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市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6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两个质点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对A 、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B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 .在t=3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C .在t=5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D .在t=6t 0时刻,A 、B 相遇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若落地前最后1s 内的下降的高度是25m ,则物体在第2s 下降高度为( )(g 取10m/s 2) A .5m B .10 m C .15 m D .20 m3、小球A 从125m 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小球B 以50/m s 的初速度从地面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小球A 、B 在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210/m s ,方向竖直向下,两小球到达同一位置所需的时间为( ) A .2s B .2.5s C .3s D .3.5s4、将一光滑轻杆固定在地面上,杆与地面间夹角为θ,一光滑轻环套在杆上.一个大小和质量都不计的滑轮用轻绳OP 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另一轻绳通过滑轮系在轻环上,用手拉住轻绳另一端并使OP 恰好在竖直方向,如图所示.现水平向右拉绳,当轻环重新静止不动时OP 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 )A .90°B .θC .45°+12θD .45°-12θ 5、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员侧向踢出足球时的照片,照相机曝光时间为0.02s ,由此可估算出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约为(已知:足球直径为22cm)A.5m/s B.30m/s C.100m/s D.150m/s6、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B.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C.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D.图乙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7、汽车从O点出发由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经过P、Q两根电线杆用时6s,已知两根电线杆相距60m,汽车经过电线杆P时的速度为5m/s,则A.汽车经过电线杆Q时的速度为15m/sB.汽车加速度为1.5m/s2C.O、P间的距离是7.5mD.汽车从出发到经过电线杆Q所用的时间是9s8、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加速度保持不变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是个恒量9、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0.2,今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人拉绳的力是200NB.人拉绳的力是100NC.人的脚对木板的摩擦力向左D.人的脚对木板的摩擦力向右10、(多选)同一平面内几组共点力中,它们的合力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A.1 N、3N、2N B.9N、12N、20NC.5N、12N、6N D.9N、14N、24N二、实验题11、(4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其部分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2)计算出打下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2、(10分)某同学要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获得了一条纸带,如图所图中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T=0.1s.注意: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哪两个计算点之间的距高读数不正确?_____(1)打下4点时的速度v4=_____.(3)小车的加速度算出结果为a=_____m/s1.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m s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13、(9分)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2/m s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1)小汽车从运动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14、(14分)轻弹簧秤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悬挂一个光滑的定滑轮C,已知滑轮C重1N。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满分100分,共有18个小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无效。
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零分)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早上6 h起床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小时35分钟从天津西站发车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5、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率是速度的大小B.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D.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 km/hB.40 km/hC.45 km/hD.50 km/h7、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则v1应为()A.24 km/hB.34 km/hC.35 km/hD.28 km/h8、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9、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4 m/s与2 m/s2B.0与4 m/s2C.4 m/s与4 m/s2D.4 m/s与010、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2—1所示,则图2—1A.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加速度大B.4 s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1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也可能为零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12、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m/s,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和第2s内的位移分别是()A.1m和8 mB. 2m和6 mC. 2m和10 mD. 2m和9 m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3、(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____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 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下列物理量中全是矢量的是A.位移、路程B. 加速度、平均速度C. 质量、时间D. 重力、静摩擦力2. 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哈雷彗星围绕太阳公转轨迹的时候,可以把哈雷彗星看成质点B. 上午8时上课、8时40分下课,这里的“8时”、“8时40分”是指时间间隔C. 运动员百米赛跑,冲线的速度为9.73m/s 。
这个速度是平均速度D. 查表可知:汽车急刹车的加速度为-5m/s 2,汽车起步的加速度为2m/s 2。
因此汽车起步的加速度更大3. 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它速度的方向相同B.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时,则其加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C.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大,则其速度一定在增大D.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则其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在减小4. 下列图像中可以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5. 人在沙漠中行走时容易下陷,下陷时A. 人对沙漠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沙漠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B. 人对沙漠地面的压力大小小于沙漠对人的支持力大小C. 沙漠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大小xOA.aOC.axOD.vOB.D. 沙漠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的重力大小6. 将一个大小为31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13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为A.45N B.35N C.25N D.15N7. 一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原长12cm。
一端固定,当它另一端受到一个大小为16N的作用力时,此时弹簧的长度可能为A.16cm B.12cm C.8cm D.4cm8. 翻斗车自卸货物的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模型,翻斗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原来处于水平的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开始缓慢增大(包括货物下滑过程中θ也在增加)。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理科学思想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在处理较复杂的变化量问题时,常常先把整个区间划分为若干个小区间,认为每一小区间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这里采用了等效法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vat,用两个物理量之比的方法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该定义应用了比值定义的方法C.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一种经常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瞬时速度的定义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D.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直接测得了自由落体的时间2.北京时间2024年9月25日上午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从海南岛成功发射洲际导弹东风-31AG,飞行26分钟,全程12000千米,平均时速22.62马赫(约7.7千米/秒),在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附近准确落入预定海域。
展示了中国导弹高超的精准打击能力,提升了战略威慑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4年9月25日上午8时44分”指的是时间B.“飞行26分钟”指的是时刻C.研究导弹绕地球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导弹视为质点D.导弹飞行过程中的速度不会大于7.7km/s3.近期,网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爆火,引发人们对于流落海外文物的关注。
如图所示,是在大英博物馆一个角落陈列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该壶技艺精湛,美轮美奂。
下列有关受力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A.玉壶对陈列台面的压力是由于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陈列台面对玉壶的支持力是由于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由于玉壶本身就有重力,所以玉壶的重力没有施力物体D.由于玉壶质地坚固,所以玉壶不可能发生形变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方向为负,速度一定减小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C.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反,速度一定减小D.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不可能逐渐增大5.将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210m/s,在5s内物体()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50m/s,方向竖直向下B.速度变化率为50m/sC.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竖直向上D.平均速率为5m/s6.某探究学习小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关于其使用体验和对胡克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弹力的大小仅与形变量有关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与弹簧的初始长度有关C.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随着物体重力的增大而增大,且一直遵循成正比的关系=-的形式,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D.胡克定律写成F kx向相反7.如图是一质点分别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和v-t图像,对线段OA、AB、BC、CD和OE、EF、FG、GH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EF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OA 段与BC 段运动的速度不相同C .GH 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OE 段的运动方向相反D .OH 段质点在4s 内的位移大小为60m8.如图甲所示,M 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一把长为30cm 的直尺;N 同学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到直尺。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检测高一年级物理试题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需运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需运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依据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卷面清洁。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沿某始终线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等于位移的大小B.质点通过的路程不同,位移可能相同C.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D.质点通过一段位移后,它的路程可能为零2.杭州女孩叶诗文在年仅16岁零9个月15天的的成就已“前无古人”。
2012年12月16日凌晨,她以破赛会纪录的成果勇夺短池世锦赛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仅仅两年时间,她便成为中国游泳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短池世锦赛和亚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
叶诗文夺得冠军说明她在这次竞赛中下列的哪一个物理量比其他运动员的大()A.全程的平均速率B.终点撞线时的速度C.跳入泳池的速度D.掉头的速度3.一辆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行驶,前方突然亮起红灯,司机立即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是5m/s2,则3s内汽车的位移为()A.52.5m B.7.5m C.30m D.10m4.如图所示,两条足够长的平行直轨道相距6m,某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车A,B在轨道上进行测试。
某时刻,A车从1O点由静止起先以22m/s的加速度向右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O O与轨车启动瞬间,B车向右以2m/s的速度经过2O点,B车测试时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12道垂直,两车的距离超过10m时无法实现通信,不计信号传递的时间。
则从该时刻起,两车间能够通信的时间为()A.1s B.2sC.4s D.5s5.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始终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起先运动的v-t图像,已知在第3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A.A、B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动身B.3 s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比物体B的大C.A、B两物体在减速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D.t=1 s时,两物体第一次相遇6.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 m的直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从顶端由静止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一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共100分,时间90分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发球技术时,乒乓球可看成质点B.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时,运动员可看成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无论什么情况,自行车都不能看成质点D.研究“玉兔”号巡视器巡视月球时的运动轨迹,“玉兔”号巡视器可看成质点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质点从坐标原点O 开始沿x 轴正方向运动到的A 点后,又沿y 轴正方向运动到坐标为的B 点,总共用时,则从O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B.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是C.质点平均速度的大小为D.质点位移方向与x 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0.753.关于物体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变化得快D.物体加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一定越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B.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其运动方向相同C.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时,其作用力的大小一定满足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因此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5.脚蹬拉力器由脚环、两根相同的弹性绳、把手等组成,可以做到手脚配合,锻炼手臂、腿、腰部、腹部等部位,深受健身人士的喜欢。
A .甲图指路标志牌上的“33 km”“22 km”是指位移的大小B .乙图限速指示牌上的“100”“80”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丙图汽车时速表上的“69”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D .丙图汽车时速表上的“69”是指平均速率4.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同向出发,甲、乙的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设0时刻出发,1t 时刻二者速度相等,2t 时刻二者相遇且速度相等。
下列关于甲、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t 到2t 时间内甲在乙的前面B .在1t 到2t 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 .在0到2t 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不相等D .在1t 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相等5.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t 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 .从0到1t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117.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 。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电压合适的50Hz 交流电源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刻度尺D .秒表(2)图2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段纸带,在打出的点中,从O 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A 、B 、C 、D 、E 、F ,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
根据图中所给位移数据,可判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 。
(3)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C v = m/s 。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经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后,可以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2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共36分,书写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1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 ,它水平拉着一个重为2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 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聊城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物理(二)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干涉现象。
单色点光源S 发出的光波长为λ,平面镜M 水平放置,光源S 到平面镜的竖直距离为a 、到平面镜左端的水平距离为b ,平面镜左端到光屏的水平距离为c 。
光源S 发出的光和由S 发出经过平面镜反射的光照在竖直放置的光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则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为( )A .2b c a λ+BC .2c a λD .c aλ 2.如图所示,甲图为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乙图为a 、b 、c 三种光照射下得到的三条电流表与电压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丙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丁图给出了几种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b 光为绿光,c 光不可能是紫光B .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右移时,电流表示数一定增大C .若用能量为0.66eV 的光子照射某一个处于3n =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可以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D .若用能使金属铷发生光电效应的光直接照射处于3n =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使该氢原子电离3.如图所示,某创新实验小组制作了一个半径为12cm 的圆环,将3个相同的轻弹簧一端等间距地连接在圆环上的A 、B 、C 三点,另外一端连接于同一点,结点恰好在圆心O 处。
将圆环水平放置,在结点O 处悬挂一瓶矿泉水,缓慢释放直至平衡时测得结点下降了5cm 。
已知轻弹簧的自然长度为9cm ,矿泉水的重力为6N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390N /mB .130N /mC .3.90N /mD .1.30N /m4.2023年12月15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星在距地面高度为h 的轨道做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0T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
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共7题)第(1)题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向右,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块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与挡板碰撞时间为,碰后反弹速率为碰前速率的,零时刻物块与右侧固定挡板P之间距离为d,与挡板碰撞期间不考虑地面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时的速度大小为B.物块第一次向右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C.物块第一次被挡板反弹的速度大小为D.物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挡板对物块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第(2)题1930年德国物理学家博特与贝克用粒子轰击一个原子核,生成一个碳核和一个粒子,其反应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Y为中子C.该核反应是衰变D.该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一定守恒第(3)题如图所示,A、B、C、D、E、F、G、H是竖直光滑绝缘圆轨道的八等分点,竖直,空间存在平行于圆轨道面的匀强电场,从A点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小球沿圆弧恰好能到达C点。
若在A点给带电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冲量,让小球沿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 )A.E点的动量最小B.B点的电势能最大C.C点的机械能最大D.F点的机械能最小第(4)题如图甲所示,倾角为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运行,现将一包裹轻轻放在最上端的A点,包裹从A点运动到最下端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B.包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C.传送带运行的速度大小为D.包裹到B点时的速度为第(5)题2022年8月2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北京三号B卫星发射升空。
相比北京三号A卫星,B卫星轨道提高了约100km。
已知北京三号A卫星的轨道高度为500km,则( )A.A卫星的加速度大小小于B卫星的加速度B.A卫星所受万有引力一定大于B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C.B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大于静置在地球赤道上某物体的线速度D.已知B卫星的周期,根据题述物理量可以求出A卫星的周期第(6)题图甲是市区中心的环岛路,A、B两车正在绕环岛做速度大小相等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所示。
菏泽市2022—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高一物理试题(B)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7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有两个或多个选项正确)1.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肯定越大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肯定越大C.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肯定越大D.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肯定越大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抱负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质点是一个既无大小又无质量相当于数学上的点D.假如物体的外形和大小对所争辩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3.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初速度v0=0,加速度竖直向下且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2:3C.在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3:5D.在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22:324. 以下的物理量哪些是矢量()①路程②位移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率⑤瞬时速率⑥平均速度⑦加速度⑧时间.A.只有①②⑥⑦B.只有②③⑥⑦C.只有②③④⑤⑥⑦D.只有②③⑥⑦⑧5. 如图所示,甲图为质点a和b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乙图为质点c和d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象,由图可知()A.在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转变B.在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做变速运动C.若t1时刻a、b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a、b两质点其次次相遇D.若t1时刻c、d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c、d两质点其次次相遇6.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大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小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渐渐增大7.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A位置开头计时,连续相等时间t内记录到小球位置如图,d1、d2、d3分别为位置B、C、D到A的距离.则()A.(d3﹣d2)=(d2﹣d1)B.小球在B 时的速度为C.小球在C 时的速度为D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8.下列几种状况中,可能发生的是()A.位移和加速度反向B.速度与加速度反向C.加速度不变,速度在变D.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9.汽车从静止开头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8 m/s马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共经受时间10 s,由此可以求出()A.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B.汽车的平均速度C.汽车减速运动的距离D.汽车运动的总距离为40 m10.如图所示的两条斜线,分别代表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动身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
物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体积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做质点
B .体积小的物体一定能看做质点
C .研究火车经过路旁一电线杆的时间时,不能把火车看做质点
D .观看跳水运动员的连贯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
2.如图1所示,一质点从A 点出发向右沿直线到达C 点,然后向左返回,到B 点静止。
如果AB=30m ,BC=20m .则质点发生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 .70m ,30m
B .30m ,70m
C .50m ,20m
D .20m ,50m
3.一人骑自行车,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他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7m 。
则此人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6m/s
B .2m/s
C .3.5m/s
D .4m/s 4. 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v ∆越大,则加速度a 一定越大
C .时间t ∆越小,则加速度a 一定越大
D .加速度的定义公式是t
v
a ∆∆= 5.如右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0-t 1时间内速度逐渐增大
B .t 1-t 2时间内
速度逐渐减小
C .0-t 1时间内加速度逐渐减小
D .t 1-t 2时间内加速度保持不变
6.下列
图中位移图象表示物体始终静止的是( )
A B C D
7.关于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正确的有()
A.初速度一定为零 B.只受重力作用
C.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相等时间内下落高度相等
8.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为5 N物体的重力,静止时弹簧伸长了
1cm,则()
A.弹簧的劲度系数5 N∕cm B.弹簧的劲度系数0.5 N∕cm
C.弹簧的劲度系数50 N∕cm D.弹簧的劲度系数500 N∕cm
9.如右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大小为5N水平向右的拉力,但没有拉动,则物体受
到地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
A.0 B.5N C.10N D.无法确定
10.大小分别是5N和7N的两个分力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A.1N B.13N C.2.5N D.10N
1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C.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 D.质量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
12、一本书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A.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等大反向,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书与桌面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书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13.如图所示,在光滑竖直墙上,用轻绳悬挂一个重球,这时墙对重球的弹力为N,轻绳对球的拉力为T。
若其它条件不变,使轻绳加长悬挂重球,则 [ ]
A.N、T都减小
B.N、T都增大
C.N、T的合力将减小
D.N、T的合力将变大
14.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在他蹲下的过程中,磅秤的示数将()
A、先小于体重后大于体重,最后等于体重。
B、先大于体重后小于体重,最后等于体重
C、先小于体重,后等于体重
D、先大于体重,后等于体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
15.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在 V以下,电源频率为50 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如果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 s。
16.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 , 砂和桶的总质量m和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 重新平衡摩擦力。
17.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下图所示,若A,B,C……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 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m/s2,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m/s。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三、计算题(本题
包括4小题,18、19每题6分,20、21每题10分,共32分)
18.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是2m/s,加速度等于2m/s2,求:
(1)2s末物体的速度;
(2)3s内的位移;
19.重力为4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100N的水平拉力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木箱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0.物体以12 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倾角为37°的斜坡,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0.25,g取10 m/s2,求: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
(sin 37°=0.6,cos 37°=0.8)
21.如下图所示,一名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在空中钢索上表演,如果演员和独轮车的总质量为80 kg,两侧的钢索互成150°夹角,求钢索所受拉力有多大?(cos 75°=0.259,g 取10 N/kg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4分)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 )
15.交流,6,0.02,0.1 -----------------------------------------------每空1
分
16.m 远小于M(或m<<M),不需要 --------------------------------每空2分 17. 2.0,0.80 -------------------------------------------------------------------每空2分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18、19每题6分,20、21每题10分,共32分) 18.解:(1)由at v v +=0
得,物体2s 末的速度
s m s s m s m v /62/2/22
=⨯+= ------------------------------3分
(2)由2
021at t v x +
=得,物体在3s 内的位移 m s s m s s m x 15)3(/22
13/22
2=⨯⨯+⨯= ---------------------3分
19.解:木箱对水平面的压力F N =G=400N , -----------------------------2分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F=100N , --------------------------2分 由N F f μ=,得25.0400100===
N
N F f N μ ----------------------2分 20. 解:以物体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物体上滑时受重力G ,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 N ,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 f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g sin 37°-F f =m a -------------①-------------2分 F N - m g cos 37° =0-------②--------2分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得F f = μF N -------------- ③-----2分 由运动学公式得 ax v 202
=--------------④---------2分
由①②③④代入数据解得上滑的最
大
位
移
x=9m------------------------------------------4分
21.【解析】 对钢索上与车轮接触的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其中T 1,T 2为两侧钢索对O 点的拉力,且T 1=T 2,N 为O 点受到的独轮车的压力,T 1和T 2
合力T 的大小与N 大小相等,N 在数值上等于人和车的重力G .--------6分
由几何关系得2T 1cos 75°=G ,----------------------------------3分
解得T 1=G 2cos 75°=80×10
2×0.259
N =1 544 N--------------------------------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