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41.00 KB
- 文档页数:38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外科治疗的基本功能?病灶切除,组织器官修复,恢复其功能和形态常见的组织缺损与修复:外伤后组织缺损与修复,先天性畸形的组织缺损与修复,体表巨在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与修复,体表瘢痕切除松懈后组织缺损与修复,体表溃疡组织缺损与修复,器官再造传统的修复方法:皮片移植,皮瓣移植总之,即所谓“折东墙补西墙”的修复方法。
皮肤软组织邻近扩张术扩张机理:皮肤软组织能够扩张是一种生理现象。
就象孕妇腹部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皮肤软组织逐渐扩张一样。
体表肿物也因肿物的增大导致局部表面的皮肤组织膨隆扩展。
基于这个原理,将组织扩张器经手术置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之下,通过定期向扩张器内注入液体(等渗无菌生理盐水)增加扩张器的容量,使其表面的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并逐渐膨胀伸展,从而提供“额外”的皮肤软组织,以此来进行整形修复或组织器官重建术,称之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简称为组织扩张术。
皮肤软组织扩张的具体机制?机械作用;组织细胞增殖_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等分泌增加——细胞分裂快,细胞外基质增多——新皮肤增加优点:经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能够在局部形成充裕的、与缺损区组织十分近的正常组织供修复之用;供区不会产生新的瘢痕,因而是理想的修复材料。
临床实践证明,此项技术在组织修复与重建尤其是在整形美容外科方面的应用具有传统治疗无法比拟的优点。
如修复瘢痕性秃发、鼻缺损、颈部瘢痕等,组织扩张术已成为首选派的治疗方法。
并扩展成为临床外科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扩张器的构造与选择1、扩张器的构造:扩张器主要由扩张囊、注射壶和连接导水管组成。
扩张囊为一硅胶囊,囊壁较薄但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其主要功能是可接受额定容量以上的注液扩张。
依其容量大小及形态不同可有多种不同的规格及型号。
扩张囊常用的形状有圆形、方形、肾形及长柱形等。
其容量可自30~500ml不等;注射壶是接受穿刺,并由此向扩张囊内注射扩张溶液的部分。
设计说明书1. 工作原理:(a) 初始位置(b) 终点位置图1 狭窄空间扩张器工作原理狭缝液压扩张设备的运动机构如上图1所示,其实质为曲柄滑块机构。
其中,a为曲柄,b 为连杆,c 可视为滑块。
连杆b 在狭缝液压扩张设备为其中一个扩张手臂,其实际外形如图2所示,1和2为结点。
连杆b 作平面运动,可分解为沿2点的向上的直线运动和绕2点的旋转运动。
图2 连杆b 实际外形图因此,狭窄空间液压扩张器像一个钳状物。
油液从液压管进入液压缸,推动活塞杆向上运动,推杆联接到扩张臂上,扩张臂另一结点和曲柄铰接,使两个扩张臂沿相反方向转动而张开,从而达到扩张的目的。
液压装置在撑开的同时锁定液压锁,以保持前端前端开口状态。
2. 设计过程设a 杆长为L a ,b 杆长为L b ,如图1(a )为扩张器沿末张开的初始位置,设曲柄a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连杆b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则有/a b L L =c 从初始位置运动到如图1(b )所示终点位置时,连杆b 在整个行程中绕铰接点2转动60°。
由于相应的另一扩张臂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狭缝液压扩张设备的最大张角为120度,铰接点2同时向前运动,距离等活塞杆的行程为D ,且b D L =。
曲柄a 的铰接点位置可由参数S 确定,由图1可知,1223a b b S L L L =+=图4 滑块与连杆联接块图3为曲柄的实际外形图,一端与扩张臂铰接,另一端与千斤顶外部缸体铰接。
图4为两个扩张手臂与千斤顶活塞杆的联接块。
在工作状态时,除图4中下方铰链孔固定外,在图3、图4中的其它铰链均为活动铰链,在工作过程中,能尽量增大起重高度。
3.应用情况:当您驾车行驶在州际公路上,正要弯下身子从乘客座位旁的地板上拾起公路交通地图时。
突然不经意地把汽车转向了公路边,当您试图重新控制方向时汽车发生了翻车事故。
当汽车最终停下来时,您被压在汽车下面。
在紧急事故中,如果浪费几秒钟就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而狭窄空间扩张器正是用来将受困人员及时从损毁车辆下解救出来。
扩张器术前术后的护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近年来整形医学领域里以修复烧伤后瘢痕及组织缺损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整形修复新技术。
是应用硅橡胶制作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经过手术埋植于皮下或肌肉下层,定期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使其表面皮肤逐渐扩大伸展,以提供“额外”皮肤及皮下组织。
从而提供充分的皮肤和软组织来修复邻近的组织创面或缺损,需要二期手术,2次手术之间平均6~8周的时间才能完成皮肤扩展的需要。
那皮肤扩张术的术前术后如何护理?一:皮肤扩张术术前护理:1.手术前应积极、耐心地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手术使用扩张器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并告知病人手术需分为两期手术,扩张器埋置术为Ⅰ期手术;待6周~8周后行扩张器取出、瘢痕切除、皮瓣转移术为Ⅱ期手术。
两期手术间隔时间较长,且注水期间皮肤膨隆有碍美观和术后恢复效果等,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及存在的风险,并列举同类疾病病人的康复情况,使病人消除顾虑,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 术前准备做好心肺检查、血型和凝血功能检查,必要时做好配血准备。
术前个人卫生准备强调备皮,彻底清洁健康皮肤。
二、术后护理2.2.1 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观察术后24 h内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心率变化。
有颅骨缺损病人应注意观察其瞳孔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是否灵敏,肢体活动和意识是否正常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2 体位舒适并符合要求术后当天病人意识恢复正常,应给予健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注意勿压迫引流管妨碍引流通畅,这样可以减轻病人充血肿胀和利于引流。
2.2.3 伤口及引流管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情况,妥善固定伤口引流管,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脱出、漏气、打折、阻塞,保持持续有效的引流。
观察并记录引流管液的性质、颜色和量,一般手术当天引流液为50 mL左右,若引出血性液>100 mL时考虑有出血。
若发现术区逐渐肿胀、局部皮肤发紫且引流不畅、伤口渗血较多血压下降、病人自觉疼痛明显、呼吸困难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