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型环形多喷嘴压后排液射流泵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1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学生姓名:
院(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 年月日
要求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构想,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独立完成。
2、开题报告正文用A4纸打印,各级标题用4号宋体字加黑,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20磅行距。
3、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著录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
4、年月日等的填写,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要符合《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如“2005年2月26日”。
5、所有签名必须手写,不得打印。
射流泵设计应用示例周克山3(扬州石油化工厂) 摘 要 介绍了射流泵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了某装置射流泵结构优化设计方案,达到了节能、优化工艺路线,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射流泵 特性 设计 应用符号说明 m o、m s、m c——分别表示工作流体、被抽流体、混合流体的质量,kg u o、u s、u c——分别表示工作流体、被抽流体、混合流体的流速,m s p o、p s、p c——分别表示工作流体、被抽流体、混合流体的压力,M Pa Ω0、Ω1——分别为液体浓度系数, Ω0=0163、Ω1=0117 h——射流泵压力与工作压力之比,h≈0117 ∃pΟ——射流泵工作压力,M Pa Α——喉管入口函数,Α≈1~1105,取Α=1102 m——喉管截面积与喷嘴截面积之比 Q0——L PG流量,m3 s Θ0——工作流体密度,kg m3 q——被抽流体与工作流体流量之比 Γ——射流泵效率 在化工行业中,射流泵由于其结构简单、工况稳定、安装方便、密封性好等特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某些真空工况[1],射流泵可取代水环式、旋片式、W型往复式真空泵。
其最大真空度可达96kPa(720mm H g),抽气流量达4000m3 h。
射流泵不仅可用于以液体作工作介质,抽送气体、液体的场合,还可以以气体为工作介质抽送液体、气体,对一些含杂质的悬浮液、乳化液和含粉尘气体同样可以抽送。
1 射流泵工作原理及特性 111 射流泵工作原理(见图1)图1 射流泵结构 射流泵将工作流体通过喷嘴高速喷出,同时静压能部分转换为动能。
管内形成真空,低压流体被吸入泵内。
两股流体在喉管中进行混合和能量交换,工作流体速度减小,被吸流体速度增大,压力逐渐增加,在喉管出口处速度趋于一致。
混合流体通过扩压管时,随着流道的增大,速度逐渐降低,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混合流体压力随之升高。
112 射流泵特性 喷射泵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但由于工作流体紊流等因素,能量损失较大,因而效率较低。
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现代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的发展,对于精密输送、化学反应等精确操作的需求日益迫切,而脉冲液体射流泵作为一种高压、小流量、高精度的新型液体输送方式,其应用前景广阔,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该技术具有易于控制、传递能量高等特点,可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在加料过程中形成锥形的液滴,加速化学反应过程,以及高配合反应混合物的液体输送等。
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脉冲液体射流泵的开发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且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因此,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对于脉冲液体射流泵的性能进行研究,对于深入挖掘其应用潜力,提高其稳定性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和制造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并对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2、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探讨脉冲液体射流泵的输送流量、压力、速度等性能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利用流体动力学、数字模拟等方法,对于脉冲液体射流泵的流体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以验证理论分析的可信度。
3、从实验角度出发,对于脉冲液体射流泵的性能进行现场测试,测量其输送流量、压力、速度等指标,并对于其稳定性和精度进行评估,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完善理论模型并提高性能。
4、对于脉冲液体射流泵在化学反应、加料、液体混合等操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进行实验验证,以提高其实际应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物理实验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物理实验方面,通过设计和制造脉冲液体射流泵装置,进行现场测试并记录数据,以验证其性能指标的准确性;在理论模拟方面,借助于流体动力学、数字模拟等方法,对于脉冲液体射流泵的流体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以验证理论分析的可信度。
四、研究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阶段(2周)研究文献阅读、理论基础学习和技术准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电机转子硅钢片压紧液压机装置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2年 3 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篇二:液压机开题报告长沙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015届)2014年12月30日篇三:液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液压支架的开发一、概述1.1目的意义: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液压传动、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强调设计的独创性和实用性,培养和提高设计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适应工作岗位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不同采煤工作面的顶底板条件,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层的物理机械性质等的不同,对液压支架的要求也不同,为了有效的支护和控制顶板,必须设计出不同类型和不同结构尺寸的液压支架。
因此,液压支架的设计工作是很重要的。
由于液压支架的类型很多,因此其设计工作量是很大的,由此可见,研制和开发新型液压支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煤矿井下开采支护设备的设计和使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液压支架作为长臂开采支护工程的主要设备。
从采煤设备的发展过程来看,采用液压支架管理顶板是当代采煤技术史上一次重要的变革,也是煤矿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液压支架作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关键设备之一,其重量约占综合采煤设备总重量的80%~90%,其费用约占综合采煤设备总费用的60%~70%。
因此,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采煤的经济效益,世界各主要产煤大国都一直在积极地开展液压支架的研究。
1.2国内外基本研究概况:1.2.1国内液压支架技术现状我国在1964年由太原分院和郑州煤机厂设计70型迈步式自移支架,从此开始了液压支架的国产化道路。
1984年,北京开采所、沈阳所、郑州煤机厂在沈阳蒲河矿进行我国第一套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工业性试验,继而研制了多种低位、中位和高位放顶煤支架,成功地在缓倾斜厚煤层和急倾斜厚煤层水平分层工作面使用。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名称:井下水力喷射泵喷嘴头的设计与计算题目类型:毕业论文学生姓名:宁伟院 (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11101班指导教师:易先中辅导教师:易先中时间: 2015.3.10 至 2015.6.10目录目录 (Ⅰ)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Ⅱ)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Ⅲ)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Ⅳ)评阅教师评语 (Ⅴ)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 (Ⅵ)井下水力喷射泵喷嘴头的设计与计算....................................... V II 1正文.. (IX)1.1前言 (IX)1.2射流泵研究与应用概述 (IX)1.2.1 射流泵理论发展状况 (X)1.2.2 射流泵水动力学特性 (XII)1.2.3射流泵的最优参数 (XV)1.2.4 湍流模式理论...................................................................................................... X VI1.2.5 射流泵研究存在的问题 (XVIII)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XIX)2 射流泵基本特性研究 (XIX)2.1射流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参数 (XIX)2.1.1射流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X IX2.1.2射流泵基本特征指数......................................................................................... X XI2.2射流泵的基本特性方程.......................................... X XIV2.2.1特性方程理论研究 (XXIV)2.2.2 射流泵的效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定型环形多喷嘴压后排液射流泵设计摘要:射流泵设计理论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依靠流体之间动量交换来工作的流体机械泵,由于它没有运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操作、便于维护和综合利用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中,尤其是在石油行业的采油设备中,射流泵更有不可代替的优越性。
然而传统液体射流泵只有一个喷嘴,由于其原始结构尺寸较大,效率较低不利于射流泵的安装与应用。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多喷嘴射流泵的研制。
多喷嘴射流泵相比较具有工作压力高、当量喷嘴大小可以调节、喷嘴不会堵塞、磨损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重量轻等优点,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论文阐述了射流泵的研究意义背景及射流泵的国内外发展史,并对射流泵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介绍了射流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并且详细计算了有关固定型环形多喷嘴射流泵的水力学参数和其基本尺寸,设计了整个泵的各个工作部件;比较了环形多喷嘴射流泵相对于传统单喷嘴射流泵的优势;为了使这次设计的射流泵满足实际要求,在完成整体设计后,对整个射流泵进行验算,并对主要部件进行强度校核。
关键词:射流泵;环形多喷嘴;固定型;采油设备Fixed rear annular fluid pressure multi-nozzle jet pumpdesignAbstract:The study about design theory of jet pump has been last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in history, it is a fluid mechanical pump that worked depend on the momentum exchange between the fluid, because it has no movement, and has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work reliable, easy operation, easy maintenance,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so i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especially in oil equipment in oil industry, jet pump has more irreplaceable advantages. However, traditional liquid jet pump only have one nozzle, because the original structure size is large, and have low efficiency, so i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nstal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jet pump. thus. to address the above issues, multi-nozzle jet pump appeared. Multi-nozzle jet pump has higher working pressure, a equivalent nozzle size can be adjusted, the nozzle can no longer blocked, small wearing, simple structure, easy installation and light weight, etc., has a very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a higher research value.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history of its developing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f the jet pump, and states the prospect; it also describes 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the jet pump; and do the detailed calculations about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water of fixed rear annular fluid pressure multi-nozzle jet pump and its basic size, design all the working parts of the pump; compared the jet pump nozzle ring rel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single nozzle jet pump have more advantages; To make the design of jet pumps meet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overall design, check the whole jet pump, and do strength checking to the main components.Keywords: Jet pump; Multi-nozzle ring; Fixed; Production equipment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1 石油的重要性 (1)1.1.2 采油方法方式简介 (1)1.1.3 射流泵采油的特点和优势 (1)1.2 射流泵研究与应用综述 (2)1.2.1 射流泵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 (2)1.2.2 射流泵的基本特性 (4)1.2.3 射流泵的基本应用 (6)1.2.4 射流泵研究存在的问题 (6)1.2.5 射流泵的前景展望 (7)1.3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7)1.4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7)2. 射流泵主要参数、构造以及工作原理 (9)2.1 射流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9)2.2 射流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10)2.2.1 无量纲压力比P和无量纲压头比H (11)2.2.2 无量纲体积流量比M和无量纲质量流量比G (11)2.2.3 无量纲面积比R (11)2.2.4 无量纲密度比ρr (12)2.2.5 无量纲喉嘴距L d (12)3. 总体设计方案 (13)3.1 确定循环方式 (13)3.1.1 正循环和反循环 (13)3.1.2 选择循环方式 (13)3.2 环形多喷嘴射流泵对传统单喷嘴射流泵的优势 (13)3.3 选择动力液 (13)4. 水力学计算 (14)4.1 计算中的假设条件 (14)4.2 射流泵采油系统示意图与符号介绍 (14)4.2.1 主要符号介绍 (14)4.2.2 射流泵采油系统示意图 (15)4.3 已知条件 (16)4.4 射流泵参数计算 (17)4.4.1 计算喷嘴入口处压力P1 (17)4.4.2 确定泵的最优参数 (21)4.4.3 计算混合液流量Q m (21)4.4.4 射流泵基本尺寸计算 (21)4.4.5 验算 (23)5. 结构设计及其计算 (31)5.1 确定泵工作筒的外径和壁厚 (31)5.2 设计环形多喷嘴 (31)5.3 设计进液和排液通道 (32)5.4 设计上接头和下接头 (33)6. 强度校核 (35)6.1 射流泵工作筒的抗压强度校核 (35)6.2 射流泵喷嘴安装套挡块的强度校核 (39)7. 结论 (42)致谢 (45)1.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 石油的重要性通过对石油的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以及各种机器的润滑剂、气态烃。
立式多喷嘴水喷射真空泵设计前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实用型的设计已经是迫在眉睫。
本设计书正是关于立式多喷嘴水喷射真空泵的设计.本设计书根据真空泵的设计参数,对真空泵的主要元件进行了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和设计。
对真空泵的附件进行了选型,以及对真空泵质量检验方法使用和进行焊缝的结构设计。
水喷射泵具有一定压力的工作介质水,通过喷嘴向吸入室高速喷出,将水的压力能变为动能,形成高速射流;吸入室中的气体被高速射流强制携带与之混合,形成气液混合流,进入扩压器,从而使吸入室压力降低,形成真空,在扩压器的扩张段内,混合射流的动能转变为压力能,速度降低压力升高,气体被进一步压缩,与水一起排出泵外,在水箱中气水分离,气体释放入大气,水由水泵循环再利用,周而复始达到抽真空的目的。
单级水喷射泵的喷嘴可以是由一个渐缩喷嘴构成的单喷嘴结构,也可以是在一个孔板上开设多个孔口的多喷嘴结构。
通过对这次课程设计的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我们不仅要学习理论上的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做到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习作风。
再次特别感谢张茂润老师为本人提供的技术指导以及宝贵的经验,虽然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初次进行设计,所以设计书中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敬请广大同仁和读者指教。
目录第一章水室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1水室筒体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1.1设计参数的确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2筒体壁厚的强度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3筒体壁厚的刚度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2筒体法兰联接结构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学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论文)题目:65ZW25-40型自吸式无堵塞排污泵设计指导教师:2014 年2月20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按照如“2002年4月26日”方式填写。
1.:泵对发展生产、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农业方面,水泵及排灌站在抵御洪涝、干旱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是功不可没。
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围正在迅速的扩大。
随着应用围的扩大,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现代工程技术对泵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基于经验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很难达到这样的设计要求。
传统设计方法的一般过程为:设计一样机性能试验检测一制造,这样样品试制和性能检测要经过多次,整个设计也要经过多次重复,显然,传统设计方法的缺点是设计周期长,设计成本高。
产品的开发周期长和设计成本高成为离心泵新品开发难以逾越的瓶颈。
因此,需要探索新的离心泵设计方法。
此外,据全国流体机械及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泵是一种应用广泛、耗能大的通用流体机械,我国每年各种泵的耗电量大约占全国总耗电量的20%,耗油量大约占全国总耗油量的50%。
离心泵是各种泵中使用围最广泛的,而一般的离心泵的整机效率只有50%一60%,我国离心泵的运行效率平均比国外低10%-30%,节电潜力约为300-400亿千瓦时,因此提高泵的性能和效率,将心水泵效率由三部分组成:机械效率、容积效率和水力效率,主要是水力效率比较低,要想提高水力效率,那么离心泵部流动的精确计算和性能预测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