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定名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地球的岩石学分类与命名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构成要素之一,它们经历着数十亿年的地质作用和变化,形成了地球丰富多样的景观和地质构造。
岩石学是研究岩石起源、形成、组成和性质的学科,通过对岩石的分类和命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
一、岩石的分类方法地球上的岩石种类繁多,根据其形成方式和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将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壳表面冷却凝固形成的。
根据岩浆的不同来源和冷却凝固的环境不同,火成岩可以分为火山岩和侵入岩。
(1)火山岩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排出的岩浆经过快速冷却而形成的,常见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
(2)侵入岩侵入岩是由岩浆在地壳内部侵入并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常见的侵入岩有花岗岩、二长岩和辉石岩等。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质或溶解物质在水体、风或冰的力量作用下沉积而成的,主要分为碎屑岩、生物化学岩和化学沉积岩。
(1)碎屑岩碎屑岩是由岩屑经过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如砂岩、页岩和砾岩等。
(2)生物化学岩生物化学岩是由有机质在水体中逐渐沉积和变质形成的,如煤炭和石膏等。
(3)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沉积而成的,如盐岩和石灰岩等。
3. 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地壳活动条件下发生结构、组成和性质上的变化而形成的,主要分为片岩、麻岩和晶质岩。
(1)片岩片岩是斜长石和角闪石等矿物质排列有序的变质岩,如片麻岩和云母片岩等。
(2)麻岩麻岩是由石英和长石等矿物质呈肥粒状排列的变质岩,如云母麻岩和角闪麻岩等。
(3)晶质岩晶质岩是由矿物质晶粒长大而形成的变质岩,如石英岩、纹层岩和大理岩等。
二、岩石的命名方法岩石的命名是为了便于描述、研究和对岩石进行定名,根据岩石的成因、组成和结构特征,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命名方法。
1. 地质名称命名法地质名称命名法是根据岩石产地或与产地相关的地理特点进行命名,以地理类名词或首字母缩略词作为岩石名称的前缀,如DZV代表大地主脉岩(Dabie Zhubai Vein),GLG代表观光岩(Guangwai Limestone Group)。
自然科学知识岩石系列——
岩石学(岩理学)
科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研究和利用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自然界岩石
“岩石学(岩理学)”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岩石学(岩理学)是关于岩石的学说;这是早先较通用的一词的同义词。
根据英、美岩石学者的看法,岩石学的概念比岩类学较广,它包括岩石研究的理论方面和哲学方面,而岩类学只涉及描述方面。
据Alling(1936),岩类学一词是在二十世纪初搬用到岩石学中的。
据Grout(1932),岩类学和岩石学是两门相互补充的学科。
和(1937)认为岩石学是的同义词。
据(1944,1951)(岩石学)一词徒有其名,因而是多余的;解决理论问题和成因问题是不可分割的任务,没有必要另立新的学科。
〔1〕岩石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岩石(特别是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成因、产状、结构和历史的学科。
岩石学的范围比岩类学(petrography)较广。
〔21〕。
目录1、沉积岩 (2)1。
1沉积岩总体描述顺序: (2)1.2陆源碎屑岩的成分 (2)(一)碎屑成分 (2)(二)填隙物成分 (3)1。
3 陆源碎屑岩的结构 (3)1。
4陆源碎屑岩的构造 (3)1。
5 陆源碎屑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 (4)1.5。
1 粗碎屑岩的观察和描述实例 (4)1.5。
2 砂岩的观察描述要求及描述实例 (6)1.5。
3 粉砂岩的观察描述要求及描述实例 (7)1.6 泥质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 (8)1.7 碳酸盐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 (10)1。
8 火山碎屑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 (12)1。
9 自生沉积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 (13)1。
9.1 硅质岩 (13)1.9。
1 磷质岩 (13)2、变质岩 (16)2。
1 变质岩的成分 (16)2。
2 变质岩的结构 (17)2。
3 变质岩的构造 (19)2。
3 变质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即格式要求) (21)2。
4变质岩中常见18类变质岩基本名称的主要特征 (22)2。
5 变质岩的分类 (25)3、岩浆岩 (26)3.1 岩浆岩的分类 (26)1、沉积岩1。
1沉积岩总体描述顺序:1.颜色;2.结构特征;3.构造特征;4.碎屑成分、特征及含量;5.填隙物类型、成分、特征及含量;包括杂基和胶结物6.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7,定名;由于不同类别沉积岩粒度,成分等不同,因此描述不同沉积岩时,亦有不同之处,现分别详述。
陆源碎屑岩:碎屑成分主要是来源于陆源区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沉积岩泥岩碳酸盐岩自生沉积岩(硅质岩,磷质岩等)1。
2陆源碎屑岩的成分陆源碎屑岩主要由碎屑和填隙物组成。
填隙物包括杂基和胶结物.(一)碎屑成分碎屑成分主要是来源于陆源区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它包括了火成岩、变质岩及早先形成的沉积岩的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矿物稳定性由高到低顺序:石英〉白云母>钾长石>中酸性斜长石〉黑云母〉拉倍长石〉角闪石〉辉石>钙长石〉橄榄石最常见的碎屑物质有:1.石英碎屑:石英是碎屑岩中出现最多的矿物,且多集中于砂岩和粉砂岩中.2.长石碎屑:是碎屑岩中含量仅次于石英的另一重要组分,长石碎屑中常见的是钾长石,尤其是微斜长石更为多见,其次是酸性斜长石,而中基性斜长石则较少。
岩石的野外描述野外, 岩石, 描述H.1 一般规定H.1.1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
H.1.2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2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1.2执行。
岩石厚度分类表表H.1.2岩石厚度分类表表H.1.2H.1.3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3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5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
H.1.4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床学》矽卡岩矿床-岩矿石手标本鉴定安徽铜官山矽卡岩矿床手标本描述(17标本)1、标本编号:31012、岩石定名:含黄铜矿闪长岩3、岩石颜色:灰色。
4、岩石的结构构造:自形-半自形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5、主要矿物组成:矿物组成为角闪石和斜长石、少量石英。
斜长石呈白色,,半自形粒状,粒径大小在1-5mm之间,含量为60%(标本中未见有其它矿物)。
角闪石呈黑色,自形-半自形,放射状,稠密浸染状分布,含量约为30%。
石英为白色,油脂光泽,呈他形分布在斜长石颗粒之间,粒径小于1mm,含量为5%,岩石较新鲜,发生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
1、标本编号:31022、矿石定名:黄铜矿磁黄铁矿矿石3、矿石颜色:褐红色4、矿石的结构构造:自形-半自形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5、主要矿物组成:主要的矿石矿物为磁黄铁矿、黄铜矿和少量磁铁矿。
磁黄铁矿,棕色,自形-半自形中粒结构,粒径1-5mm之间,含量约为75%。
黄铜矿,呈铜黄色,呈他形粒状分布在磁黄铁矿之间,浸染状分布,含量约为20%。
磁铁矿,呈钢灰色,条痕黑色,半自形结构,粒径0.5-2mm,含量为5%。
1、标本编号:31032、岩石定名:黄铜矿磁铁矿矿石3、岩石颜色:灰黑色4、岩石的结构构造:自形-半自形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5、主要矿物组成:主要组成矿物为磁铁矿,黄铜矿。
磁铁矿,呈钢灰色,条痕黑色,自形-半自形中粒结构,强磁性,粒径1-5mm,含量约为80%。
黄铜矿,呈铜黄色,分为两种,一种为浸染状分布在磁铁矿之间,他形粒状结构,1-2mm;另一种呈脉状,分布在磁铁矿之中,脉宽大约10mm,含量为20%。
1、标本编号:31042、岩石定名:含黄铜矿石榴子石矽卡岩3、岩石颜色:棕褐色4、岩石的结构构造:自形-半自形中粗结构、块状构造。
5、主要矿物组成:主要组成矿石矿物有黄铜矿,铜黄色,自形-半自形中粗粒结构,粒径0.5-3mm,呈黄铜矿细脉产出,脉宽为0.5mm,含量约为20%。
岩浆岩标本实习观察和描述l.颜色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
实习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
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
辉长岩、橄榄岩为深色;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粒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
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变后呈中绿一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一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一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
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况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最带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
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成分、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橄榄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透辉石花岗岩、辉长岩、闪长岩。
半晶质结构:如黑曜斑岩。
玻璃质结构:如珍珠岩纯橄榄岩、橄榄岩、辉石岩、蛇纹石化橄榄岩、苦橄岩纯橄榄岩:几乎全由橄榄石组成。
橄榄石为浅绿色,粒状,玻璃光泽,没有解理。
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组成,其次为辉石。
辉石岩:几乎全由辉石组成。
蛇纹石化橄榄岩:网格状构造,有粒状橄榄石的残核。
蛇纹石为橄榄岩蚀变产物。
苦橄岩:以橄榄石为主,可出现少量的角闪石、黑云母等。
岩石定名与描述目录侵入岩 1花岗闪长岩类 11、细粒花岗闪长岩 12、中细粒花岗闪长岩 13、细中粒花岗闪长岩 14、中粒花岗闪长岩 15、粗中粒花岗闪长岩 26、中粗粒花岗闪长岩 27、粗粒花岗闪长岩 28、中细粒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29、细中粒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210、粗中粒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212、微细粒斑状花岗闪长岩 313、花岗闪长斑岩 3英云闪长岩类 31、细粒英云闪长岩 32、中细粒英云闪长岩 33、细中粒英云闪长岩 44、中粒英云闪长岩 45、粗中粒英云闪长岩 46、中粗粒英云闪长岩 47、粗粒英云闪长岩 48、中细粒似斑状英云闪长岩 49、细中粒似斑状英云闪长岩 510、粗中粒似斑状英云闪长岩 511、中粗粒似斑状英云闪长岩 513、英云闪长斑岩 5二长花岗岩类 61、细粒二长花岗岩 62、中细粒二长花岗岩 63、细中粒二长花岗岩 64、中粒二长花岗岩 65、粗中粒二长花岗岩 66、中粗粒二长花岗岩 67、粗粒二长花岗岩 78、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79、细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710、粗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711、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712、微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 713、二长花岗斑岩 8正长花岗岩类 81、细粒正长花岗岩 82、中细粒正长花岗岩 83、细中粒正长花岗岩 84、中粒正长花岗岩 85、粗中粒正长花岗岩 96、中粗粒正长花岗岩 97、粗粒正长花岗岩 98、中细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 99、细中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 910、粗中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 911、中粗粒似斑状正长花岗岩 1012、微细粒斑状正长花岗岩 1013、正长花岗斑岩 10碱长花岗岩类 101、细粒碱长花岗岩 102、中细粒碱长花岗岩 103、细中粒碱长花岗岩 104、中粒碱长花岗岩 115、粗中粒碱长花岗岩 116、中粗粒碱长花岗岩 117、粗粒碱长花岗岩 118、中细粒似斑状碱长花岗岩 119、细中粒似斑状碱长花岗岩 1110、粗中粒似斑状碱长花岗岩 1211、中粗粒似斑状碱长花岗岩 1212、微细粒斑状碱长花岗岩 1213、碱长花岗斑岩 12石英碱长正长岩类 122、中细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23、细中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34、中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35、粗中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36、中粗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37、粗粒石英碱长正长岩 138、中细粒似斑状石英碱长正长岩 139、细中粒似斑状石英碱长正长岩 1411、中粗粒似斑状石英碱长正长岩 1412、微细粒斑状石英碱长正长岩 1413、石英碱长正长斑岩 14石英正长岩类 141、细粒石英正长岩 142、中细粒石英正长岩 154、中粒石英正长岩 155、粗中粒石英正长岩 156、中粗粒石英正长岩 157、粗粒石英正长岩 158、中细粒似斑状石英正长岩 169、细中粒似斑状石英正长岩 1610、粗中粒似斑状石英正长岩 1611、中粗粒似斑状石英正长岩 1612、微细粒斑状石英正长岩 1613、石英正长斑岩 16石英二长岩类 171、细粒石英二长岩 172、中细粒石英二长岩 173、细中粒石英二长岩 175、粗中粒石英二长岩 176、中粗粒石英二长岩 177、粗粒石英二长岩 188、中细粒似斑状石英二长岩 189、细中粒似斑状石英二长岩 1810、粗中粒似斑状石英二长岩 1811、中粗粒似斑状石英二长岩 1812、微细粒斑状石英二长岩 1813、石英二长斑岩 19石英二长闪长岩类 191、细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192、中细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193、细中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194、中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195、粗中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206、中粗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207、粗粒石英二长闪长岩 208、中细粒似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 209、细中粒似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 2010、粗中粒似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 2011、中粗粒似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 2112、微细粒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 2113、石英二长闪长斑岩 21石英闪长岩类 211、细粒石英闪长岩 212、中细粒石英闪长岩 213、细中粒石英闪长岩 224、中粒石英闪长岩 225、粗中粒石英闪长岩 226、中粗粒石英闪长岩 227、粗粒石英闪长岩 228、中细粒似斑状石英闪长岩 229、细中粒似斑状石英闪长岩 2310、粗中粒似斑状石英闪长岩 2311、中粗粒似斑状石英闪长岩 2312、微细粒斑状石英闪长岩 2313、石英闪长斑岩 23闪长岩类 241、细粒闪长岩 242、中细粒闪长岩 243、细中粒闪长岩 244、中粒闪长岩 245、粗中粒闪长岩 246、中粗粒闪长岩 24二长闪长岩类 251、细粒二长闪长岩 252、中细粒二长闪长岩 253、细中粒二长闪长岩 254、中粒二长闪长岩 255、粗中粒二长闪长岩 256、中粗粒二长闪长岩 267、粗粒二长闪长岩 26 正长岩类 261、细粒正长岩 262、中细粒正长岩 263、细中粒正长岩 264、中粒正长岩 275、粗中粒正长岩 277、粗粒正长岩 278、正长斑岩 27二长岩类 271、细粒二长岩 272、中细粒二长岩 283、细中粒二长岩 284、中粒二长岩 285、粗中粒二长岩 286、中粗粒二长岩 287、粗粒二长岩 288、二长斑岩 29碱长正长岩类 291、细粒碱长正长岩 292、中细粒碱长正长岩 293、细中粒碱长正长岩 294、中粒碱长正长岩 295、粗中粒碱长正长岩 296、中粗粒碱长正长岩 307、粗粒碱长正长岩 308、碱长正长斑岩 30火山岩 30玄武岩类 301、橄榄玄武岩 302、气孔杏仁状橄榄玄武岩 313、玄武岩 314、气孔杏仁状玄武岩 315、致密块状玄武岩 316、气孔杏仁状玄武岩 317、玄武质火山集块岩 328、玄武质含集块火山角砾岩 329、玄武质火山角砾岩 3210、玄武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3211、玄武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3212、玄武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3313、玄武质含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3314、玄武质晶屑岩屑凝灰岩 3315、玄武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3316、玄武质凝灰岩 3317、玄武质沉凝灰岩 3418、凝灰砂岩 3419、凝灰砾岩 3420、安山玄武岩 3421、玄武质自碎角砾岩 34安山岩类 351、辉石安山岩 352、角闪石安山岩 353、安山岩 354、气孔杏仁状安山岩 355、致密块状安山岩 356、气孔杏仁状安山岩 367、安山质火山集块岩 368、安山质含集块火山角砾岩 369、安山质火山角砾岩 3610、安山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3611、安山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3712、安山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3713、安山质含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3714、安山质晶屑岩屑凝灰岩 3715、安山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3716、安山质凝灰岩 3717、安山质沉凝灰岩 3818、凝灰砂岩 3819、安山质凝灰砾岩 3820、粗安岩 38英安岩类 391、英安岩 392、流纹英安岩 393、英安岩 394、英安质火山集块岩 395、英安质含集块火山角砾岩 396、英安质火山角砾岩 407、英安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408、英安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409、英安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4011、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 4112、英安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4113、英安质凝灰岩 4114、英安质沉凝灰岩 4115、英安质凝灰砂岩 4216、英安质凝灰砾岩 42流纹岩类 421、流纹岩 422、流纹岩 423、花岗斑岩 434、流纹质火山集块岩 435、流纹质含集块火山角砾岩 436、流纹质火山角砾岩 437、流纹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449、流纹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4410、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4411、流纹质晶屑岩屑凝灰岩 4512、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 4513、流纹质凝灰岩 4514、流纹质沉凝灰岩 4515、凝灰砂岩 4516、流纹质凝灰砾岩 4617、流纹质熔结火山角砾岩 4618、流纹质角砾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 4619、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熔结凝灰岩 4620、流纹质角砾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 4721、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 4722、流纹质晶屑岩屑熔结凝灰岩 4724、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48沉积岩 48陆源沉积岩类 481、卵石砾岩 482、含卵石砾岩 483、砾岩 484、砂砾岩 485、含砾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 496、含砾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 497、含砾粗粒岩屑长石砂岩 498、含砾粗粒长石岩屑砂岩 499、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 5010、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 5011、粗粒长石岩屑砂岩 5012、粗粒岩屑长石砂岩 5013、粗中粒长石岩屑砂岩 5114、粗中粒岩屑长石砂岩 5115、中粒长石岩屑砂岩 5116、中粒岩屑长石砂岩 5117、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 5218、细中粒长石岩屑砂岩 5219、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5220、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 5221、细粒岩屑长石砂岩 5322、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5323、粉砂质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5324、粉砂质细粒岩屑长石砂岩 5325、细砂质粉砂岩 5326、粉砂岩 5427、泥质粉砂岩 5428、粉砂质泥岩 5429、泥岩 5430、含砾中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431、含砾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432、含砾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533、含砾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534、中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535、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636、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637、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638、粗中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639、粗中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640、中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741、中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742、细中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743、细中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744、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845、中细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846、细粒岩屑长石杂砂岩 5847、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848、含砾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5949、页岩 59变质岩 59变粒岩类 591、黑云斜长变粒岩 592、黑云钾长变粒岩 593、黑云二长变粒岩 604、二云二长变粒岩 605、二云斜长变粒岩 606、二云钾长变粒岩 607、角闪斜长变粒岩 608、角闪钾长变粒岩 619、角闪二长变粒岩 6110、透辉斜长变粒岩 6111、透辉钾长变粒岩 6112、透辉二长变粒岩 6113、斜长浅粒岩 6214、钾长浅粒岩 6215、二长浅粒岩 62石英岩类 621、石英岩 622、长石石英岩 633、斜长石石英岩 634、钾长石石英岩 63角闪岩类 631、角闪岩 632、含黑云母角闪岩 643、黑云母角闪岩 644、斜长角闪岩 645、含黑云母斜长角闪岩 646、黑云母斜长角闪岩 64麻粒岩类 651、黑云辉石斜长麻粒岩 652、含黑云辉石斜长麻粒岩 653、斜长麻粒岩 65大理岩类 651、大理岩 652、白云石方解石大理岩 663、方解石白云石大理岩 664、白云石大理岩 665、透辉石大理岩 666、透闪石含金云母大理岩 667、含橄榄石大理岩 668、透辉石大理岩 679、含透辉石透闪石大理岩 67 片麻岩类 671、黑云斜长片麻岩 672、黑云二长片麻岩 673、黑云钾长片麻岩 684、白云斜长片麻岩 685、白云钾长片麻岩 686、白云二长片麻岩 687、二云二长片麻岩 698、二云钾长片麻岩 699、二云斜长片麻岩 6910、角闪斜长片麻岩 6911、斜长角闪片麻岩 7012、透辉片麻岩 70片岩类 701、石榴黑云石英片岩 702、黑云石英片岩 703、白云母石英片岩 714、二云石英片岩 715、长石二云石英片岩 716、长石白云母石英片岩 717、长石黑云石英片岩 718、石榴黑云片岩 729、黑云片岩 7210、白云母片岩 7211、二云片岩 7212、长石二云片岩 7213、长石白云母片岩 7314、长石黑云石英片岩 7315、斜长角闪片岩 7316、角闪片岩 73千枚岩类 741、绢云千枚岩 742、绿泥千枚岩 743、绿泥绢云千枚岩 744、绢云绿泥千枚岩 745、绿泥绢云石英千枚岩 746、绢云绿泥石英千枚岩 757、绿泥石英千枚岩 758、绢云石英千枚岩 759、绿泥绢云长石千枚岩 7510、绢云绿泥长石千枚岩 7511、绿泥长石千枚岩 7612、绢云长石千枚岩 76板岩类 761、泥质板岩 762、粉砂质绢云板岩 763、泥质绿泥板岩 764、绢云板岩(绢云千枚岩) 76轻微变质岩类 771、变质细粒花岗闪长岩 772、变质玄武岩 773、变质含砾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 77侵入岩花岗1、细粒花岗闪长岩岩石风化面呈土黄色,新鲜面呈灰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第一章绪论一、岩石的概念什么是岩石?科学地说岩石就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也就是整个地壳和地幔的固态部分。
岩石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将它们分为三大类:(1).岩浆岩(Magmatic rocks, Igneous rocks):它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也可称之为火成岩。
或者简单地说: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2).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s):它是由地壳风化产物、生物有关物质、火山碎屑物等,在外营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
如砂岩、灰岩。
(3).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s):由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转化而成的岩石。
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统称为结晶岩。
三大岩类可以相互转化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经风化、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可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重结晶、交代、碎裂等),可转变为变质岩;而沉积岩、变质岩经重熔作用可形成岩浆,冷凝为岩浆岩。
二、岩石学的概念岩石学(Petrology)是专门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岩石学又可分为岩类学和岩理学。
岩类学:或称描述岩石学或岩相学,它主要是研究岩石的产状、分布、组成、分类、命名等方面的问题。
岩理学:又称理论岩石学或成因岩石学,它主要是研究岩石的形成条件及成因机理等方面的问题。
岩浆岩岩石学:是研究岩浆的起源、运移、演化、结晶及岩浆岩的组成、结构、构造、产状、分布、分类、命名、共生组合、成因机理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科学。
岩浆岩不同于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主要判别标志有六点:1、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岩石。
具有玻璃质的岩石,一般是岩浆岩,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在强烈断裂带内才有玻化岩。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的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变质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制定了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地质勘查中的变质岩岩石鉴定,也适用于地质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2 术语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变质作用metamorphism地壳中原来已存在的岩石,由于受到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力的影响以及陨石冲击的瞬时热动力作用等,使岩石在固态(或基本保持固态)情况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这些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
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气—液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等。
2.2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在变质作用条件下,使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可以是火成岩、沉积岩及早巳形成的变质岩)变成具有新的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等特征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2.3 特征变质矿物charact metamorphic mineral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范围较窄,能够指示特定的温度、压力条件(有时还可指示原岩成分)的变质矿物。
例如:云母片岩中出现十字石或蓝晶石,表明其是由粘土质岩石经中级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所以十字石、蓝晶石称为特征变质矿物。
2.4 变余结构、构造pahmpsest texture and structure指变质岩中,由于变质结晶作用不彻底,仍保留有原岩的结构和构造。
例如:变余辉绿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层理构造等。
2.5 变晶结构crystall0blastic texture变晶结构是原有岩石经变质作用在固态下重结晶形成的晶质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变晶粒度的相对大小、自形程度,矿物变晶的形态以及被此间的交生关系等特征。
例如:等粒变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包含变晶结构等。
变晶结构按矿物粒度大小划分为:粗粒变晶结构≥3mm中粒变晶结构 <1~3mm细粒变晶结构 <1~0.1mm显微变晶结构 <0.1mm2.6 交代结构metasomatic texture是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既是指新生矿物置换原有矿物而反映出的形象特征(交代残留结构),又是指交代作用形成的新生矿物的形象特征(交代变晶结构)。
岩浆岩标本实习观察和描述
l.颜色
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
实习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
的颜色)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
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
辉长岩、橄榄岩为深色;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粒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
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变后呈中绿一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一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一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
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
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
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况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
最带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
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
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成分、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橄榄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透辉石
花岗岩、辉长岩、闪长岩。
半晶质结构:如黑曜斑岩。
玻璃质结构:如珍珠岩
纯橄榄岩、橄榄岩、辉石岩、蛇纹石化橄榄岩、苦橄岩
纯橄榄岩:几乎全由橄榄石组成。
橄榄石为浅绿色,粒状,玻璃光泽,没有解理。
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组成,其次为辉石。
辉石岩:几乎全由辉石组成。
蛇纹石化橄榄岩:网格状构造,有粒状橄榄石的残核。
蛇纹石为橄榄岩蚀变产物。
苦橄岩:以橄榄石为主,可出现少量的角闪石、黑云母等。
成分相当干撖榄岩。
纯橄榄岩:橄榄石呈自形粒状或他形粒状
1.岩石命名。
2.颜色(新鲜面颜色和风化面颜色)。
、
3.结构构造特征。
4.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的含量及鉴定特征。
5.其它,如次生变化、含矿性等。
辉长岩、斜长岩、辉绿岩、细晶辉长岩、橄榄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
辉长岩:主要由辉石和基性斜长石组成,粗一中粒辉长结构。
斜长岩:几乎全由斜长石组成。
辉绿岩:成分与辉长岩相当。
辉绿结构(即白色的细长条斜长石搭成三角架,其间充
填粒状的辉石)。
细晶辉长岩:成分与辉长岩相同,只是具细粒结构而不具其它结构为特征。
橄榄玄武岩:能见到橄榄石斑晶,常见橄榄石的蚀变产物——伊丁石。
基质为隐晶质。
杏仁状玄武岩;气孔中充填有白色的沸石等矿物。
镜下特征:
辉长岩:辉长结构。
辉绿岩:辉绿结构明显可见。
玄武岩;粗玄结构或间隐结构。
有时具斑状结构。
矿物成分以辉石和基性斜长石为主,这是与安山岩的主要区别
观察以下标本: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细晶闪长岩、安山岩、英安岩。
手标本特征:
闪长岩: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或黑云母)组成,斜长石含量大于角闪石含量,中粒结构。
闪长玢岩:斑状结构。
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或细粒结构。
细晶闪长岩:成分与闪长玢岩相同,具细晶结构。
安山岩:斑状结构。
宽板状中长石为斑晶,基质为隐晶质。
镜下特征:
闪长岩:注意具有环带结构的斜长石。
安山岩:注意角闪石、黑云母斑晶具暗化边,基质为安山结构或交织结构。
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
正长岩:肉红色或浅土黄色的板状正长石为主,还有少量的斜长石和黑云母。
二长岩:由钾长石、斜长石大致各半组成。
正长斑岩:斑状结构,成分与正长岩相同。
’
粗面岩:断口粗糙,斑状结构。
透长石和斜长石组成斑晶,基质为隐晶质。
镜下特征:
正长岩:以正长石为主,暗色矿物为黑云母。
粗面岩:斑状结构,斑晶以透长石为主,并有少量黑云母、斜长石,基质为粗面结构(即大量碱性长石的柱状晶体成大致平行排列)或正斑结构(即石英或玻璃质基质中发育有许多正方形和长方形碱性长石微晶,是粗面岩、正长斑岩等斑状岩石中基质的结构)。
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流纹英安岩、流纹岩、松脂岩、珍珠岩、黑曜岩。
花岗岩: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石英占30%左右,长石占60%左右,暗色矿物(黑云母)<10%。
钾长石>斜长石。
花岗闪长岩:为花岗岩向闪长岩的过渡岩石,与花岗岩的区别:①斜长石>钾长石;②石英较少,含量在25%左右;③暗色矿物增多,10%一15%,并常有角闪石出现。
花岗斑岩:与花岗岩成分相同,有斑状结构,斑晶以正长石和石英为主,角闪石、黑云母次之,基质多为隐晶质,致密状。
花岗闪长斑岩:成分与花岗闪长岩相同,具斑状结构。
流纹岩:具流纹构造。
流纹英安岩:成分与花岗闪长岩相同,斑晶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可有少量石英和钾长石,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
黑曜岩:黑色,灰黑色玻璃岩石。
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有时含少量透长石斑晶。
珍珠岩:具珍珠裂缝的玻璃质岩石(珍珠构造),有时含有各色的珍珠球。
松脂岩:树脂光泽或油脂光泽。
镜下特征:
花岗岩:花岗结构。
即全晶质半自形粒状结构。
一般暗色矿物自形程度比长石好;长石中斜长石自形程度比钾长石好,石英为他形晶。
流纹岩:注意成分和流纹构造。
珍珠岩:玻璃质结构,珍珠构造—单偏光镜下见弧形的裂开。
正交偏光镜下全消光,但因沿裂开常出现脱玻化现象,所以有光性出现。
观察下列标本:霞石正长岩、霞石正长斑岩、白榴石响岩。
手标本特征:
霞石正长岩:由长板状的正长石组成,次为霞石(深肉红色,粒状,油脂光泽,没有解理)和碱性暗色矿物(碱性辉石和碱性角闪石)。
霞石正长斑岩:成分与霞石正长岩相同。
正长石和霞石为斑晶。
响岩:白榴石、透长石为斑晶,基质与斑晶成分相同,微晶结构。
白榴石不稳定,可被正长石、霞石、方沸石代替,此种岩石称为假白榴石响岩。
观察以下标本和薄片:云煌岩、金伯利岩、花岗细晶岩,花岗伟晶岩、闪斜煌斑岩。
手标本特征:
云煌岩:主要成分为黑云母,其次为正长石。
斑状结构,斑晶为黑云母,基质正长石、黑云母。
金伯利岩:主要由橄榄石、铬透辉石、金云母组成,具角砾构造。
花岗细晶岩:细晶结构,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组成。
花岗伟晶岩:伟晶结构,晶体颗粒粗大,有时呈文象结构。
闪斜煌斑岩: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其次为斜长石。
斑状结构,斑晶为角闪石,基质由斜长石及角闪石组成。
镜下特征:
云煌岩:黑云母自形程度好,有时可见斜长石的环带。
闪斜煌斑岩:角闪石的自形程度很好。
金伯利岩:角砾状构造,斑状结构,角砾多为早期熔岩,斑晶为橄榄石,但已蛇纹石化,熔蚀后成圆粒状。
岩石碳酸盐化、金云母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强烈。
沉积岩
细粉砂岩、粗粉砂岩.粘土、泥岩、含粉砂泥岩、砂质页岩、铁质页岩、钙质页岩、黑色页岩、碳质页岩、油页岩、硅质页岩。
描述下列岩石:粗粉砂岩、泥岩、砂质页岩、黑色页岩、碳质页岩、油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