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常用材料“混凝土”详细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9
第1篇一、基础材料1. 混凝土: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基础材料,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
它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和耐久性能。
2. 钢筋: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常见的钢筋有HRB400、HRB500等。
3. 模板:模板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用于形成混凝土构件形状的临时结构。
常用的模板材料有钢模板、木模板、塑料模板等。
4. 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用于建筑物地下室、卫生间等易渗漏部位,起到防水、防潮作用。
常见的防水卷材有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
二、主体材料1. 砌块:砌块是墙体、隔墙等非承重结构的主要材料。
常见的砌块有混凝土砌块、烧结多孔砖、空心砖等。
2. 砖:砖是墙体、基础等承重结构的主要材料。
常见的砖有烧结多孔砖、烧结普通砖、混凝土砖等。
3. 砌筑砂浆:砌筑砂浆用于砌体结构中,起到粘结、填充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常见的砌筑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等。
4. 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梁、板、柱等,用于承重和传递荷载。
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等。
三、装饰材料1. 涂料:涂料用于建筑物外墙、内墙、地面等表面的装饰和保护。
常见的涂料有乳胶漆、外墙涂料、木器涂料等。
2. 陶瓷制品:陶瓷制品包括瓷砖、地砖、墙砖等,用于建筑物室内外地面、墙面装饰。
常见的陶瓷制品有抛光砖、仿古砖、陶瓷马赛克等。
3. 木材:木材用于室内装饰、家具制作等。
常见的木材有实木、人造板、胶合板等。
4. 玻璃:玻璃用于建筑物门窗、幕墙等部位,起到采光、隔热、隔音等作用。
常见的玻璃有普通平板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等。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种类繁多,包括基础材料、主体材料、装饰材料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功能需求和使用环境,合理选择和搭配施工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材料利用率,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混凝土施工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混凝土材料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材料,它的质量和品种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水泥的品种有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等,不同品种的水泥适用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工程要求。
2.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配合材料,它的种类主要包括骨料和细骨料。
骨料要求坚硬、耐磨、耐腐蚀,通常选用砂石、碎石、碎砖等。
3.水:混凝土中的水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施工时要选择洁净的水源,并严格控制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外加剂:外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性能而添加的材料,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塑剂、缓凝剂、控制膨胀剂等,它们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抗压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一般通过实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配合比的确定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2.设计原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遵循经济、耐久、施工性和可靠性的原则,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施工条件确定合理的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3.设计方法: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极限配合比法、相对配合比法、等强度设计法和调整材料设计法等,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施工环境。
三、混凝土浇筑1.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安装好模板,确保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外观和尺寸精度。
2.浇筑顺序:混凝土浇筑时要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进行,一般从低到高、从远到近进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振捣作业: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振捣作业,以将混凝土中的空隙和气泡排除,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4.抹平和养护: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抹平和养护,在混凝土早期强度和硬化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湿润条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养护1.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湿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硬化。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粗骨料和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人造石材。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铝酸盐和石膏。
水泥在与水混合后会发生水化反应,形成胶状物质,使混凝土具有粘结力并硬化成强度较高的石材。
2.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填充物,可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常用的粗骨料有砂(河砂、山砂)、石子(石英石、花岗岩、石灰石等)等。
粗骨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配制中使用的非金属矿产物质,常见的有粉煤灰、矿渣粉、石灰石粉等。
掺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少裂缝和收缩,提高其耐久性和抗渗性能。
4. 水:水是混凝土的溶剂,通过溶解水泥中的化学物质来促使水泥发生水化反应。
水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和工作性能来确定,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除了上述主要组成材料外,还可以加入一些辅助材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减水剂、增稠剂、防水剂、增强剂等。
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增稠剂可使混凝土变得粘稠,适用于施工垂直或高度悬挂的部
位;防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增强剂可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裂性能。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水。
这些材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制,经过搅拌、浇筑和养护等工艺过程,最终形成坚固耐用的混凝土。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加入辅助材料来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
混凝土需要什么材料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子和水。
除了这些主要材料之外,混凝土还需要一些辅助材料来提高其性能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混凝土需要的材料。
首先,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
水泥是一种粉状物质,主要由石灰石和粘土经煅烧而成。
在混凝土中起着粘合作用,使得混凝土能够硬化成坚固的建筑材料。
水泥的种类有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矿渣粉水泥等,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水泥。
其次,砂是混凝土中的另一个重要材料。
砂的主要作用是填充水泥和石子之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常用的砂有河砂、海砂和人造砂等,选择合适的砂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再者,石子是混凝土中的骨料,也是混凝土的主要承重材料。
石子的种类有鹅卵石、碎石和碎砂等,不同种类的石子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选择石子时,需要考虑其强度、吸水率和颗粒形状等因素。
此外,混凝土中还需要添加一些辅助材料来改善其性能。
例如,混凝土中常加入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它们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
此外,混凝土中还可以添加一些外加剂,如减水剂、增塑剂和缓凝剂等,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总的来说,混凝土需要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同时还需要一些辅助材料来提高其性能和耐久性。
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来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有所帮助。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种类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其种类也非常丰富。
混凝土的种类与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因此在选择混凝土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种类进行详细介绍。
二、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指不加任何特殊材料的混凝土。
它由水泥、砂、碎石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普通混凝土常用于普通建筑物的地面、墙体、柱子等,其强度等级通常为C15-C60。
三、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通常为C80-C100。
高强度混凝土的制作需要选用优质的水泥、骨料和掺和剂,并进行精细化管理。
高强度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广泛,如高层建筑的结构、大型桥梁和隧道等。
四、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具有自密实性能的混凝土。
它通过加入特殊的掺合料,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微孔,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自密实的效果。
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渗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它通常应用于水池、地下室、水利工程等。
五、自流混凝土自流混凝土是指具有自流性能的混凝土。
它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黏度和流动性,可以使混凝土在不使用振动器的情况下自然流动,填充模板。
自流混凝土的加工简单、节省人力,可用于大面积的水平结构,如地面、地下车库和平台等。
六、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为C80以上、具有多种性能的混凝土。
它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抗裂性能等。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作需要选用优质、高性能的原材料和掺合料,并进行精细化管理。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广泛,如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
七、轻质混凝土轻质混凝土是指相对密度小于2.0的混凝土。
它通常由轻质骨料、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轻质混凝土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隔声性能好等优点,常用于建筑物的隔墙、隔板、屋面、保温层等。
八、自养抗裂混凝土自养抗裂混凝土是指具有自愈合和抗裂性能的混凝土。
它通过加入特殊的自愈合材料,在混凝土出现微小裂缝时,可以自愈合,避免继续扩大。
混凝土材料组成及作用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建造桥梁、道路、房屋等各种建筑结构。
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材料组成,通过加水混合,形成一种具有可塑性的材料。
混凝土材料的组成和作用原理对于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的组成及其作用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材料组成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与水反应,形成水化物胶凝体,从而使混凝土具有硬化和强度。
水泥的种类有很多,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高炉水泥、矿渣水泥等。
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2. 砂砂是混凝土中用于填充空隙的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砂的种类有很多,如河砂、海砂、人造砂等。
其中,河砂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3. 石子石子是混凝土中最大的颗粒,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石子的种类有很多,如河石、山石、矿渣等。
其中,河石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4.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溶剂,其主要作用是与水泥反应,形成水化物胶凝体。
水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水质过差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混凝土材料作用原理1. 水泥的作用原理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为重要的成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与水反应,形成水化物胶凝体,从而使混凝土具有硬化和强度。
水泥的水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溶解阶段:水泥在水中溶解,释放出一定量的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2)核生成阶段: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水中结合形成一定量的钙硅酸盐凝胶核。
(3)凝胶成长阶段:钙硅酸盐凝胶核在水中不断成长,形成大量的水化物胶凝体。
(4)硬化阶段:水化物胶凝体不断成长,形成一个坚实的石头一样的物质,即混凝土。
2. 砂的作用原理砂是混凝土中用于填充空隙的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砂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填充空隙:砂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使混凝土变得更加密实。
混凝土材料的分类及特点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材料。
它是由水泥、砂、石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特点。
混凝土材料的分类及特点是混凝土工程设计和建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二、混凝土材料的分类1.按材料组成分类(1)水泥混凝土:由水泥、砂、石等材料混合而成,广泛应用于建筑和道路等领域。
(2)沥青混凝土:由沥青、矿料、填料等材料混合而成,广泛应用于道路和桥梁等领域。
(3)聚合物混凝土:由聚合物、砂、石等材料混合而成,具有耐久性好、防水性能强等特点,常用于地下水工程、隧道工程、防水工程等领域。
(4)钢纤维混凝土:由水泥、砂、石等材料和钢纤维混合而成,具有强度高、抗裂性好等特点,常用于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大型工程。
2.按强度等级分类按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可以将混凝土材料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按照国际标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10个等级。
3.按用途分类(1)普通混凝土:用于房屋、道路、桥梁等一般建筑工程。
(2)高强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常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水利水电等重要工程。
(3)轻质混凝土: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等特点,常用于建筑外墙、屋顶、保温材料等领域。
(4)自流平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常用于地面装饰、工业地坪等领域。
三、混凝土材料的特点1.强度高混凝土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和冲击。
2.耐久性好混凝土材料不易受到氧化、腐蚀和化学侵蚀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
3.施工方便混凝土材料可以灌注或浇筑成任何形状的结构,施工方便。
4.防火性能好混凝土材料的防火性能好,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
5.隔音性能好混凝土材料的隔音性能好,可以有效地阻隔声音的传播。
6.保温性能好混凝土材料的保温性能好,可以有效地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建筑工程中常用混凝土型号及适用范围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桥梁、隧道等建筑工程中。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型号也不断变化和升级,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中常用混凝土型号及其适用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二、常用混凝土型号及适用范围1、C15混凝土C15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15Mpa,适用于简单结构、地基、护坡等场合。
其配合比为1:2.5:4,水泥用量为165kg/m3,砂石比为1:2.5。
2、C20混凝土C20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20Mpa,适用于一些较小的房屋、厂房、仓库等场合。
其配合比为1:2:4,水泥用量为190kg/m3,砂石比为1:2。
3、C25混凝土C25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25Mpa,适用于一些大型房屋、厂房、桥梁等场合。
其配合比为1:2:3,水泥用量为210kg/m3,砂石比为1:2。
4、C30混凝土C30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30Mpa,适用于一些高层建筑、大型水利工程、桥梁等场合。
其配合比为1:1.8:2.8,水泥用量为240kg/m3,砂石比为1:1.8。
5、C35混凝土C35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35Mpa,适用于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桥梁、隧道等场合。
其配合比为1:1.6:2.5,水泥用量为270kg/m3,砂石比为1:1.6。
6、C40混凝土C40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40Mpa,适用于一些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隧道等场合。
其配合比为1:1.5:2.3,水泥用量为300kg/m3,砂石比为1:1.5。
7、C45混凝土C45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45Mpa,适用于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桥梁、隧道等场合。
其配合比为1:1.4:2.2,水泥用量为330kg/m3,砂石比为1:1.4。
8、C50混凝土C50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50Mpa,适用于一些特殊工程,如核电站、船坞等场合。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种类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
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特性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混凝土种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种类,包括其特点、用途、配合比、强度等方面。
1.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混凝土种类。
它主要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制作地板、路面、墙体等部位。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为水泥:砂:石子=1:2:3,强度等级为C15-C30。
普通混凝土的特点是材料价格低廉,制作过程简单,但强度和耐久性较差,容易开裂和变形。
2. 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的混凝土,主要用于制作桥梁、高层建筑等重要部位。
高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原材料比普通混凝土更为严格和复杂,需要使用更高强度的水泥和更小的石子。
高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为C50-C80,其特点是强度高、抗震性好,但制作难度和成本较高。
3. 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是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水渗透的混凝土,主要用于水利工程、地下室、游泳池等需要防水的场所。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原材料需要更为严格,通常需要添加防水剂和特殊的填料。
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为C20-C50,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但制作难度较大,需要特殊的施工技术。
4. 隔热混凝土隔热混凝土是一种能够有效隔热的混凝土,主要用于制作屋顶、墙体等需要隔热的场所。
隔热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原材料需要特殊设计,通常需要添加隔热剂和特殊的填料。
隔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为C20-C50,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久性,但制作难度较大,需要特殊的施工技术。
5. 自流平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是一种能够自行流动并自平的混凝土,主要用于制作大面积的地板、地面、楼板等部位。
自流平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原材料需要特殊设计,通常需要添加特殊的流动剂和粘结剂。
自流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为C20-C50,其特点是施工方便、表面光滑平整,但价格较高,需要特殊的施工工艺。
混凝土的材料组成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水泥、沙子、石子和水等组成。
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对于其质量、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种材料的作用和影响。
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它与水反应产生水化反应,从而形成胶凝物质。
常用的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根据不同的混凝土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水泥。
水泥的品种和品质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建筑物的耐久性和施工工艺。
2.沙子:沙子是混凝土的骨料材料之一,主要是细砂。
沙子作为填充性材料,起到填充水泥和石子之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细砂的粒径一般在0.15mm-4.75mm之间,太细或太粗的沙子都不利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3.石子:石子是混凝土中的骨料材料之一,主要是粗骨料。
石子的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使混凝土的成型和养护更容易。
常用的石子有骨料、碎石、卵石等,粒径一般在 4.75mm以上。
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粒径的石子来调整混凝土的配比。
4.水:水是混凝土中的骨料和胶凝材料之间的粘合剂。
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水的使用量和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适量的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使混凝土充分润湿各个材料,有利于混凝土的施工和成型。
但是过多的水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和收缩性增加。
5.外加剂:外加剂是混凝土中的一种辅助材料,它可以改变混凝土的一些性能,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加入。
常见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稠剂、防水剂、延缓剂、增强剂等。
外加剂可以调整混凝土的流动性、延展性、抗裂性、防水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从而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
混凝土的材料组成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不同的材料,可以制备出符合工程需求的混凝土。
同时,在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正确的施工方法,以确保混凝土的安全可靠性。
工程常用材料“混凝土”详细介绍
混凝土的组成、分类及特点
(一)混凝土的组成
1、定义
混凝土是由石子、砂子、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均匀拌合,灌注在所需形体的模板内(如框架柱模板内),捣实,经凝结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2、组成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子、石子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各类外加剂与矿物混合材料组成的。
a)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
砂子称为细骨料,石子称为粗骨料。
b)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起填充骨料间的缝隙,胶结骨料的作用。
c)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工程上的需要。
如:在炎热气候条件下进行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时间,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出现裂纹。
d)矿物混合材料是在混凝土拌合时,掺入于混凝土中的其它材料,即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粉状材料。
(二)混凝土的分类
1、按用途划分
a)防水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b)耐热混凝土,可承受高温作用,如:可耐1300℃高温的高铝水泥混凝土。
c)耐酸混凝土,可抵抗酸性溶液的腐蚀作用,如:水玻璃耐酸混凝土。
d)结构混凝土,用于土木建筑中承受荷载的结构部位,能够支撑建筑结构,构筑立体空间。
e)装饰混凝土。
如:制成的彩色水泥混凝土、悉尼歌剧院的壳状混凝土屋顶等。
2、按表观密度分
a)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1900~2500kg/m3,可用于各种土木工程中。
b)轻混凝土
轻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小于1900kg/m3,常作为保温绝热材料,如:墙体、屋面、冷库等建筑部位的保温。
d)重混凝土
重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大于2700kg/m3,可用于对Χ射线等具有防护能力的防辐射混凝土。
3、按配筋情况分
a)素混凝土:没放钢筋的混凝土。
b)钢筋混凝土:放有钢筋的混凝土。
c)预应力混凝土:放有预先受力了的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
4、按施工工艺分
混凝土按施工工艺可分为泵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压力灌装混凝土、造壳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热拌混凝土、太阳能养护混凝土等。
(三)混凝土的特点
1、易于加工成型。
新拌混凝土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浇注性,可满足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2、可调整性强。
可通过调整其各组分的质量和比例等,达到所要求的性能。
3、热膨胀系数与钢筋接近,且与钢筋有牢固的结合力,两者可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
4、经久耐用,维修费用低。
混凝土的主要性能
(一)混凝土的强度
1、种类
常用的混凝土强度有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等。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的,标准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
(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或(20±2)℃的不流动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养护到28天龄期,以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
2、强度等级
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分C7.5、
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和C60
共12个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强度取值、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依据。
3、强度等级的选用
C7.5~C15的混凝土常用于垫层、基础、地坪及受力不大的工程部位;
C20~C30用于工民建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楼梯、框架等部位;
C30以上的混凝土主要用于公路、桥梁、桥式起重机梁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
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60)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及特种结构;
装饰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所处的部位确定。
(二)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1、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搅拌、运输、浇注、振捣等过程中,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获得质量均匀,密实成型的性能。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技术性能。
2、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新拌合的混凝土在自身重力及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能均匀密实地充满模型的能力。
此指标影响施工难易程度和混凝土结构质量。
3、粘聚性
混凝土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粘性和稳定性,各组分不发生分离,保持整体均匀性的能力。
4、保水性
保水性是指新拌混凝土中的水分不向外流出的能力。
保水性好的混凝土,抗渗能力好,强度和耐久性稳定。
(三)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的能力,称为混凝土的耐久性。
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抗碳化性、碱-骨料反应、干缩和耐磨性等。
1、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
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侵蚀性。
2、抗冻性
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水饱和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能力。
3、抗腐蚀性
抗腐蚀性是指混凝土抵抗侵蚀性介质作用的能力。
4、抗碳化性
抗碳化性是指混凝土能够抵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的能力。
碳化又叫中性化。
碳化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导致钢筋锈蚀。
5、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
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内水泥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反应,在骨料表面生成碱-硅酸凝胶,同时,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水分而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的现象。
6、干缩
混凝土中水分蒸发,引起体积缩小的现象称为干缩。
7、耐磨性
混凝土抵抗机械磨损的能力称为耐磨性。
(四)混凝土的养护工艺
1、自然养护:对混凝土采取保证湿度,仅控制温度在正温以上的养护。
夏季,在露天环境中,可采用草袋覆盖,持续浇水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自然养护。
另外,在现浇混凝土拆模后,喷涂养护剂,也可进行自然养护。
2、蒸汽养护:在常压下,用湿热蒸汽对混凝土进行的养护。
3、蒸压养护:在0.8~1.0MPa下对混凝土用湿热空气进行的养护。
4、干热养护:用干热空气对混凝土进行的养护。
5、保温绝热养护:为防止温度裂缝,对大体积的混凝土采取的绝热保温养护。
(五)混凝土外加剂
1、减水剂:在混凝土塌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2、引气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气泡,以减少混凝土拌合物。
泌水离析,改善和易性,并能显著提高硬化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的外加剂。
3、缓凝剂:能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没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4、早强剂: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单对后期强度没有明显影响的外加剂。
5、防冻剂:在规定温度下,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冰点使混凝土的液相不冻结或仅部分冻结,以保证水泥的水化作用,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预期强度的外加剂。
6、泵送剂: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泵送性能的外加剂。
7、膨胀剂:能改善混凝土抗渗和补偿收缩性能的外加剂。
8、速凝剂: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9、阻绣剂、着色剂、养护剂、脱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