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企业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07.63 KB
- 文档页数:7
企业并购中的协同效应实现的关键因素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非所有的并购都能取得成功,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能否实现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使两个或多个企业的资源、能力和业务相互融合,产生大于各自独立运营时的效益总和。
那么,在企业并购中,实现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呢?一、明确的战略规划企业在进行并购之前,必须要有清晰明确的战略规划。
这意味着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并购,是为了获取新的市场、技术、品牌,还是为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等。
只有在明确了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从而为实现协同效应奠定基础。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的战略目标是进入新兴市场,那么它就应该寻找在该市场有一定份额和资源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
如果仅仅是为了跟风或者盲目扩张而进行并购,没有与自身的战略规划相结合,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并购后的整合困难,无法实现协同效应。
二、深入的尽职调查尽职调查是企业并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市场地位、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能够帮助并购方更好地了解目标企业的真实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制定合理的并购方案和整合计划提供依据。
在尽职调查中,不仅要关注财务数据和法律合规等方面,还要深入了解目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等软性因素。
只有对目标企业有了全面准确的认识,才能在并购后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协同效应。
三、合理的估值和定价准确的估值和定价是企业并购成功的重要保障。
如果对目标企业的估值过高,会导致并购成本过高,从而影响协同效应的实现;如果估值过低,则可能会错失优质的并购机会。
在进行估值和定价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目标企业的资产状况、盈利能力、市场前景、行业竞争等。
同时,还要运用适当的估值方法,如收益法、市场法、资产基础法等,以确保估值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公司并购共同效应分析一、对于公司并购( 一) 什么是公司并购公司并购(M&A,即 Mergers&Acquisitions)主要包含吞并与收买。
我国统称为并购,而国际上统称为 M&A。
公司间的并购形式主要有三种:财产收买、公司归并、股权收买。
公司之间的并购是本着相同自觉、等价有偿的原则,一方的公司法人用必然的经济方式来获取另一方公司法人产权,是公司实行经营治理和资本运作的一种主要形式。
( 二) 公司并购的动因 1、效应动因在并购动因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并购效应动因主要有:威斯顿共同效应,即我们常说的“ 1+1>2”;抢占市场份额,并购可以把被并购公司的市场份额抢占过来,多向的并购方式有益于提高公司市场控制水平;经验成本效应,由于经验的不可以复制性,并购能让公司减少学习有关经验的时间和成本;财务共同效应,给公司带来财务方面的效益,比方合理避税、股价的变化等。
2、直接动因尽量将公司当下治理者的财产扩大、将公司当下股东所拥有股权的市场价值扩大,是公司并购的直接动因。
3、一般动因公司并购的一般动因主要表此刻:获取战略机会。
公司在自己所属领域实行并购,有益于扩大公司经营、获取将来的进展机会,不单减少了一个竞争敌手,还可以获取有关信息资源和研究成就;发挥共同效应。
在生产方面,新的科学技术能给公司带来规模性经济,保障资源的利用率;在市场方面,经过并购以扩大公司现有的市场份额,加强公司在市场中的产品控制力;在人力资源方面,革故鼎新,将人力资源获取优化配置;在财务治理方面,充分利用原公司还没有使用的税收利益及债务水平;提高治理效率。
公司并购后,公司间能互相学习对方比自己好的治理经验,进而提高治理效率,更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获取规模效益。
规模效益是公司经营和治理的方向,表此刻对生产资本的增补和调整,治理开销在更大范围内的分摊,将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最大水平上得以发挥;变相上市。
某些公司不足以符合申请上市的条件,经过并购符合条件的公司让自己变相上市,到外国筹集资本并进入外国市场。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
通过并购其他公司,企业可以快速扩大规模、获取先进技术和资源,进而实现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并购并非一帆风顺,成功的并购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其中协同效应是成功并购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对企业并购协同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概念协同效应,是指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优势,使得合并后的企业整体多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
在并购过程中,各方通过合作与互补,实现资源共享、成本降低、市场扩展、风险分散等效果。
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战略的核心目标和重要成果,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1.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将各方的资源整合起来,例如生产设备、技术人才、销售网络等,实现资源共享与利用,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2.规模效应与降低成本企业并购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通过规模扩大和产能提升,降低生产成本、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并购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地域的优化配置,降低物流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3.市场拓展与多元化经营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市场拓展与多元化经营,进而降低行业和地域风险,扩大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减少行业周期性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4.品牌影响力与营销效应通过企业并购,可以整合各方的品牌影响力和营销资源,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降低市场推广成本,提高市场营销效果。
品牌整合还可以实现不同品牌之间的互补,提高产品线的完整性和市场竞争力。
5.组织整合与人才激励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可以实现各方组织架构的整合与优化,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和制度有效性。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分析1. 引言1.1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分析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收购另一个企业的股权或资产,通过合并两家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实现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整体经营绩效。
协同效应是指合并后两个企业的整体价值高于它们单独存在时的总和。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分析是研究企业之间合并后能够带来的协同效应,并探讨这些效应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和意义。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获得很多优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协同效应。
通过合并,企业可以共享资源,整合生产线,减少重复投资,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和管理经验的交流,实现更好地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分析对于企业经营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何最大化协同效应,避免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
只有合理利用并购带来的资源整合、管理经验和技术转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优势,企业才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关注协同效应的实现,不断优化整合策略,以确保企业并购能够持续产生协同效应,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并购的动机与目的【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分析】企业并购的动机与目的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通过并购来实现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指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通过资源整合、管理经验和技术转移等手段实现的整体效益增长。
企业进行并购的动机和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企业并购的动机之一是为了扩大规模和增强市场份额。
通过合并或收购其他公司,企业可以快速扩大其规模,进入新的市场,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从而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生产流程、减少重复工作等措施,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整体经营绩效。
企业并购的动机还包括获取新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
通过收购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公司,企业可以快速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加速创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分析1. 引言1.1 企业并购的定义企业并购是指两个或多个公司之间合并或收购的行为,通过这种行为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
企业并购通常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份或资产,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多的客户、更强大的技术和更广阔的业务领域。
在现代商业中,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商业策略,许多公司通过并购来实现战略目标和增长计划。
企业并购不仅可以加速公司的发展,还可以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企业并购的定义并不局限于两家公司之间的交易,它还包括公司内部的各种收购和合并活动。
无论是水平整合,垂直整合,还是多元整合,都属于企业并购的范畴。
企业并购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提高效率、扩大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增加竞争力,或者是为了进入新的市场、引进新的技术和产品。
企业并购是一种经济活动,它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企业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具有深远影响。
企业并购不仅对于企业自身有重要意义,对整个市场体系的改变和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1.2 协同效应的概念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后,所产生的整体效益超过了各个企业独立运营时的效益总和。
在企业并购中,协同效应是一种重要的效应,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包括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拓展市场、整合资源等。
协同效应不仅仅是简单的两个企业合并后效益相加,而是通过资源整合、业务优化、管理体系协同等方式,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规模效应等效应。
通过合并更多的资源和能力,企业可以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协同效应的实现需要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认清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明确合作的目标与规划,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和管理体系,以及加强沟通协调与文化整合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有效的协同,企业并购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实现整体效益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以上内容总计203字】2. 正文2.1 并购的动机企业并购的动机通常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
浅谈影响企业并购效果的因素及对策.第一篇:浅谈影响企业并购效果的因素及对策.浅谈影响企业并购效果的因素及对策【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核心竞争力整舍【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际竞争目益激烈,企业追求快速扩张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于是掀起了企业并购的浪潮,但历史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的并购活动是以失败告终的。
文章首先分析影响企业并购效果的因素,然后提出提高企业并购效果的建议。
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合称。
近年来,企业并购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
企业并购是指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并购方为获取被并购方的经营控制权,有偿地购买被并购方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实现资产经营一体化,是企业根据发展战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加快发展的一种有效的资本运作形式。
一、影响企业并购效果的因素(一)企业并购的动机(1)国内政府推动的企业并购,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减少国企亏损,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目的,企业处于被动状态,虽然并购方从某种程度上获得优惠政策或土地资源,但是如果并购行为违背了市场取向的客观规律,并购后的效果也会与并购双方的初衷相悖。
(2)获取资源要素。
优势企业并购劣势企业是为了获取其优越的土地资源、高效的管理队伍、优秀的研究人员或专门人才以及专有技术、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
(3)构筑企业集团,实现企业快速增长。
企业通过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营销优势,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4)获取优惠政策,合法避税。
各地政府为提高本地区经济发展,都对企业并购给予各种优惠政策。
通过并购有相当数额亏损的企业,并购方可以将当年的盈余转移至被并购的亏损企业,利用税法中的亏损递延条款来达到合法避税的目的。
(5)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
如从理性层面考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或为了获取市场机会,并购一个新兴行业中经营不善的企业,既降低了企业的开发成本,又为企业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
通过经营相关程度较低的不同行业可以分散风险、稳定收入来源、增强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航空公司并购成功关键影响因素研究r—
—以东航并购上航为例
李春玲;杨莉
【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
【年(卷),期】2016(0)6
【摘要】本文首先系统归纳了航空公司并购成功关键影响因素,通过解释结构模型的引入,对影响航空公司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层级划分,深入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构建了航空公司并购成功关键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为航空公司并购提供决策依据.
【总页数】8页(P57-64)
【作者】李春玲;杨莉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并购整合提升航空公司核心能力*--以东航并购上航为例 [J], 李春玲;高兰
2.并购重组提升中国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研究——以东航并购上航为例 [J], 李春玲;王彧
3.企业横向并购绩效提高了吗?--基于东航并购上航的案例分析 [J], 曾斌斌
4.基于沃尔评分法的航空公司并购绩效研究——以东航并购上航为例 [J], 章连标; 李超
5.横向并购的单边效应模拟分析——以东航并购上航案为例 [J], 余东华;刘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企业并购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
并购不仅可以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实现协同效应,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并购协同效应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业在整个并购过程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合理规划,并做好后续的整合工作。
本文将从并购协同效应的定义、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并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并购协同效应的定义和原理1.1 定义并购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后,通过合并、整合、重组等手段,实现资源的互补、效益的叠加,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1+1大于2的效果。
1.2 原理并购协同效应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两方面的支撑。
一方面是资源整合的互补性,另一方面是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资源整合的互补性方面,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整合各自资源的优势,例如产品、技术、渠道、客户和员工等,使其相互补充,形成合力。
而在管理能力的提升方面,通过并购可以获得更多优秀的管理人才,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影响并购协同效应的因素2.1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因素。
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是决定并购协同效应的核心因素。
不同企业之间如果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那么在进行并购后,很难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在并购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健康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环境、行业格局和政策法规等。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进行并购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不同,对于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也会有着不同的影响。
行业格局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也会直接影响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
政策法规的变化也会对并购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监管政策的力度和调整等都会对企业并购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3.1 规划阶段规划阶段是企业进行并购活动时的起步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摘要】企业并购是当今市场上常见的一种商业战略,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从而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从引入企业并购的动机和意义出发,探讨了财务协同效应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
财务协同效应指的是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通过整合财务资源和优化财务结构,实现真正的“1+1>2”的效果。
具体表现为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加收入等方面。
也分析了影响财务协同效应的因素以及并购后的财务整合策略。
结论部分探讨了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重要性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财务协同效应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协同效应、动机、意义、特点、具体表现、影响因素、财务整合策略、企业价值、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企业并购是当今企业发展中常见的战略选择,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规模、提升市场地位等目的。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协同效应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它能够在并购后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并购后,双方合并后的整体价值高于其各自独立经营的价值之和。
具体表现为,通过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化资本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规模经济等方式,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财务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行业属性、管理层素质、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不同的因素会对财务协同效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在进行并购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
在并购后,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财务整合策略,包括财务结构调整、业务整合、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的最大化。
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企业的发展和价值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财务协同效应的发挥,以实现持续的增长和发展。
2. 正文2.1 并购的动机及意义企业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另一家公司或与另一家公司合并来实现业务整合和发展。
技术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技术跨越、提高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新手段。
技术并购所形成的并购方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技术资源的互补性、技术手段的价值增值效应、技术并购所带来的整合效益已经从更深层次被认知。
在技术并购中,多种并购模式的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已被学界及许多企业所重视,为了进一步研究技术并购的协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企业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王宛秋,张永安(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22)摘要:技术并购所形成的并购方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技术资源的互补性、技术手段的价值增值效应和整合效益已经从更深层次被认知。
在技术并购中,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已被学界及许多企业所重视。
为了进一步研究技术并购的协同机理,对技术并购影响因素框架与互作用模式以及这些因素对技术并购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技术并购协同进行了解析,并在案例研究、文献整理和专家征询的基础上,提出了13个技术并购的协同影响因素;然后,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对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技术并购协同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最后,以联想并购IBM PC 业务的案例对这一模型进行了初步的验证。
结果显示,这一模型对技术并购协同的影响因素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解释结构模型;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09)04-0104-06Research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echnology-Base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SynergyWANG Wanqiu,ZHANG Yong'an(College of Economics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22,China)Abstract:Technology based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ing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companies toenhance their core capabilities.In technology based merger and acquisition ,factors that affect synergy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on.In order to do further research on technology based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yner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n factors that affect technology based merger and acquisition,relationship among them.Firstly,this paper analyses technology based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ynergy.Itproposed 13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echnology based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ynergy based on the work ofcase study,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fessional consulting ;Secondly ,it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factors by using interpretation structure model(ISM)and reach a model of affecting factors of technology based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ynergy ;Finally ,it carries our a case study of Lenovo acquiring IBM PC to test the model.The result of the case study shows the model has good interpreting ability for technology basedmerger and acquisition synergy.Key words:interpretation structure model;technology based merger and acquisition;synergy;affecting factors收稿日期:2008-07-25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大学科技创新资源的企业孵化器网络系统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DIB030338)第一作者简介:王宛秋(1971-),女,辽宁沈阳人,在职博士研究生,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并购。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管理同机理,阐释技术并购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提出并分析技术并购影响因素框架与互作用模式,指出这些因素对技术并购的影响程度对于深化技术并购理论研究、指导技术并购实践有重要意义。
1技术并购协同的内涵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成为企业满足市场动态化、客户需求个性化及高度竞争环境的核心资源。
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
面对技术更新进程的加快、技术创新对企业经营影响的扩大,企业面临更大的技术创新压力。
因此,企业越来越多的通过并购技术型企业、外购技术、战略联盟等资源外取的方式来获取技术。
技术并购成为企业获取技术资源、技术多样化和提升技术能力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
以技术并购形式获取更多的技术资源并最终获得竞争优势是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
这种价值增值过程需要将技术、研发力量等整合到整个企业的价值链中,形成技术协同效应,从而将总体技术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因此,技术并购过程中的协同效应成为突破技术并购理论与实践的核心论题。
一般认为,技术协同效应包括研发成本的节省,新研发能力的产生,技术的再创新和可延续性,上下游技术与原有技术的顺利衔接,技术资源的完好配置等。
显然,技术并购的协同是一个涉及技术自身价值、技术市场环境、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等多种要素的动态系统及一系列演变过程。
为最终获得技术并购的成功,首先应该在技术资源层面考虑协同的可能性,接下来是技术并购能力层面的考虑。
深入地说,技术并购的协同效应需要在技术协同、营销协同、文化协同、知识协同、研发协同等几个方面的基础上实现(如图1)。
那么,深入解析技术并购协同的内涵、技术并购的协同过程、技术并购的协同效应,需要分析技术并购协同效应的诸多影响因素,需要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需要分析各种因素对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实现的影响程度。
建立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有助于对各类技术并购协同过程进行科学判断,有助于分析协同过程的作用与规律,对研究协同过程的机理分析有重要意义。
2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综述对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及框架的探索一直是技术并购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Granstrand和Jacobsson (1983)首次对大企业并购技术型小企业的现象进行了全面研究[1]。
Jacobsson(1984)又以此为基础完成其硕士论文“创新公司的并购与管理”。
他们对瑞典两个R&D密度极高的产业内4家公司13例成功或失败的技术并购各进行了5~10次的访谈,发现出售者的动机、并购者的动机、并购公司的并购战略、经营管理者和关键人员的处理、并购后并购公司的组织管理、交易时间、被并购公司的业务发展阶段(创新阶段)、推动并购的人员的位置、并购企业的类型和多样化程度以及被并购公司的国籍等方面的因素,都对大企业并购技术型小企业的产出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其中出售者的动机、管理者和关键人员的处理、并购后的整合、交易时间和被并购公司的创新阶段5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
Granstrand和Sjolander(1990)描述了大企业,特别是多技术大企业如何通过并购技术型小公司获得他们的技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的现象。
基于对瑞典工业的实证研究,对这种现象的发生频度、可能的原因和经济效应进行了剖析,建立了一个公司增长与时间、规模、技术多样化、产权和控制之间相关关系的模型[3]。
Lookabaugh(2002)通过对私有小企业的调查发现,创新收购比IPO更有效,比其他形式的创新更能导致影响因素的波动,但可以确定的是,可以从战略上节省成本和时间。
其中收购创新模型是建立在收购企业、投资者及企业本身三者密切利益关系上的,关键的变量是成本、风险和时间[4]。
刘开勇(2004)提出了并购结对概念,建立了技术成熟度测度模型,用于技术并购结对的微观分析。
同时,提出了技术并购成功性的成长力评价准则,建立了成长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5]。
台湾学者蔡聪(Yao-Tsung Tsai)和谢玲芬(Ling-Feng Hsieh)(2006)提出了一个基于二阶段的灰色决技术并购协同的内涵技术并购能力技术并购资源技术资源有形资源知识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无形资源学习能力整合能力研发能力研发协同文化协同财务协同研发协同技术协同技术协同知识协同营销协同研发协同文化协同图1技术并购协同效应解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管理策方法,来帮助企业认知技术在创造价值去获取技术推动发展机会方面的作用,并认为这一方法能有效帮助企业选择技术资产和技术资产投资模式[6]。
综上可以看出,这些研究试图通过对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解决技术并购决策中被并公司的选择、并购时机的选择等问题。
但目前技术并购的基本理论在解释一些企业并购的成败现象上,多是侧重技术、并购企业或是市场等某一维度,缺乏整体认识,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迫切需要一个全面的技术并购的理论框架指导技术并购的预测、评价,并解释现实的技术并购现象。
尤其在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判断的研究方面,国外理论界和业界大多偏重于对影响协同效应产生的主要因素的定性分析和实证检验。
虽然在理论上已有若干判断和评估模型的建立,但仍可以明显地感到其中的不足,主要是目前的研究仍停留在基于事后数据对影响并购协同因素所进行的静态研究,缺乏对形成机理的动态研究。
因此,目前技术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颇具迫切性、前瞻性。
笔者将针对技术并购协同效应有哪些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对协同影响程度这一主要问题,结合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运用技术并购理论,建立影响因素的框架模型,阐明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表明技术并购协同机理,为技术并购协同研究的深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