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质教学设计13: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0.75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学习目标]

1、分析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词的一两种方法。

2、反复诵读,深入文本,体会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学生写题目) ——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同学们背的非常整齐,这首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词中提到了很多古人古事,赞扬了那些人?否定了那些人?赞扬了孙权、刘裕。孙权击退强敌,刘裕收复失地。否定南朝刘义隆冒险北伐,招致大败的史实,忠告韩侂胄不要草率北伐,最后借廉颇自比,表达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对南宋朝廷苟安偷安强烈谴责。用古人古事的写作手法叫什么?用典。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典故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出示课件1题目)对于词的学习,诵读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就是(出示课件2目标)

1、鉴赏诗歌情景交融、炼字、用典的艺术手法。

2、反复诵读,深入文本,体会词人情感。

二、作者简介、诵读感知

下面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了解一下作者,同时出示课件辛弃疾的简介填空题。(出示课件4)下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自由的朗读课文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同时把你遇到的问题在词中标注一下,好,现在开始。

生:学生自由朗读。

师:好,下面我请一位同学起来读,注意,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呢,划一划你认为这个同学读的和你刚才读的不一样的地方,你来读一读?试一试?(第一桌直接叫起来读)生1:一个学生读(有点快,之后学生给她鼓掌)

师:好的,刚才大家的掌声让我感觉到,同学们认为这位同学的朗读非常的流利,那么刚才她读的在字音上和你读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出示课件5字词)。

师:这位同学改的很准确,老师把需要注意的字词整理了一下我们一来看一看,大家一齐把他们读出来:

检查预习:

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词读一遍,开始,刚才这名同学在读的时候还有两句话的停顿,我认为把握的还不够准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读出节奏

①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②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师:大家先自己试着读一遍并整理到书上,之后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很准确,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词的读音和断句,让我们把这首词再来读一遍,请同学们这一遍读的时候,稍微慢一些,关注每一句最后的标点,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有问号,有叹号,有句号。好,从头开始啊,“楚天千里清秋……”

(生齐读,师和老师一起读)

三、解读题目、揭示内容

师:很好,同学们刚才读的非常的准确,也非常的流利,可是对一首词来说,仅仅读准了字音,读清节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在诵读当中,逐步理解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慢慢的去体会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板书,能不能告诉我,在这首词当中那一部分是题目?

生:登建康赏心亭。

师:很好,那从题目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呢?登,这是一首登临诗(词)。孔子曰“君

子登高必赋”,故此类诗词很多。建康是地名,现在的南京市,辛弃疾当时担任建康通判,我们再来看赏心亭,我们知道有个词叫赏心悦目,那此时的辛弃疾登上这座亭子抒发的是不是赏心悦目之情?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词的上阕(出示课件6)

四、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上阕,找一找,在上阕当中:

1、词的上片先后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叙述出来。

2、上片除了写景,词人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几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从中你读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一)品读上片

1、词的上片先后描写了哪些景物?

楚天、江水、山景、落日、断鸿

2、(说画面)

四种景物,那么词人为什么写这几种景物?词人写这几种景物的目的是什么呢?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叙述出来。

3、(总结画面)

老师再来总结一下大家所看到的画面,辽阔无边的楚天之下,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渺的江水随着词人的目光流向遥远的天际,望着北方已经沦陷的山河,在落日余晖里,应和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作为一个客居南方的游子,面对这壮阔的景象,词人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那他此时此刻做了些什么呢?看问题二,动作。

4、(看动作)

吴钩是做什么用的?李贺《南园》诗中就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栏干拍遍”。《渑水燕谈录》记载,“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最让词人寒心的是这些情感却无人会,登临意。会,明白,知道,了解,没有人能知道明白了解词人的登临之意。

5、(分析情感)

那同学们回过头来我们看一看词人身处这样的景物当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你从整个上片读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提问1、2、3、4、

6、(读上阕)

上阕小结:好,上片就是写登高之所见所为,同学从整个上片当中读出了词人因山河破碎的忧愁、怅恨,身世飘零的孤寂,内心无法发泄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无奈,让我们把这

些情感加进去,试着把上阕背诵好吗?一共就四句话,试一试,抬起头来啊,抬起头来。“楚天千里一二”

生齐:“楚天千里清秋……”(师跟着背)

(重复高潮)

师:最后一句应该是整个上阕的一个什么?从情感发展上来看,他是一个高潮对吧?那我感觉同学们刚才的情感还不够充沛,我们把最后一句再来一遍好吗?读时,“了”(liǎo)要读好,读出韵味。“拍”字要读出力度。

“把吴钩看了”一二

生齐:“把吴钩看了……”

(总结高潮)

同学读的特别到位。读到这个“了”字和“拍”,我的心底也荡漾着一股压抑不住的苦闷和无奈之情。好,分析到这,我们看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是不是赏心悦目之情啊?所以赏心亭,我们可以把赏字换成什么?一个字伤。

7、(过渡到下阕)

那么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一句话最能说明此刻辛弃疾的内心,那就是“唤作词人心骨痛”清代戏剧家蒋士铨形容汤显祖的一句话,我认为放在这里最合适不过,那时候的统治者只追求什么?同学们看导学案的背景,人们只希望辛弃疾吟花弄月,舞文弄墨,成为一个词人,但是唤作词人他不禁会心骨作痛,他想不想只是成为一个词人?不想,那他到底想做什么?我们来看下阕。

下阕当中我们之前提到,本首词和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都是运用典故抒发情感的词,那么我们下面就分小组讨论,来看课件中的问题。出示合作探究题

师:这个典故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注解。(生看注解1分钟)同学们现在都看完了吗?看完了请大家抬起头来,然后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讲这个故事,很简单,首先想一下,这个典故讲了谁的故事?这个人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一句话把老师刚才的问题回答出来,谁,什么事,结果是什么?谁来说一下?你来说。(二)品读下片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1、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子回乡?回家就意味着?中原的光复,意味着祖国的统一那么他这样说,季鹰未归,是自己依然做江南游子没有回去,他意思就是说理想没有实现,有着报国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