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金属材料的封接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93.59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真空炉中陶瓷—金属封接工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陶瓷—金属件的封接以往是在具有还原性气氛的氢炉中进行的,随着设备的更新和工艺流程的调整,陶瓷—金属封接要求在真空炉中进行。
为了确定合理的真空炉陶瓷—金属封接工艺,保证封接件的质量,我们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策划、试验和研究。
通过试验验证工艺中设定的各项工艺参数,并查看升温速率、一次保温、二次保温的温度和时间,降温的速率,充氮的温度等是否为最佳,工艺时间是否为最短,能否满足产品质量和公司扩产的需要。
1 陶瓷—金属封接的特点及质量要求特点陶瓷—金属封接是一种特殊的焊接,是使陶瓷制件与金属零件牢固连接的技术。
通常,这种连接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
这种封接与金属之间的钎焊相比,其特点在于能够使熔融的焊料润湿陶瓷金属化层表面,而且一般陶瓷的断裂强度比金属要低很多,导热性差,不能塑性变形。
所以,设计结构、封接工艺、陶瓷金属化的质量等因素是影响封接件质量的关键因素。
质量要求质量要求主要有:①机械强度。
通常以封接件的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衡量。
②气密性。
对于气密性要求高的电真空器件封接件,常用氦质谱检漏仪检验,用封口的漏气率来衡量气密性的好坏。
③耐热性能,包括耐热冲击性能和耐热烘烤性能。
耐热冲击性能是指在固定的高、低温两个温度之间封接件反复加热、冷却所能承受的冲击次数;耐热烘烤性能是指在某一固定温度下(根据具体应用而定)封接件经受一段较长时间的烘烤的能力。
2 工艺试验方案采用检验合格的金属化瓷件,根据目前产品不同的封接结构和金属化瓷件外径尺寸将其分为A,B,C,D 四大类进行封接工艺试验:①A 类。
平封、一节瓷件的封接结构,瓷壳外径<110 mm。
②B 类。
平封加夹封瓷环、一节瓷件,瓷壳外径≥110 mm。
③C类。
平封、两节瓷件,瓷壳外径<110 mm。
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技术1. 引言陶瓷和金属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它们在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这种差异,将陶瓷与金属进行有效连接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需求的增加,陶瓷与金属之间的连接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陶瓷与金属连接技术,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探讨。
2. 黏结剂连接黏结剂连接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方法,用于将陶瓷与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
该方法通过使用黏合剂或粘合剂来实现连接。
黏结剂可以是有机或无机材料,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等。
2.1 优点•黏结剂连接方法简单易行。
•可以实现大面积接触。
•黏结剂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缓解因材料差异而引起的应力集中问题。
2.2 缺点•黏结剂连接的强度受到黏结剂本身性能的限制。
•黏结剂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失效。
•黏结剂连接需要进行精确的表面处理和涂覆工作,增加了制造成本和复杂度。
3. 焊接连接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技术,它也可以用于将陶瓷与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
在焊接过程中,通过加热和冷却来实现材料之间的结合。
3.1 激光焊接激光焊接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焊接方法,适用于陶瓷与金属之间的连接。
激光束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加热材料,从而实现快速焊接。
3.1.1 优点•激光焊接可以实现高强度连接。
•焊接区域小,对周围区域影响小。
•可以实现高精度、无损伤的焊接。
3.1.2 缺点•激光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
•对材料表面质量要求较高。
•需要进行精确的焊接参数控制。
3.2 电子束焊接电子束焊接是一种利用高速电子束加热材料并实现连接的方法。
它可以在真空或低压环境下进行,适用于陶瓷与金属之间的连接。
3.2.1 优点•电子束焊接可以实现高强度连接。
•焊接区域小,对周围区域影响小。
•可以实现高精度、无损伤的焊接。
3.2.2 缺点•电子束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
•对材料表面质量要求较高。
•需要进行精确的焊接参数控制。
4. 氧化铝陶瓷与金属连接技术氧化铝陶瓷是一种常见的工程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腐蚀和绝缘性能。
陶瓷和金属焊接方法:1、烧结金属粉末法原理:在特定的温度和气氛中,先将陶瓷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使得瓷件带有金属性质,再用熔点比母材低的钎料将金属化后的瓷件与金属进行连接。
其核心思路是将陶瓷与金属的封接转变为金属与金属的封接,从而降低工艺难度。
步骤:包括清洗、涂膏、金属化、镀镍、装架和钎焊等步骤。
在金属化过程中,陶瓷表面会涂上一层金属粉末,并在高温下烧结形成涂层。
随后,通过钎焊将金属化的陶瓷与金属连接起来。
注意事项:在烧结金属粉末法工艺中,最大的问题是钎料无法润湿陶瓷表面,这可能会阻碍后续的金属与陶瓷的封接过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如预金属化采取活化Mo-Mn法、二次金属化采取镀Ni处理,并使用Ag72Cu28钎料在800℃左右温度下进行钎焊。
2、陶瓷基板直接覆铜法(DBC)原理:基于Al2O3陶瓷基板的一种金属化技术。
具体过程是将陶瓷基板与无氧铜置于高温和一定的氧分压条件下,使Cu表面氧化生成一层Cu2O共晶液相薄层,润湿Al2O3陶瓷和Cu。
当加热温度高于共晶温度且低于Cu熔化温度时,液相中Cu2O与Al2O3发生化学反应,在铜与陶瓷之间形成一层很薄的过渡层,实现金属与陶瓷的连接。
应用:AlN陶瓷基板敷铜是基于DBC工艺发展起来的,具有更高的导热性和优良的电绝缘性,广泛应用在新型的半导体封装材料上。
3、钎焊连接原理:利用陶瓷/金属母材之间的钎料在高温下熔化,其中的活性组元与陶瓷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反应梯度层,将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
特点:钎焊连接是一种常用的陶瓷与金属连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陶瓷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钎焊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导致焊接接头开裂。
4、固相压力扩散焊原理:在较高温度和一定外力作用下,使陶瓷-金属表面紧密接触,金属母材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便于原子的扩散,促使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
特点:固相压力扩散焊能够形成高质量的焊接接头,但设备投资较大,且对焊接工艺要求较高。
陶瓷-金属封装技术
陶瓷-金属封装技术是一种将陶瓷和金属材料结合在一起,用
于封装电子元器件的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更好的电热性能、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以满足高功率电子元器件的需求。
陶瓷-金属封装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
1. 材料准备:选取适合的陶瓷和金属材料,并进行加工和处理,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形状和性能。
2. 材料组装:将陶瓷和金属部件进行组装,通常采用焊接、钎焊或黏合等方式进行。
3. 密封封装:通过包封或焊接等工艺,将组装好的陶瓷-金属
结构封装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元器件。
4. 电性测试:对封装好的元器件进行电性能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5. 最终组装:将封装好的陶瓷-金属元器件和其他电子组件进
行最终组装,以完成目标产品。
陶瓷-金属封装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功率电子元器件,如功率模块、散热器和射频电路等。
其主要优点包括高热传导性能、良好的机械强度、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总的来说,陶瓷-金属封装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封装技术,能够
满足高功率电子元器件对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
金属陶瓷封装工艺引言:金属陶瓷封装工艺是一种常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的封装技术,它结合了金属和陶瓷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机械强度。
本文将介绍金属陶瓷封装工艺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应用领域。
一、金属陶瓷封装的原理金属陶瓷封装是将电子元器件封装在金属和陶瓷材料组成的封装体中,以保护元器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金属陶瓷封装具有以下原理:1. 导热性:金属陶瓷封装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有效地散热,保证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2. 机械强度:金属陶瓷封装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以保护元器件免受外部冲击和振动的影响。
3. 封装密封性:金属陶瓷封装材料具有较好的封装密封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氧气等有害物质的进入,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二、金属陶瓷封装的工艺流程金属陶瓷封装工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金属和陶瓷材料,并进行粉末制备和筛分。
2. 混合与成型:将金属和陶瓷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通过成型工艺制备出封装体的初始形状。
3. 烧结:将成型后的封装体置于高温炉中进行烧结,使金属和陶瓷粉末相互结合形成坚固的封装体。
4. 加工与加工:对烧结后的封装体进行加工和加工,如钻孔、研磨、切割等,以满足具体的封装要求。
5. 金属化处理:在封装体的表面涂覆一层金属化材料,以提高导电性能。
6. 测试与封装:对封装体进行严格的测试,如绝缘测试、导电测试等,确保封装体的质量符合要求。
7. 封装装配:将元器件装配到封装体中,并进行焊接、封装密封等工艺,最终形成完整的金属陶瓷封装器件。
三、金属陶瓷封装的应用领域金属陶瓷封装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领域,特别是在高温、高频、高压等特殊环境下的应用较为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功率电子器件:金属陶瓷封装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和机械强度,适用于功率电子器件的封装,如功率模块、功率放大器等。
2. 高频电子器件:金属陶瓷封装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适用于射频功率放大器、微波元器件等的封装。
精密陶瓷金属封接
精密陶瓷金属封接是一种将陶瓷与金属紧密结合的技术。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仪器、航空航天、电子元件等领域。
精密陶瓷具有高硬度、耐磨性、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而金属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
通过精密陶瓷金属封接,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更高的性能。
精密陶瓷金属封接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金属化处理,即先在陶瓷表面涂上一层金属,再用焊接或钎焊等方法将其与金属连接起来;另一种是采用无金属化处理,即通过高温烧结等方法将陶瓷与金属直接结合起来。
精密陶瓷金属封接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保证陶瓷和金属之间的
紧密结合,以及如何解决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引起的热应力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掌握先进的加工和制备技术。
未来,精密陶瓷金属封接技术将在高端制造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 1 -。
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方法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方法主要有:粘合剂粘接、机械连接、熔化焊、钎焊、固相扩散连接、自蔓延高温合成连接、瞬时液相连接等连接方法。
将陶瓷与金属连接起来制成复合构件,可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性能优点,对于改善结构件内部应力分布状态、降低制造成本、拓宽陶瓷材料的应用范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粘合剂粘接:是利用胶粘剂将陶瓷与金属连接在一起,主要应用于飞机的应急修理、炮弹与导弹的辅助件连接、涡轮和压缩机转子的修复等处。
尽管粘接连接可以一定程度缓解陶瓷与金属间的热应力且工艺简单、效率高,但接头强度通常小于100MPa,使用温度一般低于200℃,大多用于静载荷和超低静载荷零件。
2、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是一种借助结构设计的连接方法,有螺栓连接和热套连接两种。
机械连接由于方便已经在部分增压转子与金属的连接中应用。
热套连接获得的接头具有一定的气密性,但仅限于低温使用,且这种接头具有较大的残余应力。
3、钎焊连接:钎焊是最常用的连接陶瓷与金属的方法之一,它是以熔点比母材低的材料做钎料,加热到略高于钎料熔点的温度,利用熔化的液态钎料润湿被连接材料表面,从而填充接头间隙,通过母材与钎料间元素的互扩散实现连接。
包括直接钎焊和间接钎焊。
4、固相扩散连接:是将被连接材料置于真空或惰性气氛中,使其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局部发生塑性变形,通过原子间的互扩散或化学反应形成反应层,实现可靠连接。
按连接方式,可分为直接扩散连接和间接扩散连接。
固相扩散连接适用于各种陶瓷与金属的连接,相对于钎焊连接,其具有连接强度高,接头质量稳定、耐腐蚀性能好,可实现大面积连接,且接头不存在低熔点钎料金属或合金,能够获得耐高温接头等优点。
5、熔化焊:采用高能束具有加热和冷却速度快的优点,能在陶瓷不熔化的条件下使金属熔化,形成连接。
熔化焊连接陶瓷和金属主要包括激光焊和电子束焊接。
此法能获得高温下稳定的接头,但是需要对被连接材料进行预热和缓冷,而且陶瓷与金属组配相对困难,连接工艺参数难以控制,设备造价昂贵。
陶瓷烧结金属
陶瓷烧结金属是一种将金属与陶瓷粉末通过高温烧结工艺结合的材料,这种材料通常具有金属和陶瓷的优良特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种类与温度:不同种类的金属陶瓷,其烧结温度有所不同。
例如,WC-Co(钨碳化物-钴)系列材料的烧结温度一般在1380~1480℃,而WC-Ti-Co(钨碳化物-钛-钴)系列的烧结温度则在1480~1560℃范围内。
2. 烧结工艺:金属陶瓷材料的烧结工艺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即压制和烧成。
首先,需要将金属与陶瓷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有机粘结剂,然后通过压制成形为所需坯体。
之后,坯体被置于高温炉中进行烧结,此时有机粘结剂会被燃烧掉,原材料颗粒间发生扩散反应并形成结晶颗粒,从而实现颗粒间的结合。
3. 性能影响:烧结工艺对金属陶瓷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优化烧结工艺参数和控制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金属陶瓷材料。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会集中在探索新的烧结助剂和添加物,提高烧结效率和可控性,以满足不同领域对这类材料的需求。
4. 应用领域:金属陶瓷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如硬度高、耐磨耗、耐腐蚀等,广泛应用于切削工具、磨具、耐腐蚀部件等领域。
5. 发展方向: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金属陶瓷的研究也在不
断进步。
研究人员正努力深入理解烧结机理和材料结构,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制备出性能更优的金属陶瓷材料。
陶瓷烧结金属材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陶瓷与金属的钎焊工艺1 陶瓷与金属的钎焊(一般称为封接) 广泛用于电子管和半导体的制造,此外,还用于变压器、整流器、电容器和水银开关的密封上。
2 陶瓷与金属的钎焊方法主要分两类:烧结金属粉末法和活性金属法。
3 烧结金属粉末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在还原气氛中借高温在陶瓷上烧结一层金属粉,使瓷面带有金属性质,即所谓陶瓷金属化,随后用钎焊来实现它与金属件的连接。
金属化配方是烧结金属粉末法的关键。
对不同的陶瓷,金属化配方是不一样的。
金属化配方中主体一般是难熔金属粉,用得最多的是钼粉,其次是钨粉。
另外,为了改善难熔金属粉末与陶资的结合,还添加原子序数在 22~28之间的金属,最常用的是锰、铁、钛粉。
对于高氧化铝瓷还要添加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
将这样组成的粉剂与硝棉、醋酸戊脂及丙酮配成金属化膏,涂在陶瓷的钎焊面上,然后在氢气中进行烧结,使陶瓷金属化。
瓷件经过金属化烧结上钼或钨后,由于一般钎料对金属化层的润湿差,需再电镀上一层镍,然后用钎料进行钎焊。
钎焊时应施加一定压力(约 0.49~0.98MPa)。
钎焊在氢气保护下或真空中进行。
4 活性金属法4.1 活性金属法钎焊有三种方式:a)将钛或锆以垫片方式放在陶瓷与金属间进行钎焊;b)将钛或锆的细粉或者钛或锆的氢化物,预先涂在待连接面上,再放上钎料进行钎焊,c)用含钛和锆的活性钎料直接进行钎焊。
4.2 活性金属钎焊法的实质是:钛同很多金属能形成共晶合金,在钎焊加热过程中就能形成这种含钛的合金。
这类合金具有很强的活性,在高温和高真空下同陶瓷中的氧化物接触时使氧化物局部还原,在界面区形成复杂的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
例如,钛同 A1203作用时,在 950℃下A123局部被钛还原,形成钛的间隙固溶体。
同时,被还原出来的铝又溶于钛中,形成置换固溶体。
钛同 SiO2作用时形成氧在钛中的固镕体,同时产生钛同硅的金属间化合物,因为硅与钛不形成固溶体。
熔化钎料就在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上铺展,并填满间隙。
陶瓷金属封接件
根据您的描述,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份关于陶瓷金属封接件的制作方法,但我无法提供真实的名字或引用。
请注意以下的简单步骤和说明:
材料:
1. 陶瓷金属材料
2. 封接剂
3. 制作工具(如扳手、刮刀等)
4. 烤炉或烘箱
步骤:
1. 准备工作:
a. 在一个干燥的工作区域进行操作。
b. 确保材料和工具都是清洁的,以防止任何污染。
2. 将陶瓷金属材料准备好:
a. 确保陶瓷金属材料符合您的尺寸和要求。
b. 如果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切割或修整陶瓷金属。
3. 封接:
a. 在陶瓷金属材料上涂抹一层封接剂。
确保涂抹均匀,并避免过量使用。
b. 将陶瓷金属材料放置在需要封接的位置上,并确保其与其他部件紧密贴合。
c. 使用适当的工具,如扳手或刮刀,将陶瓷金属材料固定在位置上。
d. 必要时,清除任何多余的封接剂。
4. 固化:
a. 根据封接剂的说明,将已封接的部件放置在烤炉或烘箱中。
b. 根据封接剂的指示,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封接剂完全固化和陶瓷金属部件牢固地封接。
5. 检查和润饰:
a. 检查已封接的陶瓷金属部件,确保封接牢固且无明显的缺陷。
b. 如果需要,进行润饰,如打磨或抛光,以使部件表面平滑,并增强外观。
请注意,以上步骤提供的是一般性的制作方法,具体的步骤和材料可能因项目的复杂性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前,请确保事先详细了解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并遵循相关安全操作和指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陶瓷-金属材料的封接工艺
陶瓷-金属封接材料
陶瓷是用各种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硅化物为原料, 经适当配料、成形和高温烧结制得的一类无机非金属工程材料。
这类材料通常是由共价键、离子键、或混合键结合而成, 因之与金属相比, 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
陶瓷材料的健合力强, 具有很高的弹性模量, 即刚度大; 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远高于其它材料的硬度; 强度理应高于金属材料, 但因成分、组织不如金属那样单纯, 且缺陷多, 实际强度要比金属低。
在室温下, 陶瓷几乎不具有塑性, 难以发生塑性变形, 加之气孔等缺陷的交互作用, 其内部某些局部很容易形成应力集中而又难以消除, 因而冲击韧度和断裂韧度降低, 脆性大, 对裂纹、冲击应力、表面损伤特别敏感, 容易发生低应力脆性断裂破坏。
陶瓷的熔点高, 且在高温(1000℃以上) 能保持其高温强度和抗氧化的能力。
导热性低, 热膨胀系数小, 耐急冷、急热性能差, 温度的剧烈变化, 很容易使其发生破裂。
陶瓷的组织结构稳定, 不易氧化, 对酸、碱、盐的腐蚀也有很好的抗力。
另外, 陶瓷晶体中没有自由电子, 通常具有很好的绝缘性。
少数陶瓷具有半导体性质。
某些陶瓷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能, 如用作固体激光材料、光导纤维、光贮存材料等。
陶瓷-金属封接材料的选用原则如下:
①所选用的陶瓷、金属、钎料在室温到略高于使用钎料熔点的范围内, 应具有相同或接近的热膨胀系数;
②在不匹配封接中, 要选择屈服极限低、塑性好、弹性模量低的金属材料作为封接金属和钎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