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437.00 KB
- 文档页数:32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升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本文将会介绍糖尿病的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一、血糖检测血糖是糖尿病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空腹血糖、血糖耐量试验和随机血糖检测。
1. 空腹血糖:患者需在至少8小时禁食后进行检测,一般高于6.1mmol/L(110mg/dL)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标准。
低于此值但高于正常范围(3.9-6.1mmol/L,或70-110mg/dL)则属于糖尿病前期。
2. 血糖耐量试验(OGTT):患者需在空腹状态下饮用75g葡萄糖溶液后2小时再次检测血糖水平。
血糖水平在7.8-11.1mmol/L(140-199mg/dL)间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高于11.1mmol/L(200 mg/dL)则被诊断为糖尿病。
3. 随机血糖:无论患者是否进食,任意时间的血糖水平超过11.1mmol/L(200 mg/dL)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测量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且无需空腹。
反映了红细胞内的血糖平均水平。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推荐HbA1c≥6.5%(48 mmol/mol)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还可用于评估血糖控制的好坏。
三、尿糖和尿酮尿糖和尿酮的检测可用于初步筛查糖尿病。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出现糖和酮体,如果出现则可能存在糖尿病或其他相关问题。
尿糖的检测方法包括尿糖试纸法和酶法测定尿糖。
四、C-肽C-肽是由胰岛素前体产生的物质,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
检测C-肽有助于判断胰岛功能的状况,特别对于 Type 2 糖尿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非常有价值。
五、胰岛素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检测胰岛素水平有助于评估胰岛功能和血糖代谢的情况。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静脉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耐受试验。
六、血脂检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血脂异常。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一、血液检查1、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5.0~7.8mmol/L。
血糖测定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控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血糖水平是判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
血样标本不同,测定方法不同,血糖的正常值也不同,应注意鉴别。
1)血标本采集血标本来源分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又可分为空腹及餐后(葡萄糖负荷后)血。
无论空腹血和餐后血,在我国血糖测定主要以静脉血为主,毛细血管末梢血为辅,而动脉血应用较少。
耳血、趾血或手指血是微血管血,接近于动脉血,清晨空腹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数值基本上与静脉血的血糖相符,口服葡萄糖2小时后的微血管全血血糖比静脉全血血糖值高1.03mmol/L甚至更高,因此尽可能采用静脉血。
静脉血又分为全血、血浆及血清,血浆和血清血糖比全血血糖能更好地反映细胞外液的葡萄糖含量,因为全血含有红细胞,红细胞内含水比血浆少,而葡萄糖是溶于水的,全血内红细胞的葡萄糖被利用,因此全血血糖比血浆血糖值低15%左右,现多采用血浆测定血糖,不少医院采用静脉血清,其测定值与血浆相当。
毛细血管末梢血测定值一般不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但可用于人群糖尿病普查,筛选及患者自我监测,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在我国已经开始推广应用,这种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快速,较为准确,缺点是试纸条价格贵、保存期短,一般毛细血管血糖值比静脉血浆血糖值低。
血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测定血糖,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分离血浆(或血清)冷冻保存。
一般室温下血标本中的血糖以每小时0.4mmol/L的速度氧化降解,于4℃时每小时降解0.11mmol/L,在夏季气温很高时血糖降解更快,医生和患者在分析血糖结果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2)血糖测定方法从测定原理上讲血糖测定有两类化学反应法,包括3种方法:①葡萄糖氧化酶法:利用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之间的化学反应来测定葡萄糖浓度,该方法测定的糖为葡萄糖,不与其它糖发生反应,因此准确、可靠,目前国内已较广泛推广应用。
(1) 葡萄糖氧化酶法:利用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之间的化学反应来测定葡萄糖浓度,该方法测定的糖为葡萄糖,不与其它糖发生反应,因此准确、可靠,目前国内已较广泛推广应用。
需要指出的是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发明的血糖仪,其应用原理也是葡萄糖氧化酶法。
(2)硫酸铜或者高铁氰化物还原法:即传统的福一呈法,葡萄糖的醛基使硫酸铜值中的铜被还原为氧化铜,形成不同的颜色和沉淀,可间断反映血糖的浓度。
此法因受其它因素影响较大,目前已被淘汰。
(3)邻甲苯胺法:也属铜还原法,此法利用氢氧化钡和硫酸锌使血浆蛋白沉淀,同时使血糖中绝大多数非糖物质及抗凝剂中的氰化物沉淀下来,结果较准确。
此法毒性较大,现已很少应用。
4.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1)空腹血糖①葡萄糖氧化酶法:正常人空腹全血血糖正常值为 3.6-5.3mmol/L,血浆血糖正常值为 3.9-6.1mmol/L。
②邻甲苯胺法:空腹全血血糖为3.3-5.6mmol/L,血浆血糖正常值为3.9-6.4mmol/L。
(2)餐后血糖许多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因此怀疑有糖尿病可能时不仅要检测空腹血糖,同时也要查餐后血糖,并且餐后血糖还有利于判断病情的操纵情况。
餐后血糖主要查餐后 2 小时血糖,正常值为:葡萄糖氧化酶法为<7.2mmol/L,邻甲苯胺法为<7.8mmol/L。
5.查血糖注意点(1)查空腹血糖注意点血糖受神经、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检查时若不注意均可影响检验结果,影响对病情的正确判定,所以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清晨空腹:最好于6 点至 7 点钟采血,最迟不得超过上午9 点钟,否则起床活动后体内的抗胰岛素物质如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肝糖原释放增加,可能使血糖升高,影响空腹血糖的数值。
②抽血前不要做剧烈的体力活动,也不要情绪过于激动,否则也可造成体内抗胰岛素的物质分泌增加,从而影响检验的准确性。
③因某些药物可使血糖升高,故而应在抽血检验前停用1 周,这种药物有皮质激素、心得安、噻嗪类利尿剂、女性避孕药等。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测定(二)尿糖测定(三)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四)糖化蛋白测定(五)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六)葡萄糖-C肽释放试验(七)糖尿病急性代谢合并症的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测定是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
1.样本:血浆或血清。
餐后血糖升高,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清低12%~15%,且受红细胞比容影响。
血糖测定除与标本的性质有关外,还受饮食、取血部位和测定方法影响。
餐后血糖升高,血糖测定为清晨空腹静脉取血。
全血在室温下放置,血糖浓度每小时可下降5%~7%左右。
不能立即检测而又不能立即分离血浆或血清,就必须将血液加入氟化钠-草酸盐抗凝,抑制糖酵解途经中的酶,保证测定准确。
要避免标本溶血。
2.方法1)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GOD-POD法)原理:POD:过氧化物酶;GOD:葡萄糖氧化酶。
505nm比色,其色泽深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GOD催化的反应特异,只有葡萄糖反应,POD受干扰因素较多,如血中有还原性物质,如尿酸、维生素C、胆红素和谷胱甘肽等可使H202还原为H2O,可致结果偏低。
评价: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和稳定性良好,是目前血糖测定的首选方法。
2)葡萄糖氧化酶-氧速率法(GOD-OR法)葡萄糖氧化酶每氧化标本中的一分子葡萄糖便消耗一分子氧,用氧敏感电极测定氧消耗速率,便可知葡萄糖含量。
此法准确性和精密度都很好,但只能用于特殊的分析仪。
3)已糖激酶法(HK法):是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
原理:NADPH在340nm有吸收峰,其吸光度增加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该反应第二步特异,只有G-6-P才能反应。
评价:本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特异性高于葡萄糖氧化酶法。
干扰因素少,轻度溶血、脂血、黄疸、肝素、EDTA等不干扰测定。
试剂较贵。
3.参考值:3.9~6.11mmol/L。
4.临床意义(2)诊断低血糖症:血糖浓度<2.8mmol/L(50mg/dl),称为低血糖症。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既可以遗传又可因环境因素诱发。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定期进行实验室检验以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控制。
了解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对于疾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健康管理知识。
1. 血糖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关注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该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餐后血糖应在小于10.0毫摩尔/升。
血糖水平的异常变化可以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2.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重要参考指标。
3. 尿常规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尿糖、尿蛋白等异常情况,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4. 肝功能指标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因此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也需要进行监测。
5. 肾功能指标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肾病,因此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肌酐等也需要进行定期检测。
总结回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肝功能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和监测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疾病的变化,以求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糖尿病。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糖尿病的管理过程中,实验室检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全面地监测这些指标,才能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疾病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管理。
我强烈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实验室检验,以便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疾病。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并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这些指标的监测和管理。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近年来,糖尿病这一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给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重大负担。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借助实验室检验指标来评估患者的代谢状况和疾病控制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和其临床意义。
1. 血糖指标糖尿病的诊断和疾病控制主要依赖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早上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一般判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是指进食后2小时内的血糖水平,正常情况下应保持在7.8mmol/L以下。
随机血糖是指无论是否进食,随机抽取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定的血糖指标,如果随机血糖≥11.1mmol/L,可能存在糖尿病风险。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指红细胞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它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
HbA1c是糖尿病的重要评估指标,其水平越高,说明糖尿病的控制越差。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建议,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将HbA1c降至≤7%,但对于某些个体,更严格的控制目标(如≤6.5%)可能更合适。
3. 尿常规检查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尿路感染和肾脏疾病,因此尿常规检查对于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疾病控制情况至关重要。
常规尿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和尿微量白蛋白,其中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将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趋势。
4. 血脂检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包括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等。
血脂检测项目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等指标。
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
5. 肾功能检测指标肾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监测肾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常用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和尿酸。
6. 炎症指标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而炎症在糖尿病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