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力系统日前负荷预测准确率的方法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20.41 KB
- 文档页数:1
提高灵宝电网日负荷预测准确率一、选题理由①负荷预测是电网安全运行、经济调度的必要基础,是电力系统调度、用电、计划、规划的重要依据。
提高负荷预测技术水平,有利于计划用电管理,有利于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和机组检修计划,保证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2010年我局电量首次突破10亿千瓦时,成为我局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标志。
2010年市公司下达的指标为13亿千瓦时,全局职工大力开拓市场,挖掘电网内部潜力。
调度通信中心更要精心调度,切实提高电网经营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水平。
从同行中对比,我局在负荷预测工作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二、现状调查调查一:负荷预测工作在我局开展已有七年多的时间,但基本采用的是月、季、年负荷预测,日负荷预测开展以来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由于我局负荷波动较大,收集的资料及数据少,故我局日负荷预测的准确率一直不太理想。
目前我局采用的是西安伟德公司的调度自动化负荷预测系统,系统采用了十种预测方法,此软件虽考虑有天气的影响,能够按着电力市场的要求,预报第二天96点的负荷数值,但无法考虑到许多不确定以及随机的因素,其准确性不高。
我们小组成员从数据库抽取了2010年7月—11月的每天12:15和21:00共5700个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预测精度在81%—100%之间,小组成员经过大量的计算得出日负荷预测率的平均值仅为90.15%。
调查二:影响负荷预测准确率的不确定以及随机的因素有很多,我们根据电力负荷的特点将电力总负荷划分为以下四部分:基本正常负荷分量、天气敏感负荷分量、特别事件负荷分量和随机负荷分量。
基本正常负荷我们有大量的数据基础,能预测准确,天气敏感造成的负荷影响和随机方面通过软件也综合考虑上,基本能把握。
特别事件负荷分量,是影响负荷预测准确率的主要因素。
现绘制负荷分量影响频数的排列表如下:影响因素频数累计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特别事件负荷分量88 88 90.56% 90.56%天气敏感负荷分量7 95 4.35% 94.91%随机负荷分量 3 98 3.64% 98.55%基本正常负荷分量 2 100 1.45% 100%通过运行日志、月报及自动化系统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影响特别事件负荷分量的两个要素:①供区内除正常的消耗负荷外还存在小水电并网,截止2010年底,供电区内南部山区有48座小型水力发电站,装机67台,总容量18.368MW,并网机组很多都是小机组,受降雨影响较大,雨水充足时大量供给电网;天晴少雨时,有的大量向电网索要电量,有的就出现停机,无序上网给负荷预测带来了难度。
电力负荷预测的算法优化与准确性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已成为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准确预测电力负荷是电力系统运维和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合理调度,因此,算法优化和准确性提高对于电力负荷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电力负荷预测涉及到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与建模。
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为未来的负荷预测提供有力依据。
在算法优化和准确性提高方面,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选择和参数优化等。
数据预处理是电力负荷预测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数据清洗、异常值处理和数据平滑等。
清洗数据可以去除噪声和异常值,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同时,对于不完整的数据,可以采用插值法进行填补。
异常值处理则是对于极端数值进行识别和修正,以保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数据平滑主要使用滑动平均或指数平滑等方法,消除不必要的波动,使得数据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在特征提取方面,针对电力负荷预测问题,可以通过时间特征、季节特征和节假日特征等进行建模。
时间特征指的是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年等时间单位对电力负荷进行建模,以识别出周期性模式。
季节特征考虑到季节变化对电力负荷的影响,例如夏季用电高峰和冬季用电低谷。
节假日特征则是根据特殊的假期或活动对电力负荷进行建模,以识别出与假期相关的负荷变化。
模型选择是电力负荷预测的核心问题,影响着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预测模型包括ARIMA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ARIMA模型适用于具有明显线性趋势和季节性变化的数据,适用性灵活,但对数据平稳性和阶数选择要求较高。
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非线性模型,能够自动寻找数据中的复杂关系,但对于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过拟合问题。
支持向量机模型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但对于参数选择和核函数选择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择模型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特点和模型优劣进行权衡。
提高电网日负荷预测准确率摘要:负荷预测是电力调度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负荷预测准确率能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电网负荷措施1 事件简述负荷预测准确率是“同业对标” 中一项重要指标,要求日负荷预测准确率大于95%。
南召电网日负荷预测准确率长期在95%以下,无法满足电力市场运营对负荷计划细度和精度的要求。
调查1、开展活动前负荷预测准确率情况对2014年4月份—2014年8月份的日负荷预测准确率进行了调查统计:现状:电网日负荷预测率最高96.35%,最低86.45%,月均92.73%,低于95%的考核标准。
调查2、电网负荷构成及变化规律南召电网用电负荷随气温变化显著,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下基本呈线性关系,30至38摄氏度之间呈非线性急速增长;春秋季工业负荷占总负荷比重相对较大,且农业负荷也有显著增加;夏冬季降温取暖负荷增长较大,约占总负荷的25%以上。
调查3、南召电网网供日负荷预测采用的手段对负荷预测技术手段进行了调查,现在使用的负荷预测软件是基于调度自动化EMS系统的,软件使用不够灵活,调节手段单一,且预测软件与负荷申报为两个独立系统,管理平台不统一。
2 原因分析我们从人员、方法和环境等方面查找影响电网日负荷预测率低的主要原因:1)负荷预报人员责任不明确。
2)对地区负荷特性研究不够,不能充分掌握负荷变化规律。
3)管理制度不健全,考核不到位。
4)负荷预测软件开发应用性不够,实用性较差。
次要原因有:1)天气情况引起负荷变化。
2)对地方电厂监控调整不力。
3)预测数据历史样本少。
4)负荷预报与申报系统管理平台不统一。
3 采取的对策针对影响电网日负荷预测率低的四个主要原因采取措施进行了实施。
实施一、完善软件功能,解决负荷预测软件实用化问题1)将负荷预测软件人为干预手段由分时段修改为按数据点修改,每个数据点均可由人工置入;2)负荷预测样本日期、天数及加权值改为由预报员人为灵活设定,预报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负荷样本,选择样本日期做参考;3)负荷预测结果在EMS中生成EXCEL文件,再转化为负荷预测申报软件中要求的文本文件,省去了人工逐个录入数据的麻烦;4)负荷预测值同时保存为SCADA计划值并自动生成曲线与实际曲线比较,自动得出误差。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的使用方法与预测准确度评估引言: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系统复杂性的提高,准确预测电力负荷变化成为了电力行业的重要课题。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关系到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开发和应用高精度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对预测准确度的评估,来探讨其适用性和发展前景。
一、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的使用方法:1.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一种经验性预测方法,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统计分析来预测未来的负荷变化。
其中,回归分析是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之一,它基于历史负荷数据和相关变量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对未来的负荷进行预测。
此外,时间序列分析、灰色系统理论等统计方法也常被应用于电力负荷预测中。
2. 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连接方式的计算模型。
它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学习和训练,建立一个包含输入、隐藏和输出层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未来负荷的预测。
ANN模型的优势在于可以处理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问题,适用于负荷数据中存在的非线性因素。
3. 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类和回归问题的机器学习方法。
在电力负荷预测中,SVM可以通过历史负荷数据的训练,建立一个能够划分不同负荷状态的超平面,从而实现对未来负荷的预测。
SVM方法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能够处理高维、非线性的负荷数据。
4.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展开的预测方法。
它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分析,提取出数据中的趋势、周期性和季节性等信息,并将其应用于未来负荷的预测。
ARIMA模型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它结合了自回归(AR)和滑动平均(MA)两种模型,可以较好地捕捉到负荷数据的变化规律。
二、预测准确度评估:为了评估不同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的准确度,可以采用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 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MSE是衡量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差异的常用指标。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提升准确率的措施解析电力系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
然而,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精度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对能源的合理分配和电力供需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需要不断提升。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提升准确率的措施。
一、数据准备电力系统负荷预测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
因此,首先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清洗等工作。
对于历史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可以提高模型准确性。
二、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一项关键的工作,负荷预测的准确率直接与特征的选择和提取的好坏有关。
特征提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稳定性:稳定与否是重要的预测因子,因为稳定与否会直接影响负荷预测结果。
因此,需要考虑负荷的稳定性。
2. 季节性:负荷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天气状况而发生变化。
例如,夏季的空调负荷,会比其他季节的负荷大。
因此需要考虑季节性的影响。
3. 时间性:负荷的变化会与时间有关。
对于白天和夜晚,负荷的变化也会有不同。
因此,需要考虑时间性的影响。
4. 周期性:负荷的变化会受到周期性的影响。
例如,圣诞节或新年的节日期间,人们在家享受美好的时光,将会导致负荷的增加。
三、模型选择对于负荷预测的算法,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大小进行选择。
目前,常用的负荷预测算法有ARIMA、BP、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
1. ARIMA模型:是一种时间序列建模和预测的方法,其模型包括自回归(AR)、差分(I)和移动平均(MA)模型。
这种方法常用于小规模和短期预测。
2. BP模型:BP神经网络以其良好的拟合性能及低误差的特性,不断被应用于各个方面,是用于负荷预测的一种常用算法。
但是,BP网络也有一些缺点,例如需要大量的经验,并且在一些预测情况下,误差会很大。
3. 灰色模型:灰色模型是一种非常适合小样本数据分析的模型,它用于小规模数据集和非连续数据的预测。
在基于短期预测的实时负荷预测中十分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