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X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教务处制摘要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
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
空调装置已成为衡量汽车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
汽车空调的作用已是众所周知。
汽车空调装置已不再是豪华奢侈的象征,不仅轿车、客车上采用空调,货车、工程车上也纷纷安装空调装置。
人们对空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汽车空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伴随汽车空调的普及与发展,汽车空调的发展大体上历经了五个阶段:单一取暖阶段、单一冷气阶段、冷暖一体化阶段、自动控制阶段、计算机控制阶段。
空调的控制方法也历经了由简单到复杂,在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电路控制方面也在不断更新改进。
关键词:汽车空调,故障诊断,维修,注意事项Abstract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to realize the air inside the car of refrigeration,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It can provide comfortable driving environment for train personnel, reduce the driver's fatigue strength, improve the driving safety. Air conditioning unit has become one of measure whether the auto functions complete logo.The effect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is well know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is no longer a symbol of luxury, not only the air conditioning is used on cars, buses, trucks, engineering are installing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in the car. People increasingly urgent demand for air conditioning,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generally went through five stages of development: a single heating stage, a single air conditioning stage, integration of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utomatic control, computer control phase. The control method of air conditioning also experienced from simple to complex, in the process, from complex to simple as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ntrol circuits are also constantly updated to improve.Keywords: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fault diagnosis, maintenance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第1章汽车空调组成及工作原理 (2)1.1. 汽车空调的作用 (2)1.2. 汽车空调的组成 (2)1.3. 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3)第2章汽车空调故障诊断与排除 (4)2.1. 汽车空调常见检漏方法 (4)2.1.1. 氮气检漏 (4)2.1.2. 卤素灯检漏 (4)2.1.3. 气体差压检漏 (4)2.1.4. 电子检漏 (4)2.1.5. 荧光检漏 (5)2.2. 汽车空调常见故障现象及排除方法 (5)第3章汽车空调实例故障检测维修 (8)3.1. 雷克萨斯轿车空调不制冷故障 (8)3.2. 丰田凯美瑞空调制冷效果差 (9)3.3. 别克商务汽车空调不制冷 (9)第4章汽车空调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1)4.1. 汽车空调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11)4.1.1. 空调档位的选择 (11)4.1.2. 停车后不要立即关闭空调 (11)4.1.3. 停车时不要长时间使用空调 (11)4.1.4. 空调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1)4.2. 汽车空调的使用知识及注意事项 (12)4.3. 注意事项 (13)总结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绪论汽车诞生距今已有100多年了,但第一台汽车空调装置直到1927年才出现。
基于汽车空调实验台的单片机控制显示系统的优化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越来越重要。
而在汽车空调系统的研发和实验过程中,空调实验台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目前,空调实验台的控制方式主要是基于电控系统和PLC系统的,然而这些控制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缺点,如系统复杂性高、操作难度大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项目将采用单片机控制方式,设计一款基于汽车空调实验台的单片机控制显示系统,实现空调系统实验的自动化控制、数据采集、处理和展示,提高空调实验的效率和精度。
二、研究内容本项目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控制系统,包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2.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设计数据采集模块并将其集成到单片机系统中,实现对实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3.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包括系统的显示屏和操作面板,实现对实验过程的监控和操作;4.系统性能测试: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验证其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指标;三、研究意义本项目的研究将有以下几点意义:1.提高实验效率和精度:本项目将实现空调系统实验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采集,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精度;2.降低系统成本:相较于电控系统和PLC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成本更低,将降低系统成本和维修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3.拓展研究领域:本项目将为汽车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支持。
四、研究方法本项目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对汽车空调控制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综述,确定单片机控制方案;2.系统设计:根据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验台的实际需求,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模块和人机交互界面;3.系统实现:制作和调试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集成数据采集模块和人机交互界面;4.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实验验证,评估系统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指标;五、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1.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制作,包括核心板、传感器、执行器和显示屏等组件;2.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和制作,实现对实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3.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和制作,实现对实验过程的监控和操作;4.系统性能测试的结果,包括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指标的评估报告。
汽车空调设计开题报告汽车空调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人们对行车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汽车空调系统不仅仅是为了调节车内温度,还需要考虑到空气质量、能源消耗和驾驶员乘客的舒适感。
本开题报告将探讨汽车空调设计的相关问题,包括传统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二、传统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通常采用制冷剂循环的方式实现车内空气的冷却。
该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组成。
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变成高温高压液体。
高温高压液体经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通过蒸发吸热,将车内空气冷却。
蒸发后的低温低压气体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
三、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然而,传统汽车空调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制冷剂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一些制冷剂具有较高的温室效应,对臭氧层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其次,传统空调系统在能源消耗方面效率不高。
压缩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同时,蒸发器也需要较长时间来冷却车内空气。
此外,传统空调系统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处理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去除细菌、病毒和有害气体。
四、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为了解决传统汽车空调系统的不足,未来的汽车空调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首先,研发新型制冷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新型制冷剂应具有较低的温室效应和对臭氧层的破坏较小。
其次,引入新的能源消耗技术,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或废热回收技术来供给空调系统所需的能量。
此外,可以研发更高效的压缩机和蒸发器,减少能源的浪费。
最后,应加强车内空气质量的处理能力。
可以引入空气净化器和紫外线杀菌技术,有效去除车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五、结论综上所述,汽车空调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虽然已经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提高空调系统的性能和能效,未来的汽车空调设计可以从制冷剂、能源消耗和空气质量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
基于单片机的汽车空调模糊控制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汽车空调模糊控制开题报告内容包括:1. 选题的意义;2. 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3. 设计(论文)所要设计、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论证;4. 主要关键技术、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 5. 设计(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一、选题的意义随着汽车工业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空调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同时,人们对汽车空调系统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汽车空调系统有优良的技术性能和控制性能,以满足人体舒适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汽车空调系统的能耗日益增加,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也显得更加重要。
自动控制的应用是达到这两方面要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由于人体舒适感的模糊性和汽车空调系统的复杂性,以精确数学模型为必要条件的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已有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
而基于模糊理论的控制技术,具有不需要知道控制目标和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适以具有带滞后和非线性时变系统等优点,已越来越引起人的关注。
二、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目前国内大部分经济型轿车车室内温度控制还处于手动状态,当车室内乘员数、日照强度、车速、风量等大幅度变化时,手动控制不能很好地提供车内一个自动调控的舒适环境,手动控制已成为汽车空调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而国外一些高档轿车上已经配有全自动空调系统,并且对这些先进的技术申请了专利,对知识产权进行了保护,因此无法了解其核心技术,我们只有自主开发适合我国交通、气候的汽车空调全自动控制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制定出汽车空调控制器的产品标准,才能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
我国轿车空调系统的电子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仍采用手动控制或简单的位式控制。
手动控制一方面会出现车内温度与乘员舒适要求相差很大,不能满足舒适性和节能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容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降低行车的安全性,另外启动空调后汽车发动机的功率要降低10%~20%,耗油增加10%~20%。
基于CAN/LIN总线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控制系统逐渐成为影响汽车性能、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其中,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作为车内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动控制、通风、制冷、加热等多个功能集成在一起,能够提高驾驶者和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汽车制造和维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CAN总线和LIN总线作为汽车电子控制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中。
CAN总线主要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控制命令交换,而LIN总线则主要用于低速数据传输和外设控制。
因此,基于CAN/LIN总线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设计已成为当前汽车空调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选题意义1. 提高汽车舒适性和驾驶乘坐体验:基于CAN/LIN总线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可以将多个功能集成在一起,实现自动调节、智能控制和数据交互等功能,提高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和体验。
2. 提高汽车性能和安全性:基于CAN/LIN总线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车辆温度、湿度、空气流通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节,从而提高车辆的经济性、性能和安全性。
3. 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基于CAN/LIN总线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具有高度实时性、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能够为汽车电子控制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基于CAN/LIN总线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构架和工作原理,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架构设计等方面。
2. 研究CAN/LIN总线的通信协议和控制命令格式,制定合适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方案,实现对整个汽车空调系统的控制。
3. 设计并实现基于CAN/LIN总线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器和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车内空气流通量传感器等外设控制。
4. 软件编程和调试测试。
实现空调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智能化控制等高级功能,通过实际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性和可靠性。
汽车空调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汽车空调系统作为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驾乘者提供了舒适的驾驶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空调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本开题报告将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最新的技术发展以及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二、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核心部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压缩机工作:压缩机负责将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吸入,经过压缩后排出高压、高温的气体。
2.冷凝器散热: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在外界空气的辅助下散热,从而使气体降温并转化为高压液体。
3.节流装置控制:高压液体经过节流装置(通常为膨胀阀)后,压力迅速下降,使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蒸发。
4.蒸发器吸热: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从而为车内提供凉爽的空气。
5.回流至压缩机:制冷剂再次经过压缩机,循环进行上述步骤,实现持续的制冷效果。
三、汽车空调系统的技术发展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以及用户对舒适性的追求,汽车空调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以下是一些目前较为主流的技术发展:1.可变压缩机:传统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工作状态只有开和关两种,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而可变压缩机可以根据车内温度和负荷情况自动调节压缩机的转速,提高能效并降低噪音。
2.双区域控制:为了满足不同乘客对温度的个性化需求,一些高端汽车空调系统引入了双区域控制技术。
该技术可以实现前排和后排乘客独立的温度控制,提供更舒适的驾乘环境。
3.空气质量控制:除了提供凉爽的空气,汽车空调系统还可以通过过滤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等装置控制车内空气的清洁程度。
一些高级车型甚至可以检测并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证乘客的健康和安全。
四、未来的改进方向虽然目前的汽车空调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和先进,但仍有一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有可能的改进方向:1.能源效率提升:随着对环境友好性要求的提高,未来的汽车空调系统应更加注重能源的高效利用。
汽车空调设计开题报告汽车空调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汽车空调作为现代汽车的重要配置之一,在提供舒适驾乘环境的同时,也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汽车空调设计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二、背景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制冷技术、空气流动、能源利用等多个领域有关。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空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如何设计出高效、节能、环保的汽车空调系统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三、问题陈述1. 制冷剂选择:目前主流的汽车空调系统使用的制冷剂为氟利昂,但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日益凸显。
如何选择更环保的制冷剂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2. 空气流动优化:汽车内部的空气流动对于空调系统的效果至关重要。
如何通过优化空气流动设计,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是一个挑战。
3. 能源利用与节能:汽车空调系统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有着直接影响。
如何在提供舒适驾乘环境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以下目标:1. 确定更环保的制冷剂,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的影响。
2. 优化汽车内部空气流动设计,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
3. 提高汽车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和专利,了解当前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制冷剂的选择以及空气流动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 实验研究:通过建立实验模型,对不同制冷剂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对空气流动进行模拟和实验验证。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确定最优方案。
六、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将得到以下结果:1. 确定适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更环保的制冷剂,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 提出优化的空气流动设计方案,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
R1234yf汽车空调系统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R1234yf作为汽车空调系统中替代R134a的性能,包括其制冷效率、环境友好性、安全性等方面。
背景:
目前,大多数汽车空调系统使用R134a作为制冷剂。
然而,由于其
具有高温室效应和与氟利昂的关联,从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考虑,研
究替代R134a的制冷剂变得越来越重要。
R1234yf是一种新型制冷剂,具有较低的温室效应和与氟利昂的关联。
因此,其被认为是一种替代R134a的可行选择。
方法:
本研究将对R1234yf和R134a进行制冷效率测试和环境友好性测试。
使用压缩机试验台测试系统的制冷效率,包括冷却效果和功率消耗等指标。
同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两种制冷剂的环境友好性进行评估。
此外,还将对制冷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评估R1234yf在使用过程
中产生的潜在危险。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获得以下结果:
1. R1234yf具有优异的制冷效率,可以替代R134a使用。
2. R1234yf相比R134a,在环境友好性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3. R1234yf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R134a相当或更好。
结论:
本研究将进一步证实R1234yf作为一种替代R134a的制冷剂,具有较优异的性能,可以促进汽车空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汽车空调系统课题研究报告汽车空调系统课题研究报告1. 引言汽车空调系统是现代汽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能够为车内提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为乘客创造一个舒适的驾驶体验。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驾驶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空调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原理、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和分析。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原理与结构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制冷循环原理来实现车内温度的调节。
它由多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
2.1 压缩机压缩机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主要功能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通过压缩,制冷剂能够释放更多的热量,为后续的制冷循环提供能量支持。
2.2 冷凝器冷凝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热交换器,其主要功能是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释放热量,使其冷却并变成高压液体。
冷却后的制冷剂可以更好地流入蒸发器中,为蒸发器提供足够的制冷效果。
2.3 蒸发器蒸发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热交换器,其主要功能是将高压液体制冷剂蒸发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从而吸收车内的热量并降低车内的温度。
蒸发后的制冷剂会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形成闭合的制冷循环。
2.4 膨胀阀膨胀阀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常见控制元件,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
膨胀阀通过控制制冷剂的流量来实现对车内温度的控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2.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中释放热量并冷却成高压液体。
3.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由于膨胀阀的调节,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会降低,从而引起部分液体制冷剂的蒸发。
4.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吸收车内的热量,降低车内的温度。
5.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往复。
汽车空调送风模式控制机构优化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空调系统是重要的舒适性配备之一。
在汽车驾驶过程中,空调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对于驾驶体验和驾驶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汽车空调系统而言,送风模式控制机构是其中一项关键部件,它对于空气流动和车内环境的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空调送风模式控制机构存在着空气分配不均、噪音过大、寿命短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和改进。
因此,本研究将从汽车空调送风模式控制机构优化设计角度出发,对现有控制机构进行分析、优化和改进,以达到提升送风模式控制机构性能、降低噪音、提高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这将为汽车空调系统的改进和提高驾驶舒适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2.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汽车空调送风模式控制机构的结构设计、优化分析和改良研究展开,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送风模式控制机构的现状分析,对现有送风模式控制机构进行分析和总结;(2)空气分配模型的建立和分析,确定不同送风模式下的气流分配规律和影响因素;(3)优化设计方案的制定,从结构、工艺和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提升空气流量分配均匀度、降低噪音和提高控制机构可靠性;(4)性能测试和实验研究,对优化后的送风模式控制机构进行性能测试和实验研究,验证改进效果和有效性。
2.2 研究方案(1)送风模式控制机构的现状分析通过对现有的汽车送风模式控制机构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出其主要的结构特点、优缺点,并明确需要优化和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2)空气分配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基于现有送风模式控制机构的结构,建立空气分配模型,探究不同送风模式下空气流动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后续的优化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3)优化设计方案的制定依据模型分析结果和改进目标,制定结构、工艺、材料等方面的优化设计方案,提升送风模式控制机构性能,降低噪音,提高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4)性能测试和实验研究将优化后的送风模式控制机构进行性能测试和实验研究,验证改进效果和有效性,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解析和总结。
基于PLC的汽车空调综合性能实验室测控系统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汽车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空调作为汽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的驾驶和乘坐环境,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针对汽车空调系统的综合性能测试是现代汽车制造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目前,汽车制造企业中常用的汽车空调性能测试设备为试车台和实车试验。
试车台模拟了车辆风洞环境,有利于测试汽车空调系统在不同气流、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
但是,试车台比较昂贵,不利于大规模应用。
实车试验相对来说更具实用性,但需要在特定的实车道路上进行,费用和时间成本都较高。
因此,本项目计划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构建一套汽车空调综合性能实验室测控系统,以方便汽车制造企业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调试。
二、项目内容1. 总体方案设计本项目基于PLC技术,将汽车空调系统分为回路控制、传感器采集、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等模块,每个模块均可单独控制。
系统采用舱内循环加外部新风的方式,模拟汽车行驶状态,包括露点温度、内外循环等参数。
2. 硬件设计系统硬件主要包括PLC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人机界面。
其中PLC控制器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传感器用于采集系统的各种参数数据;执行器包括变频器、电机、风门、阀门等,用于控制汽车空调系统的不同部件运转;人机界面用于操作系统,观察参数变化和控制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
3. 软件设计系统软件主要包括PLC程序设计、参数设置、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
PLC程序设计应根据系统功能分模块设计,包括IO处理、状态控制、参数运算和模拟输出等。
参数设置应根据用户需求,设置不同环境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数据采集和处理应根据需要,在不同时间段、不同位置采集系统数据,并进行曲线显示和处理。
三、预期结果本项目的预期结果包括:1. 基于PLC的汽车空调综合性能实验室测控系统设计方案。
题目: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设计学院:电气专业:电力电子与电能转换姓名:桑斯日学号:07291089节,相比传统空调可增加乘客的舒适性。
三.研究方法:1.电动车空调方案的介绍对于电动空气调节系统,目前采用的方案主要包括电动热泵式空调系统,电动压缩机制冷与与电加热器混合调节空调系统。
1)电动汽车热泵式空调系统由皮带驱动的直流无刷电机的电动汽车热泵式空调系统。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模式由四通换向阀转换, 实线箭头表示制冷工况, 虚线箭头表示制热工况。
从原理上讲, 该系统与普通的热泵空调并无区别, 但是用于电动车辆上, 其专门开发了双工作腔滑片压缩机、直流无刷电动机和逆变器控制系统。
在热泵工况下, 系统从融霜模式转为制热模式时,风道内换热器上的冷凝水将迅速蒸发, 在挡风玻璃上结霜, 影响驾驶的安全性。
还有其采用的制冷剂为CFC12, 已经不能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
电装公司开发的采用HFC134a制冷剂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其在热泵系统的风道中采用了车内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结构, 如图2所示。
制冷工况循环为: 由压缩机经四通阀至车外冷凝器, 再经电子膨胀阀1、蒸发器回到压缩机。
制热及除霜工况循环为: 由压缩机经四通阀至车内冷凝器, 再经电子膨胀阀2、车外冷凝器、电磁阀回到压缩机。
当系统以除霜/除湿模式运行时, 制冷剂将经过所有3个换热器。
空气通过内部蒸发器来除湿, 将空气冷却到除霜所需要的温度, 再通过车内冷凝器加热,然后将它送到车室, 解决了汽车安全驾驶的问题。
2.空调系统参数匹配与设计计算1)空调系统制冷负荷的计算空调的制冷负荷是指为了保持车内空气温、湿度恒定,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自车室内取走的热量,计算制冷负荷前首先应计算车室得热量,再将结果换算成空调的制冷负荷。
车室的热量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车身不透明围护结构的逐时传人热量、车窗玻璃的逐时传人热量、乘员散发的热量、车室外空气带人的热量以及电气设备散热所形成的得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