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60 MB
- 文档页数:94
第五章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学习要求:掌握1、GIS的数据查询的基本知识2、GIS空间分析模型及其算法§5.1 空间数据的查询一、空间数据查询的含义数据查询是GIS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定位空间对象、提取对象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高层次空间分析的基础。
二、空间数据查询的方式1、基于属性数据的查询:2、基于图形数据的查询:3、图形与属性的混合查询4、模糊查询:5、自然语言空间查询:6、超文本查询7、符号查询三、查询结果的显示方式查询结果的显示环境参数1、显示方式(the display mode)有5种显示方式用语多次查询结果的运算:刷新、覆盖、清除、相交和强调。
2、图形表示(the graphical presentation)用于选定符号、图案、色彩等。
3、绘图比例尺(the scale of the drawing)确定地图显示的比例尺(内容和符号不随比例尺变化)。
4、显示窗口(the window to be shown)确定屏幕上显示窗口的尺寸。
5、相关的空间要素(the spatial context)显示相关的空间数据,使查询结果更容易理解。
6、查询内容的检查(the examination of the content)检查多次查询后的结果。
§5.2 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讲述空间数据统计分析中基本统计量的计算和常用统计数据的分类分级算法。
一、属性数据的集中特征数反映属性数据集中特性的参数有:频数:变量在各组出现或发生的次数;频率: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平均数:反映了数据取值的集中位置;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数学期望:以概率为权值的加权平均数的;中数:对于有序数据集X,如果有一个数x,能同时满足以下两式:则称x为数据集X的中数,记为M。
e若X的总项数为奇数,则中数为:若X的总顶数为偶数,则中数为:众数:众数是具有最大可能出现的数值。
二、属性数据的离散特征数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离差:一组数据中的各数据值与平均数之差;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变差系数:衡量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变化的程度。
第一章GIS绪论1、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提供空间和动态的环境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GIS的组成:硬件环境、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3、GIS的软件构成:GIS 软件、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
4、GIS的功能: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存储和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数据的显示与输出。
5、论述GIS与自己专业的关系?第二章GIS的地学基础1、地球的三级逼近?一级逼近:大地体-物理表面;二级逼近:旋转椭球体-数字表面;三级逼近:参考椭球体-大地测量面。
2、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以经度和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系统。
3、中国的大地坐标系统:①1954年北京坐标系;②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4、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5、地图投影变形:在地图投影时,把球面上的经纬线网转换到投影平面上,转换后地图上经纬线网格必然产生变形,这种变形称为地图投影变形。
包括长度变形、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6、按地图投影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正形投影):投影后任意点上任意两条微分线段构成的角度不产生变形。
等积投影:投影前后面积大小不变的投影,即面积变形为零。
任意投影:投影后长度、面积和角度都有变形,它既不等角又不等积。
等距投影是在特定方向上没有长度变形的任意投影的一种。
7、高斯-克吕格投影:是一种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它是将一椭圆柱横切于地球椭球体上,并与某一子午线相切,然后用等角条件将中央子午线两侧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圆柱面上,并将此柱面展为平面,即获得高斯克吕格投影。
8、高斯克吕格投影特点:①中央经线和赤道被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②投影后无角度变形,即等角投影;③中央经线投影后没有长度变形。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一章绪论1.信息系统: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系统。
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的能力。
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3.GIS与IS之间的区别:GIS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联合体。
4.GIS系统五个基本组成部分:⑴硬件系统,各种设备-物质基础;⑵软件系统,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⑶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⑷应用人员,GIS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⑸应用模型,解决某一专门应用的应用模型,是GIS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5.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⑴数据采集与编辑;⑵数据存储与管理;⑶数据处理和变换;⑷空间分析和统计;⑸产品制作与显示;⑹二次开发和编程6.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库1.地理实体: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它是一个具有概括性,复杂性,相对性的概念。
2.地理实体的特征:⑴属性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特性;⑵空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空间相互关系;⑶时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的变化3.地理实体数据的类型:⑴属性数据——描述空间对象的属性特征的数据;⑵几何数据——描述空间对象的空间特征的数据;⑶关系数据——描述空间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的数据4.点:有特定位置;线:具有相同属性的点的轨迹,由一系列的有序坐标表示;面:对湖泊、岛屿、地块等一类现象的描述。
由封闭曲线加内点来表示;体:用于描述三维空间中的现象与物体,它具有长度、宽度及高度等属性5.空间数据结构:是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也就是指空间数据以什么形式在计算机中存储和处理。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重要的功能,用于处理地理空间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将从定义、应用领域、方法和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全面探讨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空间查询的定义和应用领域空间查询是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特定条件的和检索,以获取符合查询条件的空间数据或空间特征。
空间查询的目的是为了从地理空间数据中寻找并提取出满足特定需求的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空间查询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应急管理、交通规划、地理病理学等领域。
资源管理是空间查询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对资源分布、利用程度等信息的查询和分析,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例如,通过对森林资源的查询和分析,可以确定合适的伐木量,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利用。
城市规划是另一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通过对城市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可以得到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间分布情况、用地类型和规模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规划人员制定城市的发展策略和规划布局。
二、空间查询的方法和技术空间查询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空间关系查询、空间属性查询和空间拓扑查询。
1.空间关系查询:是通过指定空间关系条件,来查询满足这些关系条件的空间要素。
常用的空间关系查询有重叠关系、接触关系、相交关系、包含关系等。
2.空间属性查询:是通过指定空间要素的属性条件,来查询满足这些属性条件的空间要素。
常用的空间属性查询有按照属性值进行等值查询、范围查询和多条件复合查询等。
3.空间拓扑查询:是通过指定空间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来查询满足这些拓扑关系的空间要素。
常用的空间拓扑查询有连接查询、容纳查询、相邻查询和交叉查询等。
空间查询的实现主要通过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SDBMS)来完成。
SDBMS是一种针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和查询的专门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管理空间数据的特殊功能和索引结构。
常用的SDBMS有Oracle Spatial、PostGIS、ArcSDE等。
空间数据查询和空间数据分析的具体功能分类空间数据查询和空间数据分析的具体功能分类?空间定位查询由图形查询到属性按点定位查询按矩形区域查询按椭圆区域查询按多边形区域查询如查询在某个面内有几个点、空间关系查询通过拓扑关系和空间运算进行的查询邻接查询:查询目标邻接的点、线、面目标含查询:查询面目标所包含的点、线、面目标穿越查询:查询线目标所相交的点、线、面目标缓冲区查询:查询目标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点、线、面目标如面面查询,查询与某个多边形相邻的多边形的个数空间属性查询由属性查询到图形支持标准的SQL查询语言Select 属性项集合From 属性表集合Where 条件集合如查询地块面积为1.5的业主名字select 业主名字,面积from Parcel, Qwnerwhere Parcel.PIN= Owner.PIN and Parcel.Area= 1.5 空间组合查询定位与属性组合查询关系与属性组合查询定位与关系组合查询定位、关系和属性组合查询如查询某地块中有几个面积为1.5的点空间数据分析形态分析形态特征是空间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空间分析中,对空间物体的形态分析随空间物体维数的改变而不同一般地说,空间物体可以简单地分为零维、一维、二维、三维,形态分析是对物体的几何特征的分析零维物体的形态是没有意义的一维物体的形态分析指长度、曲率、方向特征二维物体的形态分析指面积、周长、重心及平面延展性等三维物体的形态分析主要有表面积、体积、坡度、坡向等叠加分析叠加分析是GIS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将各种不同的地理要素分类(层)存储和表述,由计算机自动将它们迭置起来进行分析如在叠加区域内,只有参与迭加的地理要素都为真时,该区域才为真;若参与迭加的地理要素中有一个为假,则该区域为假点与多边形叠加、线与多边形叠加、多边形与多边形叠加邻域分析邻域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给定位置查询其邻域中的有关要素情况,这在GIS 中通常归结为“缓冲区”分析,有点、线、面缓冲区分析其二是从给定位置的某现象“值”去推算其给定邻域相关变量的值,在这GIS中通常归结为“插值式逼近”连接分析连接分析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就是通视分析、径流分析、日照分析和多边形合并通视分析简单地说就是在地面上给定一点,计算出位于该点可以见到的全部区域径流分析就是地表谷地、水流的路径日照分析就是太阳照射的影子分析多边形合并单地说就是将若干个小多边形合并成一个大多边形网络分析将地理空间抽象成一个二维欧氏平面,以一定的规则和连线分布其间,就构成了地理网络现实地理空间中许多地理事物都可以直接或经过适当的变换形成地理网络例如铁路、公路、通讯线路、生产过程、经济的流量、人口迁移路线、自然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都可以表示成相应的点之间的连线由此构成现实世界中多种多样的地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