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5月针对性练习(二模)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94.91 KB
- 文档页数:20
山东省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五月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空间P点离地面足够高,从P点以很小的速度向右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能打在竖直的墙壁上,若不断增大小球从P点向右水平抛出的初速度,则小球打在竖直墙壁上的速度大小A.一定不断增大B.一定不断减小C.可能先增大后减小D.可能先减小后增大2.如图所示,真空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只在两个同心圆所夹的环状区域存在(含边界),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3R,圆心为O.一重力不计的带正电粒子从大圆边缘的P点沿PO方向以速度v1射入磁场,其运动轨迹如图,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120°.若将该带电粒子从P点射入的速度大小变为v2时,不论其入射方向如何,都不可能进入小圆内部区域,则v1:v2至少为A.23B.3C.43D.233.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大圆环的半径为R。
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大圆环上,且与大圆环接触面光滑。
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作用下,小环恰静止于大圆环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A3mgB.弹簧伸长的长度为mg kC.弹簧缩短的长度为3mg kD.弹簧缩短的长度为mg k4.如图所示,一闭合的金属圆环从静止开始下落,穿过一竖直悬挂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向上,在运动过程中,圆环的中心轴线始终与磁铁的中轴线保持重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金属圆环来说,在AB段磁通量向下B.条形磁体的磁感线起于N极,终于S极,磁感线是不闭合的C.自上向下看,在AB段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D.自上向下看,在AB段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很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在阳光照射下,可以观察到教室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作无规则运动,属于布朗运动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其压强一定增大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B.根据F=m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拉力F的方向一致C.绕地球飞行的宇航舱内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是因为没有受到重力作用D.人在地面上起跳加速上升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两相距2R、电量相等的点电荷Q1、Q2放在水平轴线上,Q1带负电,Q2带正电,O为两者中点。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5月针对性练习(二模)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软绳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将软绳一端提升至离地面高度为h处,软绳完全离开地面,则至少需要对软绳做的功为A. B. C. D.【答案】D【解析】软绳缓慢上升时,即认为速度为零时,做功最少,只要克服重力做功即可,如图软绳的重心上升,故克服重力做功为,所以对软绳做功至少为,D正确.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玻尔理论,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n=2的激发态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B. 天然放射性元素(钍)共经历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变成(铅)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外部D. 核衰变时放出的射线都是由带电粒子所组成的【答案】C【解析】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n=2的激发态跃迁时存在4→3,3→2,4→2三种可能,故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A错误;Th衰变成时,质量数减小24,而质子数减小8,对于衰变质量数不变,质子数在增加1,因此经过6次衰变,而衰变质量数减小4,质子数减小2,所以要经过4次衰变,B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外部,C正确;γ射线是电磁波,不带电,D错误.3.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不同合外力F的作用下都通过了相同的位移x。
下列情况中物体在位置时速度最大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图像的面积表示物体增加的动能,面积越大,增加的动能越大,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动能越大,速度越大,故C情况下的速度最大,C正确.【点睛】物理学中,在用图像来描述一种物理量随另外一个物理变化规律时,一定要注意图像的斜率、纵截距和横截距所表示的物理意义.4. 如图所示,轨道OA与倾角不同的轨道OB、OC在底端连接·不计摩擦和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机械能损失,小球自轨道OA上某一位置由静止自由释放,分别运动到轨道OB、OC上时,均能够到达与出发点等高的位置.用1、2表示小球分别沿轨道OB,OC再返回到OA轨道上最高点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规律,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5.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从绝缘平台边缘以某一速度水平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如果施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此带电小球以相同速度从平台飞出后,仍落在水平地面上,则与上一次落地相比A. 小球仍落在P点B. 小球有可能落在P点C.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不变D.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变小【答案】C【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洛伦兹力和速度方向恒垂直,不做功,虽然不做功,但不能忽略它在竖直方向上有分力作用,从而影响到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6.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a球向b球运动并与b球发生正碰后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其碰前和碰后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若b球的质量为,两球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为,则A. B. C. D.【答案】AC【解析】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图在碰撞前a球的速度为,碰撞后两者的共同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解得,A正确B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C正确D错误.7. 如图所示,探月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化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圆轨道III,开始进行探月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III上经过P点时的运行速度比在轨道II上经过轨道I上P点时的运行速度小B. 卫星在轨道III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C. 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I上的机械能小D. 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II上的机械能大【答案】AD【解析】根据卫星发射特点可知,从轨道III变轨到轨道II需要在P点加速,即卫星在轨道III上通过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II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A正确;根据可得,无论在哪个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轨道半径相同,故加速度相同,B错误;从轨道II变轨到轨道I,需要点火加速,而从轨道III变轨到轨道II需要在P点加速,故外力做正功,所以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II上的机械能,轨道II上的机械能大于轨道III上的机械能,即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II上的机械能大,C错误D正确.8.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远距离输电的相关规律,由于输电线太长,他将每100米导线卷成一卷,共有8卷代替输电线路(忽略输电线的自感作用)。
山东济南市2018届高三理综二模试题(有答案)济南市2018届高三针对性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題: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不含有分解硅尘的酶B.脲酶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C.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膜,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B.人体中红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白细胞凋亡的速率快C.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D.细胞凋亡在维持多细胞生物个体的发育正常进行和内部环境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促使其产生淀粉酶,降低相关生产成本B.各种植物激素在幼嫩组织中均能进行极性运输C.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4.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思路,说法错误的是A.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健康小鼠,其中两组制备成患糖尿病的小鼠B.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C.患糖尿病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又可以作为对照组D.对照组除毎天饲喂等量的食物,也要注射等量的桑叶提取液5.2018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就是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毎种野生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库,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C.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D.把受灾地区的珍稀动物迁人其他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山东省济南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五月调研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在恒力F的作用下,紧靠在一个水平的上表面上保持静止,物块与上表面间静摩擦因数为μ,取1tan μα=。
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θ角的最小值为()A.2arctan11Fαμ+-B.2arctan11Fαμ++C.2arcsin11Fαμ+-D.2arcsin11Fαμ++2.关于星系,下述正确的是A.星系是由宇宙中的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B.银河系是一种不规则星系C.银河系中恒星只有少量的几颗D.太阳处于河外星系中3.如图所示,两同心圆环A、B置于同一光滑水平桌面上,其中A为均匀带电绝缘环,B为导体环,若A 环以图示的顺时针方向,绕圆心由静止转动起来,则()A.B环将顺时针转动起来B.B环对桌面的压力将增大C.B环将有沿半径方向扩张的趋势D.B环中将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4.如图,两根平行通电长直导线固定,左边导线中通有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I1的恒定电流,两导线连线(水平)的中点处,一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方向平行于纸面向下。
忽略地磁场的影响。
关于右边导线中的电流I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I2<I1,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I2>I1,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I2<I1,方向垂直纸面向里D.I2>I1,方向垂直纸面向里5.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A.B.C.D.6.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共有四个系列,分别是U238系列(从23892U开始到稳定的20882Pa为止)、Th232系列、U235系列及Np237系列(从23793Np开始到稳定的20983Bi为止),其中,前三个系列都已在自然界找到,而第四个系列在自然界一直没有被发现,只是在人工制造出Np237后才发现的,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23892U的中子数比20983Bi中子数少20个B.从23793Np到20983Bi,共发生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C.Np237系列中所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23892U与23592U是不同的元素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 V图象如图所示,从状态a经过程Ⅰ缓慢变化到状态b,再由状态b经过程Ⅱ缓慢变化到状态a,表示两个过程的图线恰好围成以ab为直径的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第谷、开普勒等人对行星运动的研究漫长而曲折,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
下列有关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普勒通过研究观测记录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
B.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
C.库仑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
15.如图所示,一名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在空中钢索上表演。
已知独轮车和演员的总质量为60 kg,两侧钢索的夹角为150°,钢索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 000 N,g取10 m/s2。
当独轮车和演员在图示位置静止不动
16.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连接,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a)所示。
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所示。
从木块A开始运动到木块B将要离开地面的过程中,下述判断正确的是(设弹簧始终于弹性限度内)。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5月针对性练习(二模)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软绳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将软绳一端提升至离地面高度为h处,软绳完全离开地面,则至少需要对软绳做的功为A. B. C. D.【答案】 D【解析】软绳缓慢上升时,即认为速度为零时,做功最少,只要克服重力做功即可,如图软绳的重心上升,故克服重力做功为,所以对软绳做功至少为,D正确.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玻尔理论,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n=2的激发态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B. 天然放射性元素(钍)共经历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变成(铅)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外部D. 核衰变时放出的射线都是由带电粒子所组成的【答案】 C【解析】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n=2的激发态跃迁时存在4→3,3→2,4→2三种可能,故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A错误;Th衰变成时,质量数减小24,而质子数减小8,对于衰变质量数不变,质子数在增加1,因此经过6次衰变,而衰变质量数减小4,质子数减小2,所以要经过4次衰变,B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外部,C正确;γ射线是电磁波,不带电,D错误.3.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不同合外力F的作用下都通过了相同的位移x。
下列情况中物体在位置时速度最大的是A. B.C. D.【答案】 C【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图像的面积表示物体增加的动能,面积越大,增加的动能越大,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动能越大,速度越大,故C情况下的速度最大,C正确.【点睛】物理学中,在用图像来描述一种物理量随另外一个物理变化规律时,一定要注意图像的斜率、纵截距和横截距所表示的物理意义.4. 如图所示,轨道OA与倾角不同的轨道OB、OC在底端连接·不计摩擦和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机械能损失,小球自轨道OA上某一位置由静止自由释放,分别运动到轨道OB、OC上时,均能够到达与出发点等高的位置.用1、2表示小球分别沿轨道OB,OC再返回到OA轨道上最高点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规律,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 B.C. D.【答案】 A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5.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从绝缘平台边缘以某一速度水平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如果施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此带电小球以相同速度从平台飞出后,仍落在水平地面上,则与上一次落地相比A. 小球仍落在P点B. 小球有可能落在P点C.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不变D.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变小【答案】 C【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洛伦兹力和速度方向恒垂直,不做功,虽然不做功,但不能忽略它在竖直方向上有分力作用,从而影响到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6.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a球向b球运动并与b球发生正碰后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其碰前和碰后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若b球的质量为,两球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为,则A. B. C. D.【答案】AC【解析】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图在碰撞前a球的速度为,碰撞后两者的共同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解得,A正确B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C正确D错误.7. 如图所示,探月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化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圆轨道III,开始进行探月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III上经过P点时的运行速度比在轨道II上经过轨道I上P点时的运行速度小B. 卫星在轨道III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C. 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I上的机械能小D. 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II上的机械能大【答案】AD【解析】根据卫星发射特点可知,从轨道III变轨到轨道II需要在P点加速,即卫星在轨道III上通过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II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A正确;根据可得,无论在哪个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轨道半径相同,故加速度相同,B错误;从轨道II变轨到轨道I,需要点火加速,而从轨道III变轨。
山东省济南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五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天津市有多条河流,每条河流需要架设多座桥梁。
假如架设桥梁的每一个桥墩有两根支柱,每根支柱都是用相同横截面积的钢筋混凝土铸造。
按照下列角度设计支柱,能使支柱的承重能力更强的是 A . B . C . D . 2.在人类太空征服史中,让人类遗憾的是“太空加油站”的缺乏。
当通信卫星轨道校正能源耗尽的时候,它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有很多成了太空垃圾。
如今“轨道康复者”是救助此类卫星的新型太空航天器,图甲是“轨道康复者”航天器在给太空中“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的模型,让“轨道康复者”N 对已偏离原来正常工作轨道的卫星M 进行校正,则( )A .“轨道康复者”N 从图乙所示轨道上加速,与卫星M 对接补充能源后开动M 上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能校正卫星M 到较低的轨道运行B .让M 降低到N 所在轨道上,补充能源后再开启卫星M 上的小发动机校正C .在图乙中M 的动能一定小于N 的动能D .在图乙中,M 、N 和地球球心三者不可能处在同一直线上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 .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C .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4.原子核92238U 有天然放射性,能发生一系列衰变,可能的衰变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过程①的衰变方程为210210483812Bi Tl He →+B .过程①的衰变方程为210206483812Bi Tl H →+C .过程②的衰变方程为210206484822Po Pb He →+D .过程②的衰变方程为210210083841Bi Po e -→+5.M 、N 、P 三点共线且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三点,P 为MN 的中点,M 、N 两点处电势分别为M ϕ=20V 、N ϕ=12V 。
济南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五月调研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发电的示意图,矩形线圈ABCD 面积为S 、匝数为N 、整个线圈的电阻为r 。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线圈绕OO '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外电阻为R ,线圈的AB 边连在金属滑环K 上,CD 边连在金属滑环L 上,线圈在转动时可以通过滑环和电刷保持与外电路相连。
关于发电过程中的四个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圈转到图甲位置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NBSB .线圈转到图乙位置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NBS ωC .线圈转到图丙位置时,外电路中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NBS R r ω+D .线圈转到图丁位置时,AB 边感应电流方向为A B →2.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中,质量为1m 的21H 与质量为2m 的31H 发生核聚变反应,放出质量为3m 的10n ,并生成质量为4m 的新核。
若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核的中子数为2,且该新核是32He 的同位素B .该过程属于α衰变C .该反应释放的核能为()23412m m m m c +--D .核反应前后系统动量不守恒3.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 N 、上的a b 、两点,a 点比b 点低,晾衣绳粗糙,悬挂衣服的衣架钩在晾衣绳中点和在杆M N 、中间位置时都不滑动。
衣架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衣架钩在晾衣绳中点时,左右两边绳子拉力大小相等B .衣架钩在晾衣绳中点时,右边绳子拉力小于左边绳子拉力C.衣架钩在杆M N、中间位置时,左右两边绳子拉力大小相等D.衣架钩在杆M N、中间位置时,右边绳子拉力大于左边绳子拉力4.甲、乙两个同学打乒乓球,某次动作中,甲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45°角,乙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设乒乓球击打拍面时速度方向与拍面垂直,且乒乓球每次击打球拍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击打甲的球拍的速度υ1与乒乓球击打乙的球拍的速度υ2之比为()A.6B.2C.22D.35.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有①、②、③三根长直导线等间距的水平平行放置,通入的电流强度分别为1A,2A、1A,已知②的电流方向为c→d且受到安培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的电流方向为a→bB.③的电流方向为f→eC.①受到安培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③受到安培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6.二氧化锡传感器的电阻随着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减小,将其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可以测量汽车尾气一氧化碳的浓度是否超标。
14•质量为m 长度为I 的均匀软绳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将软绳一端提升至离地面高度为h 处,软绳完全离开地面,则至少需要对软绳做的功为1h 「, IA. mg_ B . mg_C . mgj h -1)D . mg h -)22 2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玻尔理论,一群处于 n = 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 n = 2的激发态跃迁时能辐射出 6种频率的光B. 天然放射性元素232,Th (钍)共经历4次a 衰变和6次3衰变变成28;Pb (铅)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外部D. 核衰变时放出的射线都是由带电粒子所组成的 16.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不同合外力 F 的作用下都通过了相同的位移X o ,下列情况中物体在X 0位置时速度最大的是地面上的P 点.如果施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此带电小球以相同速度从平台飞出后,仍落在水平地面上,则与上一次落地相比 A. 小球仍将落在P 点 B. 小球有可能落在 P 点 C.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不变 D.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变小17.如图所示,轨道0A 与倾角不同的轨道 OB 0C 在底端连接, 时的机械能损失.小球自轨道OA h 某一位置由静止自由释放, 分别运动到轨道 OB OC 上时,均能够到达与出发点等高的位 置.用1、2表示小球分别沿轨道 OB OC 再返回到OA 轨道上 最高点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规律,下列图象正确的是不计摩擦和小球经过最低点BD球向b 球运19.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a①将R 的滑片滑至最左端,将电阻箱 R 阻值调为0,将开关拨向 动并与b 球发生正碰后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 其碰前和碰后的s -t 图象如图乙所示。
已知m a =5kg ,若b 球的质量为m ,两球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为△ E ,则A. P 2: P 1= n i : n 2B. P 2:P 1= 2 n : 2 n 2C. L 2: U =n i : n 2 D. L 2:U = 2 n2n 2第n 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5月针对性练习(二模)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软绳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将软绳一端提升至离地面高度为h处,软绳完全离开地面,则至少需要对软绳做的功为A. B. C. D.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玻尔理论,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n=2的激发态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B. 天然放射性元素(钍)共经历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变成(铅)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外部D. 核衰变时放出的射线都是由带电粒子所组成的3.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不同合外力F的作用下都通过了相同的位移x。
下列情况中物体在位置时速度最大的是A. B.C. D.4. 如图所示,轨道OA与倾角不同的轨道OB、OC在底端连接·不计摩擦和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机械能损失,小球自轨道OA上某一位置由静止自由释放,分别运动到轨道OB、OC上时,均能够到达与出发点等高的位置.用1、2表示小球分别沿轨道OB,OC再返回到OA轨道上最高点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规律,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 B.C. D.5.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从绝缘平台边缘以某一速度水平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如果施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此带电小球以相同速度从平台飞出后,仍落在水平地面上,则与上一次落地相比A. 小球仍落在P点B. 小球有可能落在P点C.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不变D.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变小6.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a球向b球运动并与b球发生正碰后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其碰前和碰后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若b球的质量为,两球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为,则A. B. C. D.7. 如图所示,探月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化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圆轨道III,开始进行探月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III上经过P点时的运行速度比在轨道II上经过轨道I上P点时的运行速度小B. 卫星在轨道III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C. 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I上的机械能小D. 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II上的机械能大8.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远距离输电的相关规律,由于输电线太长,他将每100米导线卷成一卷,共有8卷代替输电线路(忽略输电线的自感作用)。
第一次试验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输电线与学生电源和用电器直接相连,测得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损失的电压为;第二次试验采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理想变压器与学生电源相连,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理想变压器与用电器相连,测得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损失的电压为,两次实验中学生电源的输出电压与电功率均相同,下列正确的是A. B.C. D.三、非选择题:9. 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质量为200g的重物拖着纸带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他们选取了一条纸带进行测量,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初始点,A、B、C 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O点至A、B、C点的距离图中已标注,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那么(1)为计算打B点时重物的动能,需要先计算出打B点时的瞬时速度,甲同学用,乙同学用,其中所选择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
(2)若甲同学不小心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们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
(3)乙同学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探究下落过程中重物和纸带所受阻力,他计算的正确结果应该是f=________N.10. 某实验小组要用电阻箱和电压表测量某型号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需要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实验室恰好有一块零刻度在中央的双向电压表,该同学便充分利用这块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既能实现对该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又能利用该表完成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他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池组(电动势约为4V,内阻约50Ω),双向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约为2kΩ);电阻箱R1(0~9999Ω),滑动变阻器R2(0~200Ω),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及若干导线。
(1)按照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在图2中画出正确的实物连接图__________;(2)利用半偏法测出了电压表的内阻.请完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实验步骤:①将R2的滑动触片滑至最左端,将电阻箱阻值调为0,将开关拨向________(填“1”或“2”)位置;②调节R2的滑动触片,使电压表示数达到满偏;③保持R2不变,调节R1,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半偏;④读出电阻箱的阻值,记为R1,则电压表的内阻R V= R1.若测得电压表内阻为2kΩ,可分析此测量值应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等于”、“小于”)(3)接下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步骤如下:①将R2的滑动触片移到最______端,不再移动,将开关S拨至_____(填“1”或者“2”)位置;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一合适值,记录电压表的示数和电阻箱的阻值;③重复第二步,记录多组电压表的示数和对应的电阻箱的阻值。
(4)若将电阻箱与电压表并联后的阻值记录为R,做出图象.如图3所示.其中横轴截距为b,斜率为k,则电动势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内阻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用字母k和b表示)11. 如图所示,半径为l的金属圆环水平放置,圆心处及圆环边缘通过导线分别与两条平行的倾斜金属轨道相连,圆环区域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圆环上放置一金属棒a,一端在圆心处,另一端恰好在圆环上,可绕圆心转动,倾斜轨道部分处于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金属棒b放置在倾斜平行导轨上,其长度与导轨间距均为2l,当棒a绕圆心以角速度顺时针(俯视)匀速旋转时,棒b保持静止,已知棒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棒b的质量为m,棒a、b的电阻分别为R、2R,其余电阻不计,斜面倾角为θ=37°si 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求:(1)金属棒b两端的电压;(2)为保持b棒始终静止,棒a旋转的角速度大小的范围;1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的左侧静止放置一长木板AB,右侧固定以足够长光滑斜面CD,木板的上表面与斜面底端C处于同一水平面,木板质量M=2kg,木板长l=7m,一物块以速度冲上木板的A端,木板向右运动,B端碰到C点时被粘连,且B、C之间平滑连接,物块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取,求:(1)若初始时木板B端距C点的距离足够长,求物块第一次与木板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和相对木板滑动的距离;(2)设初始时木板B端距C点的距离为L,试讨论物块最终位置距C点的距离与L的关系,并求此最大距离。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没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A.晶体的熔点和液体的沸点都与压强有关B.气体很容器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等容过程,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待气体重新达到饱和时,饱和汽的压强增大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14. 汽车行驶时轮胎的胎压太高容易造成爆胎事故,太低又会造成油耗上升,某型号轮胎能在-40℃~90℃正常工作,为使轮胎在此温度范围内工作时的最高胎压不超过3.5倍,最低胎压不低于1.6倍.那么在t=20℃时给该轮胎充气,充气后的胎压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合适?(已知标准大气压为,轮胎的容积不变)15. 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传播方向未知,t时刻与t+0.4s时刻波形相同,两时刻在x轴上-3m~3m的区域内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该波的速度为10m/sB.质点振动的最小频率为2.5HzC.在t+0.2s时刻,x=3m处的质点正在经过x轴D.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处在O点的质点会随波沿x轴正方向运动E.t时刻,x=1m处的质点的振动速度大于x=2m处的质点的振动速度16. 如图所示,将一个折射率为的透明长方体放在空气中,矩形ABCD是它的一个截面,一单色细光束入射到P点,入射角为θ,,求:①若要使光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角θ的最小值为多少?②若要使光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如何?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5月针对性练习(二模)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软绳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将软绳一端提升至离地面高度为h处,软绳完全离开地面,则至少需要对软绳做的功为A. B. C. D.【答案】D【解析】软绳缓慢上升时,即认为速度为零时,做功最少,只要克服重力做功即可,如图软绳的重心上升,故克服重力做功为,所以对软绳做功至少为,D正确.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玻尔理论,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n=2的激发态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B. 天然放射性元素(钍)共经历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变成(铅)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外部D. 核衰变时放出的射线都是由带电粒子所组成的【答案】C【解析】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n=2的激发态跃迁时存在4→3,3→2,4→2三种可能,故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A错误;Th衰变成时,质量数减小24,而质子数减小8,对于衰变质量数不变,质子数在增加1,因此经过6次衰变,而衰变质量数减小4,质子数减小2,所以要经过4次衰变,B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外部,C正确;γ射线是电磁波,不带电,D错误.3.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不同合外力F的作用下都通过了相同的位移x。
下列情况中物体在位置时速度最大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图像的面积表示物体增加的动能,面积越大,增加的动能越大,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动能越大,速度越大,故C情况下的速度最大,C正确.【点睛】物理学中,在用图像来描述一种物理量随另外一个物理变化规律时,一定要注意图像的斜率、纵截距和横截距所表示的物理意义.4. 如图所示,轨道OA与倾角不同的轨道OB、OC在底端连接·不计摩擦和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机械能损失,小球自轨道OA上某一位置由静止自由释放,分别运动到轨道OB、OC上时,均能够到达与出发点等高的位置.用1、2表示小球分别沿轨道OB,OC再返回到OA轨道上最高点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规律,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学|5.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从绝缘平台边缘以某一速度水平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如果施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此带电小球以相同速度从平台飞出后,仍落在水平地面上,则与上一次落地相比A. 小球仍落在P点B. 小球有可能落在P点C.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不变D.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变小【答案】C【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洛伦兹力和速度方向恒垂直,不做功,虽然不做功,但不能忽略它在竖直方向上有分力作用,从而影响到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6.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a球向b球运动并与b球发生正碰后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其碰前和碰后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若b球的质量为,两球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为,则A. B. C. D.【答案】AC【解析】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图在碰撞前a球的速度为,碰撞后两者的共同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解得,A正确B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C正确D错误.7. 如图所示,探月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化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圆轨道III,开始进行探月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III上经过P点时的运行速度比在轨道II上经过轨道I上P点时的运行速度小B. 卫星在轨道III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C. 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I上的机械能小D. 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II上的机械能大【答案】AD【解析】根据卫星发射特点可知,从轨道III变轨到轨道II需要在P点加速,即卫星在轨道III上通过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II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A正确;根据可得,无论在哪个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轨道半径相同,故加速度相同,B错误;从轨道II变轨到轨道I,需要点火加速,而从轨道III变轨到轨道II需要在P点加速,故外力做正功,所以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II上的机械能,轨道II上的机械能大于轨道III上的机械能,即卫星在轨道I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III上的机械能大,C错误D正确.8.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远距离输电的相关规律,由于输电线太长,他将每100米导线卷成一卷,共有8卷代替输电线路(忽略输电线的自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