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C语言入门演练100例勘误表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4
勘误表第一章1. 第10页,最后一行:应该改为:2. 第20页,第5题最后一行:“恰好为1,2,3,4的概率”应该改为“恰好为1,2,3,4,5的概率” ,并把最后一行紧接到上一行的后面。
3. 第238页第5题的答案(3)“”应该改为“”4. 第20页,第14题:“求”应该改为:“求”5. 第238页第10题的答案中的分母应为“”而非:“365 r”6. 第238页第15题(1)的答案“”应该改为:“”;(4)的答案应为7. 第239页第36题的答案“0.632”错误,应该改为8. 第22页,第38题第二行:“输出AAAA,BBBB,CCCC的概率分别为”应该改为:“输入AAAA,BBBB,CCCC的概率分别为”8.第239页26题的答案,应该是0.36,而非0.35第二章1、 改为2、 P29例6(1)改为(2) P(C) 改为P(C)改为3、 P33 (3)中11、 P241,21.答案:至少要进行 3次独立测量才能满足要求.第三章1.第243页, 6题的答案,将修改为2.第四章1.2.3.4.5.6.7.8.9.第六章1)P145 性质6.4.1 中积分式子里少了“dx”,即改为2)P148第7行中等号改为约等于号,即改为3)P149第9行中改为4)P149定理6.4.2中两处加入“样本”两字,即改为其中,,和,分别为两个样本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5)P151中间(2)对于给定的置信水平,寻求两个常数 , ,使;改为(2)对于给定的置信水平,寻求两个常数 , ,使;6)P161第19行,例10中.改为.7)P165第20题,改为.第七章(1)第171页表7.1中第一列的“情况真实”改为“真实情况”。
(2)第174页最后一行中“”改为“”。
(3)第180页第三行中的“”改为“”;第五行中“”改为“”;第六行中“”改为“”。
(6)第181页第十四行中“”改为“”;第十五行中的“”改为“”;第十六行中的“”改为“”;“”改为“”。
1、p5: 7.c语言难学可否改个标题?2、P15:第1行图2.5:改成:3、p21:倒数13行~20行整体改成:注意显示在屏幕上看到的结果与上述打印结果是不同的,显示的结果如图 2.10的所示。
在第一个printf()函数里,由于“\r”使当前位置回到本行开头,自此输出的字符(包括空格和跳格所经过的位置)将取代原来屏幕上该位置上显示的字符。
所以原有的“ ab c ”被新的字符“f g”代替,其后的“de”未被新字符取代。
在第二个printf()函数里,先输出“h i”,然后光标位置移到i右面一列处,再退两格后输出“j k”,j后面的空格符将原有的字符“i”取而代之。
因此屏幕上看不到“i”。
实际上,屏幕上完全按程序要求输出了全部的字符,只是因为在输出前面的字符后很快又输出后面的字符。
而打印机则是按顺序真实的打印了结果,实际上是“记录了”输出的过程。
4、p37: 顺数21行,②for( ) ~ (转向语句) 改成:②for( ) ~ (循环语句)5、p38:顺数18行,{ z=x+y;t=+z/100;printf("%f",t);}{ z=x+y;t+=z/100;printf("%f",t);}5、P39:倒数16行,“a=123,d=12345”改成“a=123,b=12345” ;6、P39:倒数11行,“指定数据的速出宽度”改成“指定数据的输出宽度”;7、P41:倒数第4 行,(如e+002,e+02)改成:(如e+002)8、p46:顺数第4行,getchar(字符);改成:getchar();9、P47: 最后一段倒数3行和4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Turbo C 是把字符当成有符号数据处理,所以,能表示的数的范围只能是-128~127,所以,127再加1,就变成-128了; 改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输出时把字符当成整型数据输出,所以,127再加1,就变成128了;10、P62:图3.4和图3.5替换成下图:图3.4 例3-7的流程图图3.5 例3-8的流程图11、P80:图3.43替换成下图:12、P89:图3.59替换成下图:图3.43 do ~while()流程图图3.59continue 进入下一轮循环13、P97:增加图3.7714、P98:图3.79替换为:15、p114:第四章【例4-11】中,倒数第8行 #include "c:\ex4_11_1.c" (此行去掉)若是写成project 文件不应该包含#include "c:\ex4_11_1.c"是是x j =0x j =0x j 能被x i 整除图3.77 F:是否x i =0?打印x i ,j++i++G:j%10=0 ?是否换行图3.79。
《C语言与程序设计方法(第二版)》勘误表请大家将发现的错误补充进来(请用不同颜色表示你的增加),谢谢!P19例2.1整型常量的表示。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a, b, c;a=50; // a为十进制整数50b=-032; // b为八进制整数-32c=0x5b; // c为十六进制整数5bprintf("a=%d, b=%d, c=%d\n", a, b, c); //以十进制整数形式输出a,b,c的值}运行结果如下:a=50, b=-26, c=91P31例2.7整型数据的格式输出。
#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a=-2, b=25;unsigned u=65534, v=28;short c=45;char d='A';printf("a:%d, %u, %o, %x\n", a, a, a, a);printf("u:%d, %u, %o, %x\n", u, u, u, u);printf("b:%d, %u v:%d, %u\n", b, b, v, v);printf("c=%d, d=%d\n", c, d);}运行结果如下:a:-2, 65534, 177776, fffeu:-2, 65534, 177776, fffeb:25, 25 v:28, 28c=45, d=65P33(4) 指定输出宽度。
指定输出宽度和对齐方式需用到附加格式字符m、.n和-。
其中m 为一正整数,用来指定输出宽度(对于f格式符,输出宽度包括整数位、小数点和小数位;对于e 格式符,输出宽度包括尾数部分和指数部分),如果数据的实际宽度比指定输出宽度大,则按实际宽度输出;附加格式符“.n ”的作用是指定输出n 位小数,对于e 格式小数点后仅输出n -1位;附加格式符“-”是用来说明采用左对齐方式,没有“-”时默认是右对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