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计算公式(传热系数)!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节能)热工计算: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
Re —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
R —围护结构热阻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
①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②热阻值Rw) = 1 / 传热系数K [W/(㎡K)]
③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 / 传热系数K [W/(㎡K)]
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
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修正系数。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建筑能耗计算条件A.0.1建筑能耗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气象数据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JGJ/T 346中的规定选取;2.建筑能耗计算应以建筑套内使用面积为准;3.建筑套内使用面积等于建筑套内设置供暖或供冷设施的各功能空间的使用面积之和,包括卧室、起居室(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过厅、过道、贮藏室、壁柜、设供暖或供冷设施的阳台等使用面积的总和。
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应按其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套内使用面积;4.坡屋顶内设置供暖或供冷设施的空间应列入套内使用面积。
坡屋顶内屋面板下表面与楼板地面的净高低于1.2m的空间不计算套内使用面积;净高在1.2~2.1m的空间应按1/2计算套内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m的空间应全部计入套内使用面积;5.套内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计入套内使用面积;6.供暖年耗热量和供冷年耗冷量应包括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和处理新风的热(或冷)需求;处理新风的热(冷)需求应扣除从排风中回收的热量(或冷量);7.当室外温度≤26℃且相对湿度≤60%时,利用自然通风,不计算供冷需求。
A.0.2设计建筑能耗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建筑构造尺寸、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做法、外窗遮阳系数、窗墙面积比、屋面开窗面积应与建筑设计文件一致;2.建筑功能区除设计文件中已明确的为非供暖和供冷区外,均应按设置供暖和供冷计算;其中分散空调供暖建筑全年供暖及供冷期内空调日运行时间按表A.0.2-1规定,集中空调供暖建筑全年供暖及供冷期内空调日运行时间为24h;3.房间人员密度及在室率、电器设备功率密度及使用率、照明开启时间按表A.0.2-2设置。
表A.0.2-1 分散空调供暖建筑各房间空调日运行时间表表A.0.2-2 不同类型房间人员、设备、照明内热设置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计算平均传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321332211····B B B p B B B B B B p p m F F F F F K F K F K F K K ++++++=(附B.0.1)m K K =(夏热冬冷地区)或m K K 08.1=(寒冷地区)式中:K m —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 2·K)]; K p —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W/(m 2·K)],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计算;K B1、K B2、K 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 2·K)]; F p —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m 2);F B1、F B2、F 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m 2)。
240矮墙传热系数摘要:一、引言二、240 矮墙传热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三、240 矮墙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四、240 矮墙传热系数的应用领域五、结论正文:一、引言240 矮墙传热系数是一个在建筑、能源工程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参数,它用于描述矮墙的传热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地了解和掌握240 矮墙传热系数对于优化建筑节能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40 矮墙传热系数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二、240 矮墙传热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40 矮墙传热系数(U-value)是指在稳态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墙体热流量与温度差的比值,用符号h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U = Q / (A * ΔT)其中,Q 是热流量,A 是墙体面积,ΔT 是墙体两侧的温度差。
三、240 矮墙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240 矮墙传热系数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墙体材料: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同,导致传热系数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传热系数较高,非金属材料较低。
2.墙体厚度:墙体厚度对传热系数有显著影响。
墙体厚度越大,传热系数越小,保温性能越好。
3.温度差:温度差是影响传热系数的重要因素。
温度差越大,传热系数越大。
4.墙体表面状况:墙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涂层等因素会影响传热系数。
表面粗糙度越大,传热系数越大。
四、240 矮墙传热系数的应用领域240 矮墙传热系数在建筑、能源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节能设计:通过计算240 矮墙传热系数,可以优化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降低建筑能耗。
2.能源工程:在热力系统、热能传输等方面,通过计算240 矮墙传热系数,可以评估设备或管道的热损失,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
五、结论240 矮墙传热系数是一个重要的热物理参数,对于掌握建筑、能源工程的传热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的理论公式传统方法采用建筑物的整体热平衡原理,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传热面,计算各个传热面的传热损失,再将其累加得到总的热负荷。
该方法计算简单,但对建筑物内部不同区域的热负荷分布不够精细。
节能法则是通过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标准和计算方法,以准确估计建筑物的热负荷。
以下是传统方法和节能法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传统方法的计算公式1.室内传热负荷(Qh)的计算:Qh = (Qh1 + Qh2 + ... + Qhn) + QB其中,Qh1 ~ Qhn 分别代表建筑物各面的传热负荷,QB 为补偿比例。
2. 墙体传热负荷(Qhw)的计算:Qhw = A × Uw × ∆tw其中,A 为墙体面积,Uw 为墙体的传热系数,∆tw 为室内外温度差。
3. 屋顶传热负荷(Qhr)的计算:Qhr = A × Ur × ∆tr其中,A 为屋顶面积,Ur 为屋顶的传热系数,∆tr 为室内外温度差。
4. 地板传热负荷(Qhf)的计算:Qhf = A × Uf × ∆tf其中,A 为地板面积,Uf 为地板的传热系数,∆tf 为室内外温度差。
5. 窗户传热负荷(Qhw)的计算:Qhw = A × Uw × ∆tw × (1 - Lr)其中,A 为窗户面积,Uw 为窗户的传热系数,∆tw 为室内外温度差,Lr 为窗户的阳光热辐射透射率。
节能法的计算公式1.室内传热负荷(Qh)的计算:Qh=Q¤K×A×∆θ其中,Q为设计取暖能耗,K为节能系数,A为建筑物的朝向系数,∆θ为设计室内外两种状态的温差。
2.传热损失系数(Q'L)的计算:Q'L=Qh/A其中,A为传热面积。
3.建筑物比例系数(R)的计算:R=Q'S/Q'L其中,Q'S为节能设计取暖能耗。
4.重要参数的计算:a.运动风量(Qy)Qy=(Qh+Qt+Qv)×CVR×Cf其中,Qh是室内传热负荷,Qt是室内气流发热,Qv是室内人员发热,CVR是风量调节系数,Cf是风流系数。
附录D 节能窗传热系数计算D.0.1节能窗(单层窗(中空双玻))传热系数计算公式:K W =(KgAg+KfAf+ψLg)/( Ag+Af)式中:KW----窗传热系数Kg----玻璃传热系数Kf----窗框传热系数Ag----玻璃面积(里外两面投影中取小的一面面积)Af----窗框面积(包括窗扇和窗外套,AW=Ag+Ar)ψ----玻璃、窗框间的传热系数Lg----玻璃、窗框间的线长,mD.0.2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见下表:表D1 中空玻璃传热系数(W/(m2K))D.0.3窗框传热系数以下数据仅用于垂直窗情况(屋顶窗及其它可参考)。
(1)塑料型材下面给出金属加强的塑料型材的传热系数,无金属加强的也可选用。
表D2 塑料型材的传热系数(W/(m 2K))(2)金属材料①无断热桥的金属窗框,其传热系数也受空腔的影响,一般空腔不多的情况下,型材传热系数取K f =5.9W/(m 2K)。
②断热桥的金属窗框传热系数受断热材的影响大(图D1)。
图D1 断热桥最小高度d(两金属框之间的距离)与传热系数关系D.0.4窗框窗玻璃间线传热系数线传热系数用于计算窗框与玻璃接触处传热量,它与填入材料的导热系数及接触长度有关(表D3)。
表D3 铝合金框与玻璃的线传热系数ψ(W/(m.K))D.0.5窗传热系数可参考表D4,表D5:窗传热系数不但受玻璃和框的传热系数影响,还受窗框比影响。
表D4 窗框比为30%的窗传热系数(W/(m2K))表D5 窗框比为20%的窗传热系数(W/(m2K))D.0.6中空玻璃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透过率)。
建筑供暖空调能耗计算公式在建筑物中,供暖和空调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设施,能耗的计算对于建筑物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供暖空调能耗的计算公式,并对公式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解释和分析。
建筑供暖空调能耗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供暖能耗和空调能耗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看供暖能耗的计算公式。
供暖能耗计算公式:Q = U × A ×ΔT × H。
其中,。
Q为供暖能耗,单位为千瓦时(kWh);U为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2/℃);A为供暖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ΔT为室内外温差,单位为摄氏度(℃);H为供暖时间,单位为小时(h)。
以上公式中,传热系数U是指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它反映了建筑物对外界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传热系数越小,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越好。
供暖面积A是指需要供暖的建筑面积,室内外温差ΔT是指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差值,供暖时间H是指需要供暖的时间长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供暖能耗,从而进行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
接下来我们来看空调能耗的计算公式。
空调能耗计算公式:E = P × t × COP。
其中,。
E为空调能耗,单位为千瓦时(kWh);P为空调的制冷/制热功率,单位为千瓦(kW);t为空调的运行时间,单位为小时(h);COP为空调的性能系数,是指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与消耗的能量之比。
以上公式中,空调的制冷/制热功率P是指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能力,空调的运行时间t是指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长,COP是指空调设备的性能系数,它反映了空调设备的能效水平,COP越高,空调设备的能效越好。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空调能耗,从而进行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
在实际应用中,建筑供暖空调能耗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可以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隔热材料的选择、空调设备的定时开关机等因素,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建筑供暖空调能耗。
外墙保温材料计算节能标准的公式外墙保温材料计算节能标准的公式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外墙保温材料计算75%节能标准的公式通常说的建筑节能是以上世纪80年代建筑的平均能耗做基准,按每步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提高能效30%为一个阶段。
因此第一步节能是在1980-1981的基础上节约30%,通称为节能30%的标准;第二步节能是在第一步节能的基础上再节约30%,即30%+70%×30%=51%,简称为节能50%的标准;第三步节能是在第二步节能的基础上再节约30%,即50%+50%×30%=65%,简称为节能65%的标准;第四步节能是在第三步节能的基础上再节约30%,即65%+35%×30%=75.5%,简称为节能75%的标准。
目前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普遍执行的是节能65%的标准。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区在居住建筑方面已经开始执行节能75%的标准。
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三步节能”“四步节能”。
那下一步实施的节能标准会是82.5%,即在第四步的基础上再节约30%,即75%+25%×30%=82.5%。
知道75%节能标准怎么计算的还不行,还必须了解:50%的节能要求传热系数小于等于0.6565%的节能要求传热系数小于等于0.5075%的节能要求传热系数小于等于0.45那如何计算外墙保温系统传热系数且是否满足75%节能的要求?大致粗略计算公式:传热系数=1/墙体各层面热阻的和热阻=厚度/导热系数以HFS复合保温板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系统(HFS系统)为例HFS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系统的系统组成:A级防火构造层 HF改性颗粒保温板厚度5CM,导热系数0.055,热阻=0.05÷0.055≈0.91B1级保温层挤塑板厚度 4.5CM,导热系数0.03,热阻=0.045÷0.03=1.5粘接砂浆层厚度0.3CM,导热系数0.93,热阻=0.003÷0.93≈0.003,混凝土墙体,估计热阻为0.1HFS系统热阻=0.91(防火构造层)+1.5(保温层)+0.003(粘接层)+0.1(墙体)=2.513HFS系统传热系数=1÷2.513≈0.398<0.45 远远满足75%的节能要求。
建筑节能设计中的传热系数分析建筑节能设计中的传热系数分析传热系数是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用于评估建筑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热量传递效率。
传热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能耗和舒适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传热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热量通过建筑结构传递的能力,通常用W/(m²·K)表示。
传热系数可分为三个部分:导热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辐射传热系数。
导热传热系数是材料本身导热特性的度量,对流传热系数是空气流动引起的热量传递能力,而辐射传热系数是建筑表面辐射热量的传递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建筑物的具体参数和条件。
建筑物的传热系数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建筑材料的导热性能、墙体的厚度和结构、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因此,在分析传热系数之前,我们需要获得建筑物的相关参数和条件,并对其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记录。
接下来,我们进行传热系数的计算和分析。
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来估算传热系数。
例如,根据导热系数的定义,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和厚度来计算导热传热系数。
对于对流传热系数和辐射传热系数,我们可以使用经验公式或实验数据进行估算。
最后,我们需要根据传热系数的计算结果来评估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传热系数越小,建筑物越能有效地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减少能耗和热能损失。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建筑材料的选择、改善墙体的结构和增加绝缘层等方式来降低传热系数,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总之,传热系数是建筑节能设计中需要详细分析的重要参数。
通过逐步思考和分析建筑物的具体条件和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和评估传热系数,并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这对于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和提高居住舒适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1.基础热传递公式:建筑物的能耗主要取决于热量的损失和获得。
基础热传递公式用于计算建筑物外墙和屋顶的热量传递。
其中,建筑物外墙的热量传递公式为:Q=U*A*(T₁-T₂)其中:Q是热流量,单位为瓦特(W)U是热传递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开尔文(W/m²·K)A是传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T₁是室内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T₂是室外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2.传热耗能公式:建筑物需要一定的能量来保持室内温度恒定。
传热耗能公式用于计算建筑物在供暖和冷却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和增益。
其中,建筑物的传热耗能公式为:Q=U*A*(T₁-T₂)*h*n其中:Q是传热耗能,单位为千瓦时(kWh)U是热传递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开尔文(W/m²·K)A是传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T₁是室内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T₂是室外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h是供热或供冷能量需求系数,单位为千瓦时/平方米(kWh/m²)n是计算时间(小时)3.照明能耗公式:建筑物的照明系统也消耗一定的能量。
照明能耗公式用于计算建筑物照明系统的能耗。
其中,建筑物的照明能耗公式为:E=P*T*h其中:E是能耗,单位为千瓦时(kWh)P是灯具的功率,单位为瓦特(W)T是灯具的使用时间,单位为小时(h)h是照明能量利用系数,单位为千瓦时/瓦特(kWh/W)4.供暖能耗公式:建筑物的供暖系统消耗一定的能量来提供热量。
供暖能耗公式用于计算建筑物供暖系统的能耗。
其中,建筑物的供暖能耗公式为:E=(Q*n)/η其中:E是能耗,单位为千瓦时(kWh)Q是传热耗能,单位为千瓦时(kWh)n是供暖时间,单位为小时(h)η是供暖效率,单位为百分比(%)5.制冷能耗公式:建筑物的制冷系统消耗一定的能量来提供制冷效果。
制冷能耗公式用于计算建筑物制冷系统的能耗。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
建筑能耗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结构、设备、用途和气候等因素。
常见的建筑能耗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热负荷计算公式:
建筑热负荷是指建筑内外热交换的热量。
常见的建筑热负荷计算公式包括:
- 暖通空调负荷计算:Q = U ×A ×ΔT,其中Q为热负荷,U为传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差。
- 采暖负荷计算:Q = (m ×c ×ΔT) / η,其中Q为热负荷,m为空气质量流量,c为空气比热容,ΔT为温差,η为能量转换效率。
2. 建筑能源消耗计算公式:
建筑能源消耗涉及到电力、燃气等能源的使用。
常见的建筑能源消耗计算公式包括:
- 电能消耗:E = P ×t,其中E为电能消耗,P为功率,t为使用时间。
- 燃气消耗:G = Q ×H,其中G为燃气消耗,Q为燃气用量,H为燃气热值。
3. 建筑节能指标计算公式:
建筑节能指标用于评估建筑的能效。
常见的建筑节能指标计算公式包括:
- 能耗系数:EC = E / A,其中EC为能耗系数,E为建筑总能耗,
A为建筑面积。
- 节能率:η= (E1 - E2) / E1,其中η为节能率,E1为改造前建筑能耗,E2为改造后建筑能耗。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能耗计算公式可能因具体建筑类型、设备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异,最准确的计算需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
因此,在进行建筑能耗计算时,建议咨询专业的建筑工程师或能源专家,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现场外墙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外墙的传热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能耗。
因此,准确计算外墙的传热系数对于建筑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现场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外墙传热系数是指单位面积的外墙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热量的能力。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U = 1 / (1 / h + ΣR + 1 / h)。
其中,U为外墙传热系数,h为室内空气对外墙的对流传热系数,ΣR为外墙构件的热阻之和。
在实际应用中,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外墙构件的材料、厚度、密度、导热系数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外墙传热系数计算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首先是室内空气对外墙的对流传热系数h。
室内空气对外墙的传热系数取决于室内空气的流动情况、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对外墙的传热系数可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估算或测算。
其次是外墙构件的热阻ΣR。
外墙构件的热阻是指外墙构件抵抗热量传递的能力,它与外墙构件的材料、厚度、密度、导热系数等因素有关。
外墙构件的热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R = d / λ。
其中,R为外墙构件的热阻,d为外墙构件的厚度,λ为外墙构件的导热系数。
在实际计算中,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外墙构件的热桥效应、接缝处的传热系数、保温层的传热系数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对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对于建筑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的外墙传热系数可以帮助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合理选择外墙构件和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工作,需要引起重视。
总之,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选择外墙构件和保温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对外墙传热系数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建筑物的热工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
建筑能耗计算公式的具体形式根据建筑的类型和信息的细节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计算:
1. 墙体能耗:墙体能耗取决于建筑外墙的材料、厚度和保温性能。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Q = U × A × ΔT,其中Q是墙体能耗(单位为热量,如千瓦时),U是墙体的热传导系数,A是墙
体的面积,ΔT是室内外温度差。
2. 顶板和地板能耗:顶板和地板的能耗与其材料的保温性能和面积有关。
计算公式与墙体能耗类似。
3. 窗户能耗:窗户的能耗与其材料、玻璃类型和面积有关。
计算公式为Q = U × A ×ΔT,其中Q是窗户能耗,U是窗户的热传导系数,A是窗户的面积,ΔT是室内外温度差。
4. 设备能耗:建筑内设备的能耗包括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暖通设备等。
设备能耗的计算通常需要考虑设备的功率、使用时间和能效等因素。
5. 供暖和制冷能耗:建筑的供暖和制冷能耗取决于使用的系统、温度要求和室内外温度差等因素。
计算公式常为Q = W × H ×ΔT,其中Q是能耗,W是热量或冷量的需求(单位为千瓦或
千焦耳),H是供暖或制冷系统的热量传输系数,ΔT是室内
外温度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计算公式的示例,具体的能耗计算需要更详细的数据和建筑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查住宅或共建节能规范
多层结构热阻(等于各层材料热阻之和或者是各层材料厚度与导入系数的积之和)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等于内表面换热阻和外表面换热阻之和,再加上围护结构热阻)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