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 格式:pdf
- 大小:929.74 KB
- 文档页数:8
第五章生产市场要素理论考点一: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
解释:就要素的需求来说,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厂商。
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时,其原因在于该生产要素可以生产出消费者现在或将来愿意购买的商品。
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者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也会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
考点一: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或称“复合需求”。
这种联合需求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对每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数量将取决于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受到其他生产要素需求数量的影响,反过来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和价格也会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
由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需求,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边际物质产品(MPP):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MPP=△Q/△L。
也称为边际产量MP。
边际收益产品(MRP):表示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MRP=MPP×MR边际收益产品=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VMP):表示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
VMP=MPP×P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
完全竞争生产者边际收益产品MRP(MPP×MR)=边际产品价值VMP(MPP×P)。
课外了解:在不完全竞争市场,MR是递减的,MR<P,因此MRP<VMP。
边际要素成本(MFC):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公式】MFC=△C/△L。
了解:在完全竞争市场,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即MFC=W。
解释:多请一个工人所带来的成本的增量就是付给该工人的工资。
平均要素成本(AFC):表示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公式】AFC=C/L。
了解:在完全竞争市场,边际要素成本=平均要素成本=要素价格,即AFC=MFC=W。
第一节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和联合需求(一)生产要素的含义与分类1.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
【应用举例】奶茶店为销售奶茶需要雇佣员工(劳动);需要购买做奶茶的设备器具(资本);需场所(土地);需要有老板来管理(企业家才能)。
【分析】员工、设备器具、经营场所、企业家才能均属于生产要素,而奶茶属于利用生产素生产出来的产品。
(二)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异同异同点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不同点(如奶茶市场),需求者是消费者或居民;供给者是生产者或厂商。
产品市场是最终市场。
(如劳动力市场),需求者是生产者或厂商;供给者是消费者或居民。
要素市场是中间市场。
相同点均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共同决定价格,并以此过程调节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和联合需求项目具体内容提示引致需求也称派生需求指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也就说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时,其原因在于该生产要素可以使他们生产出消费者现在或将来愿意购买的商品。
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因此不但消费者需求曲线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者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也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并最终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联合需求也称复合需求是指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
1.联合需求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对每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数量将取决于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受到其他生产要素需求数量的影响,反过来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和价格也会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
2.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例】首先,奶茶店单有员工而没有材料物资、设备器具、场所等就无法做出奶茶,同理只有设备器具没有员工也无法做出奶茶。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22讲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第三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对应的要素价格工资、利息、地租、正常利润(W)。
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
【解释】就要素的需求来说,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厂商(生产者)。
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时,其原因在于该生产要素可以使他们生产出消费者现在或将来愿意购买的商品。
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
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
【例如】炼钢厂为什么需要炼钢工人,因为有消费者需要钢材,炼钢工人能够为炼钢厂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钢材,所以炼钢厂需要雇佣炼钢工人。
2、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或称“复合需求”。
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
【例如】单有炼钢工人,或者单有炼钢炉,是无法生产出钢来的,只有炼钢工人和炼钢炉结合起来,才有可能生产出钢。
3、这种联合需求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对每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数量将取决于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时受到其他生产要素需求数量的影响,反过来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和价格也会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
【例如】对炼钢炉需求的增加,可能导致对炼钢工人需求的上升。
4、由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需求,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互补性。
【例如】炼钢厂工人太少,则炼钢炉的效率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5、同时各生产要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例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进行生产,比请工人进行生产成本更低,那么企业可以增加自动化生产线的投入,以替代工人。
【说明】生产要素间能否替代,如何替代,替代程度的大小,在不同企业需要具体分析。
应用分析【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生产要素的说法正确是()。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概述生产要素市场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研究了生产要素在市场中的供给和需求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产要素市场主要涉及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研究的焦点是生产要素的定价和配置问题。
本文将介绍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涉及到劳动者的供给和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根据劳动力市场理论,劳动力的供给取决于人口规模、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素质等因素,而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则受到生产规模、劳动生产率、工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状态在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这时工资水平会达到一个均衡水平。
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模型通常使用劳动力需求曲线和劳动力供给曲线来描述供求关系。
劳动力需求曲线表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与工资水平的关系,一般呈现负向斜率。
而劳动力供给曲线表明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力数量与工资水平的关系,一般呈现正向斜率。
当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就达到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状态。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企业更倾向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劳动力。
这将促进经济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也会影响工资水平和收入分配,进而影响消费和社会稳定。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资本的供给和企业对资本的需求。
根据资本市场理论,资本的供给取决于储蓄率、投资机会的回报率等因素,而企业对资本的需求则受到生产规模、投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资本市场的均衡状态在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这时资本的价格(即利率)会达到一个均衡水平。
资本市场的理论模型通常使用资本需求曲线和资本供给曲线来描述供求关系。
资本需求曲线表明企业对资本的需求量与利率的关系,一般呈现负向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