(2015 年山东淄博)如图 Z6-4,△ABC 是等腰直角三
角形,∠C=90°,点 D 是 AB 的中点,点 P 是 AB 上的一个动
又∵∠1=∠3+∠D,∴∠D=12∠A=12×30°=15°. 答案:A [解题技巧]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求角的度数时, 注意找准所需要的每一个角,可以用数字标明所需要的角.
全等、相似和等腰三角形的证明与性质 例 2:(2015 年广东珠海 已知)ABC,AB=AC,将△ABC 沿 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1)如图Z6-2,连接BD,AF,则BD________AF ; ( 填 “>”“<”或“=”) (2)如图 Z6-3,M 为 AB 边上一点,过 M 作 BC 的平行线 MN 分别交边 AC,DE,DF 于点 G,H,N,连接 BH,GF, 求证:BH=GF.
图 Z6-2
图 Z6-3
[ 思路分析](1)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 与 ∠ ACB 的关系,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 AC 与 DF 的关系,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答案.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GM 与HN 的关系, BM 与FN 的关系,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答案.
(2)根据 DE=DF,DE⊥DF,得到 EF= 2DE= 2DF,从 而得到当 DE 和 DF 同时最短时,EF 最短得到此时点P 与点D 重合线段 EF 最短.
解:(1)DE=DF,DE⊥DF. 证明如下:连接 CD.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点D 是AB 的 中点,∴CD=AD,CD⊥AD. ∵四边形 PECF 是矩形, ∴CE=FP,FP∥CB. ∴△A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F=PF=EC, ∴∠DCE=∠A=45°,
[名师点评]解直角三角形是中考必考内容.以生活实例为背 景,利用三角函数求高度、宽度或长度是最常见的题型.根据已 知条件选择合适的三角函数求边长是解题的关键.稍复杂的应 用题常常运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名师点评]与三角形相关的综合题一般与四边形、圆或函 数紧密相连,运用旋转、对称等图形变化方式加以对问题的进 一步探究是常见的命题方式.解决此类题型一般离不开三角形 的基本性质.
解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的应用 例4:(2015 年广东深圳)如图 Z6-5,小丽为了测旗杆 AB 的高度,小丽眼睛距地面 1.5 米,小丽站在 C 点,测出旗杆 A 的仰角为 30°,小丽向前走了 10 米到达点 E,此时的仰角为 60°,求旗杆的高度.
(1)解:由 AB=AC,得∠ABC=∠ACB. 由△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EF,得DF=AC,∠DFE =∠ACB. 在△ABF 和△DFB 中, AB=DF, ∠ABF=∠DFB, BF=FB,
∴△ABF≌△DFB(SAS),即 BD=AF. 故答案为 BD=AF.
源自文库
(2)证明:∵MN∥BF, ∴△AMG∽△ABC,△DHN∽△DEF. ∴MBCG=AAMB ,HEFN=DDNF. ∴MG=HN,MB=NF. 在△BMH 和△FNG 中,
∴△DCE≌△DAF. ∴DE=DF,∠ADF=∠CDE. ∵∠CDA=90°, ∴∠EDF=90°. ∴DE=DF,DE⊥DF. (2)∵DE=DF,DE⊥DF, ∴EF= 2DE= 2DF, ∴当 DE 和 DF 同时最短时,EF 最短. ∴当 DF⊥AC,DE⊥AB 时,二者最短. ∴此时点 P 与点 D 重合. ∴点 P 与点 D 重合时,线段 EF 最短.
与三角形有关的边角计算 例1:(2015年辽宁丹东)如图Z61,在△ABC中,AB=AC, ∠A=30°,E 为 BC 延长线上一点,∠ABC 与∠ACE 的平分线 相交于点 D,则∠D 的度数为( )
A.15°
B.17.5°
图 Z6-1 C.20°
D.22.5°
解析:∵∠ABC 的平分线与∠ACE 的平分线交于点 D, ∴∠1=∠2,∠3=∠4.∵∠ACE=∠A+∠ABC, 即∠1+∠2=∠3+∠4+∠A.∴2∠1=2∠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