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
- 格式:docx
- 大小:16.02 KB
- 文档页数:2
农资广角重型牵引架、大尺寸动力传动部件、耐用的打捆柱塞、齿轮驱动的打结器和重型喂入系统,捡拾宽度1.9米,草捆尺寸为36厘米×46厘米,配套动力76马力以上拖拉机。
其拥有草捆尺寸规整、密度高、方便自动捡拾车捡拾、易于堆垛等优点。
八、谷王9YF-2200S打捆机中联重科谷王9YF-2200S牵引式方捆打捆机,采用欧洲技术重D型打结器和进口轴承,通过更换捡拾系统,适合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秸秆及牧草收获打捆作业。
其捡拾宽度为2.22米,可容纳6捆绳,配套动力为70~90马力、90~130马力拖拉机,尤其在规模化秸秆离田综合利用作业中使用广泛。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机械网)推介两款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介两款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一、保油杂5号1.特征特性。
甘蓝型两系“双高”工业用杂交油菜新品种。
生育期180.5天。
苗期生长习性半直立,叶片中等绿色,叶片长度中,叶片宽度中;有裂片,裂片数量2;叶柄长度短;主茎蜡粉极少,主茎花青甙显色极弱;开花期中,果身长度长,角果姿态上举;籽粒褐色;株高181.2厘米,分枝部位高度82.4厘米,有效分枝数10.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18个,每角粒数22.6粒,千粒重3.75克。
工业用油,芥酸含量56.6%,硫苷含量129.68微摩尔/克,含油量44.72%。
高抗白锈病,抗菌核病、病毒病,抗寒性及耐旱渍性强,抗裂荚性中等,抗倒伏。
第1生长周期每667平方米(1亩)产324.63千克,比对照花油8号增产20.49%;第2生长周期每667平方米产297.31千克,比对照花油8号增产16.02%。
2.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期。
冬油菜区育苗移栽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苗龄25~30天移栽大田;直播种植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春油菜区在4月底至5月中旬播种。
(2)栽培密度。
冬油菜平坝地区和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每667平方米移栽5000~6000株,丘陵地每667平方米移栽7000~8000株,直播田每667平方米10000~12000株。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一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油菜新品种。
为了推广该品种,必须制造高质量的种子,保证其品质和产量,并促进该品种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一、播前准备1. 地面处理:在春季,等离子灭菌机对土壤进行等离子处理,处理土壤的温度应在45-50℃之间,处理时间为30-40min。
然后对土壤进行脱盐、石灰、有机肥等处理。
2. 种子处理:将种子放置在湿润的布袋中,将其放入37℃的温室中,在60%的湿度下发芽,发芽率应在90%以上。
然后用5%的吊青霉素溶液浸泡3-5min,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二、土壤处理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适合生长在肥沃、疏松、透气、冬季保水能力强的土壤中。
种植前将土壤进行拓扑处理和平整处理,打出浅沟,将种子均匀分布在沟内,然后用土轧压,确保种子与土壤接触良好。
种植后,对土壤进行覆盖或覆盖,以保持土壤湿润,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三、肥料使用1. 底肥:底肥是在播种前施用的,将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撒在沟内,每亩施用1000-1500kg,然后覆盖土壤。
2. 追肥:追肥通常在冬季最活跃的时候进行,花期和拉蒂期分别追肥1次。
施用的肥料应包含氮、磷、钾等主要元素。
通常在花期和拉蒂期分别追肥1次,每次施用约50kg/亩。
四、病虫害防治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易受病虫害的侵害,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1. 病害防治:常见的病害有腐烂、锈病、菜蚜等。
在种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喷洒杀菌剂。
2. 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菜青虫、钻心虫、蝗虫等。
田间管理应严密,根据害虫情况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五、收获和选种在油菜成熟期(约70天),切断油菜地上部分,并晾晒到7-10天至水分含量为6-8%左右。
用打谷机打谷,然后将颗粒状的种子筛选出来,存放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地方。
选种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一、田间选苗:
1.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油菜苗作为制种材料。
苗高一般控制在10-15厘米左
右。
2.密植栽培苗数量一般为5-6万株/亩,按每亩需种植之带浆荞油菜苗数乘以填补率估计之密植数。
3.田间选苗以冬季温室育苗所得幼苗为主,也可选择春季大田育苗所得的幼苗。
二、田间穗花剁除和保护:
1.选择第一朵开花前的幼芽作为剁母。
保护好剁母,防止蚜虫和高温灼害。
2.等到剁母成熟后进行剁材剁落萼花。
三、田间穗花剁落:
1.在大田种植油菜种子时,选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时间进行穗花剁落。
2.用手工或剁锄等工具将种植准备区穗花剁下。
3.剁父爆黄期为剁材高产之关键时期,连续发芽的苗也会因剁父的作用而停止发芽。
四、田间剁母种选和培植:
1.在剁父爆黄期挑选开花晚并硕熟的剁母制种,剁母要求胚悬端,则其结籽率明显提高。
2.将挑选出来的剁母进行育苗,培育出大规模的制种材料。
可选择适宜的大田和温室
进行育苗。
五、田间制种:
1.在播种前,将剁父剁母的总数按照3-5:1的比例配成混种种子,并加入硫磺蒸汽进
行灭菌处理。
2.油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大田任何明年之春夏两季,以及在温室中的任何时期。
以上就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的操作步骤。
通过标准化的操作,可以提高杂交油菜的品质和产量,为种植者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一种优良的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其高产、抗逆性好,因此备受种植户的青睐。
为了规范青杂7号的种子质量和种植技术,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制种技术。
一、选种1.选用高质量的种子作为种源。
种子应有完整的外观,无机械伤害、病害以及虫害,无杂质和霉变现象。
2.根据种子的外观特点,选用大、全、重、色均匀、纯度高的籽粒作为种子。
3.进行田间接储,选出生长势好,生长快的苗菜作为种源。
二、播种1.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适合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的时候播种。
2.营造适宜的播种环境。
土壤要求疏松、粉细、排水良好,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3.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播种。
一般行距为60-70厘米,株距为30-40厘米。
4.深度合适。
一般播种深度为0.5-1厘米,不宜过深或过浅。
5.播种量适中。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适的播种量,一般是每亩6-8公斤。
三、田间管理1.浇水适度。
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秧苗倒伏。
2.及时疏蔓。
秧苗长到4-5叶时,进行疏蔓,留下株间距为30-40厘米的壮苗。
3.杂草防治。
及时除草,保持场地整洁,避免杂草对青杂7号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4.施肥合理。
结合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肥,保持适宜的氮、磷、钾等养分供应。
5.病虫害防治。
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避免病虫害给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损害。
四、收获和储存1.及时收获。
在油菜籽颖果因有40%以上的果角变黄,50%以上的颖果壳裂缝时,进行及时的收获。
2.储存条件。
将油菜籽堆自然冷却3天后,装袋密封储存。
储藏温度一般保持在-6℃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20%-30%之间。
以上就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的介绍。
通过正确的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储存等方法,可以提高青杂7号的产量和品质,为种植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一种新型的杂交油菜品种,具有高产、适应性广、耐早春低温、群体性状均匀等特点,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的种植。
为了提高该品种的生产效益和标准化管理水平,制种技术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一、品种选择: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经过长期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逆性,适合于北方地区的种植。
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种子外观完整、色泽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质种子。
二、田间地块准备:选好适宜的地块后,要对土壤进行准备。
首先要进行耕作,将土壤翻耕松软,去除杂草和秸秆。
然后在土壤中施足量的有机肥和磷肥,调节土壤的PH值,使其适宜油菜的生长。
三、种子处理: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期抗病能力,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
首先要进行消毒处理,将种子放入含有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30分钟。
然后用清水洗净,并用清水浸泡2~3小时。
用0.1%的稀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浸泡15~2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四、育苗管理:将处理好的种子播种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用河沙或培养土覆盖种子,保持适当的湿度。
在发芽后,要注意及时除草、补苗、追肥和病虫害防治。
五、移栽管理:当苗高达到7~10厘米时,可以对苗进行移栽。
将苗移栽到预先施足水分和肥料的田间地块中,保持适宜的株距和行距。
在移栽后,要及时灌水,并对苗进行健康状况的观察,及时处理病虫害。
六、成熟管理:在油菜生长的过程中,要进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追肥和灌溉。
还要进行定期的除草工作,保持田间的整洁。
在油菜成熟后,要及时进行收割和储存,以保证种子的品质。
通过以上的制种技术,可以使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种植达到标准化的水平,提高产量和品质。
还要注意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区别,白菜型油菜有哪些品种1、株型不同:白菜型油菜的株型较矮小,春性品种幼苗呈直立状,冬性品种株型呈匍匐状,甘蓝型油菜的株体较大,发育中等,冬性强的欧洲品种的株型具有较强的匍匐性,春性强的亚洲品种具有较强的直立性。
2、分枝不同:白菜型油菜北方品种的分枝性较弱,分枝数较少,南方品种的分枝性较强,分枝部位低,甘蓝型油菜具有较强的分枝性,分枝部位一般较高。
一、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区别1、株型不同(1)白菜型油菜:株型较矮小,春性品种幼苗呈直立状,冬性品种株型呈匍匐状,半冬性品种介于二者之间。
(2)甘蓝型油菜:株体较大,发育中等,生育期较长,其中冬性强的欧洲品种的株型具有较强的匍匐性,越冬时生长点会下陷,而春性强的亚洲品种具有较强的直立性,其主根发育中等,支细根较发达。
2、分枝不同(1)白菜型油菜:北方小油菜分枝性弱,分枝数少;南方油白菜分枝性较强,分枝部位低,有的从地面开始分枝,呈丛生型。
(2)甘蓝型油菜:具有较强的分枝性,原产欧洲的甘蓝型油菜分枝部位一般较高。
3、叶片不同(1)白菜型油菜:北方小油菜的基叶具有明显的叶柄,且具有琴状缺刻;南方油白菜的基叶叶柄不明显,无琴状缺刻,或缺刻不明显。
(2)甘蓝型油菜:以春性强的亚洲品种为例,其叶质似甘蓝,叶肉组织较致密,基叶叶形呈椭圆或长椭圆形,伸长基茎叶出现明显的琴状缺刻。
二、白菜型油菜有哪些品种1、北方小油菜(1)基叶不发达,叶片呈椭圆形,多刺毛,薄被蜡粉。
茎秆较细,主根膨大,入土较深。
(2)抗寒、耐旱、耐贫瘠,代表品种有耙齿蔓、关油3号等。
2、南方油白菜(1)属于普通小白菜的一个油用变种,因此外表和普通小白菜较相似。
(2)株型中等,分枝性强,茎秆较粗,幼苗呈半直立或直立状。
(3)叶片宽大,颜色较淡,中脉较肥厚,叶全缘或波状,主根不膨大,支根细根较多。
(4)耐涝、耐瘠、抗病能力差,代表品种有泰县油菜、洞口甜油菜等。
8个甘蓝型冬油菜在陇东南干旱山区适应性分析甘蓝型冬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适应性广、耐旱耐寒等特点。
而在陇东南干旱山区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种植甘蓝型冬油菜,需要对不同品种的适应性进行深入分析,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本文将对8个甘蓝型冬油菜在陇东南干旱山区的适应性进行分析。
陇东南干旱山区位于我国陕西省东南部,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气候。
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气温较低,降水稀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这样的气候条件对冬油菜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影响,因此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非常重要。
首先介绍8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1.华北甘蓝型油菜品种“任光3号”;2.华北甘蓝型油菜品种“金正甲”;3.华北甘蓝型油菜品种“金油8号”;4.“熙农196”;5.“亿橙籽104”;6.“熙农194”;7.“金油11号”;8.“金油5号”。
接下来,对这8个品种在陇东南干旱山区的适应性进行详细分析:1.“任光3号”:该品种是华北地区的优良品种,适应性强,对干旱条件有一定的耐受性,可在干旱山区生长。
2.“金正甲”:同样是华北地区的油菜品种,适应性好,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强,适合在陇东南干旱山区种植。
3.“金油8号”:该品种在干旱条件下也能够生长良好,抗旱性较强,适合在陇东南干旱山区的种植。
4.“熙农196”:这个品种在陇东南干旱山区的适应性较好,对寒冷条件有一定的耐受性,可以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5.“亿橙籽104”:这是一个新的油菜品种,适应性较好,对干旱条件有一定的抗性,适合在陇东南干旱山区种植。
6.“熙农194”:这个品种同样适应性较好,能够适应陇东南干旱山区的气候条件,生长稳定。
7.“金油11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气候条件的变化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合在陇东南干旱山区种植。
8.“金油5号”:该品种对干旱条件的适应性较好,耐旱性强,适合在陇东南干旱山区的种植。
结论:综合以上对8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在陇东南干旱山区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品种大多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合在该地区种植。
甘蓝型杂交油菜---天禾油2号
品种特性:天禾油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安徽省种子总公司独家开发的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
在1998-2000年度省区试中,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184.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0.36%;2000-2001年度省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159.1公斤,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11.7%。
芥酸含量0.05%,硫甙含量59.62微摩/克,含油量40.86%。
适宜安徽省油菜主产区种植。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2年7月30日审定通过。
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叶色较深绿.顶叶中等大,侧裂叶3-4对,齿状叶缘,株型紧凑,分枝角度小;株高165厘米左右,一次分枝数7-8个,每角粒数20粒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407个左右;种子黑褐色,籽粒中等,千粒重3.8克左右。
全生育期225.5天,较对照秦油2号早熟2.2天,生长整齐一致,较耐肥抗倒,抗(耐)菌核病能力较强,适宜密植,丰产稳产性较好。
技术要点:⑴适时早播。
一般9月中下旬育苗,10月底至11月上旬移栽。
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
⑵合理密植。
每667平方米移栽密度8000-10000株,直播田块12000-14000株。
⑶科学施肥。
以667平方米产150公斤油菜籽的施肥标准,施纯氮15公斤、P2O510公斤、K2O10公斤,磷、钾肥一次底施,氮肥以底肥为主,越冬前追肥1-2次。
天禾油2号对硼敏感,一般每667平方米底施硼砂1.5公斤,薹期再喷施0.2%的硼砂溶液1-2次。
⑷
精细管理。
做好防虫、防病、防渍工作。
甘蓝型油菜信息了解知多少甘兰型油菜是一种耐肥作物,对N、K需要量较大,对P、B反应敏感,施肥是调节其营养生理过程以致影响油菜产量与品质的一项最灵活、最重要的措施。
合理施肥必须根据产量指标来确定施肥水平,具体施肥量和各种元素的配比,要与土壤的养分含量相适应,并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优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肥力田块,在施足有机肥、施好微肥的基础上,油菜目标亩产达到220—240kg,需亩施尿素35—37kg,普钙25—28kg,硫酸钾10—11kg;目标亩产达到240—260kg,需亩施尿素42—43kg,普钙27—30kg,硫酸钾10—11kg;目标亩产达260—280kg,需亩施尿素45—47kg,普钙44—47kg,硫酸钾11—12kg。
此外,各种肥料在不同时期施用的效益也有很大差异,油菜施肥应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采取“重施基肥,足施苗肥,适施苔肥,巧施微肥”的技术。
方法是:亩用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结合整地翻耕入土混匀作底肥;P、K肥全量和尿素总用量的50—60%均匀混合结合理墒集中施于5—10cm耕层内作中层肥;30%的尿素总量于五叶期及时兑水追施,促进有效花芽分化;10—20%的尿素量于苔高10—20cm时酌情、适时、适量施用,提高已分化花芽的成效率,壮苔、增枝,增加有效角果数。
中层肥中N肥的用量根据土壤保肥性好坏,施肥水平的高低而定,如土壤保肥性好,施肥水平高则可多施,但最好不超过总施N量的70%,反之则宜少些。
甘兰型油菜对硼较为敏感,对土壤中水溶性硼含量要求在0.5PPm以上,当在0.4PPm以下时,油菜即表现出明显的缺硼症状,最后导致“花而不实”。
在严重缺硼土壤上,亩施0.5—1kg硼砂作底肥即能满足油菜全生育期对硼素的需要,且增产效果显著;在一般缺硼土壤。
甘蓝型双低油菜扬油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低芥酸、低硫苷油菜新品种。
于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定名(品种审定号:国审油2004026)。
在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上海等省市示范种植,普遍认定该品种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农艺性状好。
该品种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ANOO1537E)产量高:2000-2001年度,在江苏省联合鉴定试验中,平均亩产量210.95公斤,比对照宁油10号增产6.57%,增产极显著,居首位,产量超过了同组试验中的2个杂交组合。
2002-2004年参加全国长江下游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单产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13%,列优质常规品种首位。
在长江下游生产试验中,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56%。
在江苏、安徽等地大面积生产示范中,一般亩产量200公斤以上,具有亩产量300公斤的产量潜力。
品质优:扬油6号品质优。
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3、2004两年测定平均,扬油6号芥酸含量0.35%,硫苷含量18.26微摩尔/克,粗脂肪含量40.44%。
芥酸、硫苷含量都显著低于国家规定的双低标准,尤其是硫苷含量低于20微摩尔/克,是参试品种中所少有的。
抗性强:扬油6号茎秆较粗,韧性强,抗倒性较好,病害发生轻。
根据2002-2004年国家区试结果,扬油6号抗性水平达到或高于对照中油821(该品种是我国育成品种中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常作为抗病性鉴定的标准):菌核病,中油821平均发病率22.36%、发病指数11.61,扬油6号平均发病率23.51%、发病指数11.19,与对照基本一致;病毒病,中油821平均发病率21.37%、发病指数9.38,扬油6号平均发病率15.32%、发病指数5.90,明显比对照轻;抗倒性,扬油6号与中油821相近,属中抗。
农艺性状优良:扬油6号为早中熟甘蓝型油菜,全生育期234天左右。
幼苗生长半直立,叶色淡绿,叶片全缘,冬前生长较旺,返青后抽薹迅速,生长量加大,各期生长稳健。
白菜型冬油菜与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分析白菜型冬油菜与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分析导语:冬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冬季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在寒冷的冬季,它能够在田间生长,并在春季迅速生长出许多花蕾。
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是最常见的两个品种。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品种的抗寒性进行分析。
一、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分析白菜型冬油菜,顾名思义,其生长特征和形态与白菜相似,叶片多,叶柄较宽。
据研究表明,白菜型冬油菜在寒冷的冬季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抗寒性能。
其主要原因如下:1. 生理适应能力强:白菜型冬油菜的叶片较厚,具有较强的保温能力。
同时,其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较高的含糖量和脂肪酸含量,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细胞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抗冻物质储备丰富:白菜型冬油菜能够在冬季逐渐积累抗冻物质,如抗冻蛋白质、低温酶、多糖等。
这些物质能够有效地抵抗低温环境对植株的伤害,并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3. 生长周期适应性强:白菜型冬油菜在寒冷的冬季条件下,能够通过调整生长周期来适应环境变化。
它能够延缓生长速度,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生长速度缓慢,待春季来临时,迅速发育。
二、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分析甘蓝型冬油菜与传统甘蓝蔬菜相似,叶柄较窄,叶片密集。
虽然甘蓝型冬油菜的抗寒性相对较弱,但它仍然具备一定的适应寒冷环境的能力。
1. 耐寒能力适中:甘蓝型冬油菜的叶片较薄,在低温环境下的保温能力相对较差。
然而,它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含有合适比例的水分,使得细胞不易受冻。
因此,它能够在适度的寒冷条件下存活和生长。
2. 适应性强:甘蓝型冬油菜能够在冬季环境下调整自身的生长节律,实现适应环境的转变。
它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调整生长速度和发育过程,以适应低温环境。
3. 抗病能力较强:甘蓝型冬油菜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够抵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
研究表明,低温环境下许多病虫害的繁殖和扩散速度较慢,因此甘蓝型冬油菜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免受病虫害的危害。
结语: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在寒冷的冬季环境下具备不同程度的抗寒性。
甘蓝型油菜
油菜在榨出来的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一般油菜在成熟的时候会结出黑色小籽,拿来榨油,而在它生长初期,其嫩苗可以用来炒着吃。
甘蓝型油菜也是油菜的一种,它是从欧洲引进的一种油菜品种,与传统油菜类似,它的嫩苗也可以炒着吃。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炒甘蓝型油菜的方法及作用吧。
一、做法
1、凉拌油菜
材料:嫩油菜500克,麻油、精盐适量。
做法:将油菜梗、叶分开后洗净,切3厘米长段,沥干水,人滚水中煮熟,捞出沥水装盘,以麻油、精盐拌食。
油菜怎么做好吃:香菇油菜
2、香菇油菜
材料:小油菜、香菇、盐、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小油菜择洗干净,控水备用;香菇用温水泡发,去蒂,挤干水分,切成小丁备用。
炒锅烧热,倒入油烧热,放入小油菜,加一点儿盐,炒熟后盛出;炒锅再次烧热,放入油烧至五成热,放入香菇丁,勤翻炒,加盐、酱油、白糖翻炒至熟,闻到香菇特有的香气后,加入水淀粉勾芡,再放入味精调味;放入炒过的油菜翻炒均匀即可。
二、作用
1、油菜是人体黏膜及上皮组织维持生长的重要营养源,对于抵御皮肤过度角化大有裨益。
2、油菜有促进血液循环、散血消肿的作用,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孕妇产后淤血腹痛、丹毒、肿痛脓疮者可通过食用油菜来辅助治疗。
3、油菜含有能促进眼睛视紫质合成的物质,能起到明目的作用。
4、油菜为低脂肪蔬菜,膳食纤维丰富,含有钙、铁、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素,其中所含钙量在绿叶蔬菜中为最高,每百克中含钙140毫克左右。
维生素C比大白菜高1倍多。
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一种高产、抗逆、抗病的油菜品种,其制种技术主要包括种子选种、嫁接、花期控制、授粉、采种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
一、种子选种种子选种是制种的第一步,选取优质、健壮、无病虫害的种子是确保制种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来自优良母本的种子,具有高产、抗逆、抗病等优良性状。
要进行种子的外观检查,排除破损、变形、发霉等不合格种子。
接着,通过浸泡法浸泡种子,观察发芽情况,舍弃发芽率低的种子。
对剩余的种子进行种子活力测定,筛选出种子活力高的优质种子。
二、嫁接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需要通过嫁接的方式进行种植。
嫁接的选择一般采用二叶期嫁接或四叶期嫁接。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嫁接瓶苗和种苗,进行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2. 切取嫁接苗和种苗,嫁接苗切割成一只叶,种苗切割成两片叶,然后将嫁接苗的一片叶与种苗的两片叶嫁接在一起。
3. 将嫁接后的苗插入培养基中,放置在温室中进行培育。
4. 约7天后,嫁接苗和种苗就可以生长在一起了。
此时可以将嫁接苗打破,种苗就可以继续生长。
三、花期控制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花期控制很重要,通过控制花期可以确保异交成功。
具体措施如下:1. 非花期控制:在油菜的生长过程中,进行一些适当的控制,如给予充足的肥料、水分和光照,保证油菜的正常生长,不让它进入花期。
2. 人工花期控制:当种植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时,可以通过调整光照、温度和水分等因素,提前或延迟花期。
一般情况下,通过增加光照时间,延迟花期,用于异交制种;而减少光照时间,则能够提前花期,用于自交制种。
四、授粉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需要异交授粉,以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在甘蓝型油菜青杂7号的开花期前,选择异交花粉供体(雄蕊发育早、结球快的品种)和异交受体(甘蓝型青杂7号)。
2. 在异交受体开花初期,去除花瓣和退化的雄蕊,防止自交授粉。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一种标准化的油菜品种,具有优良的性状和高产潜力。
以下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的制种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品种特性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一种中早熟的杂交油菜品种,从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110-120天。
它拥有较好的抗逆性,适应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
植株高度适中,茎直立,有较强的抗倒性。
叶片厚而青翠,形状比较整齐,菜叶肥厚,质地脆嫩,口感好。
籽粒较大,有较高的油含量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二、选种准备1. 选择优质的亲本种子进行种植。
亲本种子应具备优良的生长性状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对于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来说,亲本种子可以是父本为甘蓝型杂交油菜,母本为通用型杂交油菜。
2. 备好育苗土壤和育苗箱。
育苗土壤应松散、肥沃、排水良好。
育苗箱要保持清洁,可以进行消毒处理。
三、育苗1. 种子处理。
先将亲本种子在高质量的市售杀菌粉中浸泡20分钟,然后在清水中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2. 温床育苗。
将育苗箱上铺一层厚约3-4厘米的育苗土,均匀撒在育苗箱上,并轻轻平整。
然后将预处理过的种子按照一定的密度均匀撒在育苗土面上,再盖一层薄薄的育苗土,厚度约为1-2厘米。
最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3. 保温管理。
育苗期间要保持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0-25摄氏度。
可以利用温箱或保温棚等设备进行控温。
4. 移栽。
当幼苗长到3-4叶期时,可以进行移栽。
将幼苗拔起并摘除根系上的杂质,然后在移栽的地坑中插入幼苗,再用土轻轻压实即可。
四、田间管理1. 搭建支架。
甘蓝型杂交油菜生长期较长,需要搭建支架进行支撑,防止倒伏。
支架的高度和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施肥管理。
甘蓝型杂交油菜生长期间需进行适量的追肥,一般每亩可追脲铵、复合肥等。
施肥时间可根据气候和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3. 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以免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生不良影响。
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用药方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标准化的制种技术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是一种优质的油菜品种,其种子要求具有高繁育力和生长势强,植株生长块健壮、叶片翠绿、产量高,属于一种高产、抗逆性较强的油菜杂交种。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青杂7号种子,种植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制种技术。
一、基地建设1.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7号种子的基地应位于平坦、排水良好的土地上,且土层肥沃、土质疏松。
2. 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宜,可以通过施入适量的石灰来调节土壤酸碱度。
对于病虫害严重的土地,需要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环境。
3. 种子基地的周边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避免邻近地区有杂草、病虫害的侵袭。
二、种子选育1. 种子的选育至关重要,应选择种子基地上生长健康、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优质植株进行采种。
采种时间一般在油菜成熟期的中后期。
2. 在采种时,需要进行干法处理,即将油菜莖叶晾晒至自然干燥的状态,避免在高温下暴晒,以确保种子的优质。
三、种子处理1. 种子处理是为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存活率,可以通过浸种、催芽等方式进行处理。
浸种一般采用含有激素和抗病毒的种子浸种剂,催芽时则需要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一段时间。
2. 种子处理后,需要将种子晾晒至自然干燥的状态,然后储存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四、播种方法1. 播种前应进行地面耕整,去除杂草根系,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2. 油菜青杂7号的播种量应根据地块的土壤肥力和种子的生长势来确定,一般每亩播种数量在4-5千克左右。
为了确保播种的均匀性,可以采用播种机进行均匀撒播。
3. 播种后需要轻轻压实土壤,以确保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五、田间管理1. 油菜青杂7号生长期间需要及时进行除草、灌溉和施肥等管理工作。
特别是在幼苗期要重视及时浇水保湿,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2. 在生长期间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田间的病虫害,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甘蓝型油菜
油菜在榨出来的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一般油菜在成熟的时候会结出黑色小籽,拿来榨油,而在它生长初期,其嫩苗可以用来炒着吃。
甘蓝型油菜也是油菜的一种,它是从欧洲引进的一种油菜品种,与传统油菜类似,它的嫩苗也可以炒着吃。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炒甘蓝型油菜的方法及作用吧。
一、做法
1、凉拌油菜
材料:嫩油菜500克,麻油、精盐适量。
做法:将油菜梗、叶分开后洗净,切3厘米长段,沥干水,人滚水中煮熟,捞出沥水装盘,以麻油、精盐拌食。
油菜怎么做好吃:香菇油菜
2、香菇油菜
材料:小油菜、香菇、盐、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小油菜择洗干净,控水备用;香菇用温水泡发,去蒂,挤干水分,切成小丁备用。
炒锅烧热,倒入油烧热,放入小油菜,加一点儿盐,炒熟后盛出;炒锅再次烧热,放入油烧至五成热,放入香菇丁,勤翻炒,加盐、酱油、白糖翻炒至熟,闻到香菇特有的香气后,加入水淀粉勾芡,再放入味精调味;放入炒过的油菜翻炒均匀即可。
二、作用
1、油菜是人体黏膜及上皮组织维持生长的重要营养源,对于抵御皮肤过度角化大有裨益。
2、油菜有促进血液循环、散血消肿的作用,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孕妇产后淤血腹痛、丹毒、肿痛脓疮者可通过食用油菜来辅助治疗。
3、油菜含有能促进眼睛视紫质合成的物质,能起到明目的作用。
4、油菜为低脂肪蔬菜,膳食纤维丰富,含有钙、铁、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素,其中所含钙量在绿叶蔬菜中为最高,每百克中含钙140毫克左右。
维生素C比大白菜高1倍多。
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