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专项方案31179633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4
测量工程专项方案一、前言测量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果。
在完成各类测量工作时,必须深入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严密、周密的测量方法和方案。
本文将结合工程测量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测量工程专项方案,以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方案背景本方案适用于某某工程项目的测量工程,项目位于某某地区,面积约为某某平方公里。
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房屋等建设。
测量工程的任务包括工程前的基础测量、工程中的控制测量和工程后的验收测量三个阶段。
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测量专项方案。
三、测量工程前的基础测量1. 项目概况在工程测量前,首先需要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和面积范围,明确测量的任务和目的,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准备。
2. 地形地貌测量对工程区域进行地形地貌测量,包括地形高程测量、地表特征的观测和记录等。
3. 控制点设置根据地形地貌测量结果,设置适当数量的控制点,确保后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测量设备选择适当、先进的测量设备,包括全站仪、GPS测绘仪等,确保测量工作的高效进行。
四、测量工程中的控制测量1. 设计测量方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确定测量范围、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
2. 测量数据处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精确测量根据测量方案要求,对工程区域进行精确测量,包括各种地形要素、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测量等。
4. 测量报告编制对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总,编制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等。
五、测量工程后的验收测量1. 验收测量范围对工程建设完成后的各项工程进行验收测量,确保工程质量和准确性。
2. 验收测量结果对验收测量结果进行核对和分析,确保工程建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验收测量报告编制验收测量报告,对工程建设完成后的各项工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总结本测量工程专项方案详细介绍了测量工程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方法。
测量专项方案引言概述: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工程、地理、物理、生物等等。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测量专项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测量专项方案的五个部分,分别是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测量数据处理和测量结果分析。
一、测量目的:1.1 确定测量对象和测量参数:在制定测量专项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对象是什么,以及需要测量的参数有哪些。
例如,在土地测量中,测量对象可以是一块土地,而测量参数可以是土地的面积、形状等。
1.2 确定测量精度要求:不同的测量任务对精度要求不同,因此在制定测量专项方案时,需要明确测量的精度要求。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测量墙体的垂直度,精度要求可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垂直度。
1.3 确定测量时间和地点:测量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也是制定测量专项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
根据测量对象和参数的特点,确定测量的最佳时间和地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测量方法:2.1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
例如,在地理测量中,可以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位置测量,而在物理实验中,可以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2.2 制定测量步骤:根据选择的测量方法,制定详细的测量步骤。
确保每个测量步骤都能够被准确地执行,并且能够满足测量目的和要求。
2.3 考虑测量误差和校正:在测量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制定测量专项方案时,需要考虑测量误差,并进行相应的校正。
例如,在仪器测量中,可以进行零位校正、温度校正等。
三、测量仪器:3.1 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根据测量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测量仪器。
确保仪器具备所需的测量精度和功能,能够满足测量任务的要求。
3.2 进行仪器校准和检验:在使用测量仪器之前,需要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检验。
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3 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测量仪器是一种昂贵的设备,因此需要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测量专项方案测量专项方案是为了解决测量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而制定的一套具体措施和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测量专项方案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
一、前言在测量工作中,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专门的测量方案。
本文将介绍测量专项方案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以便于测量工作的规范进行。
二、目的本测量专项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和需求:1. 提高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精度;2. 避免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3. 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三、范围本测量专项方案适合于各类测量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理测量、建造测量、工程测量等。
四、方法和步骤1. 确定测量目标和要求:明确测量的目的、精度要求和测量范围;2. 确定测量仪器和设备: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进行校准和检验;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测量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点的选择、测量方法和测量步骤等;4. 进行测量操作:按照测量方案进行实际测量工作,注意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5.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测量结果,并进行误差分析;6. 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分析结果和结论等;7. 审核和验收:由相关专业人员对测量结果和报告进行审核和验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质量控制为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需要进行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执行测量方案:按照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操作,确保每一个步骤的准确性和规范性;2. 定期校准和检验仪器设备:定期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3. 进行重复测量:对重要的测量点或者关键数据进行重复测量,以验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4. 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要确保计算方法和公式的准确性,并进行误差分析;5. 报告编制的规范性:编制测量报告时,要注意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风险管理在测量工作中,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1. 仪器设备故障: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2. 人为误差:加强操作规范的培训和管理,减少人为误差的发生;3. 天气条件影响:在天气条件不利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测量计划,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4. 数据处理错误:加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质量控制,确保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专项方案范文测量专项方案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或需求而制定的测量计划和方法。
该方案需要具体明确测量的目的、范围、方法、工具、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可重复。
以下是一个测量专项方案的示例,供参考:1.方案目的:本测量专项方案的目的是对一些建筑项目的地基沉降进行测量,以评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
2.测量范围:本次测量将涉及整个建筑项目的地基,包括不同土壤层的测量。
3.测量方法: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测量地基沉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高斯水准法:使用水准仪测量地面高程,观测沉降量的变化;-建筑物沉降标志物法:在建筑物各个测点设置标志物,通过定期测量标志物的高程变化来计算沉降量;-全站仪法:使用全站仪对建筑物和参考点进行三维测量,计算地基沉降。
4.测量工具:-水准仪:用于高斯水准法的测量;-标志物:用于建筑物沉降标志物法的设置;-全站仪:用于三维测量。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清理和校正,剔除异常值;-将测量数据转换为沉降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沉降量进行分析,计算平均沉降量、最大沉降量等指标;-将测量数据与建筑物结构设计参数进行比较,评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
6.测量频率:根据项目需要,测量频率可为每月一次或每季度一次,以确保对沉降情况进行及时评估。
7.质量控制:-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避免误差的引入;-在不同时间和天气条件下进行重复测量,检查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8.数据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生成详细的数据报告,包括测量方法、仪器使用、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等。
报告应具备清晰、准确、可读性强的特点,并能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基础。
9.时间计划:根据项目需求和测量频率,编制详细的时间计划,确保每次测量均按时完成。
总结:本测量专项方案旨在通过高斯水准法、建筑物沉降标志物法和全站仪法对建筑项目地基沉降进行测量。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以得出地基沉降量的详细数据,并评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
测量专项方案标题:测量专项方案引言概述:测量专项方案是指在特定领域或特定任务中,为了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流程。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程测量、地理测量、物理测量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测量专项方案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确定测量目标1.1 定义测量目标的具体要求:根据实际需求,明确测量的目标和精度要求,例如测量某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建筑物的尺寸等。
1.2 制定测量计划:根据测量目标,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的时间、地点、测量方法等。
2. 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2.1 了解不同测量仪器的特点:根据测量目标和精度要求,了解不同测量仪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仪器。
2.2 确定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目标和测量仪器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测量方法,例如全站仪测量、GPS测量等。
3. 进行实地测量3.1 进行前期准备:包括测量点的选择、标志物的设置、仪器的校准等。
3.2 进行实地测量:按照测量计划和方法,进行实地测量工作,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数据记录和处理:及时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4. 进行数据验证和分析4.1 数据验证: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包括与已有数据的对比、与理论模型的比对等。
4.2 数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误差分析和可靠性评估。
5. 编制测量报告和方案总结5.1 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和分析,编制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目标、测量方法、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等。
5.2 方案总结: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总结:测量专项方案是确保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通过确定测量目标、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实地测量、数据验证和分析,以及编制测量报告和方案总结,可以有效地完成测量任务,并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因此,制定和执行测量专项方案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测量专项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测量专项方案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和流程,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量专项方案的目标、范围、方法和应用。
二、目标测量专项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套科学、标准、可操作的测量方法和流程,以满足各个领域中对测量数据的需求。
通过统一的标准,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范围测量专项方案适用于各个领域中的测量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土地测量、建筑测量、工程测量、地理测量、环境测量等。
方案涵盖了从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到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最终的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四、方法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测量目标、制定测量计划、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等。
准备工作的目的是确保测量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采集各种测量数据,包括测量点的坐标、高程、距离、角度等。
采集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包括数据校正、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经过数据处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得出有关测量目标的结论和建议。
同时,还需要编制测量报告,将测量结果以清晰、准确的方式呈现给相关人员。
五、应用测量专项方案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的测量工作。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1. 土地测量:用于土地界线的测量和划定,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
2. 建筑测量:用于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及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和维护。
3. 工程测量:用于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及工程变形监测和质量控制。
4. 地理测量:用于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和更新,以及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5. 环境测量: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估,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六、总结测量专项方案是一套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和流程,旨在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专项方案引言概述:测量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获取和记录物理量的数值。
在各个领域中,测量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测量专项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量专项方案的内容和构成。
一、测量目的和要求1.1 测量目的测量目的是制定测量的具体目标,明确测量的目的和意义。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测量目的可能是确定地基的稳定性,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1.2 测量要求测量要求是对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
例如,在地质勘探中,测量要求可能是要求测量结果的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并具有可重复性。
1.3 测量方法选择测量方法的选择是根据测量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
例如,在地理测量中,可以选择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或者使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测量。
二、测量流程和步骤2.1 测量准备测量准备包括确定测量区域和范围,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以及进行现场勘测和标记。
例如,在土地测量中,需要确定测量范围,并进行现场标记。
2.2 测量操作测量操作是指进行实际的测量工作,包括测量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例如,在水文测量中,需要测量水位、流速等数据,并记录下来。
2.3 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例如,在气象测量中,需要对温度、湿度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气象参数。
三、测量质量控制3.1 校准和验证校准和验证是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实验室测量中,需要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和验证。
3.2 现场质量控制现场质量控制是对测量过程中的环境和条件进行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在建筑工程测量中,需要控制测量现场的光线、温度等因素。
3.3 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控制是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验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例如,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验证和校验。
测量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这是一项涉及多个子项的测量工程,包括地形测绘、建筑测绘、道路测绘等。
工程地点位于我国某大城市郊区,环境复杂,测绘精度要求高。
二、施工目标1.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2.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周期。
3.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选拔经验丰富的测绘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
2.设备准备:采购先进的测绘仪器、设备,确保满足工程需求。
3.资料准备:收集工程相关资料,如地形图、设计图纸等。
四、施工流程1.地形测绘:采用全站仪、无人机等设备进行地形测绘,确保数据准确。
2.建筑测绘:对建筑物进行立面、平面测绘,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3.道路测绘:对道路中线、边线、高程等进行测绘,确保道路施工顺利进行。
五、施工重点与难点1.地形复杂:工程地处山区,地形起伏大,测绘难度高。
2.建筑物高度:部分建筑物高度较高,测绘时需采用特殊设备。
3.道路曲线:道路曲线较多,测绘精度要求高。
六、施工措施1.采用先进设备:全站仪、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提高测绘精度。
2.优化施工方案:根据地形、建筑物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3.强化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七、质量控制1.数据审核:对测绘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2.施工监管:加强施工现场监管,确保施工质量。
3.质量验收:工程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八、安全生产1.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安全防护: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防止事故发生。
3.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九、进度安排1.制定施工计划: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2.实施进度监控: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3.调整施工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十、成本控制1.人员成本:合理配置人员,降低人员成本。
2.设备成本: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降低设备成本。
3.材料成本:合理采购材料,降低材料成本。
测量专项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的测量专项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测量专项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二、方案目标本测量专项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套标准的测量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具体目标如下:1. 确定测量任务的具体要求和范围;2. 制定测量工作的流程和步骤;3. 确定测量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具;4. 制定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5. 提供测量结果的报告和总结。
三、方案内容1. 测量任务要求和范围在测量专项方案中,首先需要明确测量任务的具体要求和范围。
例如,测量的对象是什么,需要测量的参数是什么,测量的精度要求是多少等。
2. 测量工作流程和步骤制定测量工作的流程和步骤是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要求,确定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测量的具体步骤和测量的后续处理工作。
3. 仪器设备和工具测量工作需要使用到各种仪器设备和工具。
在测量专项方案中,需要明确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具的类型、规格和数量,并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和使用规范。
4. 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测量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测量专项方案中应包括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和工具的使用说明。
5. 测量结果报告和总结测量结果的报告和总结是测量工作的最终成果。
在测量专项方案中,应明确测量结果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报告模板和报告撰写规范。
四、方案实施测量专项方案的实施需要有相关的人员和资源支持。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方案内容的要求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工作,并及时记录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五、方案评估和改进测量专项方案的评估和改进是确保测量工作持续改进和提高的关键。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测量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测量专项方案一、背景介绍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活动,广泛应用于建造、工程、地理、地质、环境等领域。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测量专项方案是必要的。
二、目标和目的本测量专项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测量流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测量任务的范围和目标;2. 制定测量的方法和流程;3. 确定测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4. 制定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5. 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三、测量任务范围和目标本测量专项方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测量任务:1. 建造测量:包括建造物的平面测量、立面测量、高程测量等;2. 工程测量: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测量;3. 地理测量:包括地图制作、地形测量、土地测量等;4. 地质测量:包括地质构造测量、地质灾害测量等;5. 环境测量:包括大气污染测量、水质测量等。
四、测量方法和流程根据不同的测量任务,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流程。
具体测量方法和流程如下:1. 建造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流程包括设站、观测、记录、计算和校验等步骤;2. 工程测量:采用全站仪和测量车进行测量,测量流程包括设站、观测、记录、计算和校验等步骤;3. 地理测量:采用全站仪和GPS进行测量,测量流程包括设站、观测、记录、计算和校验等步骤;4. 地质测量:采用地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测量流程包括设站、观测、记录、计算和校验等步骤;5. 环境测量:采用专业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测量流程包括设站、观测、记录、计算和校验等步骤。
五、测量设备和工具根据不同的测量任务,需要准备不同的测量设备和工具。
具体测量设备和工具如下:1. 全站仪:用于测量建造、工程和地理等任务;2. GPS:用于测量地理和环境等任务;3. 地质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等任务;4. 测量车:用于测量工程任务;5. 计算机和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六、数据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测量专项方案31179633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测量专项方案测量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东引道、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图说明所提供的数据等相关资料。
2、业主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点。
3、国家、部门颁布的与本工程相关的标准、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8)《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007—2002)。
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1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86—2008。
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二、工程概况双碑嘉陵江大桥工程位于快速干道三横线的西段。
路线起于沙坪坝区双碑,跨越嘉陵江,与石马河立交相连,主线总长3.84km;由第 1 页共 16 页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测量专项方案双碑大桥西引桥工程、双碑大桥主桥工程、双碑大桥东引桥工程、双碑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五大部分组成。
本次合同施工范围为双碑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二大部分,主要包括道路、桥梁、支挡结构、人行天桥、人行地通道、排水、路面构筑物、照明、交通等工程内容。
1、双碑大桥东引道工程本次施工范围内的东引道全长863米(不含从东引道K9+008.5,K9+400段、E匝道K0+140,K0+169.981段及F匝道K0+000,K0+047段工程,但包含此部分工程的供配电照明安装工程),起点:K9+400,设计终点:K10+263。
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为60km/h,双向6车道,路幅宽度35米,沿线含立交两座(大农路立交、公园路立交);2、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位于石马河立交前,总长度662.295米,设计起点:K10+263,设计终点:K10+925.295,道路等级为次干道?级与立交匝道,设计速度为40 km/h(次干道?级)、30km/h(立交匝道),路幅宽度35米,其中石马河连接线高架桥的路幅宽度为26 米。
三、质量技术要求1、执行的标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应符合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和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的标准。
2、精度要求第 2 页共 16 页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测量专项方案应符合本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和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和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
3、加密水准点、导线点精度要求1) 水准点闭合差符合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往返差? 20 L (单位mm,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闭合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水准复测和加密采用DS3水准仪配3m黑、红双面板尺带尺垫。
2)一级导线技术要求:方位角闭合差??10 n (单位″,n为测站数),测角中误差??5″,测距中误差??15mm,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相对闭合差??1/14000。
测角二测回,测距二测回(一测回三次读数)。
3)如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报业主提供符合精度要求的导线及高程控制点。
4)所有加密测量控制点必须由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并签认后方可使用。
4、施工测量控制要求4.1道路部分1)道路路基、路面部分(1)路基中线平面偏位:50 mm中线高程:+10mm,-15mm横坡:?0.3%且不反坡第 3 页共 16 页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测量专项方案宽度:不小于设计值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坡度 (2)底基层中线平面偏位:20 mm中线高程:+5mm,-15mm横坡:?0.3%且不反坡宽度:不小于设计值(4)基层中线平面偏位:20 mm中线高程:+5mm,-15mm横坡:?0.3%且不反坡宽度:不小于设计值(3)面层中线平面偏位:20 mm宽度:?20mm中线高程:?15mm横坡:?0.3%且不反坡 2)道路排水部分(1)截、排水沟轴线平面偏位:40mm断面尺寸:?30mm沟底高程:?15mm沟底纵坡:符合设计要求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值第 4 页共 16 页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测量专项方案 (2)排水管涵轴线平面偏位:50mm涵底流水高程:0,-5mm涵管长度:+100mm,-50 mm管座宽度、厚度:不少于设计值 (3)排水箱涵轴线平面偏位:50mm涵底流水高程:0,-20mm泄水断面尺寸:?10mm涵管长度:+100mm,-50 mm顶板厚度:不少于设计值侧墙、底板厚度:不少于设计值管座宽度、厚度:不少于设计值 (4)排水拱涵轴线平面偏位:30mm涵底流水高程:0,-20mm涵台尺寸:?20mm涵管长度:?20 mm拱圈厚度:?15mm跨径: ?20 mm内弧线偏离设计弧线:?20 mm (5)检查井井底高程 :D?1000mm ?10 mm D,1000mm ?15 mm圆井身直径:?15 mm非路面井盖高程:?20 mm第 5 页共 16 页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测量专项方案井盖与相邻路面的高差:检查井 +4mm,0雨水井 0,-4mm(6)雨水口支管水篦与路沿石吻合:?5mm边框与路面高差: ?5mm支管线形直顺: ?10mm井内尺寸: 0,+20 mm水篦与边框吻合: ?5mm4.2桥梁部分1)桥梁施工测量的偏差,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类别测量内容允许偏差(mm) 挖孔桩基础桩桩位 10 承台轴线位置 15 顶面高程 ?20 墩台身轴线位置 10顶面高程 ?10轴线位置 10 墩、台帽或支座位置 5 盖梁支座处顶面高程简支梁 ?10 连续梁 ?5 梁、板安装支座中心位置梁 5第 6 页共 16 页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测量专项方案板 10梁、板顶面纵向高程,8 ,5钢梁安装钢梁中线位置 10墩台处梁底高程 ?10固定支座顺桥向位置 20 2)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基础 ?15 模板标高柱、墙和梁 ?10墩台 ?10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5 , 0模板内部尺寸基础 ?30墩台 ?20基础 15桩或墙 8 轴线偏位梁 10墩台 10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2 ,— 5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模板表面平整 5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0第 7 页共 16 页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测量专项方案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10,0纵轴的平面位置跨度的11000或30 支架和拱架曲线形拱架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在,20,,10内)其它结构及附属物施工测量按有关规范要求精度进行控制。
四、测量组织和准备1、人员组织:施工测量组由三名测量工程师六名测量员组成,承担本工程的全部测量工作。
2、测量仪器:本工程控制性测量采用尼康DTM-452C型全站仪3台,精度+2″、?(2mm+2ppm)和DS3水准仪6台套,施工放样辅以科力达全站仪2台和钢尺数把。
所有测量仪器(包括大于5m的钢尺)都已进行了校定。
3、水准点、控制点的校核和使用对业主方提供的平面控制点网、水准点网进行复核测量,复核成果必须满足测量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
如原有控制网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依据相关测量规范要求和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控制点、水准点进行加密控制;加密控制成果必须严格符合测量规范要求,并对控制桩标志加以妥善保护。
施工期间,如发现点位有位移时,必须及时复测或重新测设,东引道与石马河立交连接线控制点应进行相互校核。
4、重点控制对象:第 8 页共 16 页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测量专项方案石马河接线桥、立交匝道桥、公园立交高边坡、人行地通道及人行天桥等,道路的中心线(里程桩号)、边坡线、桥台(墩)、桩位和两侧路缘线应作为控制测量的重点。
五、测量方案测量步骤:采用先复测后控制,先整体后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先施测后复测的测量工作程序。
1、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本工程业主总共提供了4个控制点。
控制点测量成果如下表:编号纵坐标X(m) 横坐标Y(m) 高程H(m)11854A 72868.111 54004.870 288.61211856A 72643.208 54231.212 318.23311860A 71996.558 54044.416 234.18111861A 71795.973 54251.310 243.1181)平面控制网点的复测(1)采用尼康DTM-452全站仪(已经检测单位进行检验校正,检定证书附后)对业主提供的4个控制点按一级导线(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标准进行复核测量。
以11860A、11861A两控制点为基准线,附合到11855A和11856A。
复核测量成果经校核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
(2)平面控制点复核测量其精度要求达到:角度闭合差?10 n第 9 页共 16 页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东引道工程、石马河立交连接线工程测量专项方案 (n为测站数),坐标相对闭合差?1/14000。
2)水准点的复测φ20圆钢φ20圆钢用DS3水准仪、3米板尺按四等水准要300求对业主提供的4个控制点高程进行往返5000150 测量。
以11861A为基准点,依次连测300C20砼11860A、11856A,最后附合到11855A。
水主要控制桩设置示意墩图准测量仪器到板尺的距离不得超过100米,每一站仪器到前视尺距离和到后视尺距离不等差不得超过5米,前后视距离差在两水准点间累计不得超过10米; 采用测站校核法观测时,四等水准一测站两次测得高差之差不得超过5mm,附合及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为h=?20 L mm(L为水准附合线路长度,单位Km )。
3)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加密(1)因本工程线路长,业主提供的4个控制点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须进行平面控制网点的加密。
根据地形条件,并满足该工程的施工测量需要,按照一级导线的精度要求,在本工程施工范围两侧拟埋点设桩9个。
加密的控制桩布设采用刻石或水泥护桩形式,加密控制桩按半永久性的要求埋设,具体埋设见附图;控制桩点布设平面示意图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