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519.50 KB
- 文档页数:63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做好《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正文:----------------------------------------------------------------------------------------------------------------------------------------------------关于做好《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东环函〔2018〕3557号长安环保分局,环监分局、直属各单位、市局各科(室),有关企业:根据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粤环函〔2018〕1510号)的要求,现将省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18第5号,总第189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2018年10月1日起,我市茅洲河流域范围内的长安镇的环保审批、监测、总量许可等各个业务环节对电子工业、金属制品业、纺织染整工业、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啤酒及饮料制造业、橡胶制品及合成树脂工业、城镇污水处理厂等7个工业行业企业的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总磷(以P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4项水污染物排放执行《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130-2018)排放控制要求。
二、现有企业(2018年10月1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企业或生产设施)自2019年6月1日起,其直接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总磷(以P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4项水污染物按(DB44/2130-2018)表1规定限值执行。
三、新建企业(2018年10月1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生产建设项目)自2018年10月1日起,其直接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总磷(以P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4项水污染物按(DB44/2130-2018)表1规定限值执行,但在茅洲河流域水质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的情况下,新建企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总磷(以P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水污染物排放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二〇一八年四月目录前言 (1)1 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茅洲河流域基本概况 (2)1.2 茅洲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2)2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及标准制定必要性分析 (4)2.1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4)2.1.1 流域污染源现状 (4)2.1.2 流域水环境现状 (10)2.2 标准制定必要性分析 (18)2.2.1 实现地表水环境功能的要求 (18)2.2.2 现行环境标准难以满足茅洲河流域水环境保护要求 (19)2.2.3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的要求 (19)3 标准制定的原则、依据及技术路线 (21)3.1 标准制定的原则 (21)3.1.1 行业现状基础与适度超前相结合的原则 (21)3.1.2 引导发展原则 (21)3.1.3 经济可行与技术可达相结合的原则 (21)3.2 标准制定依据 (22)3.3 技术路线 (23)4 标准主要内容 (24)4.1 标准结构 (24)4.2 适用范围 (24)4.3 污染物控制项目选择 (25)4.4 污水排放标准限值 (25)4.5 监测要求 (27)4.6 实施与监督 (27)5 排放限值的确定与比较 (29)5.1 电子工业 (29)5.2 金属制品业 (32)5.3 纺织染整工业 (34)5.4 食品加工及制造业 (37)5.5 啤酒工业(含软饮料) (40)5.6 橡胶制品工业(含塑料制品) (43)5.7 城镇污水处理厂 (45)6 标准实施综合效益分析 (49)6.1 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49)6.2 环境效益分析 (53)6.3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55)前言茅洲河流域是深圳市流域面积最大的跨界河流,水环境的变化与两岸数百万市民的福祉息息相关。
2020年度深圳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1.06.01•【字号】•【施行日期】2021.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2020年度深圳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饮用水源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河流水质实现历史性突破;东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保持为优,西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保持稳定。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处于一般(三级)水平。
辐射环境状况良好。
一、环境空气(一)环境空气质量。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国家一级(优)和二级(良)的天数共355天,占全年监测有效天数(366天)的97.0%(见图1),比上年上升6.0个百分点;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臭氧(见图2)。
全年灰霾天数3天,比上年减少6天。
图1 2020年深圳市空气质量级别天数图2 2020年全市环境空气污染物单项指数分担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和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天数比例分别为100%、100%、100%、100%、100%和97.0%。
全年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平均浓度为0.6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臭氧评价浓度为1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微克/立方米。
降水pH年平均值为5.45,同比下降0.03;酸雨频率为26.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12.31•【字号】粤府〔2015〕131号•【施行日期】2015.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5〕131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环境保护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5年12月31日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以下称《水十条》),切实推进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开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水十条》的各项要求,突出“岭南水乡”特色,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水环境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坚持政府市场协同,注重改革创新;坚持全面依法推进,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坚持落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与,推动节水洁水人人有责,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努力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家园。
基本原则:坚持质量主线、全面落实。
以水质目标管理为主线,按照“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要求,确定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城市水体、近岸海域等水体质量改善目标,明确我省实施《水十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坚持突出特色、精准治污。
强化我省“岭南水乡”特色,按照“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三级分区体系推行水环境精细化管理,以水质改善为根本,以水系治理和水网贯通为纽带,进一步细化整治目标任务和总体工作部署。
能源与环境工实验室废液排放标准的研究韦伟(鹤壁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鹤壁458030)摘 要:化学化工实验室废液成分复杂、种类繁多,随意排放污染严重。
随着近年来国家鼓励科研创新的力度不断增强,科学实验研究蓬勃发展,实验室废液量也随之增多。
如何统一规范处理实验室废液,建立实验室废液排放标准,是解决废液管理及治理问题的关键。
通过分析国家、地方及企业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建立统一的实验室废液排放标准,从根本上解决实验室废液随意排放造成土地污染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实验室废液排放标准污水处理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9(a)-0151-04 Study on Discharge Standard of Laboratory Waste LiquidWEI Wei( Hebi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Hebi, Henan Province, 458030 China ) Abstract: Chemical and chemical laboratory waste liquid composition is is complex, a wide variety of random discharge pollution is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national efforts to encourag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research is booming, and the amount of laboratory waste liquid is also increasing. How to standardize the treatment of laboratory waste liquid and establish the discharge standard of laboratory waste liquid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ste liquid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By analyzing the national, local and enterprise sewage treatment discharge standards, a unified laboratory waste liquid discharge standard is established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serious land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random discharge of laboratory waste liquid.Key Words: Laboratory; Waste liquid; Emission standards; Sewage treatment目前,我国已有成熟的废液和废水处理工艺,能够满足废水处理和大气排放的相关标准。
城市化与河流污染、淤塞问题——以茅洲河为例高一11张忠杨深圳市位于东南丘陵地形区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河流数量多、分布广、干流较短。
全市共有河流310条,河道总长999千米,其中流域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5条。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深圳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来的却是河流的污染问题。
本文以深圳市最大的河流茅洲河为例,叙述城市化与河流污染问题的联系,并试图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茅洲河概述茅洲河是全深圳市最大的河流,位于深圳市西北部,属珠江口水系,其流域范围包括光明新区的光明、公明街道,宝安区的石岩、松岗、沙井街道和东莞市的长安镇,总流域面积388.23平方千米,流域内总共有一级支流23条,二级支流18条。
然而,广东省环保厅监测显示,茅洲河干流和15条主要支流水质均劣于Ⅴ类(最差级别),氨氮、总磷等指标严重超标,相比干流,茅洲河的支流水质差得更甚,在深圳境内的10条支流中,老虎坑水污染的氨氮指标数竟然超标23.2倍,堪称“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二.面临的问题1.水质污染严重。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的进步,茅洲河面临严重的河流水质污染和河道淤塞问题。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茅洲河的河水清澈见底,掬起即饮;八十年代,人们还可以在河里洗澡,钓鱼、摸鱼人的身影更是随处可见。
改变是从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始的。
市民往往把茅洲河当成免费的天然垃圾场,特别是附近的工厂、村民,随意往河里排废水、倒垃圾。
(1)工业污染。
数据显示,茅洲河流域工业企业超过2万家,工业废水日排放量超过65万吨。
其中,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印染等重污染企业有300家左右。
污染物主要有铜、镍、铬、锌元素污染较为严重,为电镀厂废水排放所致。
(2)农业污染。
数据显示,茅洲河多数河段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少数河段受到中等污染。
其中汞、镉含量较高,为农田大量使用农药所致。
(3)生活污水。
茅洲河在深圳流经光明新区、宝安区松岗等5个街道,人口总数约300万。
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详细]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宝安四标沙井街道黄埔广深高速以西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水土保持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宝安四标项目经理部目录1.编制依据、原则 (1)1.1 编制目标 (1)1.2 编制依据 (1)1.3 编制原则 (2)2.工程概况 (3)2.1 项目概况 (3)2.2 区域自然概况 (3)3.水土保持措施 (7)3.1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7)3.2 分区防治措施典型设计 (9)4.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 (11)4.1 施工组织原则 (11)4.2 主要施工工艺和栽培技术 (11)5.水土保持机构图 (12)6.水土保持领导小组 (13)1.编制依据、原则1.1 编制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及项目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及有关要求,本方案编制的目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士保持方案,防治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2)明确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关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防治重点、防治措施等.(3)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的作用.(4)依据本方案设计内容,采取各种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新增水土流失的产生,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5)水土保持方案旨在规范主体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为主体工程进一步施工提供指导性意见.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372-1995);(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8)《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采购施工项目总承包EPC)招、投标文件》;(9)《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采购施工项目总承包EPC)沙井街道黄埔广深高速以西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施工图纸》;(10)经批准的沙井街道黄埔广深高速以西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在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及标准要求的前提下, 分析项目区域内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工程建设特点和施工工艺,结合项目区域内水土保持特点,针对项目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因项目建设所产生的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在短时间内减少到最低限度, 尽早恢复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方案的编制原则如下: (l)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 明确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的范围和治理要求, 落实“谁开发, 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2)坚持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布局、实施进度安排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并与主体工程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确保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3)坚持水土流失分区防治、突出重点的原则水土流失防治注重局部治理与全面治理、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的关系, 结合施工工艺和水土流失特点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有针对性的科学配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在全面治理的情況下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重点治理.(4)坚持水保措施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原则根据本工程建设特点, 管道主要沿城市道路, 措施布置以绿化迁移恢复、防风、防尘为主, 临时措施以边坡防护、水蚀治理为主.施工生产生活区位于城市郊区, 人口密度较大, 为防止建设期大风天气影响区域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建设期防风、防尘、绿化及水土保持恢复措施.(5)坚持水土保持与环境美观、土地资源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本工程建设特点, 施工生产生活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应结合周边环境做到合理美观.管道所经区域以城市道路为主,且多数为临时征用,因此水土保持措施安排,要根据现状、合理安排,保护现有资源,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2.工程概况2.1 项目概况沙井街道黄埔广深高速以西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东至广深高速公路,西至广深公路,南至宝文路,成正三角形.工程服务范围面积5.11千米2.目前该片区管网一级干管已建设完成,片区内部末端管网不配套,二、三级支管未建,雨、污水没有分流排放.本片区管网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管道明挖、夯管、立管及部分附属工程施工,管网总长度约48千米.2.2 区域自然概况2.2.1 地理位置宝安区位于深圳市的西北部,是深圳市六大辖区之一,地处东经113°52',北纬22°35'.全区面积733千米2,海岸线长30.62千米.宝安南接深圳经济特区,北临东莞市,东与东莞市及光明新区接壤,西滨珠江口临望香港,是未来现代化经济中心城市—深圳的工业基地和西部中心,倚山傍海,风景秀丽,物产丰富,陆、海、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2.2.2 流域水系茅洲河发源于深圳市境内的羊台山北麓,地跨深圳、东莞两市,流经石岩、光明、公明、松岗、沙井和东莞长安镇等,在沙井民主村汇入伶仃洋.茅洲河总流域面积388.23 千米2,其中深圳市境内流域面积310.85千米2,东莞市境内流域面积77.38千米2.茅洲河流域干流全长30.69千米,其中宝安区境内干流河长19.71千米,光明区境内干流河长10.98千米,感潮河段长约13千米,下游河口段11.4千米为深圳市与东莞市界河.茅洲河流域宝安区境内共有干、支流19条,河道总长度 96.56 千米.2.2.3 气候气象宝安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由于区域内地理条件不一,降雨量时空分配极不平衡,易形成局部暴雨和洪涝灾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往往造成灾害性天气.根据流域内雨量站降雨系列分析,宝安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06米米.降雨年际变化较大 ,最大年降雨量2080米米,最小年降雨量780米米;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4—9月份)降雨量大而集中,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 80%,且降雨强度大 ,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易形成洪涝灾害;降雨量在地区上的分布,主要受海岸山脉等地貌带影响,呈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的趋势,形成这种空间分布的原因,是由于夏季盛行东南及西南风向与大致东南走向的海岸山脉相交,使水汽抬升而形成较大暴雨.西北部由于气流受到了海岸山脉的阻隔,加上区域西部地势相对平缓,故而暴雨强度较深圳其它地区小 .该区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21.7米米.本地区常年盛行风向为南东东和北北东,夏季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6米/s,最大实测风速达40米/s,风力超过12级.台风是造成本区域灾害性天气的主要因素,该地区暴雨主要为台风雨和锋面雨,其中由台风带来的降雨量所占的比重较大 ,常形成暴雨灾害.根据深圳气象站(1960~2013年)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2.3℃,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0.2℃,日最高气温大于30℃的天数多年平均为132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9%.2.2.4地层岩性依据深圳市地标《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01-2010)及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根据现场钻孔岩性鉴定及室内土工试验分析成果,岩土层名称及编号分别参照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地标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01-2010),场地自上而下的地层依次为第四系人工填土素填土(Q4米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含淤泥中砂、淤泥(Q4al),晚更新统冲洪积层含砂粉质粘土、中砂(Q4al+pl),晚中更新统坡积粉质粘土层(Q3dl),砂质粘性土(Q2el)及加里东期全风化混合花岗岩层(米γ3).现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4米l)素填土①1:褐黄、浅黄色等,稍湿~湿,总体呈稍密状,局部呈松散状,经筑路压实处理,主要由粉质粘土回填形成,表层约0.20米~0.40米为砼路面及垫层.该层在场地钻孔内均有揭露,揭露层厚0.60~4.40米,平均厚度2.24米.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6 次,实测标贯击数6~13 击,平均8.9 击,修正后标贯击数5.8~12.7 击,平均值8.7 击,标准值为8.3 击.(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淤泥质砂②:灰黑色,松散,饱和,砂质含量50%~60%,粒径以0.075~0.25米米为主,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圆砾状,淤泥质充填,级配差,分选性良好.该层仅在HXZK5、HXZK6、HXZK7、HXZK8、HXZK9、HXZK11、HXZK12、HXZK13、HXZK18、HXZK19、HXZK20、HXZK125、HXZK133、HXZK134、HXZK135、HXZK136、HXZK137、HXZK150、HXZK151、HXZK152、HXZK169、HXZK170、HXZK202、HXZK204、HXZK216、HXZK217、HXZK218、HXZK219、HXZK220 号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0.40~4.00米,平均厚度1.80米,层顶埋深1.50~3.60米,层顶高程1.74~10.73米.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2 次,实测标贯击数5~10 击,平均7.0 击,修正后标贯击数4.7~9.0 击,平均值6.6 击,标准值为6.1 击.淤泥②1:灰黑色、深灰色,含有腐殖质,稍有臭味,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仅在HXZK5、HXZK6、HXZK9、HXZK11、HXZK12、HXZK18、HXZK19、HXZK20、HXZK88、HXZK89、HXZK90、HXZK91、HXZK92、HXZK93、HXZK94、HXZK163、HXZK164、HXZK165、HXZK166、HXZK177、HXZK179、HXZK180、HXZK182、HXZK203、HXZK209、HXZK210、HXZK211、HXZK212、HXZK213、HXZK214、HXZK215、HXZK230、HXZK232、HXZK248、HXZK249、HXZK211-1 号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0.60~2.30米,平均厚度1.25米,层顶埋深2.10~4.40米,层顶高程0.83~9.84米.(3)晚更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砂质粘土⑥2:灰白色,可塑,主要由粘土、砂组成,砂含量约占30%,粒径0.25~0.5米为主,棱角状,粘粒胶结,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仅在HXZK5、HXZK6、HXZK7、HXZK8、HXZK10、HXZK11、HXZK13、HXZK14、HXZK15、HXZK16、HXZK21、HXZK22、HXZK26、HXZK27、HXZK44、HXZK45、HXZK100、HXZK102、HXZK103、HXZK104、HXZK107、HXZK122、HXZK138、HXZK139、HXZK155、HXZK156、HXZK203、HXZK204、HXZK205、HXZK209、HXZK210、HXZK211、HXZK212、HXZK213、HXZK214、HXZK215、HXZK219、HXZK220、HXZK222、HXZK223、HXZK228、HXZK230、HXZK232、HXZK241、HXZK242、HXZK243、HXZK244、HXZK245、HXZK246、HXZK247、HXZK248、HXZK249、HXZK266、HXZK137-1、HXZK211-1 号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0.90~5.20米,平均厚度2.44米,层顶埋深1.9~5.9,层顶高程-0.73~15.84米.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1 次,实测标贯击数8~20 击,平均14.1 击,修正后标贯击数7.3~19.0 击,平均值12.8 击,标准值为11.4击.中粗砂⑥3:灰白色、褐黄色,松散~稍密,饱和,粒径以0.25~0.5米米为主,占总质量50~70%,局部粒径大于2米米,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极配差,分选性好.该层在HXZK7~HXZK23、HXZK26、HXZK27、HXZK44、HXZK45、HXZK88、HXZK91~HXZK93、HXZK95、HXZK96、HXZK105、HXZK106、HXZK115、HXZK125、HXZK133~HXZK139、HXZK147、HXZK149~HXZK152、HXZK155、HXZK156、HXZK163~HXZK166、HXZK169、HXZK170、HXZK177、HXZK179~HXZK184、HXZK200、HXZK201、HXZK204、HXZK205、HXZK207、HXZK208、HXZK219、HXZK220、HXZK221、HXZK229、HXZK266、HXZK269、HXZK137-1 号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0.50~7.80米,平均层厚3.37米,层顶埋深1.50~7.30米,层顶高程-2.29~11.01米;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2 次,实测标贯击数9~19 击,平均值12.9 击;修正后标贯击数8.4~16.7 击,平均值11.4击,标准值10.9 击.(4)坡积层(Q3dl)粉质粘土⑦1:红褐色、褐黄色,可塑, 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石英颗粒,刀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在HXZK24、HXZK25、HXZK28~HXZK43、HXZK46 ~HXZK90 、HXZK94 ~HXZK104 、HXZK107 ~HXZK110 、HXZK113 ~HXZK117、HXZK120~HXZK124、HXZK126~HXZK132、HXZK140~HXZK146、HXZK148、HXZK153、HXZK154、HXZK157~HXZK162、HXZK167、HXZK168、HXZK171~HXZK176、HXZK178、HXZK181、HXZK185~HXZK188、HXZK196~HXZK199、HXZK202、HXZK206、HXZK211~HXZK218、HXZK230、HXZK232~HXZK240、HXZK248~HXZK270、HXZK143-1、HXZK143-2、HXZK161-1、HXZK211-1、HXZK39-1、HXZK70-1 号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0.80~7.20米,平均层厚2.59米,层顶埋深0.60~6.20米,层顶高程2.06~17.12米;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0.5 次,实测标贯击数8~22 击,平均值13.7 击;修正后标贯击数7.6~20.9 击,平均值12.7 击,标准值12.3 击.(5)残积层(Q2el)残积砂质粘性土⑧:红褐色,可塑~硬塑,由花岗岩风化后残积形成,原岩结构可辨,岩芯呈土状,含少量石英颗粒,土质较均匀,刀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在场地钻孔内均有揭露,揭露层厚0.90~9.20米,平均层厚4.88米,层顶埋深1.40~9.80米,层顶高程-4.19~14.92米;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26 次,实测标贯击数11~36 击,平均值21.4 击;修正后标贯击数9.1~30.3 击,平均值18.4 击,标准值18.0 击.(6)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米γ3)全风化混合花岗岩⑩1:褐黄、灰褐色等,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尚可辨认,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坚硬土状,手捏可碎,浸水可捏成团,偶夹有强风化岩块,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该层仅在HXZK24、HXZK25、HXZK29、HXZK30、HXZK31、HXZK46、HXZK47、HXZK48、HXZK49、HXZK50、HXZK51、HXZK52、HXZK53、HXZK54、HXZK55、HXZK132、HXZK165、HXZK231、HXZK265、HXZK268 号钻孔有揭露,但未揭穿,揭露层厚1.40~5.80米,平均层厚3.56米,层顶埋深5.00~9.40米,层顶高程-3.03~8.69米;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击,标准值36.6 击.3.水土保持措施本片区水土保持防治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工程建设区主要包括主体工程施工区、施工营地区等.直接影响区包括工程建设征地及发包人管辖范围以外,因工程建设活动的影响而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直接影响区范围为未征用的进场道路等.工作内容包括:针对不同分区特征,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植物、临时工程措施和预防保护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方法,形成水土流失防治体系.3.1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3.1.1 分区措施体系沙井街道黄埔广深高速以西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东至广深高速公路,西至广深公路,南至宝文路,成正三角形.工程服务范围面积5.11千米2,水土保持分为管道敷设区、施工生产生活区2个防治分区.根据不同分区施工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图3.1.1.1 沙井街道黄埔广深高速以西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水土保持措施3.1.2 分区水土保持总体布局(1)管道敷设区本防治区主要任务为扬尘洒水防护、基坑(基槽)排水、边坡支护,施工结束后对本防治区的绿化恢复.(2)施工生产生活区由于施工机械、施工人员的出入,以及临建设施的设置,破坏了地表原有水土保持设施,占压扰动原地表.3.1.3 植物措施总体设计(1)适地适树选择优良的乡土树种和已经适生的引进树、草种等.(2)绿化美化与水土流失相结合(3)保障管道安全对管线开挖面进行人工种草种树、恢复植被时,兼顾管道自身建设要求,树种应选择根系发达的浅根性植物为宜.3.2.1 管道敷设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1)水土流失特点该区域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市政道路、草地.由于管道占压,扰动原地表类型,损坏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水土流失沿管线线状分布.(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1)工程措施a管道基槽开挖时,周围设置两层石粉渣麻袋,石粉渣麻袋用塑料布包裹,防止雨水进入管道基槽;b管道工程的放坡开挖边坡,严格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监理的指示进行开挖,保证开挖轮廓满足边坡稳定要求和工程施工需要.机械开挖的边坡,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应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修坡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c在开挖边坡过程中如遇有地下水渗流、降雨以及其它途径来水时,应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明排降水措施,沿基坑底部两侧靠近坡脚处各布置一道排水沟,检查井位置作为集水井,配备足够数量的潜水泵将集水抽排到基坑外的三级沉淀池内,经三级沉淀后排至附近的现状管网内;d基槽底部如遇淤泥或淤泥质软土地基,采用抛石换填处理;e管道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必要时,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f管道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影响区进行清理,清除施工垃圾及其他杂物.2)植物措施管道开挖前,应对占用绿地范围内的树木、植草进行妥善迁移,及时适当浇水施肥,保证存活率;工程施工完成后,对管沟开挖占据位置按原有植物迁移恢复,以保护管道安全.3)临时措施a洒水除尘管道工程区的扬尘会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管道施工期间对开挖裸露面采取洒水保湿除尘的方法,定期洒水,避免因管沟开挖随风起尘,降低施工场地的扬尘量;b裸露面覆盖对放坡开挖的管沟,阴雨天气时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使边坡免受冲刷和侵蚀破坏;c边坡支护挖深2米~3米,采用槽钢支护;挖深3~4米,采用A型钢板桩支护;挖深4~5米,采用B型钢板桩支护;挖深5~6米,采用C型钢板桩支护.d土方运输确保运输车辆车厢缝隙封闭;车辆运输过程中土方表面应作覆盖处理,防止运输过程中扬尘的出现.3.2.2 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1)水土流失特点该区域原有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未利用地.由于施工机械、施工人员的出入,以及临建设施的设置,破坏了地表原有水土保持设施,占压扰动了原地表,使得土壤的抗侵蚀能力降低,易产生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1)工程措施a排水工程生产生活区范围内设置排水沟,对区域内污水排放合理规划,排水沟底基层采用砂浆硬化,两侧采用砖砌体砌筑,表面进行砂浆抹灰.b土地整治土壤表层土对植物生长有良好的养护作用,为满足绿化要求,施工前须对占地范围内的表土进行剥离.施工结束后,回填表层土后去除土中遗留碎石、施工垃圾及其他杂物,然后对原占地类型采用覆土、平整、改造等土地整治措施.2)植物措施a办公区绿化办公区的绿化除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外,主要还在于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观起恢复、装饰和衬托的作用.按园林绿化模式进行,通过植物造景体现美感.b生产区绿化采用撒播植草防护设计,选取的草籽既应满足工程绿化美化功能,又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发生的多重功效.为避免单一草种易发生退化现象,采用多草种进行混植.c绿化恢复施工完毕后,对占用场地进行绿化恢复,恢复采用乡土树木、植物,并及时浇水施肥确保成活率.3)临时措施剥离表土采用编制袋装土挡护、表面防尘布防护,人工装、拆草袋,人工铺防尘布.4.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4.1 施工组织原则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相辅相成,施工组织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与主体工程相互配合协调原则在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主体工程创造的用水、用电和交通等施工条件,减少施工辅助设施,通讯设施利用现有移动通讯.(2)按照“三同时”原则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相适应,及时防治新增水土流失,同时也应考虑植物适宜播种的季节性要求.(3)施工进度安排坚持“保护优先、先挡后弃、及时跟进”的原则.临建工程施工完工后,按原占地类型及时进行恢复,植物措施在土地整治的基础上尽快适时实施,减少地表裸露时间.4.2 主要施工工艺和栽培技术4.2.1 工程措施(1)土方施工方法对新增工程防治措施施工和主体工程施工过程开挖容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应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防护措施.开挖土方应采取人工配合机械方法,首先将表层的种植土取出单独堆放,采取防尘布防护,对施工边坡采取塑料薄膜防护.4.2.2 植物措施(1)苗木的种植、栽植技术要求1)苗木的种植、栽植技术要求整地:深翻20~30厘米的土层,并清理杂物、平整土地.植树地穴整地,灌木穴径40厘米,深40厘米,乔木穴径100厘米,深80厘米.苗木要求:尽量选择苗龄2至3年,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无枯枝、死枝的苗木.栽植苗木要带土坨栽植,土球应精心挖掘,并进行包扎.种植要求:移栽苗木应在阴天或多云进行,注意保持根的完整和自然舒展,根须四周应将土压紧,栽后喷水,淋去枝叶上的泥土,最后对移栽苗木打好支撑固定.一般4厘米胸径、2.5米左右高可用一根结实的竹竿做支撑, 6厘米胸径以上、高3.5米以上,要用三支竹竿做三角支撑.(2)撒播种草的技术要求撒播种草采用人工整地、撒播草籽的种植方式.播种时一般雨季来临之前10~15天较好,有水的地方可以通过人工供水, 不必等到雨季施工.覆盖:草种撒播到地面后应及时考虑当时的气候状况,气温偏高进行必要的桔杆、稻草等覆盖,起到防晒、保水作用,并早晩进行雾状喷水:如遇气温较低,进行地膜等覆盖,起到保温作用,并根据土壤潮湿程度进行必要的洒水养护.浇水:除了在出苗前的洒水外,在苗期也应根据土壤潮湿状态进行浇水养护,但在苗期喷水强度不能过高.施肥:肥料种类: N、P、K及复合肥,各种肥料应根据草坪的阶段、特点进行及时必要的施肥,施肥后浇水,否则容易造成草坪草的烧伤.4.2.3 临时措施剥离表土采用编制袋装土挡护、表面防尘布防护,人工装、拆草袋,人工铺防尘布;边坡支护按照管道支护开挖技术标准执行.5.水土保持机构图水土保持机构由项目经理部及工区主要负责人组成,水土保持机构图如下: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图5.1 水土保持机构图 6.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组长:张习哲副组长:苗春雨、宋建国、刘振界、程显东成员:张发财、齐光业、苏连玉、赵洪亮、岳征军、孙超、郭强、韩飞、李天鑫、刘伟强等各部室负责人职责:(1)依据国家、地方政府和业主部门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或规定,制定本片区水土保持实施计划,安排指导、监管、检查各项工作的实施;(2)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项水土保持处理监管工作;(3)负责施工过程中,对周边自然水域的保护和控制;(4)负责施工作业区和周边地区的水土保持的监管和控制.综合管理部财务劳资部党群工作部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环保部设备物资部对外协调部计划合同部设计联络部沙井街道黄埔广深高速以西片区施工作业队。
《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二◦一八年四月刖言 (1)1项目背景 (2)1.1茅洲河流域基本概况 (2)1.2茅洲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3)2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及标准制定必要性分■析 (4)2.1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4)2.1.1流域污染源现状 (4)2.1.2流域水环境现状 (10)2.2标准制定必要性分析 (18)2.2.1实现地表水环境功能的要求 (18)2.2.2现行环境标准难以满足茅洲河流域水环境保护要求 (19)2.2.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的要求 (19)3标准制定的原则、依据及技术路线 (21)3.1标准制定的原则 (21)3.1.1行业现状基础与适度超前相结合的原则 (21)3.1.2引导发展原则 (21)3.1.3经济可行与技术可达相结合的原则 (21)3.2标准制定依据 (22)3.3技术路线 (23)4标准主要内容 (26)4.1标准结构 (26)4.2适用范围 (26)4.3污染物控制项目选择 (27)4.4污水排放标准限值 (27)4.5监测要求 (28)4.6实施与监督 (29)5排放限值的确定与比较 (30)5.1电子工业 (30)5.2金属制品业 (33)5.3纺织染整工业 (35)5.4食品加工及制造业 (38)5.5啤酒工业(含软饮料) (43)5.6橡胶制品工业(含塑料制品) (45)5.7城镇污水处理厂 (47)6标准实施综合效益分析 (51)6.1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51)6.2环境效益分析 (57)6.3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59)茅洲河流域是深圳市流域面积最大的跨界河流,水环境的变化与两岸数百万市民的福祉息息相关。
随着茅洲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茅洲河全流域的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河道又黑又臭,河道成为了排污干渠,人民群众反应强烈。
近年来,茅洲河污染问题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成为历年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重点关注的议题。
标准编制组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7-2020)》及《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 对茅洲河流域的污染源、环境现状和水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确定了茅洲河重点污染源和特征污染物,对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物进行了排放源解析。
结合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特征和污染治理水平,依照国家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使用技术,初步拟定了茅洲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此基础上,标准编制组通过环统等数据调研了流域内的部分污水处理厂、电子、金属制品、纺织染整、食品加工及制造、啤酒(含软饮料)、橡胶制品(含塑料制品)等主要排污企业,经充分研究讨论,结合各方的意见,形成排放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1.1茅洲河流域基本概况茅洲河流域属珠江口水系,位于深圳市西北部宝安区、光明新区和东莞市长安镇境内。
茅洲河发源于深圳市境内的羊台山北麓,是深圳与东莞的界河,河道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流经深圳市宝安区、光明新区的石岩街道、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松岗街道、沙井街道5个街道和东莞市的长安镇,是深圳的五大河之一。
该河流干流全长31.29km,如图1-1。
其中,中上游19.4 km位于深圳境内,下游11.9 km为深圳、东莞界河,是深圳境内最大河流。
茅洲河流域面积388.23km2,其中深圳市境内面积310.85km2,占80.1%, 东莞境内77.38km2,占19.9%,平均年径流量33632.4万用,河床平均比降0.71 %茅洲河流域内地势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走向,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可分三个区段:其中楼村桥以上为上游区,地形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区;从楼村桥至洋涌河水闸为中游区,地形地貌以低丘盆地与平原为主;洋涌河水闸以下为下游区,地形地貌为滨海冲积平原,地形平坦。
/Mt "■■n•i 1•id长安镇掘聞街ifi公明光明街—妙井窗道深圳沛■I图1-1茅洲河流域水系图1.2茅洲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据统计,2015年茅洲河流域内常住人口约247.33万人;流域地区生产总值约3675.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5994.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1222.2亿元,2015年茅洲河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见表1-1。
表1-1 2015年茅洲河流域社会经济情况2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及标准制定必要性分析2.1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2.1.1流域污染源现状(1)生活源生活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消费活动所产生的污染,其负荷量与区域的人口数量成正比。
因此,生活污染源的估算通常采用人均产污系数法。
根据《生活源产排污系数及使用说明(修订版2011)》和《珠江三角洲水污染负荷估算报告》等资料,茅洲河流域人均综合生活排水量和产污系数(包括居民生活和第三产业)取值如表2-1所示。
由于茅洲河流域污水管网特别是支管网建设较为滞后,目前污水管网收集率仍不高,部分生活污水经市政管道收集后进污水处理厂处理,但仍有大量居民生活污水都采用直排方式。
采用人均产污系数法计算得到生活污染物产生量后,扣除污水处理厂削减部分即得到生活污染物排放量,2013年茅洲河流域生活污水的排放情况见表2-2。
茅洲河流域各市人均产污系数表图2-1茅洲河流威各政区生活源氨氮排放占比 图2-2茅洲河流域各行区工业源氨氮排[放占比由表2-2可知,2013年茅洲河流域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8894.80万吨,化 学需氧量排放量为57457.38吨,氨氮排放量为4177.87吨,总磷排放量为 535.91 吨。
截至2014年底,茅洲河流域内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 5座,处理规模为 70万吨/日,见表2-3。
表茅洲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表序号设施名称 建成时间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万吨/ 日)行政区 1 沙井污水处理厂 2007 年 A 2-O15 宝安区 2 燕川污水处理厂 2011年10月 改良A ?-O15 宝安区 3 光明污水处理厂 2012年1月 2改良A-O15 光明新区 4 公明污水处理厂 2014年4月 2改良A-O10 光明新区 5三洲污水处理厂2008年7月CASS15 长安镇合计70备注:数据来自《深圳市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研究(年)》(2) 工业源根据2016年环境统计以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规定的全 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统计出排入茅洲河流域的647家污染企业的主要污染物质及废水排放情况,2015年茅洲河流域工业废水排放量为6828.33万吨,化学 需氧量排放量为6285.34吨,氨氮排放量为389.26吨,总磷排放量为54.26吨 茅洲河流域各行政区工业源的氨氮排放量所占比例,见图2-2。
茅洲河流域主要工业行业污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及总磷排放量详见表2-4。
ML ::l< ■ix.r^备注:数据来自年环境统计(3)农业源据2016年环境统计,流域内共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8家,饲养量14.97万头/羽,主要集中在深圳市光明新区。
2015年茅洲河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见表2-5表2-5茅洲河农业源污染排放情况表备注:数据来自年环境统计根据对茅洲河生活源、工业源和农业源的分析,茅洲河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源和工业源。
对2016年茅洲河流域污染源数据动态更新调查,以氨氮排放量为指标进行工业源排放量排序,结果详见表2-6。
计算茅洲河流域内26种行业的污染占比,确定茅洲河流域的主要污染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占茅洲河流域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7.97%,占茅洲河流域工业源COD 排放量的81.01%,占茅洲河流域工业源氨氮排放量的85.81%,占茅洲河流域工业源总磷排放量的91.05%(见表2-4 )。
根据茅洲河流域内企业实际情况,结合流域产业政策,本标准将纺织业与纺织服装、服饰业统归于纺织染整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统归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统归于电子工业。
综上所述,本标准将电子工业、金属制品业、纺织染整工业、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啤酒工业(含软饮料)、橡胶制品工业(含塑料制品)等行业及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重点控制对象。
表2-6茅洲河流域行业污染评价备注:数据来自年环境统计2.1.2流域水环境现状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发布的数据,2014年至2016年茅洲河的两个监测断面(洋涌大桥、共和村)主要超标因子的超标倍数(超标项目/超标倍数以水质目标W类水计算)情况如下:(1)化学需氧量(COD)如图2-3、2-4所示,对2015年至2016年茅洲河流域洋涌大桥及共和村监测断面COD r浓度及超标情况进行了分析。
与地表水W类水中COD r浓度限值(30mg/L)相比,洋涌大桥监测断面2015、2016年CO Cr超标率分别为16.7%、0%从超标情况分析,洋涌大桥监测断面COD r超标倍数介于0.03至0.5 之间,2015年2月超标倍数最高达到0.5 ;共和村监测断面2015、2016年CO Cr超标率分别为25.0%、0%从超标情况分析,共和村监测断面COD r超标倍数介于0.1至0.4之间,2015年1月、2月超标倍数最高达到0.4。
综上,2015年至2016年茅洲河流域洋涌大桥及共和村监测断面COD r浓度明显趋于好转,至2016年洋涌大桥及共和村两个监测断面COD r浓度均能满足地表水W类水限值(30mg/L)要求。
(2) 氨氮(NH_N )如图2-5、2-6所示,对2015年至2016年茅洲河流域洋涌大桥及共和村监 测断面NH-N 浓度及超标情况进行了分析。
与地表水W 类水中NH-N 浓度限值(1.5mg/L )相比,洋涌大桥监测断面2015、2016年NHPN 超标率分别为66.7%、66.7%,从超标情况分析,洋涌大桥监测断面 NHkN 超标倍数介于0.01至1.9之间,2015年1月超标倍数最高达到1.9 ;共和村监测断面2015、2016 年NH-N 超标率分别为100.0%、75.0%,从超标情况分析,共和村监测断面 NH-N 超标倍数介于V 类水图2-3茅洲河流域洋涌大桥监测断面 COD r 超标倍数数倍标超图2-4茅洲河流域共和村监测断面COD r 超标倍数V 类水0.01至4.3之间,2015年4月超标倍数最高达到4.3。
综上,2015年至2016年茅洲河流域洋涌大桥及共和村监测断面NH-N浓度趋于好转,但至2016年洋涌大桥及共和村两个监测断面NH-N浓度尚未稳定达到地表水W类水限制(1.5mg/L )的要求。
(3) 总磷(TF )如图2-7、2-8所示,对2015年至2016年茅洲河流域洋涌大桥及共和村监 测断面TP 浓度及超标情况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