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综合押题卷2套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9.18 MB
- 文档页数:23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8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V 51Sn 119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中都含有高能磷酸键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相同C.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之间都是通过肽键连接的D.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组成成分2.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得到的数据一般要低于实际数值B.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都要在人群中进行C.研究暗反应过程、DNA的半保留复制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均使用同位素标记法D.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甲基绿和吡罗红不可混合使用3.如图所示为某染色体上的若干基因,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基因内插入一段序列引起c基因结构改变,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4.某人头部受伤导致下丘脑受损,此人不会表现出来的症状是A.感觉功能出现障碍,不会产生疼痛的感觉B.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C.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对寒冷缺乏正常的调节机制D.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出现多尿现象5.硒在土壤中主要以硒盐酸的形式存在,被植物吸收后转化为植物活性硒。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2020届高三模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共12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下列物质的生物合成不需要信息分子作为合成模板的是A.DNA和mRNAB.mRNA和血红蛋白C.胃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基因D.ATP和NADPH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其他影响因素保持恒定且适宜时,如图所示曲线最有可能用来表示A.CO2跨膜运输速率随膜两侧CO2浓度差的变化B.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C.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D.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3.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胰腺细胞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密切配合B.在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在囊泡运输中的作用受基因的调控C.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纺锤体和线粒体共同参与染色体的均分D.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周期的运转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调控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强化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正反馈调节;反之,弱化则称为负反馈调节。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安庆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解析2020年4月生物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神经细胞跨膜转运钠离子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被动运输不消耗ATP,A正确。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通过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分,B正确。
浆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属于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项正确。
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
2.【答案】C【解析】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为背景考查病毒的培养、研究方法及免疫等知识。
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引起靶细胞凋亡,效应T细胞发挥细胞免疫功能裂解靶细胞,效应T细胞本身没有分泌水解酶,A错误;冠状病毒只能用活细胞培养,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培养,动物血清中不含活细胞,B错误;冠状病毒RNA被彻底水解的产物为磷酸、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其中磷酸、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可作为合成DNA的原材料,C正确;病毒遗传物质的含氮碱基均是4种,病毒变异株的亲缘关系体现在碱基序列方面,而不是碱基的种类,D项错误。
3.【答案】B【解析】本题以“蜜蜂的蜂王为二倍体,雄蜂为单倍体”作为命题切入点,以图形为信息载体,考查考生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A项为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不能存在于雄蜂体内,A错误;B项可能是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也可能是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B正确;C项为雄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像,不会发生在雌蜂细胞中。
C错误; D选项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不能存在于雄蜂体内,D错误。
4.【答案】C1。
目录第一套: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创新性试题解析第二套: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一卷押题卷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创新性试题解析传统考试中的多数试题是立足于一种沿袭性能力的考查,即要求考生能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以再现的方式在试卷中表现出来。
试题通过重组、变换、深化的手法可以增加难度。
而考生则通过大量习题的操练,来提高解决这类问题的技能,以便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而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则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考生不可能简单地用仿效模拟或机械套用去解答问题。
它的知识点不但与中学化学知识有密切的联系,更要的是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创新试题,也就所谓的有“噱头”的试题,这些题型的“噱头”在哪儿呢?一、考查思维深刻性题目: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2002年上海高考化学22题)A 30B 46C 50D 66【错误剖析】本题看似容易,做起来难。
作为上海高考最后道选择题,确实也起了压轴的作用。
一般考生能想到用极限法估算或者电子得失相等关系来拿下此题,可许多考生却没能如愿,何者?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耐心。
有些学生在解题时,一心只想用技巧,当无巧可讨时,又无耐心用常规方法做,最后只得乱选一下答案。
实际上,要拿下此题,除了相关知识外,还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
所以,此题是一考查知识和心理素质的好题。
【解题思路】由题中最后一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中的“可能”两字,就可猜测出答案很可能是一个范围。
如何确定这一范围呢?可采取“先大后小”的方法,因为大范围较容易确定,有时仅根据这一大范围就可找出答案。
如本题中平均分子量肯定在NO、N2O4分子量之间(30<M<92),可这一范围B、C、D的答案都在此其中。
显然,此范围放得过大,此招不行,只有另辟蹊径了——利用题中的条件将此范围缩小首先要设平均分子式,再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相等关系,找关系缩小范围。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安庆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2020年4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8题,满分300分,共14页。
答题时间是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7 B- 11 C -12 N-14 O-16 S -32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跨膜转运钠离子不一定消耗ATPB.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通过蛋白质重吸收水分C.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D.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经载体进入靶细胞2.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的溶酶体分泌酸性水解酶使感染的细胞凋亡B.在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清可以培养冠状病毒C.冠状病毒RNA彻底水解的产物可部分用于DNA的合成D.研究病毒RNA的碱基种类可确定病毒变异株的亲缘关系3.蜜蜂的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
下面是相关细胞分裂后期的模式图(显示部分染色体),可以存在于蜂王和雄蜂体内的图像是4.遗传性高度近视(600度以上)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调查结果表明,两种遗传病在某区域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和7%,且两种病的致病基因频率在该区域男性和女性群体中都相等。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一列水波,使漂浮在水面上相距6.0m的小树叶a和b发生振动,当树叶a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树叶b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经过1.0s后,树叶a的位移第一次变为零。
则该波的波速可能是A.1.5m/sB.2m/sC.3m/sD.6m/s2.在刚结束的韩国平昌冬奥会上,我国选手贾宗洋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获得银牌.假设他在比赛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a为运动起点,b为ac间的最低点,c为腾空跃起的最高点,d是腾空后的落地点,最后停在e点.空气阻力可以忽略,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力不可忽略.贾宗洋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向b点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在a点和c点速度都为零,因此重力势能相等C.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在a点和e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3.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ν–t图象如图所示。
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t0内,乙车一直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在t=t0时,甲乙两车恰好相遇C.在t=2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最远D.在0~2t0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0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
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地球同步卫星相比,它的A.角速度变大B.线速度变小C.向心加速度变大D.距地面高度变小5.如图所示,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原长均为L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 37°=0.6),则等于( )A.B.C.D.6.如图所示,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一质量为M的滑块套在杆上,滑块通过轻绳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杆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给滑块一个沿杆方向的初速度.稳定后滑块和小球一起以共同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且β>θ,不计空气阻力.则滑块的运动情况是()A.沿着杆减速下滑B.沿着杆减速上滑C.沿着杆加速下滑D.沿着杆加速上滑二、多项选择题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液体的饱和汽压只与液体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体积无关B.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不一定吸热C.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在不自发的条件下,热传递可以逆向D.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直减小E.气体的压强由温度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共同决定8.“鹊桥”号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附近的中继通信卫星,如图它以地月连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同时随月球绕地球运转。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物理60天冲刺押题密卷一一、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a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说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从而可计算核能(C)氕、氘、氚核中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质量数,所以是氢的同位素(D)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2.最初发现中子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下列核反应方程中的( )(A) 147 N+42He →179F+10n(B)94Be+42He →126C+10n (C) 2311Na+42He →2613+10n (D) 2713Al+42He →3015P+10n 3.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B)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时,分子势能最小(D)分子势能不但与物体的体积有关,还与物体的温度有关4.如图,一辆坦克上开一长方形孔,孔宽20cm ,孔内安装一块折射率为2的玻璃,厚度跟坦克壁厚相同,若车内观察员在孔中心O 点视野为180°,则玻璃的厚度d 为( )(A)20cm (B)17cm(C)15cm (D)10cm5.如图,质量为m ,初速度为v 0的带电体a ,从水平面上的P 点向固定的带电体b 运动,b 与a 电性相同.当a 向右移动s 时,速度减为零,设a 、b 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当a 从P 向右的位移为2s 时,a 的动能( )(A)等于初动能的一半 (B)大于初动能的一半(C)小于初动能的一半 (D)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势能增加量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交流电压,副线圈通过有一定电阻的输电线接用电器R 1和R 2,、分别为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将S 接通时( )(A)示数增大,示数增大,R1的功率增大(B)示数减小,示数增大,R1的功率减小(C)示数减小,示数减小,R1的功率减小(D)示数增大,示数减小,R1的功率增大7.已知地球半径R0,万有引力恒量G,从下列哪几组数据可确定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 )(A)人造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地球的质量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C)卫星的质量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D)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和地球的质量8.从空中平抛一个物体,物体落地时末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水平位移与落下高度之比为23:3(B)物体水平位移与落下高度之比为3:6(C)抛出时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1:3(D)抛出时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3:19.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细长均匀玻璃管,上方有段水银柱,下端插入水银槽中,把玻璃管慢慢向上提起,在下管口未出水银面之前,高度H将要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C)先不变后变小 (D)先不变后变大10.近代物理学家预言有单个的磁极(磁单极子)在自然界存在,我们假定有一个单个的N极磁单极子存在,它由右方沿水平方向垂直于一个竖直超导线圈A所在平面向左运动并穿过超导线圈A,如图,则有( )(A)穿过超导线圈后,线圈中有顺时针方向电流长久存在(B)穿过超导线圈后,线圈中有逆时针方向电流长久存在(C)穿过线圈过程中有电流存在,穿过线圈后电流很快消失(D)线圈中始终没有电流存在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向右滑动时,则有( )(A)R1上电压的变化量一定小于R2上电压的变化量(B)R1上电流的变化量一定小于R2上电流的变化量(C)R1上电流的变化量一定小于R3上电流的变化量(D)R2上电流的变化量一定小于R3上电流的变化量12.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一轻绳拉着一个静电小球绕竖直方向的轴O在匀强磁场中做逆时针方向的水平匀速圆周运动,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俯视图如图所示,若小球运动到A 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关于小球在绳子断开后可能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B)小球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增大(C)小球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D)小球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增大二、本题共4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画在图中13.如图所示,一列在x轴上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图线用实线表示,经△t=0.2s 时,其图线用虚线表示,已知波长为2m,则若波向左传播,最大周期为s;若波向右传播最小波速是m/s;若波速为19m/s,则此波向传播.14.如图,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A,现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当这水平初速度v0至少为时,它将做平抛运动,这时小物体A的落地点P到球心O的距离OP= .15.有一条长350km的海底电缆AB,现发现由于其绝缘外皮在某处受到外来损伤导致绝缘性能变坏,为探查其受损地点,现作如下测量:(1)如图所示,使B端开路,在A端与地之间接入电动势为200V的电池(电池内阻和接地电阻均不计),设C为电缆上的破损地点,R为C与地间的漏电电阻,测得B端对地的电压为40V.(2)使A端开路,在B端与地之间接入电动势为200V的电池,测得A端对地的电压为50V(图略),根据以上测得结果可以计算出破损地点C距A端的距离AC= km.16.如图中,MN为透镜的主光轴,o为光心,AB表示射向透镜的光线,BC表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用作图法找出透镜的两个焦点,并标明透镜的性质.三、本题共3小题,共17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17.如下图所示为用一游标卡尺测某一工件的长度时的示数,则该工件的长度L= cm,下图所示为用螺旋测微器测某一工件直径时的示数,则该工件直径D= cm.18.《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A栓两个细绳套.(1)实验所用的测量器材有.(2)写出以后的实验步骤.19.(7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被测干电池、电流表(0~0.6A ,0.1Ω)、电压表(0~3V ,3k Ω)、电键、滑动变阻器(0~20Ω)、导线等.(1)在下面方框中画出优选的实验电路图.(2)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所测的电动势 于真实值,内电阻 于真实值.四、本题共5小题,6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量和单位.20.如图所示,一根长L 的轻杆两端各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A 和B ,让轻杆绕过中点的轴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其转动周期T=2πgL ,求杆在竖直位置时,A 和B 对杆施加什么力?大小如何?21.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 、长L=1.0m 的右端带有竖直挡板的木板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可视为质点)A ,以水平速度v 0=4.0m/s 滑上B 的左端,而后与右端挡板碰撞,最后恰好滑到木板B 的左端,已知M/m=3,并设A 与挡板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g 取10m/s 2求:(1)A 、B 最后的速度(2)木块A 与木板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2.如图,一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U 型细玻璃管竖直放置,右管高度和水平部分长度均为H ,左管高度为 1.5H ,当水平细管恰好灌满水银后,将右管上端封闭,若大气压强为p0cmHg,此时热力学温度为T0.(1)给系统加热,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再继续升温,封闭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2)若保持(1)中最低温度不变,从左管上端在左管内加一个轻质小活塞,并使其缓慢下压,气体密封良好,当活塞下移距离多大时,水银又能恰好全部回到水平管中.23.由粒子源发出的某种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经电场加速后,以速度v0沿两块水平平行对齐放置的金属板A、B间中心线,水平射入板间,A、B板的长度均为L,板间距离为d,板间加有恒定电压U,粒子通过板区域后从中心线上方C处射出,如图,忽略粒子的重力.(1)求C点至中心线距离y(2)欲使粒子沿中心线射出,可在板间加一匀强磁场,求磁感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3)保持(2)中磁场方向,增大B,使粒子从中心线下方D点射出,D至中心线相距y,求粒子从D射出时速度的大小.24.如图所示,水平金属轨道上横跨一金属杆ab,导轨一端接R=1.5Ω的电阻,金属杆在导轨间的那部分的电阻r=0.5Ω。
安徽省2020年名校高考冲刺模拟卷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部分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物部分)(化学部分)7.B 【解析】B项,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金属是铁,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不会溶解,故错误。
8.A 【解析】因为浓硝酸的密度小于浓硫酸,所以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时是将浓硫酸倒入浓硝酸溶液中,故A错误。
9.A10.C 【解析】根据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的结构知,R原子可形成R+离子,Y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Z原子可形成Z-离子,X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结合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都不超过10,得出R为氢,X为硼,Y为氮,Z为氟。
11.B12.C 【解析】用KOH为电解质的循环阳极锌空气二次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2Zn+O2═2ZnO,正极电极反应O2+4e -+2H2O═4OH-,故A正确;空气中含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电解质溶液与KOH反应生成碳酸钾,放电时,电解质中会生成少量碳酸盐,故B正确;锌和铝类似,既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电池停止工作时,锌仍然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自放电,故C错误;原电池中负极电解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充电过程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O+2e-+H2O═Zn+2OH-,故D正确。
13.D 【解析】a点是H3A和H2A-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浓度相同,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2A-)+c(OH-)=c(Na+)+c(H+),因为c(H+)>c(OH-),所以有c(H2A-)>c(Na+)>c(H+)>c(OH-),故A正确;25 ℃时,H3A的第二,c(HA2-)= c(H2A-),pH=4.58,K2=10-4.58,故B 步电离平衡常数K2=c(HA2−)·c(H+)c(H2A−)正确;b点溶液中c(HA2-)= c(H2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 c(H+)= c(H2A-)+2 c(HA2-)+3 c(A3-)+ c(OH-)=3 c(H2A-)+3 c(A3-)+ c(OH-),故C正确;当该溶液中c(HA2-)= c(A3-)时,溶液的溶液呈酸性,HA2-的电离大于A3-的水解,抑制水的电离,c(H+)水<10-7mol•L-1,故D错误。
安徽省2020年高考冲刺卷(理综)doc高中数学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
总分值300分,考试时刻150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32 C1—35.5 K—39 Ca—40 V—51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I—127 Ba—137第一卷〔选择题共12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20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分化的结果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关于生物体是有害的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固状态的坚持等有着重要作用D.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选项是〔〕A.涂布了l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3.如图表示某物质进出细胞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浓度随时刻变化的曲线,以下讲法正确的是〔〕A.此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此细胞刚开始时细胞内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C.此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此物质进出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4.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点,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显现过的新型流感病毒。
以下人体对流感的免疫过程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由于流感病毒能够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而且变异频率比其他生物高,导致之前研制的疫苗无效B.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C.一旦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经历B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D.效应T细胞能直截了当作用于流感病毒,导致流感病毒的裂解死亡5.某高三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
蚌埠市2020 届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第Ⅱ卷时,必须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书写。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r 52 Fe 56 As 75 Sm 150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共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上有多种蛋白质与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密切相关B. 一些具膜细胞器在结构上相互联系能共同完成某些功能C. 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 细胞质基质含有细胞代谢的各种酶,是代谢的主要场所2.某同学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情况,将活酵母和淀粉溶液装入留有一定空间的密闭容器中,培养较长时间后,观察酵母菌呼吸情况并记录。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培养初期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繁殖所致B.溶液中出现气泡是有氧呼吸产生的CO2C.溶液温度升高是酵母菌呼吸产生的热能所致D.容器中的产物甲包含酒精、CO和水等物质23.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关于DNA 研究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了DNA 半保留复制的假说C.赫尔希和蔡斯用32P 和35S 同时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D. 艾弗里通过用DNA 酶处理S 型菌的DNA,再与R 型菌混合,反证了DNA 是遗传物质4. 资料显示脱落酸可以促进植株叶片脱落,而生长素能抑制脱落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