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_吕连菊
- 格式:pdf
- 大小:154.25 KB
- 文档页数:4
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摘要:我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农产品的出口关乎到国计民生、就业以及经济发展。
因为地理优势和产品间的互补,日本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大国。
但是因为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实行绿色壁垒,且近几年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这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就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绿色观念一、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一)农产品对日出口占比急剧下降2013年,我国对日农产品贸易额为95.6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7.4%,之后的五年对日农产品出贸易占比不断下降,直到2017年有所回升,但也只有84.8亿美元。
我国蔬菜2012年对日贸易额为13.90万吨,但2015年跌到1.41万吨,蔬菜对日出口数量的下跌主要是2014年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分别在6月和12月拟修订《食品卫生法》中关于食品级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和规范(修订农化物残留标准)进行了对蔬菜的各项指标的提高的原因。
并且在2013年之后,日本持续增强对中国农产品检验检疫的标准,尤其是对于蘑菇、大蒜、蜂蜜等农产品。
因为日本作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大国,更加严格的标准的实行使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比例下跌。
同时,因为日本采用高标准的农产品出口政策使得很多发达国家相继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采取相同高标准的要求,这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
(二)减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日本实行的绿色壁垒和各种技术标准的提升,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检查、出关的成本,减少了我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并且,我国农产品频繁受到日本贸易壁垒,尤其在2015年之后,日本对于许多蔬菜采取了更高的卫生检验以及农药残留标准,使得我国一些企业无法满足出口要求,这严重的减弱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也损害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326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以我国浙江茶叶出口为例王亚娟(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214122)摘 要:随着中国文化的走出去以及世界健康意识的发展,茶叶作为一种饮品越来越受到欢迎。
但是随着国外绿色壁垒的出现,对我国茶叶的出口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以浙江省当前面对的茶叶出口窘境为例,阐述了浙江茶叶在日本市场所遭遇的绿色壁垒以及其对我国茶叶产生了哪几个维度的消极影响,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字:绿色贸易壁垒;茶叶出口;浙江一、日本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冲击:日本重新修订并且正式施行《食品残留农业化学肯定列表制度》,将合格的化学物质残留准许率写进法律制度,以一种不可回旋的姿态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且强制的技术标准,来达到限制国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目的。
该制度主要提出了 “暂定标准”和“一律标准”, “暂定标准”即对当前通用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都设定了新的残留限量标准;“一律标准”即对尚不能确定“暂定标准”的农药、兽药及添加剂都设定为0.01ppm 的统一标准。
针对茶叶的残留检测项目由83项增加到276项,并采用“干茶法”检测,茶叶农残更加容易被检测出来;而我国现行的有关茶叶的农残及污染物的限量项目也就是50种而已。
日本此次重新设定的检测标准严苛得过滤掉了一些进口产品,提高了国外进口门槛,为国内企业剔除了多数竞争对手。
据统计,自该法出台后,仅宁波2006年5-7月,茶叶出口总量下降为上年同期的十分之一;2007年前五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整个浙江省茶叶对日出口总量约0.3万吨,比上期下降了26%。
二、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制约性影响具体表现在:(一)绿色贸易壁垒提升了农产品出口的检测费用,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独有的农产品出口价格优势,降低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国,主要是以出口初级农产品为主,加之我国因为历史因素,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质优价廉,因而农产品相较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就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浅析中日茶叶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朱茂利【摘要】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紧张,中日之间的贸易局面也逐步紧张,绿色壁垒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茶叶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绿色壁垒使得我国茶叶对日出口额下降,使得茶叶贸易出口结构恶化,但是也给我国茶叶贸易带来了一些机会,只有及时地更新茶叶生产的技术和设备,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措施保护我国茶叶品牌,积极地进行国际认证,提高茶叶的质量,减少茶叶中农药的残留,才能适应新的贸易规则,提高我国茶叶同日本的贸易竞争力.【期刊名称】《市场研究》【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2页(P30-31)【关键词】绿色壁垒;中日茶叶贸易;对策【作者】朱茂利【作者单位】山东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国和日本都有着传统的茶文化,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有限,土地资源匮乏,这就为中国茶叶出口日本奠定了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中国茶叶出口日本的巨大贸易顺差,使得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来限制中国茶叶对日本的出口。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国正常的贸易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日本为了保护国内茶叶市场和本国的经济利益,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日本政府与2006年5月起实施新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采用新的条例措施严重限制了中国茶叶对日本的出口,使中国在茶叶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其次,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加工缺乏统一的标准。
目前中国的茶叶大多是个体农户种植经营,缺乏统一的标准,农药的使用剂量和种类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这就使得茶叶的种植和生产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在加工过程中也存在不足,加工过程中同样存在加工设备落后、加工技术落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难以与国际标准接轨。
日本国内习惯了高质量、高品质的茶叶,对来自我国相对标准化程度低的茶叶,有一种恐惧心理,因而日本政府加强了对中国茶叶的绿色壁垒。
再次,我国茶叶缺乏名牌产品。
我国虽然有西湖龙井、铁观音等品牌,但是这些品牌缺乏保护,在茶叶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
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以中美茶叶贸易为
例
刘冬蕊;伍利兵;李杨
【期刊名称】《检验检疫学刊》
【年(卷),期】2016(026)006
【摘要】通过分析中美茶叶贸易与美国技术壁垒的变化发展,使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技术贸易壁垒对中美茶叶贸易额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中国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经验、能力等方面的逐步增强,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在逐渐减弱.
【总页数】7页(P52-57,41)
【作者】刘冬蕊;伍利兵;李杨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广东珠海519082;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62
【相关文献】
1.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J], 吕连菊
2.技术贸易壁垒及其它因素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实证研究 [J], 侯明利
3.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以中美茶叶贸易为例 [J], 刘冬蕊;伍利兵;李杨;
4.美国技术性壁垒对中美茶叶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J], 揣江宇;胡麦秀
5.美国技术性壁垒对中美茶叶贸易的影响 [J], 陈薇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摘要】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一直是中国茶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茶叶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市场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中国茶叶出口策略也在调整中,以适应日本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未来,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中国茶叶产业需要不断探索,加强创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以应对当前的技术贸易挑战,并实现茶叶出口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中国茶叶出口、限制、生产技术、市场多元化、策略调整、市场前景、影响总结、产业发展建议、挑战与机遇。
1. 引言1.1 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背景介绍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是指日本政府使用技术标准、检验和认证等手段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和管控的措施。
这些措施通常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但也会对外国产品的进口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影响。
在日本茶叶市场中,日本政府对茶叶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包装规范等方面。
日本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量、茶叶包装的卫生要求等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进口茶叶必须符合这些标准才能进入日本市场。
这导致中国茶叶在出口到日本时需要符合复杂的技术性要求,增加了出口成本和风险。
日本还通过提高关税、设立贸易壁垒等方式对中国茶叶的进口进行限制,加重了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压力。
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和挑战。
1.2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中国茶叶是中国传统农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世界茶叶产量最大的国家,中国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
目前,中国茶叶出口主要以绿茶、红茶、乌龙茶和普洱茶为主,其中绿茶占据了出口量的绝大部分。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涵盖了亚洲、欧洲、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地区是中国茶叶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
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年出口量逐渐增加。
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作者:魏玉娟张金科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03期摘要: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与日本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然而,受日本国内经济衰退影响,日本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为保护日本国内商人利益和民族工业,日本颁布了技术性贸易壁垒。
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成为影响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导致中国企业对日出口贸易热情不断减退,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愈发明显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形成及种类进行简单的梳理,分析我国受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对策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3-0030-05引言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中日贸易迅猛发展。
据日本海关统计,2018年,中日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3175.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8%,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国和进口国。
但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日本对我国贸易壁垒程度也在不断加强。
当前,我们急需深入了解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与种类,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寻找中日贸易壁垒难题的解决办法,以推动我国与日本的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增强我国企业出口日本的信心。
一、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和种类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国家对出口国家出口的商品在食品,农产品,计算机,机电产业等行業和加工,包装等过程,通过出台法律,法令,规定等方法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的技术性措施。
这种措施因其合法性和隐蔽性,是日本对中国进行贸易壁垒最常用的手段,其种类如下:(一)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日本的技术标准在全世界都是处于领先地位,如2001年实施的《电气设备和材料安全法》要求,在日本的信息技术产品需要在日本安全环境研究所(Japan Electrical Safety&Environment Technology Laboratories)在电气安全和电磁兼容(EMC)方面合格才能够上市。
文献综述国际经济与贸易绿色贸易壁垒对宁波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分析摘要宁波是中国茶叶海上对外贸易之路的首发地,茶文化对外传播的源头,占据着天然的地理优势,自唐朝开始便开始出口茶叶到日本等国。
随着时间的流逝,宁波这个茶叶出口大市渐渐得被人遗忘,但至今仍未退出茶叶对外贸易的舞台。
近年来,宁波茶叶出口备受限制,究其主要原因便是“绿色贸易壁垒”。
自绿色贸易保护主义形成以来,各个国家都有权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控制污染环境的产品进口。
日本和欧盟是茶叶的需求大国,是宁波市茶叶出口的重要市场,但自从绿色贸易壁垒出现后,宁波茶叶只能转移市场,将茶叶出口到非洲。
为了更好的拓宽国外茶叶市场,必须要整合宁波市茶叶出口现状,并对“绿色贸易壁垒”形成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对茶叶出口市场欧盟、日本等设置的茶叶进口壁垒的分析,从根源上解决茶叶出口受限问题。
特此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宁波茶叶出口文献综述引言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的市场被拓宽,作为茶叶出口大市的宁波本应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随之而来的“绿色贸易壁垒”却限制了茶叶的大量出口。
因此,如何解决宁波茶叶出口受到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问题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另外,对于中国大量商品的外销,欧盟、日本等国外发达国家为保护国内经济,相继以环境保护为由提出了各种非关税壁垒。
总的来说,宁波市为了能更好的促进茶叶出口,提高贸易收益,必须要对“绿色贸易壁垒”现状和宁波市茶叶出口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意见总结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对策。
一、绿色壁垒国内外研究(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要追溯到1936年凯恩斯(J.^L Keynes。
1883-1946)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其中强调了“新重商主义”的政策思想,形成典型的超保护贸易学说。
他认为,不是为了保护国内幼稚工业,以增强其竞争实力,而是保护国内已经发展起来的大工业以加强其垄断地位:在市场争夺中,不是消极地防御进口而是积极出击占领国际市场:保护措施不仅仅限于关税,各种奖出限入的非关税手段成为超保护贸易的主要措施。
国外绿色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在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中,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是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的非关税技术性的壁垒之一。
我国是茶叶的生产大国也是茶叶的出口大国,国外的这些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近十年来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实行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茶叶的出口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我国茶叶基本生产情况,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进行了现状说明介绍,并对针对影响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说明,包括内在的因素与外在的因素。
比如阐述了我国遭遇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类型,以及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有哪些;本文中还针对国内茶叶企业的生产技术、品质、标准体系和品牌等原因分别进行分析说明。
还从我国政府、茶叶行业、茶叶企业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措施和方法。
找出了我们内在工作的不足与欠缺,并且提出了突破茶叶农药残留障碍的对策。
努力提升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尽快摆脱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关键词:茶叶出口、绿色壁垒、品牌战略、农药残留标准国外绿色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1. 中国茶叶生产情况及出口现状分析1.1. 中国茶叶主要产地分布中国茶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更是茶叶的故乡。
我国茶园种植面积多达160万公顷,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国。
全国上下共有二十多个产茶省,基本可以分为四大产茶区域:华南产茶区域、西南产茶区域、江南产茶区域和江北产茶区域。
1.2. 中国各类茶叶出口情况我国的茶叶产地面积和产量历来都是世界第一,出口量却一直在世界第三第四间徘徊,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总量也总在28万吨到30万吨之间,都未打破30万吨大关,出口量始终不尽如人意。
不过这种尴尬局面终于在2009年打破了。
根据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茶叶的出口总量约30.29万吨,比2008年的茶叶出口量相比略有增加,也首次突破30万吨大关;茶叶出口总额约7.05亿美元,突破7亿美元大关,出口额同比增长3.3%,实现了总量和金额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
2015年第4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5No.4收稿日期:2014-04-17,修回日期:2014-08-11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5.04.004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吕连菊(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江西南昌330099)摘要:以中日茶叶贸易为研究对象,分析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认为日本频繁提高茶叶进口标准,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致使我国对日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上有着明显的下降以及茶叶出口价格上涨,也使得我国茶叶在日本茶叶进口比重中有所下降,可以通过认真实施茶叶农残留标准体系、提高中国茶叶的深加工能力、提高茶叶附加值,构建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等措施来推动中国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茶叶出口。
关键词:茶叶;技术贸易壁垒;出口中图分类号:F713;F746.12;F746.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5)04-0018-04The Influence of Tea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Imposed by Japan on China ’s Tea ExportLV Lianju(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99,China )Abstract :Japan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importers of Chinese tea.Sino -Japan tea trade means a lot to the bilateral trade of the two countries.Taking the Sino -Japan tea trad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implementa-tion of Japanese tea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on China ’s tea export.Japan frequently raises the import standards of tea and implements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which makes the quantity decline and prices rise for Chinese tea exporting to Japan ,and lower proportion of Chinese tea in Japan ’s imported tea.The paper offers suggestions as follows :implementing the ag-ricultural residues in tea standard system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ability ,increasing additional value of tea ,and con-structing tea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to promote China ’s tea export.Key words :tea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export近年来,我国的茶叶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茶叶产业已经成为浙江、安徽,福建、云南等省份的支柱产业。
2012年,我国出口茶叶数量为313483.7吨,同比下降2.8%,金额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8.0%,平均单价为3324.4美元/吨,同比增长11.1%。
我国的茶叶出口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120余个,出口的茶叶品种不断增加,但按茶叶种类来看,我国的茶叶出口并不是很平均,出口茶叶的70%是绿茶,尤其以珠茶、眉茶等中低档茶叶为主。
目前我国茶叶出口主要有独联体国家、欧盟、美国等六大国际市场,其中日本是我国茶叶的传统进口国之一,我国和日本的茶叶贸易关系到两国的贸易发展。
数据显示,1962年日本从中国进口茶叶仅为601千克,仅占进口总量的0.03%。
1979年起中日茶叶贸易量达到千吨以上。
1980年中国茶叶在日本茶叶市场的占有率已达21%。
此后,日本从中国的茶叶进口量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9678吨提高到2001年的43423吨,中国茶叶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也从42%提高到71.9%。
2001年由于受到日本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这一比率开始下降,但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一直处于高水平。
但是从2005年开始,由于日本颁布《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进一步提高了进口茶叶的门槛,我国对日茶叶出口数量上有着明显的下降,在日本茶叶进口比重中也有所下降。
2012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数量仅为17319.9吨,成交额也仅为5768万美元,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日本频繁提高茶叶进口标准,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所造成的。
那么,日本对茶叶实施了什么样的技术贸易壁垒?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产生了何种影响?如何去应对?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文章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1日本对茶叶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向着自由化贸易的方向发展,但是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国家利益,全球经济不可能达到绝对的自由化贸易,西方发达国家在享受了大幅减免关税壁垒的好处后,吕连菊: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处于对本国利益的保护,纷纷采用隐秘性的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的产品和利益,尤其是技术贸易壁垒,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新手段[1]。
1992年10月,日本发布法令,规定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数为15项,而到2005年日本颁布的《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涉及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数达251种,2007年6月,日本厚生劳动省根据食品卫生法,修订了杀虫剂及兽药的残留标准,用“全茶”检测法代替过去一直采用的“茶汤法”,同时在进口茶饮料时,实施茶饮料原产地标识制,以苛刻的条约严格限制日本向中国茶叶的进口。
据宁波进出口局统计,此制度实施后的两个月内,宁波只有一批茶叶顺利出口至日本,而同期数据为10批。
受该制度影响,2009年12月日本清水检疫所检测发现上海出口日本的一批绿茶中检出农药残留三唑磷超标,日方检出0.06ppm的三唑磷,而其标准是茶叶中三唑磷的含量不能超过0.05ppm,该批绿茶被退回。
2012年3月,日本发布0329第2号通报,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又制定了更高的标准。
同年12月,日本又突然对中国出口茶叶进行了两项极为严苛的农药残留标准检测,而这两项标准在日本并没有相应标准,甚至都没有列入年度检测计划。
一夜之间,中国出口日本的茶叶在日本几乎全部下架,产值超过50多亿日元[1]。
表1是多年来日本对我国提高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主要事件。
日本将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提高显然造成了我国茶叶出口下降,这是因为我国在2013年3月1日实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之前,我国对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很少,只有九种,与日本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相对比的话,我国除了氰戊菊酯外,其余8种日本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均有设限。
可见,2013年3月之前,我国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日本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标准体系的不同导致了出口时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尽快的和世界农药残留标准接轨是十分有必要的。
表2是我国2013年制定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部分指标与日本的对比。
显然在这些指标的限量上我国的标准更为严格(除杀螟硫磷指标限量),说明我国与世界的限量标准在一步步的接轨中。
但在我国,真正把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主要和政策宣传不足,政府力度不够相关,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茶叶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受资金、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政策标准没有实施到位。
而规范我国茶叶企业的管理,调整我国茶叶产业结构,将政策落到实处对我国真正建立健全完善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且该标准体系真正的建立健全完善丞待我国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因为日本对茶叶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主要是我国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低所致。
因此,从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出发,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技术是我国构建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表1日本提高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主要事件发布时间事件1992年10月发布法令,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数为15项1993年日本实施的有关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在上年基础上新增9项2001年5月日本颁布新标准,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已达76项2002年初日本采取了类似原产地的保护措施,提高对出口到日本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指标要求2003年5月日本通过新的《食品卫生法》,设限农药增加到121种2005年6月正式发布《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涉及茶叶农药共251种2007年6月日本厚生劳动省根据食品卫生法,修订了杀虫技及兽药的残留标准2012年3月发布0329第2号通报,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进行更高的要求2012年12月日本突然对中国出口茶叶进行了两项极为严苛的农药残留标准检测表2我国茶叶农残留限量标准与日本标准对比(mg/kg)药品中文名药品英文名日本限量中国限量乙酰甲胺磷ACEPHATE100.1氯氰菊酯CYPERMETHRIN2020滴滴涕DDT0.20.2溴氰菊酯四溴菊酯DELTAMETHRINANDTRALOMETHRIN1010杀螟硫磷FENTTROTHION0.20.5氟氰戊菊酯FLUCYTHRINATE2020六六六BHC0.20.2顺式氰戊菊酯ESFFNVALERATE无要求2氯菊酯PERMFTHRIN20202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2.1致使中国出口日本的茶叶数量和金额下降近年来,日本不断提高茶叶进口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直接影响了中国茶叶出口日本的数量,中国很大一部分茶叶因为日本国内的茶叶农残留限量标准不能进入日本市场。
并且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高了茶叶出口的成本,减少了我国茶叶出口日本的数量。
同时,在《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出台后,虽然日本仍然是我国茶叶第二大出口市场,但出口总额的绝对值却在不断下降。
从2005-2008年,我国对日本的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期增长率也一直是负增长,尤其是2006年实行《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后,下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