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下递延所得税会计讲解26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26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摘要:1.递延所得税的定义和作用2.企业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3.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4.递延所得税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实例5.递延所得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正文:一、递延所得税的定义和作用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差异,导致暂时性差异,从而产生的应交未交或已交多交的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平衡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税收负担,确保企业在未来能够合理地承担税负。
二、企业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所得税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未来可抵扣的所得税额度,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未来需要补交的所得税额度。
企业在计算递延所得税时,需要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相抵消,以反映企业未来实际需要承担的税负。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准则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处理递延所得税时,主要采用应付税款法。
根据应付税款法,小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因此,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递延所得税相关科目并不在财务报表中体现。
四、递延所得税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实例递延所得税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实例包括:售后租回、政府补助、股权支付、债务重组等。
在这些实例中,企业需要根据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差异,计算递延所得税,以确保企业在未来能够合理地承担税负。
五、递延所得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递延所得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
在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列示在资产和负债部分;在利润表中,递延所得税费用反映企业本期承担的递延所得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