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1、生词注音
孤僻 ( pì )
∙ 遏止( è )
∙
2、字词积累
腼腆(miǎn tiǎn)
跃欲试
如痴如醉 雄心勃勃 流连忘返 不解之缘
阅读课文
圈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依据这些词语, 概括出少年爱因斯坦的主要经历。
1.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 早慧.
2、“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他们又否 定了自已的想法,因为从孩子那双忽闪的大眼睛里,流 露出多么明亮的光彩啊! 3、只见他歪着头,闪着聪明的眼睛,在那儿认真地听 呢。
4、父亲给他一个袖衫罗盘玩 ,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 寻思着:这是为什么呢?
5、他第一次见到阿尔伯特,发现这个十二岁的男孩, 虽然性格腼腆,但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 的光芒,他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
2.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睛寻求 答案.
3.五岁时,因为愿意慢慢独立思考,所以回答老师 的提问,反应迟钝.
4.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
5.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 6.十岁时,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 7.十二岁时,已能独立证明数学定理.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段)介绍小爱因斯坦的 智力令人担忧。
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
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请在文中找一找。
1、有较高的音乐天赋:有一次,母亲弹琴的时候,三岁的 爱因斯坦听得十分入神,六岁的时候,便要求拉小提琴,从此 ,心爱的小提琴便伴随了他的一生。
2、善于独立思考:四五岁时,一个袖珍罗盘把他迷住了, 他感到,罗盘里面一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
——闰土 鲁迅《故乡》
Page 22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