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对临夏州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7-0022-03不同播期对夏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牛永胜(临泉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徽临泉236400)摘要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时期对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研究玉米获得高产的适宜播种时期提供依据。
以3个玉米杂交组合在4500株/0.067hm 2密度条件下分为5个播期,研究播期对夏玉米籽粒品质及产量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条件对夏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播期;品质;产量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7.007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s on Quality and Yield of Summer MaizeNiu Yongsheng(Linquan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Brigade,Linquan 236400,Anhui,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periods on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maize were studied,which provided the ba ‐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suitable sowing periods for high yield of maize.Three maize hybrids were divided into 5sowing periods at 4500plants /0.067hm 2density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s on grain quality and yield of summer maiz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sowing condition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summer maize.Key words :date of sowing,quality,yield玉米是粮饲兼用作物,三大粮食作物之一[1,2]。
播期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产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而播期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也对玉米产量形成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播期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并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这一影响。
一、生长季节和气候条件播期对玉米的产量影响首先体现在生长季节和气候条件上。
不同的播期对应着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在北半球,春播玉米的生长季节通常在5月到9月,而秋播玉米的生长季节通常在6月到10月。
春季播种的玉米,受到了春季早期低温、湿度较大、日照较少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生长不良、病虫害较多等问题;而秋季播种的玉米,则在生长季节后期受到了秋季低温、日照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影响到玉米的成熟和产量。
正确选择适合的播期对玉米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病虫害防控另一个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在于病虫害的防控。
不同的播期,由于受到不同的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不同的病虫害发生规律。
在北方地区,春季播期可能面临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玉米螟、玉米象、玉米植食蚜虫等;而秋季播期可能面临的主要病虫害包括小菜蛾、蚜虫、蓟马等。
针对不同的播期,需要采取不同的病虫害防控措施,以确保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三、水分利用效率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还体现在水分利用效率上。
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不同播期的玉米受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等因素也有所不同,导致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春季播期的玉米可能会受到较多的春雨滋润,但也面临着春季早期湿度大、日照少等问题,导致了水分利用效率的不足;而秋季播期的玉米在生长季节后期可能会受到较少的降水和日照时间的限制,也会影响水分的利用效率。
选择适合的播期,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可以提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四、土壤肥力和养分供应总结而言,播期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长季节和气候条件、病虫害防控、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肥力养分供应等方面。
2021年4月Apr.2021第41卷第4期Vol.41,No.4热带农业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播期对玉米生长及物质生产的影响王志伟(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濮阳县分校河南濮阳457100)摘要为研究播期对玉米生长及物质生产的影响,以京农科728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6月1日、6月8日、6月15日和6月23日4个播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玉米生育期缩短,主要表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
随播期的推迟,京农科728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在6月8日达到最大值;郑单958在6月1日播种产量最高。
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和生育期间积温、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和降雨量、总辐射量有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因此,在河南地区,早熟玉米播期可在6月8日左右,中晚熟玉米在6月1日左右,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物质生产能力强,产量较高,能够充分发挥增产优势。
关键词玉米;播期;物质生产中图分类号S352.1文献标识码A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1.04.005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Corn Growth and Material ProductionWANG Zhiwei(Henan Agricultural Radio and Television School Puyang Branch,Puyang,Henan 457100,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corn growth and dry matter production,corn varieties Jingnongke 728and Zhengdan 958were sown on different dates,June 1,8,15and 23,respectively,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ir growth,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yiel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ages were shortened with the sowing date,mainly from the seedling to tasseling stages.The leaf area,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of Jingnongke 728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sowing date,and they were maximum on the sowing date of June 8.Zhengdan 958gave the highest yield when sown on June 1.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umulative temperature during growth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fter anthesis,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and total solar radiation although not significantly.Therefore,early corn varieties can be sown on around June 8and the mid-late corn varieties on around June 1in Henan,on which these corn varieties are high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yield.Keywords corn ;sowing date ;dry matter production玉米在中国种植面积大、范围广,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求有重要的作用[1]。
播期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在许多国家的农业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玉米的生产过程中,播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对玉米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对播期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播期。
播期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确定作物移栽或直接播种时间的范围。
不同的播期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玉米的最终产量。
一般来说,播期对玉米产量影响的主要方面包括:气候条件、病虫害防控、农田管理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进行探讨。
首先是气候条件。
播期决定了玉米生长的气候环境,不同的播期会面临不同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降水等。
这些气候条件直接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如果在播种时气温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导致玉米幼苗的生长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生长季节的产量。
而在播期中选择合适的气候条件,可以让玉米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得以茁壮成长,最终取得丰收的成果。
其次是病虫害防控。
不同的播期会受到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威胁。
选择适宜的播期可以让农民更好地防控病虫害,从而减少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举个例子,如果播期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玉米处于病虫害易发的季节,从而增加防控的难度,影响到最终的产量。
选择合适的播期可以让农民更好地应对病虫害威胁,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最终取得更好的产量。
最后是农田管理。
不同的播期需要进行不同的农田管理措施。
在播种前的土壤准备、施肥、灌溉等方面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播期做出相应的安排。
选择合适的播期可以让农民更好地进行农田管理,从而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充足,有利于玉米健康生长,最终取得更好的产量。
播期对玉米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播期,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气候条件,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的影响,合理利用农田管理资源,从而最终取得更好的玉米产量。
播期对于玉米生产来说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选择合适的播期,农民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结合玉米的生长特点和产量形成规律,科学地制定播期计划。
播期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1. 引言1.1 播期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播期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播期指的是农作物种植的时间,它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不同的播期选择会导致玉米生长速度、生长周期、抗逆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最终的产量。
播期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品种特性等。
研究表明,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播期的选择会影响玉米的萌发和生长速度,不同的播期会导致玉米的生长速度不同;播期也会影响玉米的均匀性和适应性,不同的播期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同;播期还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形成过程。
科学合理地安排播期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表明,延迟播期会导致玉米适应环境的时间不足,影响产量的形成;而提前播期也会使玉米受到不利环境影响,减少产量。
进一步研究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 正文2.1 播期的定义与影响因素播期是指播种作物的时间,对玉米种植而言,播期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
播期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状态、农艺措施和生物学特性等。
气候条件是影响播期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导致玉米生长速度和产量的变化。
在选择播期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尽量选择适宜生长的时段进行播种,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高产量。
土壤状态也是影响播期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的养分含量、质地和排水状况等都会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选择播期时,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土壤的适宜播种时间,以保证玉米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顺利完成生长周期。
农艺措施和生物学特性也会影响播期的选择。
种植玉米需要遵循一定的农艺措施,包括施肥、灌溉、防病虫害等,这些措施要结合玉米的生长特点,合理安排播期,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高产量。
品种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作者:李亚东孙多鑫李圆白延巧刘玉婷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2年第08期摘要:为探讨不同品种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给河西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以主栽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农华101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播期处理。
结果表明,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播期推迟,生育进程逐渐加快,生育期逐渐缩短。
播期对株高、穗位影响显著,平均播期每推迟5 d,株高增加11.6~14.8 cm,穗位高增加1.2~4.8 cm。
播期对穗长、穗粗和秃尖长影响不明显,对穗粒数影响显著,最高穗粒数对应产量最高指标值。
播期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先玉335、农华101于4月26日播种较5月6日播种产量分别提高了14.8%、7.6%;郑单958于4月21日播种产量较5月6日播种产量提高了14.0%;先玉335、农华101、郑单958在河西地区最适宜的播期分别为4月26日、4月26日、4月21日。
关键词:春玉米;播期;品种;生长发育;产量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1-1463(2022)08-0080-04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8.018Effect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Sowing Dates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Yield of Spring MaizeLI Yadong, SUN Duoxin, LI Yuan, BAI Yanqiao, LI Yuting(Gansu General Station of Agro-technology Extension, Lanzhou Gansu 730020, China)Abstract: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sowing dates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yield of spring maize, and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maize in Hexi area,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main varieties Xianyu 335, Zhengdan 958 and Nonghua 101 as the materials with 5 sowing dates,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ed that maiz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owing dat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was accelerated and growth stage was reduced along with the postponing of sowing dates. Plant height and ear position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owing date, plant height was increased by 11.6 to 14.8 cm and ear position was elevated by 1.2 to 4.8 cm along with every 5 days of postponing in sowing date. Sowing date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ar length, ear diameter and rare ear length but it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 on kernels per spike in which the highest yield was obtained with the highest kernels per spike.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owing date, yields of Xianyu 335 and Nonghua 101 sowed on 26th April were 14.8% and 7.6% higher compared with the yields of these two varieties sowed on 6th May, respectively whereas yield of Zhengdan 958 sowed on 21st April was 14.0% higher compared with yield of the same variety sowed on 6th May. It was illustrated that the suitable sowing dates for Xianyu 335, Nonghua 101 and Zhengdan 958 in Hexi area were 26th April, 26th April and 21st April, respectively.Key words: Spring maize; Sowing date; Variet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Yield近年来,受气候环境和市场因素的影响,玉米种植出现了早播早收或晚播晚收的现象,这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造成了不利影响。
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王和君;史磊;刘晶;肖万欣【摘要】以郑单958、丹玉39为试材,研究播种期对玉米生育期、籽粒灌浆速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条件下,郑单958均比丹玉39生育期少12 d左右,且播种越晚,生育期越短;两品种相同播期的灌浆速率变化规律一致;郑单958的千粒质量、穗粒数、株高、穗位均低于丹玉39;5月14日播种的玉米产量最高.【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装备》【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玉米;郑单958;丹玉39;播期;生长;发育;产量【作者】王和君;史磊;刘晶;肖万欣【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沈阳11016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沈阳11016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沈阳11016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沈阳1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粮食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而玉米则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玉米生产关系着国计民生。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作业水平的提高,气候因子对玉米产量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其中播期是制约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玉米生育期是玉米品种在生态因子综合作用下的具体体现,品种虽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但生育期仍受制于生态因子,其中,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研究表明:播种时间越晚,玉米各生育时期及生育期越短。
此外,播期对植株的株高和穗位影响不大,对产量构成三因素(穗数、穗粒数和穗粒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播期对籽粒灌浆有很大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籽粒灌浆期缩短,籽粒灌浆后期无法达到正常的生理成熟,从而使籽粒质量下降,进而造成减产。
以品种和播期配套栽培措施为调控途径,探讨春玉米的高产栽培措施,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郑单958、丹玉39。
1.2 试验设计本试验在辽宁省农科院凤城试验地进行。
按当地的主要种植模式和栽培管理条件,各品种设计4个播种期,分别于 4月 25日(播 1)、5月 5日(播 2)、5月14日(播3)、5月25日(播4)播种。
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刘明;陶洪斌;王璞;张雅杰【期刊名称】《玉米科学》【年(卷),期】2009(17)2【摘要】以郑单958和鲁单984为材料,研究了两个播期条件下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情况。
结果表明: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显著,且品种间表现趋势一致。
晚播春玉米生育期缩短,在各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均显著高于早播春玉米。
晚播春玉米产量(干重)提高,粒重在播期间、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
晚播春玉米穗粒数显著提高,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推迟播期后总耗水量增加,但增加幅度小于产量增加的幅度,水分利用效率略高于早播春玉米。
在本试验条件下,晚播春玉米具有较优叶面积指数,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并向子粒转移,增加穗粒数。
因此,在春玉米播期的选择上不应单纯考虑生育期的延长,应重视早播春玉米前期营养生长受限对产量的影响。
【总页数】4页(P108-111)【关键词】春玉米;播期;生长发育;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作者】刘明;陶洪斌;王璞;张雅杰【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04【相关文献】1.播期对农牧交错带春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沈姣姣;王靖;徐虹;潘学标;李建科;高红燕2.播期对吉林省中部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回英倩3.品种和播期对华北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孙宏勇;刘小京;王金涛;董心亮;郭凯;巨兆强4.播期对雨养旱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J], 路海东;薛吉全;郝引川;张仁和;高杰5.灌溉方式和播期对地膜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魏育国;陈雷;蒋菊芳;丁文魁;王鹤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分析作者:于海张洪伟兰惠婷来源:《新农业》2019年第06期摘要:本文选取“玉米先玉335”作为播期试验的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播期对该地区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播期与春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密切相关。
随着播期的逐渐推迟,春玉米整个生育期呈现出一定的缩短趋势;不同播期条件下玉米地上总干重有所增加,但过早或过晚播种均不利于玉米作物干物质的积累;随着播期的推迟,春玉米单株穗粒数有所减少;播期越晚,春玉米百粒重越低,越不利于春玉米实现高产丰收。
因此,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状况,适时播种农作物,以实现其优质高产。
关键词:春玉米;播期;生长发育;产量;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榆树市是吉林省著名的产粮大市,该市位于季风性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5.0℃,年平均降水量580毫米,日照时间较长,雨热同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
榆树市主要农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大豆等,有“天下粮仓”之美誉。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2018年4~12月,在吉林省榆树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春玉米播期试验,本试验选择“玉米先玉335”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并设置4个播期,各个播期再设置3次重复。
其播期分别为4月21日、5月1日、5月11日及5月21日,分别使用1、2、3、4来表示。
每公顷播种6.75万株玉米作物,行间距保持60厘米。
通过试验记录三叶期、七叶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与成熟时期的相关数据。
2 结果与分析2.1 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随着播期的逐渐推迟,春玉米整个生育期呈现出一定的缩短趋势,2018年播期每推迟一天全生育期缩短0.6天左右。
随着播期的逐渐推迟,地面温度有所增加,导致出苗速度加快。
对播期最早与最晚之间的时间差进行统计得出,出苗期最早与最晚相差16天。
拔节期最早与最晚相差12天;抽穗期相差9天;乳熟期相差8天,成熟期相差10天。
由此可见,播期对出苗期的影响最为明显。
播种期对临夏州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摘要通过对临夏州2011年、2012年春玉米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4月5日至5月5日播种的各个期次,日平均气温在13.0~17.4 ℃,热量条件适宜,特别是4月10—30日播种的玉米株高、茎粗、果穗长、果穗粗等生长量增加显著,整体生长状况优良,双穗率高,后期产量明显高于其他播种处理,从而确定临夏州玉米最适宜播种期,为趋利避害和玉米稳产高产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春玉米;播种期;生育;产量;甘肃临夏玉米是临夏州集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于一体的主要粮经作物,在农业、畜牧业及工业发展中占重要的地位。
玉米播种面积由1991年的1.29万hm2扩大到2012年的5.42万hm2,占到全州总播种面积的44.3%。
玉米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资源,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对全生育期的生长尤为重要,是提高玉米种植区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1-2]。
任佐录、王鹏文等[3-4]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聂居超等[5]研究了品种选择对产量的影响,黄永森、智建奇等[6-7]研究了不同覆膜条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等。
临夏州热量资源相对缺乏,晚霜冻结束较迟,播种期的选择对春玉米生长、产量的提高影响较大。
再加上近年来当地春季回暖速度快,前期气温高,农民急于播种,春玉米播期提前,玉米出苗早,难以抵御春季强降温、晚霜冻的危害,玉米苗大面积冻伤、冻死造成严重的损失。
通过分析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及5~10 cm地温稳定在8~10 ℃时段的变化规律,进行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揭示播期对春玉米生理性状的影响,使玉米生长处在最佳气象条件下,旨在为临夏州春玉米种植区稳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田设在临夏市枹罕镇罗家堡小寨村四社,面积0.09 hm2,土壤质地0~30 cm为轻壤土,40~50 cm为壤土。
历年生长期积温在2 803.0~2 891.0 ℃,年日照时数为1 042.4~1 283.4 h,年降水量为428.8~520.6mm。
先覆膜后播种,播种前施农家肥98.6 t/hm2,覆膜打垄时将磷肥187.5 kg/hm2、钾肥375.0 kg/hm2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总氮肥量750.0 kg/hm2的2/3、1/3。
覆膜厚度为0.008 mm,膜幅宽70~80 cm,间隔25 cm每穴播籽1~2粒,总播籽量为258.0 kg/hm2,播深5~8 cm。
玉米全生育期间进行了除草、间苗、定苗、追肥、灌溉等农事活动,田间管理参照周围农户玉米田进行,使试验结果尽量接近农业生产的实际。
1.2 试验材料试验品种选用高产、优质、多抗、耐密杂交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
特征特性:播种至出苗天数12~18 d,全生育期137 d。
株型半紧凑,单株叶片20~21片,株高266 cm。
果穗筒型,穗长21.1 cm,穗粗5.85 cm。
籽粒马齿型,出籽率82.5%,千粒重440 g。
高抗茎腐病、红叶病等。
栽培密度以5.4万~6.3万株/hm2为宜;适宜积温在2 800 ℃以上的地区种植。
应用的气象资料来自临夏州各县气象局大气监测站。
1.3 试验设计2011年初始播种时间为3月10日,此后每隔10 d播种1期共播6期,作为6个处理,2次重复;2012年初始播种时间为3月15日,此后每隔10 d播种1期共播6期,作为6个处理,2次重复。
2年的播种密度均为65 303.25株/hm2,行距60 cm,株距25 cm,每年共12个小区,每小区试验田面积为50 m2,随机排列。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全生育期观测包括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吐丝、乳熟、成熟期;测量项目包括七叶期定苗测密度,拔节期测量株高、密度,抽雄期测量茎粗,乳熟期测量株高、密度、茎粗、果穗长、果穗粗、双穗率,收获后各小区分别取样20株进行晾晒,在1个月内测量果穗长、果穗粗、秃尖长、株籽粒重、百粒重等产量因素。
2 结果与分析2.1 播种期对春玉米苗期的影响2.1.1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出苗的影响。
农作物能否适时播种、正常出苗,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
而气温和光照是影响生育时期长短的主要生态因子[8]。
对春玉米而言,从播种到出苗所需的天数与该时期温度关系密切,2011年、2012年分期播种试验的数据显示,播种至出苗的间隔日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表1),日平均气温低于13.0 ℃的播种处理,2011年3月10日、20日、30日的玉米发芽出苗期与4月10日播种后的出苗时间相比延长3~15 d,2012年3月15日、25日的玉米发芽出苗期与4月5日播种后的出苗时间相比延长了3~10 d,特别是2011年3月10日、20日及2012年3月15日播次出苗较慢,易造成种子的粉化或霉烂,出苗率降低,造成缺苗断垄,且弱苗多影响了整体生长状况。
而2012年5月5日播种的处理,因热量条件好,萌芽期短出苗快,比正常出苗时间提前3~9 d,易造成种子的催化生长,幼苗不能充分的吸收种子的营养物质[9]。
因此,依据临夏州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时间应该在4月10—30日,对玉米正常生长和稳产增收起着关键性作用。
2.1.2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三叶期至七叶期的影响。
玉米生长到三叶期,种子本身贮藏的营养已耗尽,是全生育期中的第1个转折点,即由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10]。
而三叶至七叶期是以长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对蹲苗特别有利,相比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是决定单位面积株数,为后期穗大、粒多、玉米丰产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11]。
从分期播种试验数据(表2)可以看出,在光照、降水适宜的条件下,平均气温越高三叶至七叶期生长越快,反之则缓慢。
主要表现在株高、茎秆和叶面积的增加等。
4月5日前播种的各个期次,日平均气温都小于14.0 ℃,因热量不太充足,生长期相应延长,植株生长量增加缓慢,拔节期推迟。
4月5日后播种的各个期次,日平均气温在14.2~18.2 ℃,随着温度的升高,三叶至七叶生长期缩短,株高、茎秆和叶面积增加明显,整体生长状况均好于4月5日前播种的各个期次,且都在7月5日前拔节,8月10日前吐丝,干物质的累积量和其他各项指标都显著增加,后期产量高(表3)。
因此,在临夏地区三叶至七叶期最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5~19 ℃。
2.1.3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拔节至抽雄期的影响。
从拔节开始玉米转入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且拔节至抽雄期是玉米开始生殖生长的关键阶段,需要22~32 d。
试验田观测数据显示,此期玉米生长速度最快,根、茎、叶增长量最大,株高增加4~5倍,75%以上的根系和85%左右的叶面积均在次期间形成[12]。
雄穗、雌穗不断分化形成,干物质逐渐增加,植株各器官的生理活动非常旺盛。
此阶段所处的气象条件的好坏,不仅影响营养器官的大小,而且更能影响繁殖器官的分化数量及分化持续时间。
达到抽雄生长阶段时,玉米所积累的干物质已分别达全生育期积累总量的21.1%和34.6%。
由表2可知,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就气象因子影响生育期的变化而言,拔节至抽雄期的天数提前2~8 d,有效积温增加明显,3月30日后播种的各期日平均气温都大于该期生长的生物学下限温度,玉米形态生长健壮,个体发育良好,为后期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拔节至抽雄期不同播期的生长日数基本接近,差别不是太大,在积温接近的情况下,主要与该时段降水是否适宜关系密切。
2.1.4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吐丝至成熟期的影响。
吐丝至成熟期是玉米生殖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13],试验数据显示,经历61~72 d,此期生长中心是穗、粒的形成。
此阶段所处气象条件的好坏,不仅影响玉米营养器官的大小,而且更能影响繁殖器官的分化数量及分化持续时间,最终影响到产量的高低[14-15]。
同样气温和光照是影响生育时期长短的主要因子,从吐丝至成熟期生长时间来看,推迟播种后所带来有效积温的升高,是影响生长期持续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16]。
此阶段处在良好的生育条件下,会延长叶、根的功能期,防止早衰,争取粒多、粒重、饱满、高产[17]。
另外吐丝扬花期的玉米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若遇上低温阴雨天气将直接影响授粉及籽粒的形成,秃尖长增大,产量降低。
由表2可知,播种早的玉米吐丝至成熟期反而比后期播种的间隔时间缩短,成熟期比后期播次提前,因前期幼苗整体生长状况弱,植株本身的营养物质基本已消耗尽,叶、根的功能早衰,停止生长,成熟期相对早一些,相应的产量降低明显[18]。
由表3可知,推迟播种的玉米秃尖短,行粒数增加,充分说明了适宜的播期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影响较大。
4月5日至5月5日播种的各个期次,玉米单株的生长力旺盛,制造和积累同化产物较多,从而满足吐丝前后作物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促进籽粒的早期发育和穗粒数形成[19]。
2.2 播种期对春玉米结构性状及产量的影响2.2.1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结构性状的影响。
穗粒数和百粒重是表示玉米穗部特征的主要指标,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播种早苗期受低温、晚霜冻影响后的玉米其生长状况明显减弱,各性状表现较差,导致部分生育期缩短,对营养生长量和养分的积累不利,严重影响灌浆和粒重的形成[20]。
对2011年、2012年分期播种的玉米产量因素进行分析,热量条件对玉米产量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
播种过早,因热量不足发芽生长缓慢,散失了种子的营养物质,容易发生霉烂导致出苗不齐、不匀,且植株矮小弱苗多,直接影响正常生长及后期产量。
同样的品种2011年3月10日、20日和2012年3月15日、25日播种的期次产量值均不及2011年4月10日、2012年4月5日及之后播种的各期,特别是2011年4月10日、20日、30日及2012年4月15日、25日、5月5日播种的产量值较高,随着玉米播期的推迟,其果穗粗、穗较长且均匀,籽粒饱满,玉米秃尖长缩短、行粒数增加。
4月5日至5月5日播种的各个期次,春玉米单株的生长力旺盛,制造和积累同化产物较多,从而满足吐丝前后作物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促进籽粒的早期发育和穗粒数形成[21],这与临夏州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以上、5~10 cm地温稳定在8~10 ℃以上的时段相吻合,说明玉米在当地气候条件最适宜的时段播种其产量显著提高。
2.2.2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气象条件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2],热量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足够的生长期使得玉米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产量进一步得到提高[23]。
从播种至成熟期的整个生育期间均需要较高的温度,尤其在拔节后的旺盛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更高(表4)。
对临夏州而言,影响玉米产量的温度条件主要是播种至出苗时期和吐丝至成熟时期的平均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