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06 KB
- 文档页数:6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应用(30分)1.课文内容默写。
(3分)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
(《纪念白求恩》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①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zhēnzhuó,不要以讹传讹()。
②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
③他们宁愿xún规dǎo矩,落个疲惫不堪。
3.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麻木不仁。
B.他意志坚强,遇到挫折总是不以为然,敢于迎难而上。
C.作为家长,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教育儿子可谓良苦用心。
D.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窃不通,你们就不要过问啦。
4.把下面例句改为否定句而意思不变,表达正确的一项是()(2分)例句:谁都认为他是一个英雄。
A.没有谁认为他是一个英雄。
B.没有谁不认为他是一个英雄。
C.没有谁不认为他不是一个英雄。
D.谁都不得不认为他不是一个英雄。
5.常识填空。
(5分)①生活常常会引发人们的思考。
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出来,或阐明观点,或,或,这样的文章叫。
②议论文有三要素:、、。
③《谈语言》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家。
④《最苦与最乐》作者是近代、学者。
6.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任选两题,多做如正确加分)(4+4分)①任重而道远。
②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③无入而不自得。
④君子有终身之忧。
7.下面各句中的“懒汉”,分别指代现实生活中的哪一类人?(3分)①许多重要的规则和定理都是懒汉想出来。
()②发现万有引律的人准是懒汉。
()③如果某些懒汉不曾建立“2+2=4”的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遇到多复杂的局面,将会碰到多少令人筋疲力尽的麻烦!()8.根据你平常积累,写出一个与“无影无踪”意思相近的成语:。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两套含答案)Section A(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从A、B、C、D中选出最佳答案。
1. The boy _______________ maths.A. is talentedB. has talentC. is talented inD. has talent in【答案】C【解析】be talented in在……方面有天赋。
2. Li Xing’s illness is very _______________. You must take his illness _______________.A. serious;seriouslyB. serious;seriousC. seriously;seriouslyD. seriously;serious【答案】A【解析】第一个空前有系动词is,应用形容词serious作表语,第二个空修饰动词应用副词seriously作状语。
故选A。
3. Reading English every day is _______________ for English learners.A. unhealthyB. seriousC. necessaryD. dangerous【答案】C4. Don’t worry. I think you can _______________ out the best _______________ yourself.A. take;inB. bring;inC. take;atD. bring;at【答案】B【解析】bring out the best in sb.意为"使某人显现最好的方面",浏览各选项可知B项正确。
句意为"不要担心。
我认为你会展示出你最好的方面。
"5. —Can you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pictures?—Difference? Oh, no. They look quite _______________.A. similarB. differentC. strangeD. interesting【答案】A【解析】本题用词义辨析法。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朝花夕拾》等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南方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D.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答案】B【解析】B项《朝花夕拾》是散文集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这个句子没有语病)B. “我们跳绳”“改革开放”“放松下来”(这三个短语类型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C.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画线的词语分别是介词、助词、名词、代词、形容词)D.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答案】C【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B项“放松下来”是动补短语D项“国别体通史”说法错误应该是“编年体通史”故选C3.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提出的“文从字顺”这一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B. 古文中有很多代称如平民可用“布衣”“骚人”代指儿童可用“黄发”“提携”代指战争可用“干戈”“烽火”代指C.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都是消息D. 我国作家曹文轩曾获“国际安徒生奖” 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童话《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答案】B【解析】略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著作等身《社戏》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B. 《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不少诗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此句主要运用了比C. 《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文章人们常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D. “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此句语序合理不需要修改【答案】C【解析】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B.有误“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是作为起兴用的和下句“肩膀上的红旗和手中的书”在一起构成比兴D.有误正确语序为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故选C.5.下列语法分析\underset\cdot不\underset\cdot正\underset\cdot确的一项是()A.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句话中的“白杨树”“平凡”“赞美”三个词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B.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这句话中划横线的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C. “我们学习党史不仅要感悟思想伟力更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这是一个选择复句D. “吴孟超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书写了济世苍生的传奇”这句话的主干是“吴孟超书写传奇”【答案】C【解析】C项“不仅……更………”引领的是递进复句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6.(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________ (《诗经·蒹葭》)6.(2)__________ 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6.(3)李白在《行路难》中体现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6.(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6.(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①野草属于乡间大地②在城市里被水泥从林挤得难有栖身之地的野草即便得到了点滴瘠薄的土地也生长得_ _甲___(虚与委蛇萎靡不振)茎叶上积满了灰尘一副____乙____(失魂落魄惊心动魄)的样子③而那些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则qiè意地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④这些欢畅的野草是大地翠绿的衣裳年年岁岁将大地母亲装扮得秀丽、多姿乡间才是野草快乐的家园(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underset\cdot栖()身②qiè()意(2)第②句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3)语段中甲、乙两处横线上应选择的恰当的词语是()A.虚与委蛇失魂落魄 B.萎靡不振失魂落魄C.虚与委蛇惊心动魄 D.萎靡不振惊心动魄(4)“瘠薄”中“薄”的意思是()A.轻薄少 B.不厚道不庄重C.(土地)不肥沃 D.(味道)不浓淡(5)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改变原意)【答案】在水一方【解析】(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答案】(2)满面尘灰烟火色【解析】(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答案】(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解析】(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答案】(5)-(1)①qī, ②惬, (2)从林, 丛林, (3)B, (4)C, (5)乡间不才是野草快乐的家园吗?【解析】略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①相与步于中庭()②虽兵阵相接()7.(2)文中画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7.(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7.(4)【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答案】(1)①共同一起, ②即使【解析】(1)①句意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起②句意即使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虽即使【答案】A【解析】(2)“进则死敌”的句意是前进杀敌也是死“退则死法”的句意是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二者句式一致是并列关系且句意完整中间应该断开排除B、C两项“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句意是那么在这个时候也就不妨好好休息句意完整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A【答案】(3)①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一般澄澈透明水中水草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柏树的影子②于是(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解析】(3)①空明形容水的澄澈盖大概是②由是于是因此由于这【答案】(4)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解析】(4)【甲】文通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却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乙】文从“意谓是如何得到”悟出世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的道理透露出即时放下、随遇而安、“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的旷达态度两篇文章均表达了苏轼在被贬时仍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以及善于自我排遣、随遇而安的情怀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8.(2)尾联中诗人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A. 诗歌开头从神话传说落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秘色彩丰富了诗歌的内容B. 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C. 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D. 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答案】C【解析】(1)C项“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理解错误“萋萋”是草本茂盛的样子应该理解为鹦鹉洲上芳草长势茂盛【答案】(2)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解析】(2)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烘托诗人的归思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和思乡之情天色渐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烟波中涌动着不尽的离愁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诗人自问自答以“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言有尽而意无穷9.(1)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9.(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答案】(1)广阔无垠的大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一轮落日孤悬于地平线之上显得又大又圆【解析】(1)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的大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诗句中描绘了边塞独有的美丽其中的意象有“漠”“烟”“河”“落日” 景物的特点有“大”“孤”“长”“直”“圆”等抓住景物的特点然后发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即可【答案】D【解析】(2)D项候骑骑马的侦察兵“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是说诗人到了萧关遇见了候骑却没有遇到都护原来都护正在前线作战写出了战事之紧表达了对将官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孤寂之感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10.(2)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10.(3)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10.(4)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答案】(1)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解析】(1)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事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文章以“月饼”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④)写“我”独爱李白的望月诗“我”离家在外总是思念亲人思念儿时的“我”在中秋节吃月饼的情景第二部分(⑤~⑥)具体回忆三十五年前“我”偷吃月饼的事第三部分(⑦~⑧)写“我”从月饼中品出了母爱每到中秋“我”就会想起家乡的月饼想起母亲据此可概括为吃月饼偷月饼思念月饼三件事【答案】(2)示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解析】(2)解答此题找准赏析的角度是关键从表达技巧来看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饼拟人化表现出“我”的欣喜之情以及月饼对“我”的吸引力之大从而有了“我”偷吃月饼的情节【答案】(3)文中通过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情节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有教育智慧、无私、宽容的母亲【解析】(3)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从文中母亲给“我们”兄弟俩分月饼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关爱孩子并且很公正的母亲母亲发现“我”偷吃了月饼但没有责怪“我” 表现了她的宽容再从母亲说自己不爱吃月饼却用手去捡月饼屑子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无私的母亲将最好的东西都给予孩子【答案】(4)相同点两文作者都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不同点《背影》一文中作者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解析】(4)解答此题要根据两篇文章的内容分析从内容上看二者有相同之处都表现孩子对父母的深情但二者又有所不同本文着力表现对母亲的感激与思念但《背影》在思念父亲的同时还表达出对父亲的愧疚之情11.(1)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11.(2)作者为什么说“工科人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文中举钱三强的例子有何作用?11.(3)作者认为成为一流的大国工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案】(1)首先列出培养大国工匠过程中出现的“两难”现象分析根源揭示人文教育的本质其次指出大国工匠培养需要人文教育的解决办法最后得出结论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加强人文教育【解析】(1)要仔细阅读文本把段落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然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将各层层意连起来即可第①②段首先列出培养大国工匠过程中出现的“两难”现象分析根源揭示人文教育的本质第③④⑤段指出大国工匠培养需要人文教育的解决办法第⑥段得出结论培养大国工匠需要加强人文教育【答案】(2)原因人文教育以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为出发点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作用更好地论证人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解析】(2)第一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阅读第③段得出答案为人文教育以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为出发点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第二问阅读第④段内容可知列举钱三强的例子是为了更好地论证人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答案】(3)培养工匠精神需要①培养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②把科技创造同人类重大问题紧密联系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③在工程技术中融入思考和生命力【解析】(3)解答时必须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厘清论证思路把握文章观点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细读相关语段抓住各段的中心句、过渡句筛选出关键信息稍加整合即可根据第③~⑤段可以得出答案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②分)A.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B. 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C. 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D.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答案】B【解析】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11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shuài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
A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
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
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zhì。
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
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
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ài领( ) 彝.族( ) 自zhì( ) 狡黠.(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先锋部队”不相同的一项是()A.友好联盟B.共同敌人C.保持独立D.汉人的压迫(4)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顺利经过彝族区的原因。
①②【连线采访】(2)2011年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一批年轻人继承并开始弘扬起了陶瓷烧制技艺。
小明想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你帮他补充一个采访问题并写在横线处。
采访提纲时间、方式:2023年2月5日,微博在线采访对象:刘嘉豪,90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传承人采访问题:①②你在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上有什么创新?【发起倡议】(3)通过以上活动,小明意识到每个人都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小明拟写了一封倡议书,呼吁全校师生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倡议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它们展现着人工的巧妙,凝聚了人类的智慧。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曦月(xī)襄陵(xiāng)飞漱(sù)经纶世务(lún) B.荇(xìng)缥碧(piāo)峻茂(jùn)夕日欲颓(tuí)C.属引(shǔ)沉鳞(líng)千转(zhuàn)嘤嘤成韵(yīng) D.犊(dú)征蓬(péng)横柯(kē) 互相轩邈(miǎo)2.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林寒涧肃(严肃)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冲击,撞击)D.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D.青林翠竹,四时俱备4.下列加粗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B.盖竹柏影也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5.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相互到院中散步.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两岸青山连绵起伏,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蝉儿长久不断地欢唱,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D.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文: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潜在的铺垫)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中的“直”字和“圆”字用得逼真传神,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二、综合性学习(10分)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它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为你读诗”希望通过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参与读诗,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与诗歌结缘。
八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课本参考答案第八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材料研读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答: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创建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
其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让他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2.课后活动(1)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
请你查阅相关资料,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答:在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他们虽然最后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康有为发起的百日维新,让国人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答: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九课辛亥革命1、材料研读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答: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民的斗志。
2、课后活动(1)B(2)课外阅读一些关于革命党人事迹的书籍,讲述一个革命党人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
举例:方声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李大钊,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邓中夏,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
第十课中华民国的建立1.材料研读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答: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
由于特殊的国情,革命党人把“排满”看得高于切. 认为革命之目的只在于消天专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求辑龄”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
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较弱和妥协的一面。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第一课时Section A(1a~2d)01基础过关Ⅰ.根据句意及汉语提示填写单词。
1.What a ________(极好的) movie!I want to see it again.2.I told you to clean the room,you didn't clean it,________(可是).3.His sister didn't do well in the singing ________(比赛).4.The little boy is very smart but not ________(工作努力的).5.Grace is three years old and she can speak ________(清楚地).Ⅱ.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Be ________(quietly)!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tell you.7.I think Linda dances ________(well) than Kate.8.The Shanghai Jing'an team ________(win) the men's U18 soccer gold medal in the first National Youth Games on August 26,2019.9.Jack's brother is more ________(outgoing) than you.10.Students can't speak ________(loud) in the library.Ⅲ.单项选择。
( )11. I'm sure you can ________ a prize.A.win B.beat C.take D.make( )12.My cousin is ________.He likes making friends with others.A.shy B.outgoing C.quiet D.lazy( )13.________ they're brother and sister,they don't look the same.A.Though B.When C.Because D.If( )14.Our city is more beautiful than before,________?A.isn't it B.is it C.doesn't it D.does it( )15.He is ________ than his brother.A.thin B.thiner C.thinnest D.thinnerⅣ.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二、单项选择 (每小题1分,共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 )31. — Your dress is _______ same as mine. Where did you buy it?— From the clothes store behind our school.A. /B. aC. anD. the( )32. — Is Tom good ________ sports?— Yes, he is. He is talented _________ music, too.A. at; withB. for; inC. at; inD. for; with( )33. — Do you have any sisters?— Yes, I have three sisters. _______ of them are high school students.A. EveryoneB. AllC. EveryD. Each( )34. — Please talk _______, or you will disturb (打扰) other students.— OK.A. slowlyB. quietlyC. clearlyD. truly( )35. The bus was full of people, ________ I had to wait for another one.A. thoughB. ifC. becauseD. so( )36. I told you all that I knew and I had no more ________ about him.A. informationB. gradesC. healthD. programs( )37. — What did you think of the show?— It was ________. We all enjoyed it.A. boringB. scaryC. fantasticD. terrible( )38. — ________ is the girl in red?— She is my cousin, Jessica.A. WhoB. WhichC. WhereD. What( )39. — Why did your brother go to hospital?— Because he __________ his arm last weekend.A. pickedB. decidedC. madeD. broke( )40. Jeff and Sam are friends. Jeff is ______, but Sam is very lazy.A. outgoingB. seriousC. hard-workingD. natural( )41. — Is Ella popular in your class?—No, she isn’t. Because she doesn’t ______ others’ problems.A. bring outB. care aboutC. feel likeD. shoutat( )42.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s as ______ as yesterday. You can wear shorts.A. hotB. hotterC. coldD. colder三、完形填空 (每小题1分,共1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古文对比阅读(带答案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
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
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
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
晚乃步出城东,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③,移种雪堂之西。
(苏轼《记游定惠院》)【注】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
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
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
③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月色入户户:_______________②水中藻、荇交横交横:_______________③晚乃步出城东步:_______________(2)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B.①欣然起行②然以予故C.①相与步于中庭②往憩于尚氏之第D.①庭下如积水空明②如大珠累累(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4)简要说说【甲】文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5)【乙】文中,定惠院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变化有没有影响苏轼的游兴?为什么?【答案】(1)①门,②交错纵横,③散步B(3)①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②每年海棠花开的时候,一定带着客人置办酒席,我已在海棠花下醉了五次了。
八上第三单元参考答案<<背影>>答案:第一课时课内精读比赛1.略2b 3a 4c 5a第二课时课外百分竞赛10.B11.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
12.BC13.她的爱不附带任何条件,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14.母爱(本文作者是冰心)《甜甜的泥土》参考答案:活动二:送奶糖分奶糖买奶糖添奶糖活动三:1.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2.略3.想到了“过去妈妈”对自己的疼爱;想到了同学的帮助;想到了老师的关心;想到了传达室老爷爷的关心;想到了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关心与帮助;活动四:奶糖凝聚了母亲的爱,还有老师、同学、传达室老头等对王小亮的关心和帮助,甜到了心里。
奶糖融化为甜甜的泥土,表明这种爱也融进了泥土,把主题放在“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上,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这样的立意高人一筹,给人新鲜独特之感。
活动五:1.略2.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母亲的牵挂如岁月般绵长3.儿女多想用手轻轻地理顺岁月带给您的一根根白发,慢慢地抚平生活给您刻下的一道道皱纹。
八上三单元第六课时《人琴俱亡》读悟案参考答案活动展示:五1因为子猷知道子敬平素喜欢弹琴,想以独特的方式来悼念亡弟,琴声为心声,知音为知己。
琴弦此时仿佛也有了灵性,明白自己的主人已死,弦音也不协调了。
子猷真是悲从中来,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的悲伤,大叹“人琴俱亡”,失声痛哭。
痛不欲生。
2①“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自己已经病得很重,却还关心着弟弟,足见兄弟情深。
)②“恸绝良久”、“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觉得“琴”都亡了,可见兄弟俩是真正的知音、知己,情深意切。
)3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由于他知道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4原因一: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
原因二: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
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手足情深,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
5关于子猷的死,文章开头已有所交代“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一方面是因为生病;另一方面是因为悲痛过度课后百分竞赛答案:略《我的母亲》读悟案答案一、课前一赛二、奏响读的主旋律。
活动二:答:母亲没有地位,连名字也没有。
2、生了六个孩子,一辈子操劳孩子。
3、所有的鞋袜都是母亲做的,还收女红来做。
五、课外文章阅读百分竞赛1.①骑牛②游泳③给康家送红薯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第一句体现母亲无奈的心情,第二句表现对邻居的同情、关切。
八上三单元《父母的心》参考答案一·课前一赛1.C2.A3.A4.《川端康成作品集》日本川端康成《雪国》《伊豆的舞女》四、集中展示活动一概括内容:小说描写了一艘轮船上一对贫困夫妇把孩子送给一位有钱的财主夫人,又几经波折调换孩子,最后要回孩子的感人故事。
活动二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事件和每次换孩子的理由:时间事件理由当天傍晚送长子第二天早晨用二儿子换长子接班人第二天傍晚用女儿换次子像婆婆第三天上午要回小女儿太小活动三:换孩子,要孩子的理由充分吗?把孩子换回来,要回来能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爱,把孩子送给别人能否体现父母的爱?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不是更能体现父母的爱子之心吗?文章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送---换---要(主要情节)。
理由不充分。
无论是送孩子还是要孩子,都体现了父母的爱。
不能,每个父母都希望他们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
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太真实。
这样的好处是:①符合现实生活;②能把贫穷夫妇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③能让读者心理上产生共鸣。
④使故事显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十分吸引人。
活动四:1)文章还有哪些细节体现父母舍不得孩子?(语言,神态)(犹豫、眼含热泪、无精打采、失魂落魄、痛哭失声)2)"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有人认为这对父母选择不明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理由合理即可)活动五:故事结尾似乎并未结束,这一家人的生活始终成问题,请同学们续写一个结尾,想象以下他们一家六口将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提示:1一家六口经过艰苦奋斗,终于翻了身,与财主夫人再次相遇于轮船上。
2他们到财主夫人的公司里打工,由于出色的表现,贫穷父母的大儿子终于成了总经理家业的继承人。
3由于找不到工作,走投无路,最终一家六口真的饿死在一起。
此外,还有其他种种续写,只要想象合理,不受限制。
)五·课外阅读百分竞赛1. 勤劳;任劳任怨;严厉。
2. 说教;责罚。
3. 有教育方法,不伤我的自尊心。
4. 有封建落后的一面,也有开明大度的一面。
5. 略。
六·课课有积累例如:1.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中国谚语)2.乌鸦认为自己的孩子最优秀。
(英国谚语)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4.父母的美德是子女最大的财富。
(法国谚语)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谚语)6.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柯罗里)……八上三单元第十课时诵读欣赏《古诗二首》第一轮集中展示答案:课件第二轮集中展示答案:课件八上三单元第十三课时口语交际“一姿一容总关情”参考答案一、课前一赛答案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提示:1、注重表达你的自信和亲和力。
尤其要善于运用你的眼睛与听众交流。
2、你的第一感觉是那个人生病了,你会立即请求司机送他去医院。
3、听的时候,身体前倾,坐在椅子边缘;全身放松、双手打开;手托着脸等。
4、要让人感受到你的爱心并以此感染别人,具有强烈的亲和力,表情自然,表现出你对这项工作的热爱,流露出快乐、幸福的神情,眼神充满信任,充满期待。
语言表达要非常有礼貌易让别人接受。
5、如果你希望孩子爽快地认错,提问时,别忘了要求他的眼神正视你,缓缓拉近距离并摸摸他,握住他的手,解除他的防备和紧张。
这种亲密互动能加深孩子因说谎带来的不安,为了缓解压力他会愿意吐露真相。
当孩子承认错误之后,别忘了坦白从宽,夸奖他的诚实。
如果父母揭穿谎言后立刻动怒,孩子便会认为说实话不是好事,从此不再愿意认错了。
二、每节一听材料讲述《战国策·燕策》中的一个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有一个在集市上卖马的人,卖的是体格高大善于奔驰的骏马,但卖了三天仍然无人问津。
卖马人请求伯乐到马市上转一转,并按他的要求去做,就把卖马的钱都给伯乐。
第二天,伯乐来到马市,边走边打量这些高头大马,临走时又返回头来看了一眼。
伯乐一走,卖马人的马很快就被抢劫一空。
教师提问:伯乐一句话都没说,为什么卖马人的马就被抢劫一空?学生回答:伯乐来到马市,边走边打量这些高头大马,临走时又返回头来看了一眼。
人们从他的动作和神情中看出了卖马人的马是好马。
四、集中展示1、展示活动一:在书上画出“身体语言”的概念。
并且找出表述身体语言的重要性的句子。
(答案略)2、展示活动二体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在人与人的口语交际中,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手段,如:表情、身姿、手势、目光等,人们称之为态势语。
3、展示活动三:学生上台进行一分钟的自我绍。
(答案略)4、展示活动四:如何正确运用身体语言?答:A.恰当自然,恰当好处。
B.有分寸,不夸张,适度适宜,符合特定的对象和场合。
C.富有变化,要随着内容情绪的变化适当地变换动作和姿态。
5、展示活动五:如何使自己的身体语言更有魅力?答:A.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中学生礼仪规范。
B.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自己的动作协调优美。
C.多读书,使自己更有气质,更有魅力。
五、课后百分赛1、上课时,坐在你后面的同学在小声讲话,严重影响了你听老师讲课,你要制止,你会怎么做?参考:注意在你提醒他的同时不影响其他同学,最好以手势向他表示。
比如:你把手放在嘴上,再指指其他同学。
2、A题是鼓励同学不怕挫折,知难而上,其实是进行劝说。
被说服的同学遇到的困难是社会调查时遭人嘲讽,不被理解。
要劝说同学,就要了解该同学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所遇到的尴尬情况,同时要针对该同学的个性,设计劝说词。
运用的劝说方法不同,配以的身体语言也就要有所区别。
如果从正面进行劝导,目光要坦诚,要给人以坚毅不屈的感觉,宜用情意性手势,动作幅度不要大,要充满微笑。
如果要用激将法,则不妨运用表示蔑视的表情、眼神,手势的幅度可大些,要巧妙地激发其内心的自尊、好胜,使之升华为一种热情,勇于知难而上。
B题是要求马路上的行人为“希望工程”募捐,这时身体语言一定要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和力。
表情自然轻松,要表现出快乐、幸福,不宜用急剧有力的手势,眼神要充满信任,充满期待。
切忌身体语言运用得粗俗不堪,喧宾夺主,引起行人的反感,从而影响希望他募捐的期盼。
3、注意招呼人和狗的不同。
4、你可能会紧紧拥抱着她然后向台下挥舞手臂,并且大声说一些歌迷常说的话:“我永远支持你”,“我爱你和你的歌”等等,还恋恋不舍不想走下台。
八下三单元知识擂台赛参考答案第一轮1.籍——藉责——质气——泣经——禁2.略3.B 4、C 提示:A、B、D三项都没有扣住中心。
5.D 提示:“三五成群”表示比较分散与“整齐的队伍有矛盾”第二轮6.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回答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情境。
7.略.8.(1)C,不是作者要去做官,而是杜少府。
(2)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9.(1)、yóu dǔtòng yú(2)、都、(病)重;一向,向来;为什么、总竟;是(3)、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丧事;一直走进去会在灵床上;于是痛哭了很久。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