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帮您安然入睡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8种促进睡眠致改善睡眠质量的中药睡眠是人体恢复和重建能量的关键过程。
然而,许多人在现代生活中遇到困扰睡眠的问题。
中药的使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作为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
下面介绍了8种促进睡眠的中药,这些中药既安全又有效,可帮助你改善睡眠质量。
1. 酸枣仁:酸枣仁是一种传统中药,常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
它具有镇静和放松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紧张和促进睡眠。
你可以将酸枣仁泡水喝,或者使用其粉末作为药膳。
酸枣仁:酸枣仁是一种传统中药,常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
它具有镇静和放松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紧张和促进睡眠。
你可以将酸枣仁泡水喝,或者使用其粉末作为药膳。
酸枣仁:酸枣仁是一种传统中药,常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
它具有镇静和放松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紧张和促进睡眠。
你可以将酸枣仁泡水喝,或者使用其粉末作为药膳。
2. 柴胡: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被用于调节情绪和促进睡眠。
柴胡可以平抑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从而帮助你入睡。
你可以将柴胡制成药剂或者使用柴胡茶来享受其益处。
柴胡: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被用于调节情绪和促进睡眠。
柴胡可以平抑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从而帮助你入睡。
你可以将柴胡制成药剂或者使用柴胡茶来享受其益处。
柴胡: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被用于调节情绪和促进睡眠。
柴胡可以平抑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从而帮助你入睡。
你可以将柴胡制成药剂或者使用柴胡茶来享受其益处。
3. 合欢皮:合欢皮是一种具有镇静效果的中药,常用于治疗失眠和多梦。
它可以不仅帮助你入睡,还能促进深度睡眠。
一般来说,可以将合欢皮煮水喝,或者将其制成药丸。
合欢皮:合欢皮是一种具有镇静效果的中药,常用于治疗失眠和多梦。
它可以不仅帮助你入睡,还能促进深度睡眠。
一般来说,可以将合欢皮煮水喝,或者将其制成药丸。
合欢皮:合欢皮是一种具有镇静效果的中药,常用于治疗失眠和多梦。
它可以不仅帮助你入睡,还能促进深度睡眠。
一般来说,可以将合欢皮煮水喝,或者将其制成药丸。
4.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对于调节睡眠有很好的效果。
中药养身安神助眠缓解压力和失眠的良药现代社会的高压生活和快节奏的工作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睡眠质量下降、压力增加和失眠频发等问题。
与此同时,中药在调节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它们作为良药可帮助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和安抚神经系统,从而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一、黄精黄精是一种具有典型中药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植物。
它富含多种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例如黄精甙、黄精醇等。
黄精具有滋阴养阳、健脾安神的特性,常被用来缓解焦虑和失眠症状。
黄精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制成黄精粉进行食用,也可以煲汤饮用。
每天食用适量的黄精粉或喝上一碗黄精煲汤,不仅可以增加人体营养,还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安抚神经系统,达到安神助眠的功效。
二、当归当归作为中药中的“女性之药”,主要用于调节女性月经、缓解痛经等问题。
然而,当归也是一种非常适合用于缓解压力和改善睡眠质量的中药。
当归有“天然镇静剂”的美誉,它含有多种有助于舒缓神经和促进睡眠的物质,如川芎酮、胶原蛋白等。
通过制成当归煲汤或当归茶,可以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缓解焦虑和压力。
三、远志远志在中医学中被称为一种“神草”,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健脾养心等问题。
它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如远志酮和远交酸等物质。
远志被制成煲汤或冲泡成茶饮可显著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
远志可舒缓神经系统,缓解压力,并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
每天适量饮用远志茶,对改善睡眠问题有很好的帮助。
四、茯苓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养心和安神功效。
茯苓中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茯苓酸和茯苓内酯等。
通过将茯苓煮水饮用或将其炖成茯苓汤,可以帮助调节身心平衡,缓解压力和疲劳感。
茯苓还有清热利湿、健脾利水的作用,能够改善人体内环境,进而促进睡眠和提高人体免疫力。
结语中药在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和安神助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黄精、当归、远志和茯苓等中药经过适当的加工制备,成为良好的养身安神助眠良药。
改善睡眠质量的最佳中医方法有哪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困扰着许多人。
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和精神的健康至关重要,而中医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理论。
中医认为,睡眠质量不佳常常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中医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首先,中药调理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症状,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归脾汤往往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归脾汤中包含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等药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而对于肝郁化火引起的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头胀等,龙胆泻肝汤可能是良方。
它包含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等,能够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除了中药方剂,食疗也是中医改善睡眠的常用方法。
例如,百合莲子粥就是不错的选择。
百合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莲子能养心益肾,两者搭配煮粥,可作为日常的调理食品。
还有酸枣仁粥,酸枣仁能养肝、宁心、安神,对于失眠者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的按摩和推拿也能对睡眠起到改善作用。
比如,睡前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用拇指按揉这个穴位,每次约 5 分钟,可以交通心肾,促进睡眠。
另外,按摩头部的穴位,如百会穴、神庭穴、风池穴等,能够缓解头部的紧张,放松神经,有助于入睡。
按摩时,力度适中,以感到微微酸胀为宜。
艾灸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
可以艾灸神阙穴,也就是肚脐。
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能够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改善睡眠。
但艾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在中医理论中,运动对于睡眠质量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像太极拳、八段锦这类传统的运动,动作舒缓,能调节呼吸,使身心得到放松。
每天坚持练习,可以增强体质,调和气血,进而改善睡眠。
再者,中医强调情志的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焦虑、紧张和压力,对于睡眠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行等方式来舒缓情绪。
在日常生活习惯方面,中医也有相应的建议。
中医调理失眠多梦让你重获安稳睡眠失眠和多梦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睡眠问题。
长期失眠不仅会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还会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问题。
中医理论认为,失眠和多梦是体内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所致。
本文将介绍中医调理失眠多梦的方法,帮助你重获安稳睡眠。
一、中医理论解析失眠多梦的原因根据中医理论,失眠多梦主要是因为心脾肝肾失调、阴阳不平衡所致。
心脾失调表现为心神不宁、思虑过度、胸腹胀满,肝失调表现为烦躁易怒、健忘、情绪不稳定,肾失调表现为腰膝酸软、夜尿频繁。
此外,阴阳失衡也会导致人体内外环境调节功能紊乱,导致睡眠障碍。
二、中医调理失眠多梦的方法1. 草药调理:中草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能够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脏腑功能恢复。
常用的中药有远志、酸枣仁、菊花等,可入药物或泡茶饮用。
但是在使用草药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需要针对个体特点进行调理。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在维护身心健康中的重要性。
失眠多梦者可选择富含维生素B、镁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糙米、鱼类、豆类等,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平衡。
此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油腻食物和咖啡因的摄入,也能改善睡眠问题。
3. 穴位按摩:中医有许多调理失眠多梦的穴位,如太冲穴、涌泉穴、神门等。
自行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疲劳和紧张,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但是,在进行穴位按摩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指导,避免错误操作。
4. 调节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改善失眠多梦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身体都有自己的阴阳特征,有人适合早睡早起,有人适合晚睡晚起,需要根据个体特点来调整作息时间。
此外,也要注意不要过度熬夜和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睡眠氛围。
5. 心理调适:中医认为,身体与心理是密切相关的,调理失眠多梦也需要从心理上入手。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压力,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5位国医大师的治失眠妙方失眠是让很多人头疼不已的事情,无数个失眠的夜,失眠之人或者在床上不知道翻了多少遍,或者迫于无奈数绵羊,或者愤而起身看书、看电视……失眠之人听过夜晚小虫低吟之声,看过凌晨清冷的街道……总之,失眠不好受,没有人想要失眠。
如何摆脱失眠?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小编带来了5位国医大师治疗失眠的妙方,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安眠夜。
王琦:血府逐瘀汤加味【组成】柴胡12g,当归12g,川芎10g,干地黄10g,赤芍10g,枳壳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鸡血藤15g,葛根15g,郁金10g,桔梗10g,牛膝15g。
【功效】健脾益胃,升阳化湿。
【主治】血脉瘀滞不畅之失眠。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瘀阻血脉,心神失养则失眠。
方中血府逐瘀汤方取四逆散理气疏肝,桃红四物活血化瘀,以桔梗引气上升,牛膝导血下降,一升一降以通阴阳。
刘祖贻:枣仁安神饮【组成】炒酸枣仁30g(打碎),夜交藤30g,三七10g,延胡索15g,龙齿15g。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神失养之不寐。
症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神疲乏力,触事易惊或反复思虑;舌暗、苔薄,脉细或兼弦。
常见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脑疲劳等所致多种睡眠障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方中酸枣仁宁心安神之效颇佳,为治不寐要药,重用为君;夜交藤配酸枣仁,滋心阴、宁心神为臣药;予三七、延胡索疏肝活血,以不寐患者常有肝气郁、肝血瘀证,魂舍不净,则心烦难寐、多梦寐浅,且药理研究表明两药有镇静作用,可助枣仁入静定志之效,为佐药;龙齿引药入心、肝经,且有潜阳镇静、清热除烦之功,为使药。
诸药协同,养心阴、行肝血、潜浮阳,达宁心安神、镇静定志之用,使阴阳平和,则寤寐有度。
本方为刘老治疗不寐的基本方,加味后运用于虚证、实证之不寐均有良好疗效,且能缓解焦虑、抑郁症状,确为安神定志之良方。
李士懋: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组成】茯苓15g,白术12g,桂枝15g,附子15g(先煎),干姜7g,炙甘草7g,泽泻15g,黄芪15g,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g。
最简单有效的中医安眠法
入睡困难
降心火,补肾水
推荐:黄连阿胶鸡子汤
案例:赵先生今年45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总是感到入睡困难,常辗转反侧几个小时才能睡着,一旦睡着又能一觉睡到天亮,只是白天常感觉心烦上火,头晕耳鸣,容易疲倦。
解析: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不得卧”等,认为失眠主要是机体内在因素导致,如体弱、忧虑、抑郁、饮食不和等,多与心、肝、脾、肾及阴血不足有关,主要的病变在于心。
因为“心藏神”,心神不安,睡眠质量也会打折扣。
赵先生这种入睡困难的情况,常是心肾不交所致。
按照中医五行理论,心属火属阳,肾属水属阴,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也必须上达于心,使心火不亢,称为“心肾相交”。
然而,一些平日工作压力较大、思虑过多或房事不节的人群,常会心火亢盛,损耗肾水,使心阳在夜间不能入肾阴,也就表现为入睡困难。
这些人一般会同时有心烦焦虑、咽干。
睡眠质量差试试这些中药睡眠质量的好坏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和各种压力常常导致许多人无法享受充足的高质量睡眠。
幸运的是,中药可以提供一种天然且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供大家尝试。
1. 酸枣仁(Suan Zao Ren)酸枣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被广泛用于改善失眠和焦虑症状。
它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紧张和压力,促进入眠。
你可以将酸枣仁煮水喝,或者在晚餐后吃一些炒熟的酸枣仁作为零食。
2. 黄精(Huang Jing)黄精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养心脾、益气安神的功效。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失眠、焦虑和神经衰弱等症状。
你可以将黄精煮水喝,或者加入其他药材一起炖汤食用。
3. 熟地黄(Shu Di Huang)熟地黄是一种滋阴补肾的中药,常用于改善失眠和梦遗等问题。
它有助于调节脾肾功能,安定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你可以将熟地黄泡水喝,或者在煮粥时加入少量熟地黄。
4. 远志(Yuan Zhi)远志是一种具有镇静和安神作用的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睡眠障碍和焦虑症状。
它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疲劳,提高睡眠的质量和深度。
你可以将远志泡水喝,或者在晚饭后吃一些炒熟的远志作为零食。
5. 夜交藤(Ye Jiao Teng)夜交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安神降压的功效。
它对于失眠、多梦和焦虑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你可以将夜交藤泡水喝,或者与其他药材一起煮汤食用。
6. 龙胆草(Long Dan Cao)龙胆草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安眠的作用。
它被广泛用于改善失眠、多梦和脾气暴躁等问题。
你可以将龙胆草泡水喝,或者加入其他药材一起煮汤食用。
虽然中药对于改善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功效,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尝试使用中药之前,建议先咨询中医师或专业医生的建议,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药物和剂量。
总结起来,中药提供了一种天然且有效的改善睡眠质量的选择。
酸枣仁、黄精、熟地黄、远志、夜交藤和龙胆草都是常见的中药,具有安神、镇静的功效。
中医按摩小手法治失眠——你也可以睡个好觉本人身受失眠的痛苦,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失眠的方法,经过亲身体验本文中的吐纳疗法和穴位疗法对失眠有较好的疗效,所以特别配了图,方便大家使用。
后面的食物疗法并未经过一一验证,仅供网友参考,希望能够帮你早日摆脱失眠的烦恼。
什么是失眠?即睡眠失常。
表现为入睡困难,断断续续不连贯,而过早地醒来,醒后不能再继续睡,有睡眠不足,全身乏力,倦怠感觉,多因健康情况不佳,疼痛.感觉不适,生理节奏被打乱,睡眠环境影响等,也有怕睡眠而失眠的。
可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或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
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症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寐。
睡眠不足;难以入睡。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丞相招祖约夜语,至晓不眠。
明旦有客,公头鬓未理,亦小倦。
客曰:“公昨如是似失眠。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这位姑娘从来也不知怎样叫作失眠,不想这日身在牀上,翻来覆去只睡不稳。
”姚雪垠《长夜》一:“正因为他想得太多,晚上不是失眠便是被噩梦缠绕。
”拼音:失眠 shī mián [insomnia]注释:辗转不能入眠或半夜醒后无法再入睡!失眠:(英文: Insomnia):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解决失眠的15个中医方案失眠是最让现代都市人抓狂的亚健康问题了。
全国优质自媒体“李霆名医汇”自建立以来,每一次发表相关稿件,总会获得网友的高度关注。
应读者要求,本文将中医民间疗法中关于失眠的特色治疗方法归纳总结,以飨读者。
希望本文能帮你在这个夏天睡得安然。
药物贴敷疗法(四则):1,朱砂3到5克,研末,用纱布一块,上涂少许浆糊,撒上药末,外敷涌泉穴,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日久见效。
2,吴茱萸9克,米醋适量。
将吴茱萸研成细末,用米醋调成浆糊,外敷两侧涌泉穴,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一次。
3,吴茱萸、肉桂各18克。
共研细末,临睡前取药粉10克,调酒炒热外敷涌泉。
或者取药5克,加入蜂蜜制成软膏,贴敷于一侧神门、三阴交。
每日换药一次。
4,炒酸枣仁、丹参、夜交藤各15克。
共研细末,用蜂蜜调成软膏,临睡前外敷双侧神门穴,外用纱布固定。
每日换药一次。
涌泉、神门、三阴交药酒疗法(四则):1,五味子60克,白酒500ml。
将五味子洗净,装入玻璃瓶中,加入白酒浸泡,每日振摇一次,半个月后服用。
每日服三次,适量常饮。
2,人参果30克,白酒500ml。
共泡15日,每日服两次,每次10到20ml。
3,山药、山茱萸、灵芝、五味子各15克,米酒1000ml。
共同浸泡,七日后取出饮用。
每日服两次,每次15到30毫升。
4,熟地黄250克,枸杞子、制何首乌、薏苡仁各120克,当归90克,龙眼肉90克,白檀香9克,陈酒15盅。
将药物捣碎装入绢袋浸入酒中,10日后饮用。
临睡前温服,每次饮用30毫升。
[!--empirenews.page--]药枕疗法(三则):1,绿豆衣、橘叶、龙胆、桑叶、地骨皮、菊花、决明子各150克。
药物烘干,共研细末,装入枕芯,制成药枕,令病人枕之。
肝郁化火型失眠尤为适用。
2,青礞石1000克,白矾500克,天竺黄300克,石菖蒲、郁金、栀子、藿香各200克。
将白矾打碎,其他药物一起烘干研成末,混匀,装入枕头,让患者枕之。
入睡困难中医最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入睡困难的方法主要是基于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
以下是中医治疗入睡困难的一些常用方法:
1. 食疗调理:饮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食物,如糯米、红枣、银耳、龙眼肉等,具有养阴安神的作用。
2. 中草药调理:常用的中草药有柴胡、白芍、黄连、枸杞子、酸枣仁等,具有安神镇静的功效。
可以使用中草药泡制成煎剂、药炖汤或者煮成浓缩剂等。
3. 针灸治疗: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通,促进身体的平衡和睡眠质量的改善。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神门、耳尖、心悸等,可以选择经常按摩或者取压按摩。
4.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头部、脚部、腹部等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身体的疲劳,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5. 气功调理:通过练习气功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和抵抗力。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并且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可能因人而异。
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中医诊所,根据个人的症状和身体情况进行个性
化的治疗。
中医帮您安然入睡
睡眠看似简单,其实科学睡眠的讲究有很多,不正确的睡眠方法可能会影响你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长期睡眠不好,人的气色也会很差,如果才能提高睡眠质量呢?下面就介绍一些中医的窍门给大家。
睡眠看似简单,其实科学睡眠的讲究有很多,不正确的睡眠方法可能会影响你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长期睡眠不好,人的气色也会很差,如果才能提高睡眠质量呢?下面就介绍一些中医的窍门给大家。
睡眠时间因人而宜
睡眠时间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因人而宜,主要根据我们第二天是否精力充沛来判断。
成年人一般保持6个小时左右睡眠时间就够了,而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睡眠时间应比成年人多一点。
如果睡眠时间达到6个小时依旧有疲劳感,可适当延长睡眠时间。
但也要考虑影响睡眠质量的外界因素,比如睡眠环境是否安静、睡眠多梦等。
而有些人睡了10个小时甚至12个小时依旧感觉睡不够,这种人可能是气虚,这种情况需要接受治疗。
“早睡早起身体好”其实并不科学,应根据自然界的节律来调整睡眠时间,简单的来说就是跟着太阳的升落来调整。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开始生发,大家即使感到困也应早起。
夏天阳气旺盛,我们可以适当晚睡一点,但早上一定要早起。
到了秋天应适当早睡,但早上还是要早起。
到冬天则应早睡迟起,特别是老年人。
冬天自然界阳气弱,所以除非你体质比较强健,不然不提倡早起做户外运动。
睡个好觉三步曲
要想睡个好觉,睡眠应注意以下三步:
首先是睡前准备阶段。
要求卧室有足够的空间和相对的密闭性。
而我们的床应稍微宽大一点,不能太软,最好选用板床。
像席梦思这一类很软的床,虽然睡时可能会很舒服,但是一觉醒来身体可能会有酸痛等不适的感觉。
被褥要选择温暖舒适的。
枕头则应选择高度适中、舒适、透气性好的枕头。
到了入睡阶段,首先我们人要安静下来。
睡前半个小时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想一些烦心的事情,不要生气。
同时,入睡前不宜过饱,睡眠时人体代谢减慢,如果过饱入睡会使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肠道中,不利于消化。
睡觉时身体最好呈蜷缩弯曲状态,所以睡眠的最好体位是侧卧位,尤其以右侧卧为佳。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冷有助于入睡。
所以睡眠时头上不宜盖被
子,不宜接近一些取暖设备,应让头处在一个比较凉快的环境中,而肚子和脚却应要注意保暖。
另外,起床时也要注意,刚睡醒后不宜立即起床。
应先让身体从侧卧蜷缩体位变为平躺体位,在床上略微躺一会儿,使四肢以及各个关节伸展开来。
起床后也应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让身体得到预热。
中医助眠有妙招
1、药枕助眠
在选择药枕时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药枕。
一般应选质地柔软、清心安神的药枕,比如菊花、蚕沙、竹叶等材质的药枕。
如果是质地较硬的药物,可通过碾磨成粉等加工处理方法,改变其质地后做成药枕。
2、食疗助眠
可以食用一些清心安神的食物,比如百合、莲子等。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款药膳“酸枣仁粥”。
做法很简单:取炒过的酸枣仁30~50克在水中煮15分钟,将酸枣仁滤出,用过滤出的水煮粥食用。
但是,这款助眠粥可能会对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应谨慎食用。
3、穴位助眠
最简单的一种穴位助眠法就是按摩涌泉穴,就是我们常说的搓脚底。
方法很简单:手心相对互搓,至双手搓热,再用我们的右手搓左足心(脚底前三分之一的正中间的位置),用左手搓右足心,直到感到发热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