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13
2021年7月湖北省高二统一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目的就在于……使当地摆脱贫困”错误,目的是通过“非遗+扶贫”实现双赢。
其目的有两个:文化传承和民生建设。
2.【答案】B【解析】“只有设计师才能找到”说法过于绝对,文章举例是为了论证设计师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
3.【答案】C【解析】从“在此基础之上,脱贫攻坚引入文化资源进行‘软件升级’”中可知,此处的“软件升级”指的是将非遗文化资源引入网络直播、在线销售等模式中,只有C项符合这一特点。
4.【答案】①材料一主要使用举例论证。
列举典型事例,详实而确凿,使论证有力。
②材料二主要使用比喻论证。
化枯燥为形象,使论证更生动有趣。
(每点2分,指出论证手法、效果各1分。
材料二若答事理论证也可酌情给分。
)5.【答案】①引入年轻设计团队、专业设计师、大学相关人员,进行文化扶贫工作。
②让传承者“走出去”。
如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发达地区进行研修培训,以“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然后回到本地再创作。
③通过设立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等机制,引导人才向贫困地区聚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答案】A【解析】“老侯思想保守落后”错误,小说中老侯并不是思想保守落后的形象。
7.【答案】D【解析】“以小侯办造纸厂为线索”错误,小说的线索是“紧箍咒”。
8.【答案】①指《西游记》中唐僧将齐天大圣治得服服帖帖的咒语;(1分)②指老侯给小侯和小侯发小上的“紧箍咒”课;(1分)③更深层的意义是指诚信做人、依法做事的准则。
(2分)(意思相近即可。
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9.【答案】①形象上,小侯的成功与发小的失败形成对比,更能突出老侯对小侯教育的良苦用心与卓有成效。
②情节上,使小说波澜起伏,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③主题上,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揭示了做人须凭良心、行事须依法规这一主题。
④结构上,小侯对老侯的由衷佩服与开头两人“天天针尖对麦芒”形成对照、呼应,结构更加严谨。
秘密★启用前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语文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心术苏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夫惟义可以怒士。
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养心。
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
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
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
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惠,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山涧(jiàn)船舷(xián)曝晒(pù)怏怏不乐(yāng)B.聒噪(guō)逮捕(dǎi)黝黑(yǒu)强人所难(qiǎng)C.蕴藉(jiè)坎坷(kě)档案(dàng)同仇敌忾(kài)D.棕榈(lǚ)谥号(shì)亲戚(qì)如法炮制(páo)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夜晚雁群引吭高鸣,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对她们的丈夫亲热起来,或者当苏贝躺在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的时候,你就知道冬天已经逼近了。
B.同学们都说这件事是他的错,但他摆出一幅不屑置辩的样子。
C.那一望无边挤得蜜蜜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璧一样。
D.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与世隔绝,安乐而美好的的世外桃园。
3.下列所给词语的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益.处精益.求精B.席.卷一席.倾诉C.分.配分.秒必争D.品行.言行.一致4.下列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锱铢必较——不拘小节自鸣得意——妄自菲薄B.民怨沸腾——普天同庆青红皂白——是非曲直C.同仇敌忾——自相残杀如火如荼——风起云涌D.名存实亡——名不虚传出类拔萃——鹤立鸡群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个时代,让思想遭受这样的,后代的人会为此。
②田野里农民们为了几毛钱拼命地干活,有点,惹人,可他们自己并不觉得。
A.羞辱羞愧怜悯可怜B.羞愧羞辱怜悯可怜C.羞辱羞愧可怜怜悯D.羞愧羞辱可怜怜悯6.下列词语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A.一马当先如法炮制顾名思义置身事外B.罄竹难书安土重迁哑口无言一醉方休C.逆来顺受车水马龙冷眼旁观安分守己D.引经据典滚瓜烂熟家财万贯德高望重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西藏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唐卡作品,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高二语文学科第二学期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 ——5题(11 分)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
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
《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说明:①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或写在答题纸开头的“第Ⅰ卷答题表”中);第Ⅱ卷为各类题型,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②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曝.(bào)晒咯.(kǎ)血屏.(bǐng)气凝神胁.(xié)肩谄笑B.强.(qiǎng)迫契.(qiè)约谄.(chǎn)媚逢迎生杀予.(yǔ)夺C.炽.(chì)烈脚踝.(huái)头晕目眩.(xuàn)追本溯.(sù)源D.狡谲.(jué)卑.(bēi)俗鸢.(yì)飞鱼跃无稽.(jī)之谈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嬉戏百叶窗损失殆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潜质满州里销声匿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鬼崇座右铭世事沧桑骨鲠在喉,不吐不快D.俯瞰戈壁滩唇枪舌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旧西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歌中唱到“农奴带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这是旧西藏经济和广大农奴生活窘境的真实写照。
B.泡菜里有着色剂,果冻里有防腐剂,一支雪糕含16种食品添加剂,一袋方便面中含14种……近九成的食品含有添加剂,而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有xx 多种。
C.央企怎么了?为什么会陷入赚钱越多挨骂越多的怪圈?央企或者国企的未来之路在何方?在找寻这些问题答案的同时,“丑闻”缠身的央企也陷入焦虑和困惑之中。
D.根据行业内测算方法,xx年我国发电产能利用率为93.71%(发电产能利用率=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发电量),其闲置能力仅为6.29%。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经过十多年的奋斗,“谭木匠”已成为中国制梳业无可争辩....的第一品牌,在全国拥有1000余家连锁店,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以及港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高中2021年人教版高二下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本文导航1、首页2、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3、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34、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45、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56、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6高中xxxx年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古诗文阅读(31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
(《虞美人》)(2)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滕王阁序》)(3)______,形影相吊。
(《陈情表》)(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6)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阿房宫赋》)(7)__________,最难将息。
(《声声慢》)(8)祖母无臣,__________。
(《陈情表》)(9)_______,而望幸焉,(《阿房宫赋》)(10)_______,彩彻区明。
(《滕王阁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题。
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湖北省2021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9高三下·宁波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每年三月前后,一家衣衫褴(lán)褛的吉卜赛人都会来到村边扎下帐篷,击鼓鸣笛,在喧闹欢腾中介绍新近的发明。
最初他们带来了磁石。
B . 如果中国人都坐定一节城垛(duó),手握长长的木桨,看扬起的鼓槌,“咿呀”一声用力划,将长城划入渤海湾,纵游太平洋去也,会是多么快活!C . 玛丽·居里在《我的信念》中袒露了心声:“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fēi)浅。
而当他溘然长逝之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D . 没有巴比伦的残忍,没有卢克索的神威,没有恒河畔(pàn)的玄幻。
《诗经》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平和、安祥、寻常、世俗,以及有节制的谴责和愉悦。
2. (2分) (2019高一上·余姚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B . “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C . 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
D . 通过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②“中”,恰当之谓也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A . ④⑤③②①B . ③⑤①②④C . ④①②③⑤D . ③④⑤②①4. (2分) (2020高一上·雅安开学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这种强调法度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思想作为文化自新的一种体现,在汉代法律思想嬗变及传统社会法律思想确立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汉初,统治者在法律思想上明确提出了“以道统法”之说,表明黄老学说也肯定法律在治国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强调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要遵循“道”的原则和精神。
汉初黄老思想家对法家理论采取了较为理性的态度,既批判严刑苛法对社会关系的破坏作用,又认识到立法制刑、悬赏设罚具有分别是非、明辨好恶、审察奸邪、消弭祸乱的积极意义。
而道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所以汉初又提出“法随时变”的观点,这也与法家“法与时转则治”的理论相契合。
受黄老思想影响,汉初往往“木诎于文辞”者被重用,“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口辩”“文深”甚至成为晋职的障碍。
黄老政治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居功至伟,但无为而治繁荣了经济的同时,也造成社会矛盾的不断酝酿、积聚。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进行了顺应时代的变革和创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黄老之学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变化,儒家思想进而渐兴。
当然,儒家思想也需要有一个调整自身、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因此只能暂且权以“缘饰吏事”,新秩序暂告缺失使得法家思想所受束缚骤然减少,在由道法转为儒法的过渡期内重被释放。
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语言表达运用(21分)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徇.私\殉.情篡.权\编纂.缧.绁\果实累累.股肱.\气势宏.大B.践祚.\愧怍.撇.开\瞥.见淡.泊\啖.以重利巨贾.\余勇可贾.C.瞋.目\缜.密会.稽\会.计扛.枪\力能扛.鼎绷.带\绷.着脸D.漂.洗\漂.泊间.道\离间.刈.旗\自怨自艾.盗跖.\开拓.进取【答案】1。
B(A.xùn,cuàn\zuǎn,léi,gōng\hóng;B.zuò,piē,dàn,gǔ;C.chēn\zh ěn,kuài,káng\gāng,bēng\běng;D.piǎo\piāo,jiàn,yì,zhí\tuò。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窥知词阙因源永葆青春B.锱重瞳孔碟血触目惊心C.牵惹调剂社稷老羞成怒D.提挈敕免仓檁心灰意懒【答案】2。
C(A.阙——阕,源——缘;B.锱——辎,碟——喋;D.敕——赦,檩——廪)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地方政府在某些重大项目上如果觉得没有把握,就应该敬谢不敏....,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强拉一些企业进驻当地,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B.关于课堂教学改革,教育专家认为,始终静悄悄的“一言堂”式的课堂固然不正常,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无法体现,闹得沸反盈天....的课堂也不应该成为样板。
C.新版《天龙八部》以大胆出奇的叙事结构、纵横捭阖....的战争场面以及令人荡气回肠的煽情表演征服了那些未看过原作的新潮观众的心。
D.县委书记和百姓拼车坐出租、一起吃大排档,市长请农民工吃羊肉泡馍,一些政府官员的新政举措如雨后春笋....,纷纷现身舆论醒目位置,引得民众一片质疑。
2021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2. 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引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
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会贻笑大方....。
B.“鲨鱼皮”(泳衣)的席卷之势,在世界体育用品制造业引起“公愤”。
由于各国选手对“鲨鱼皮”趋之若鹜....,使其成为其他竞争对手的“眼中钉”。
C.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
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D.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灾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在韩国教头金昶佰的带领下,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又在韩国的土地上继世界杯夺冠后战胜奥运会冠军韩国队,夺得金牌。
B.一份由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和中国火箭运载研究院总设计师刘竹生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火箭运载能力,已经足够保证完成绕月工程所需要的飞行器发射任务。
C.xx年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D.这家证券因不符合券商上市的新规定,上市申报材料已经被退回,其多年来上市的夙愿正变得遥遥无期。
4. 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
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①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
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它是中国画技法之一,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
2021年高二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命题:审定:(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39分)一、基础知识:(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多选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熹.微(xī)蠕.动(rŭ)煎熬.(áo)棱.角(léng)B.气氛.(fèn)炮.制(páo)咫.尺(zhǐ)喝.彩(hè)C.征兆.(zhào)纤.细(xiān)慷慨.(kǎi)忏.悔(chàn)D.侮.辱(wǔ)旱涝.(lào)翘.首(qiào)惦.记(diàn)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挑剔必竟己经琢磨B.吝惜衷心缀学纯粹C.酿制哺育伺候淳朴D.譬喻凛冽愁怅怂恿3.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置.身事外(把)如.法炮制(依照)引.经据典(引用)B.心不在焉.(这里)衣冠楚楚..(整齐、漂亮)不名.一文(占有)C. 不屑.置辩(值得)微不足道.(道理)各抒.己见(说明)D. 望尘莫及.(赶上)说长道.短(评论)引吭.高歌(喉咙)实用文档4.下列词语中反义词不全部准确的一项是A.平凡—伟大短暂—漫长和善—凶狠B.沉静—活泼消失—出现责备—批评C.偶然—经常紧张--松弛团结--分裂D.瘦小—强壮浩大—渺小聒噪—安静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旦增在面试老师面前侃侃而谈....,一点也不害怕。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洁却别有用心....。
C. 我已经黔驴技穷....了,你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D. 我国将举行建国60周年阅兵式,中央领导批示要厉行节约....。
既要隆重热烈,鼓舞人心,也要注意节俭,务求实效。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比喻、拟人)B.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
(拟人)C.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暗喻)D.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声。
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
(借代)7.下列各项词语结构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不解之缘德高望重引经据典B.安分守己车水马龙心不在焉C.世外桃源气象万千藕断丝连实用文档D.精力充沛心胸宽广阳光明媚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党的历史表明,群众路线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
B.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生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C.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9.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的一项是()A.长期以来,我们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B.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C.真凉爽啊,拉萨的夏天!D.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伟大科学家的生活一书,就有一篇《译序》和一篇作者的《导言》。
10.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晰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⑤④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④⑤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实用文档11.下列各复句的类型说明正确的一项是①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②由于青稞酒度数的不同,也就造成饮用上的差异。
③有时赶不及,还得原路退回。
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A.①递进②因果③假设④递进 B. ①递进②并列③条件④递进C. ①并列②因果③条件④转折D. ①递进②并列③假设④转折12. 下列句子主干分析正确的一句是A.藏族民间的酒歌内容非常丰富。
(酒歌丰富。
)B.文字比语言更加保守。
(文字保守。
)C.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政策好得多。
)D.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劳动。
(母亲不曾脱离劳动。
)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潜。
这篇文章虚构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安乐宁静的世外桃源,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反对压迫和战乱的愿望。
B.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是对居住在胡同里的北京市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透视和概括。
D.欧.亨利是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尾常常出人意外,被誉为“英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实用文档第Ⅱ卷非选择题(61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9题。
(17分)老屋周克武(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
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
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
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
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
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
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
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
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
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实用文档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6)老屋是心的归宿。
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
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
【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
【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
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
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
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
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
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
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
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
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
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
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实用文档(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
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
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
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14.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2分)静谧.()默契.()15.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
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3分)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 )→(2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3 )→站在老屋门口16.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17.文中描写细腻感人。
参考示例,从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
(3分)【示例】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
品析:“轻抚”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我”的疼爱及实用文档给予“我”的心灵抚慰。
18.第(9)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
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3分)19.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
(3分)三、语言运用题(4分)20.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
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
甲同学说: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
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1)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2)四、作文(40分)现实生活中,人人向往“发现”,渴望“发现”。
没有“发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没有“发现”,我们永远不会长大,不会成熟。
“发现”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
学会“发现”,善于“发现”,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素质。
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可以记述事件,阐述道理,抒发感想,编写故事。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xx届)第八次月考汉语文试卷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共39分)实用文档一、基础知识:(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多选不得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1分)二、阅读(17分)14.(2分)静谧()默契()15.(3分)(1 )(2 )(3 )16. (3分)17.(3分)18.(3分)19.(3分)三、语言运用(4分)实用文档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1)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2)实用文档拉萨中学高二年级(xx届)第八次月考汉语文试题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9分)一、共17分14.(2分) mìqì15.(3分)(1)默默走近老屋(2)抬脚跨进门槛(3)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16.(3分)既蕴含着作者回到老屋时涌起的亲切感,又蕴含着作者对老屋老去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