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九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7.01 KB
- 文档页数:2
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有答案山东菏泽九校)山东省菏泽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九校联考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寓哲于画,自古而然。
高士明在《山水的危机》一文中将山水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应引起艺术界的思考。
宗炳“澄怀观道”“含道映物”,董其昌“以禅喻画”,都在试图以山水画这一艺术载体表达一己之情感,社会之文明,自然之运化。
“道”就是自然界的总规律,山水画触及这里,自然就离不开哲学了。
山水画要适应时代发展并与古人拉开距离,这就是一个突破口。
艺术与哲学的巧妙结合,可使山水画折射出崇高精神之奥义,最大限度地包含反映人类智慧所能认知的深刻哲理,使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审美范畴获得拓展,比一般的惯常思维的山水图式具有更深、更高的文化意义。
当然这不是轻而易举的,结合得不好,会使绘画流于对哲学意念的简单的标签式诠释,从而伤害到绘画本体的审美价值。
要通过视觉形象来联系哲学思维,传导一定的精神特质,不是强加给观众一堆不知所云的干巴巴的哲学概念。
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关系,必然是最大限度地相反相成,二者互相矛盾又互相包容,这是达成视觉与精神圆融关系的关键。
相反相成的概念,是指事物双方是可以互化互生的,在矛盾双方运动到极端状态,互相互生的关系才会发生,艺术上的大美才会出现。
比如著名画家黄宾虹画山水画“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就是典型例子。
古人说“执其两端而用中”,矛盾的一方不是尽想着消灭对方。
为什么讲和谐社会?要让对方存在,要化相反之力为促进之力。
艺术的相反之力,是促进艺术之力,艺术的高层次和谐是靠相反的两极——艺术和精神,在激烈的矛盾运动中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
艺术与哲学合观的艺术实践从“问天、问史、问我”入手。
问天,问天地造化,问宇宙玄机,探究了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了解山川、宇宙的发展状态和变化规律。
问史,问古问今,问人文世事,更迭变迁、继承发展。
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A . 宁愿/宁静差距/差不多遗臭万年/无色无臭B . 强求/牵强供给/供电局日积月累/连篇累牍C . 宿敌/宿将露珠/露马脚含情脉脉/一脉相承D . 角斗/角色和泥/和稀泥寡廉鲜耻/鲜为人知2.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礼堂里进来了一位短小精悍的老头。
B . 他领导的起义军进入首都之后,秋毫无犯,老百姓很支持他们。
C . 2008年奥运会,中国作为东道主共赢得了51枚金牌。
D . 以前没有看过卓别林的喜剧,今天看了,大家哈哈大笑,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回乡过年是一次温暖的旅程,当不少漂泊者把房价压力、职场纷扰等抛在脑后,却发现梦中的故乡已恍如隔世,从而生发出“故乡去哪儿了”。
B . “保护消费者权益”尽管一直被人挂在嘴边,但现实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做法仍层出不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律规定与维权难题在衔接中存在空档。
C . 写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请大家不要有畏难情绪,只要“以我手写我心?”注意细心观察,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就行了。
D . 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继续深入开展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成立环保综合督查机制,适时拓展综合督查工作。
4.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有效应对粮食危机的战略性改变就是:____。
____,____,, ____,____。
垂直农场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养活自己、养活将不断增加的人口的一场革命。
①在大都市许多空置的高楼或多层楼房天台上的温室里种植农作物②可以全年进行食品生产③作物感染疾病的风险也更小④而且不需要化石燃料驱动的机械把农产品从遥远的农场运送过来⑤减少数量可观的淡水使用⑥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在室内的垂直农场中种植农作物A . ①⑥②④⑤③B . ⑥①②③④⑤C . ⑥①②⑤③④D . ①⑥②③④⑤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5. (16分) (2016高三上·东阳期中) 古代诗文阅读。
2018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诸子可视为一次“人文的宗教觉醒”,这次觉醒之所以被认为更具系统性,就在于它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大觉醒。
首先,它不仅是发现、承认与确信有一个绝对者,而且自觉地以更多的环节、事件来叙述、展示绝对者,甚至以更多的概念与分析来指示绝对者。
在近代学者的研究中,通常会罗列出“天”或“道”的多种含义,比如根据儒道法墨文献中有关“天”的论述而把天分解为神圣的主宰之天、义理(伦理)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并以此论说人文觉醒的去神化乃至无神化。
而实际上,在先秦的这些人文论说中,天的多重含义恰恰是被用来申述天的绝对性的不同环节:不管是义理之天,还是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甚至所谓物质之天,都可被归到作为神圣绝对者的“上天”之下,绝对之天据此获得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
因此,在这里的天并不因被分解、分层而失去了绝对性与统一性,倒是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得了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
其次,在重新确认与确信绝对者之为万事万物与一切美善之源头,因而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的同时,发现并确立了人在与绝对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在诸如“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真人”能无待而任“自然”等这类论说里,都隐含着从人与绝对者的相互性关系角度来理解绝对者,理解人本身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以及人本身的绝对性存在的哲理。
在这个意义上,这次人文觉醒既是对绝对者的觉悟,也是对人自身的觉悟。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次人文觉醒之所以为人文觉醒就在于它在宗教启示下通过自觉到绝对者而发现、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
第三,发现并申述了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因此,人类的现实生活并不只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神圣的生活。
不管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群体(国家),生活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各种自然欲望,更不是只按自然欲望行事而为所欲为,而是首先要遵循与担当一些来自上天启示给我们的原则,比如通过圣人作则而垂示给我们的规范,或者通过上智者之先觉而显明给我们的仁爱法则。
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名篇名句默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 ,______ ”两句描写了秦人把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视为铁锅、石块等肆意挥霍的奢侈生活。
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必须要有各项适宜的制度,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 ,______ ?”两句,以车做比喻说明这个道理,并用反问句加强了语气。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2.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者要想增加收入,①______。
如果某种农产品价格再稍有提升、生产者往往更是一哄而上,不计环境资源代价一味追求增产。
可结果却是该农产品相对过剩,②______,陷入增产不增收困局。
实践反复证明,以增产为导向的农业发展很难持续,而且③______。
3.下面的材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的片段。
请筛选其中的信息,简要概括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作文题的命题意图。
不超过30字。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
2018年高考语文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比如全国Ⅲ卷作文题,三条标语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变迁,分别喊出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三条标语的组合,可以帮助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全力以赴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菏泽市语文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材料:文题:《时光深处的烛光》纽带,是一段很长的时光,让我懂得感恩。
它揭开那些如烛光般渺小而温暖的日子。
时间慢慢流转,我学会了感谢那些点点滴滴的帮助和支持。
就像那些烛光一样,即使微弱,也能照亮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小时候,每逢上学,母亲总是为我准备一盏小小的煤油灯。
那时的煤油灯或许不比现代的电灯那么明亮,但是在夜晚的山区,已经有了足够的温暖。
每当我熄灯,母亲守护在我的床边直到我睡着,才悄无声息地离去。
记得有一次,母亲生病了,仍然坚持陪我一起读完晚自习。
我看到了她的额头上冒出的细细的汗珠,原来她根本就没有睡。
她怕打扰我读书,便在屋子里铺着稻草,当我疲倦入睡后才去休息。
题目:1.文中作者的母亲坚持陪伴“我”读完晚自习的行为体现了什么品质?请简要分析。
(10分)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文章标题:《归去来兮——一次‘辞职’以后的成本与旅程》作者:张若虚深秋,绿叶渐渐变黄,秋风时常无声地携来无尽的凉意,气候与心中的一些变化不期而遇。
我默默地在日记本上写下:不要再为那些理不清的人情与不涉及的杂务担忧。
听见自己的想法下潜,仿佛跟着抛弃了一件工具。
如今的生活,像是回到了最本真的萌芽状态,我将自己的想法写入日记。
这个秋天,兴之所至开始尝试一些原先未曾考虑过的事情,我在畅游里描绘了许多人与物,生活变得轻松而自由,就如同住在自然怀抱中的茅屋。
生活有起有落,함수 frees den我选择更贴近自己情感气质之路。
扰乱自我的欲望消失,我可以自由地挑选那些有用的学业追求,去除了一些杂念的阻挠,我开始坦然接受所选之路的所在。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提到“绿叶”“秋风”等自然景物,营造了意象,为后文的具体描写奠定了情感基调。
B. 第二自然段“梦幻”一词在此文中的确切含义是指作者在畅游中描绘人与物的情景。
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题2017.12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现代以来,诚信一般合并使用。
作为伦理道德范畴,诚信的基本含义类似于传统信的概念,它要求政府诚信,不要朝令夕改,更不要有法不依;要求商业活动诚信,不要毁约弃约,更不要坑蒙拐骗;要求社会交往诚信,不要轻诺寡信,更不要作伪撒谎。
然而,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内容基本相同,可以通用;区别在于,诚是一个形上的本体范畴,信仅仅是形下的实践概念。
诚在儒家学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庸》继承孔子的思想,系统论述了诚的问题。
《中庸》认为,诚属于形上本体范畴,既是自然界的本质规定,又是人性本质的规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对于自然界而言,至诚无息,化生万物,“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意思是,天地的法则,可以用一个诚字给予概括:作为天地没有两个,而它生成万物则是不可计算的。
对于人生而言,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提出人生的目的是“三纲领”,即明德、亲民、至善;人生的过程是“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诚意是关键,济世以修身为本,修身以诚意为要。
在早期儒家那里,信与诚不是同一序列的概念范畴。
诚是与仁、智等并列的概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美国的这一系列反应表明,在军事武器的装备和发展上,美国已是非常被动地来应对中国的追赶,并且显得左支右绌....。
②今天下午,福利院大厅里老人、小孩济济一堂....。
舞台上,小孩子表演着精彩的节目;舞台下,老人们开心地鼓着掌。
③这六位狂人虽狂法不同,但内里的精、气、神完全一致,那就是为了开心颜,绝不摧眉折腰;敢于讲真话,绝不洗耳恭听....。
④迅兑网创始人黄伶俐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比较混乱,银联不会让金融市场继续乱下去,相关监管政策呼之欲出....。
⑤郭小山是一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他奔跑速度快,耐力好,而且有很强的配合意识,他加入我们的球队,真是为虎添翼....。
⑥我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会上发言应该直奔主题,把问题谈开谈透,何须穿靴戴帽....?A. ①③⑥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②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中国青年网通过搭建社交媒体平台,在中国青年感兴趣的就业创业、成长环境、自然资源等领域提供引领,支持中国青少年的发展B. 北京市教委强烈谴责“虐童”涉案人员严重违反师徳,红黄蓝教育机构宣布立刻免去新天地幼儿园园长职务C. 在不少地方,不仅企业救援队承担着企业自身的救援任务,还要配合当地政府参与其他救援工作,成为地方救援工作中的主力D. 根据携程网旅游预订数据显示,在旅客选择目的地的时候,三亚、北京等地备受欢迎,而西北和西南地区同样有不俗的热度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挂念,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B. 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恩师。
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C. 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D. 通知:兹定于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山东菏泽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模)人教版高三总复习菏泽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孝是人生自然生发的一种亲情。
任何个人都因其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只有亲人时时刻刻地关照,才可度过其婴儿期。
正是因为父母无私的爱,子女才得以成人。
在子女年幼时,父母为子女尽心操心,是父母的责任与本分。
父母孩子之间的情感自然产生,非外部所加,属于无条件的道德情感。
在人的孩提时代,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存在时,我们就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双亲。
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之上的孝起初是孩子天性和爱心的觉醒,经过强化和培养,会逐渐成就孝道,然后进一步,成为超越任何个人私利的人格。
在父母和子女形成了一种基本的情感相通关系后,父母特别理会到孩子的需要,孩子则尤其亲近父母。
两者相互都有亲近感,达到爱的统一。
子女尽孝也就是爱的体现,这样一种爱,也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的爱的起点。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蕴含着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
这种关系既不是契约协定,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交换,而是人性的自然产物。
因而,这里有着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的理想,从孝道上看,也就是把孝道弘扬光大,达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
孝道把对国家的爱以及对君王的忠诚看成是孝的扩展和提升:“移孝作忠。
”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核心则是“孝悌”。
在孔子那里,他以“仁”为最高道德要求,而“孝悌”则是仁的基础。
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并且明确地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的基本教育,是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孝的教育尤为重要。
这里还需要指出一点,即儒家往往“孝悌”并用,孝是指对父母的德性要求,而悌则是指兄弟之间的相互尊重,但前者更为根本。
孟子也明确谈到“孝悌”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并且把它看成是传统的社会伦理的核心地位,这也是儒家的基本观点,他不仅把“孝悌”看作是基本的德性,而且提出了“移孝作忠”的说法。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梁文道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
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族主义”。
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
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人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导精神。
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
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
“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
“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
保密★启用前 高三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是一组( ) A.扒手/疤痕 舷梯/流涎水 觊觎/坚贞不渝 B.辍学/啜泣 教诲/大杂烩 创伤/满目疮痍 C.翡翠/菲薄 灼见/软着陆 叱咤/姹紫嫣红 D.镌刻/隽永 镣铐/望台 羸弱/硕果累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因缘 溜墙跟 偃旗息鼓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搏弈 老皇历 精兵简政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C.歉收 窝囊废 美仑美奂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D.吊销 和事老 蛛丝马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已 多年成为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各类事故死亡总数中,交通事故约占83%。
我看追问行人“你幸福吗”,就是空话、套话的变种,也是一种语言腐败,用这样的 宣传十八大精神,不灵。
滚滚奔流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 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
A.连续 口吻 横亘 B.连续 口气 横跨 C.持续 口气 横亘D.持续 口吻 横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07年“嫦娥奔月”,2009年中俄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的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国人拍手称快。
B.钓鱼岛之争决非简单的领土争端,如果中日双方信马由缰,它将会演变成两国赌上各自实力的新对决,甚至变成对两国历史恩怨的全面清算。
C.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般的哀痛和怜爱。
D.电动车生产企业认为,在技术攻克尚有难点、市场化举步维艰的背景下,政府超前制定新能源政策,只会让企业失去在传统技术领域中的优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良好愿望出发的新交规能否收到利民出行的良好效果,仅靠通知或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做更加细致和耐心的工作。
山东省菏泽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九校联考试题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寓哲于画,自古而然。
高士明在《山水的危机》一文中将山水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应
引起艺术界的思考。
宗炳“澄怀观道”“含道映物”,董其昌“以禅喻画”,都在试图以山水画这一艺术载体表达一己之情感,社会之文明,自然之运化。
“道”就是自然界的总规律,山水
画触及这里,自然就离不开哲学了。
山水画要适应时代发展并与古人拉开距离,这就是一个
突破口。
艺术与哲学的巧妙结合,可使山水画折射出崇高精神之奥义,最大限度地包含反映人类
智慧所能认知的深刻哲理,使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审美范畴获得拓展,比一般的惯常思
维的山水图式具有更深、更高的文化意义。
当然这不是轻而易举的,结合得不好,会使绘画
流于对哲学意念的简单的标签式诠释,从而伤害到绘画本体的审美价值。
要通过视觉形象来
联系哲学思维,传导一定的精神特质,不是强加给观众一堆不知所云的干巴巴的哲学概念。
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关系,必然是最大限度地相反相成,二者互相矛盾又互相包容,这是达成
视觉与精神圆融关系的关键。
相反相成的概念,是指事物双方是可以互化互生的,在矛盾双方运动到极端状态,互相
互生的关系才会发生,艺术上的大美才会出现。
比如著名画家黄宾虹画山水画“干裂秋风、
润含春雨”就是典型例子。
古人说“执其两端而用中”,矛盾的一方不是尽想着消灭对方。
为
什么讲和谐社会?要让对方存在,要化相反之力为促进之力。
艺术的相反之力,是促进艺术
之力,艺术的高层次和谐是靠相反的两极——艺术和精神,在激烈的矛盾运动中达成的一种
平衡状态。
艺术与哲学合观的艺术实践从“问天、问史、问我”入手。
问天,问天地造化,问宇宙
玄机,探究了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了解山川、宇宙的发展状态和变化规律。
问史,问古
问今,问人文世事,更迭变迁、继承发展。
问我,即清浊排污,澄怀静虑,以利明志。
这种
内省的自我观照是为了把握一己之个性,明了自己的性格、精神、情绪等艺术特质,从而在
艺术实践中顺应之、强化之、发扬之。
问,是思考的过程,学习前人要问,但问不仅于此,
还可以是疑问、质问,乃至否定。
所以,学问——反问——疑问,是进行形而上思维的一般
过程,从恭问老师前人是怎么做的,到以自己的眼光反问为什么这么做,到对一切事物的疑
问,有肯定,有否定,哲学思维的形成和个人独立思考的价值就体现其中。
将艺术思想落实到艺术实践中,这个个过程非常苦。
我常说自己“又笨又慢”“蜗行有痕”“十年一剑”,就是强调再高明的理念都得靠艰苦的实践去落实。
(摘编自贾又福《艺术与哲学合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士明在《山水的危机》一文里提出了值得艺术界思考的观点,他首次指出,山水不是单纯的山水,山水中蕴含着哲理。
B.今天我们画家画的山水画如果不突破哲学,是难以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的,也难以超越古人山水画的艺术水平。
C.将艺术和哲学结合的山水画,折射出崇高的精神意义,比一般的惯常思维的山水图式具有更深、更高的文化意义。
D.艺术与哲学的结合,不是把一些不知在说什么的抽象的哲学概念强加给观众,而是通过视觉形象来传导一定的精神特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宗炳“澄怀观道”“含道映物”、董其昌“以禅喻画”的绘画特点,是为了论证古人用山水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个观点。
B.文本引用句子“执其两端而用中”,是为了说明不要因艺术性而否定精神性,也不要因精神性而不讲艺术性,而要把握好两者的分寸。
C.本文开头阐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接着从艺术与哲学的结合、相反相成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然后阐述艺术与哲学结合的艺术实践问题。
D.本文最后用自己在艺术实践中“十年一剑”等例子作为论据,论证将艺术思想落实到艺术实践中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宾虹的具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风格的山水画,表现出艺术上的大美,体现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相反相成、可以互化互生的辩证关系。
B.如果山水画的艺术性与精神性达到了高层次的和谐,那么此时其艺术性和精神性是处在激烈矛盾运动中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
C.一个艺术家从“问天、问史、问我”入手,进行自我内省,把握自己的个性,明确自己的艺术特质,可以在艺术实践中顺应、强化、发扬这种艺术特质。
D.一个人的哲学思维是在“学问——反问——疑问”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个人独立思考的价值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质疑、否定而体现出来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新梅花岭记
鲍昌
“骑鹤下扬州”的梦终于实现了。
友人相伴,游了纤秀的瘦西湖,登了开敞的平山堂,
闻了个园的桂香,掬了何园的池水;傻里傻气的,我还要寻觅当年的二十四桥以及杜牧才子
咏唱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幻想有多少娉娉袅袅的女儿卷起珠帘呢!却归于子虚。
再加之停留的时日太短,真令人有王渔洋“衣香人影太匆匆”之感,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