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20.00 KB
- 文档页数:24
四川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部分)本试卷共2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和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微量元素不直接参加叶绿素的合成B.动物细胞内的钾离子高于细胞外液,是细胞膜的协助扩散所致C.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发挥作用D.动物的卵细胞体积较大,适宜用作提取细胞膜()2.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提高了酶的活性,则降低了该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消耗肯定与细胞器膜结构有关C.叶肉细胞中既有物质的合成,又有物质的分解D.探究人体细胞的呼吸作用方式时可以根据有无二氧化碳产生()3.右图所示的是某细胞中的一天棒状染色体,其中A、a是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该细胞是二倍体植物的根细胞,则其染色体组有2个B.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可能会合成抗体C.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基因A与a蕴藏的遗传信息肯定不同()4.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分为G1(复制前期)S(DNA复制期)、G2期(复制后期)。
四川四市2018届高三物理二诊试卷(附答案)第I卷(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8年1月12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第27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介于近地和同步之间的轨道)这两颗卫星A.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运行速度小于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C.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发射速度小于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15.2018年1月17日,我国自主创新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核心部件“压力容器”运抵祸建福清,进入全面安装阶段。
该压力容器拥有双层安全壳,内层的核岛反应堆里的铀原子核在中子的撞击下发生核反应变成中等质量的核,释放能量。
则中子轰击铀核A.发生的核反应是衰变B.发生的核反应是核聚变C.可以释放核能是由于铀核的比结合能小于中等原子核的比结合能D.可以释放核能是由于铀核的比结合能大于中等原子核的比结合能16.如图所示,总电阻为R的金属丝围成的单匝闭合直角△PQM,∠P=30°,PQ=L,QM边水平.圆形虚线与△PQM相切于Q、D两点,该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B=B0+kt(k0,B¬00)。
则t=0时.PQ边所受安培力A.方向向右,大小为B.方向向左,大小为C.方向向右,大小为D.方向向左,大小为17.如图所示,两等量正点电荷(图中未画出)固定,它们连线上有A、O、B三点,连线的垂线上有C、D两点,OA=OB,OC=OD。
仅将点电荷从A点自由释放,能在A、B之间往复运动,仅将点电荷b从C点自由释放,b能在C、D之间往复运动。
第I卷(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8年1月12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第27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介于近地和同步之间的轨道)这两颗卫星A.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运行速度小于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C.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发射速度小于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15.2018年1月17日,我国自主创新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核心部件“压力容器”运抵祸建福清,进入全面安装阶段。
该压力容器拥有双层安全壳,内层的核岛反应堆里的铀原子核在中子的撞击下发生核反应变成中等质量的核,释放能量。
则中子轰击铀核A.发生的核反应是 衰变B.发生的核反应是核聚变C.可以释放核能是由于铀核的比结合能小于中等原子核的比结合能D.可以释放核能是由于铀核的比结合能大于中等原子核的比结合能16.如图所示,总电阻为R 的金属丝围成的单匝闭合直角△PQM ,∠P =30°,PQ =L ,QM 边水平.圆形虚线与△PQM 相切于Q 、D 两点,该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关系为B =B 0+kt (k>0,B 0>0)。
则t =0时.PQ 边所受安培力A .方向向右,大小为R L kB 2730π B .方向向左,大小为R L k B 2730πC .方向向右,大小为R L k B 1830πD .方向向左,大小为RL k B 1830π17.如图所示,两等量正点电荷(图中未画出)固定,它们连线上有A 、O 、B 三点,连线的垂线上有C 、D 两点,OA =OB ,OC =OD 。
仅将点电荷α从A 点自由释放,α能在A 、B 之间往复运动,仅将点电荷b 从C 点自由释放,b 能在C 、D 之间往复运动。
秘密★启用前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3月27日9:00-11:30】1. 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质成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A、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故A错误;B、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1-4个碳原子的小分子烃,故B正确;C、陶瓷是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D、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加聚产物,故D正确;故选A。
2.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羟基(-OH)与17gNH3所含电子数都为N AB. 50mL12mol/L盐酸与过量M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C. 标准状况下,2.24LHF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D. 25℃时,1LpH=l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 A【答案】D【解析】A、1 mol羟基(-OH)与17 g NH3所含电子数分别为9N A,10N A,故A错误;B、随反应的进行,盐酸变稀,与MnO2不反应,50 mL 12 mol/L盐酸与过量M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少于0.3N A,故B错误;C. 标准状况下,2. 24 LHF不是气态,故C错误;D. 25℃时,1 LpH=l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mol·L-1×1LN A=0. 1N A,故D正确;故选D。
3. 苯乙烯转化为乙苯的反应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I一Ⅱ属于取代反应B. 可用CCl4分离I和Ⅱ的混合物C. I和Ⅱ都属于苯的同系物D. 可以用溴水鉴别I和Ⅱ【答案】D【解析】A. I一Ⅱ有一个双键变成单键,I一Ⅱ属于加成反应,故A错误;B. I一Ⅱ均为有机物,均溶于四氯化碳,不可用CCl4分离I和Ⅱ的混合物,故B错误;C、Ⅱ属于苯的同系物,但I不属于苯的同系物,故C错误;D、I中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但Ⅱ却不能,可以用溴水鉴别I和Ⅱ,故D正确;故选D。
2018遂宁市高三理综第二次诊断试题(附答案)
遂宁市高中x2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设小球运动到斜槽底端时的速度为,可以判断,外力做功W与▲ (填或 )成正比,若斜槽的倾角为,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则图象的斜率为▲ (用H、表示).
(II)(11分)实验室里有一只“WAAP(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
β-AP是由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
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水解形成的β-AP分子中含有38个肽键
B.图中的β-分泌酶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
C.β-AP分子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神经细胞变性死亡
D.促进β-分泌酶基因表达是治疗老年痴呆的有效手段
7.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人体在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可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导致水中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蛋白类激素
B 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水中毒
C 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液可迅速减轻细胞内水肿,改善症状
D.人体产生口渴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该过程属于条反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
二、非选择题(共48分。
)。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e-56 Ba-137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用菜籽油浸泡辣椒涉及萃取知识B. 玻璃容器可以长期盛放各种酸C. 用氨做制冷剂是因为氨极易溶于水D. 不锈钢的防腐原理与电化学有关【答案】A【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菜籽油、辣椒油均属于有机物,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可以利用萃取方法提取辣椒油,A正确;氢氟酸能够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玻璃被腐蚀,不能用玻璃瓶盛放氢氟酸, B错误;氨易液化,气化时,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环境温度降低,可做制冷剂,C错误;不锈钢防腐原理是改变物质的内部结构,与电化学无关,D错误;正确选项A。
2.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淀粉水解可以制取葡萄糖B. 2-甲基丁烷又名异丁烷C. 苯和乙酸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 C3H6有2种同分异构体且其化学性质不同【答案】B【解析】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A正确;异丁烷为分子式为C4H10,而. 2-甲基丁烷分子式C5H12,不是同种物质,B错误;铁作催化剂,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C正确;C3H6可能为丙烯(CH2=CH-CH3),具有烯烃的性质;C3H6可能为环丙烷,具有饱和烃的性质,D正确;正确选项B。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使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Na+、 Al3+、SO42-、Cl-B. =1×1012的溶液中:NH4+、Na+、CO32-、SiO32-C. c(Fe2+)=1 mol·L-1的溶液中:Mg2+、H+、MnO4-、SO42-D. 无色透明溶液中:K+、Ca2+、Cl-、HCO3-【答案】D【解析】使酚酞显红色的溶液呈碱性,Al3+与OH-发生反应不能共存,A错误;根据c(H+)×c(OH-)=10-14,=1×1012,可以得到c(H+)=0.1mol/L,溶液显酸性,CO32-、SiO32-都能与H+反应,不能共存,B错误;Fe2+具有还原性,MnO4-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Fe2+,所以H+、MnO4-、Fe2+三者之间不能共存,C错误;无色透明溶液中:K+、Ca2+、Cl-、HCO3-四种离子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正确;正确选项D。
2018届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音频「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In a library.B.In a restaurant.C.In a classroom.【答案】A【解析】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2.W))'(音频厂I W 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A.Buy some eggs.B.Find another job.C.Keep trying cooking.【答案】C【解析】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3.(音频「What is the man*s purpose by saying so?A.To continue the argument.B.To go home for his pet.C.To rush to work.【答案】C【解析】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4.〔勺)(音频「〔When will the man check in?A.On June4.B.On June5.C.On June6.【答案】B【解析】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5.〔"恨音频厂iWhaf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Friends.B.Husband and wife.C.Customer and salesgirl.【答案】A【解析】此题为听力题,解析略。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8年12月4日9:00--11:30】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四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联合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二、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相遇时,乙车的速度为10 m/sB. 甲车超过乙车后,两车还会再相遇C. 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 m处D. 相遇前,甲车落后乙车的最大距离为50 m【答案】A【解析】【详解】A、设乙出发后经过时间t相遇,当两者相遇时,故A对;B、甲乙相遇后,所以两者不可能再相遇,故B错;C、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乙车启动时,甲乙相距为零,故C错;D,相遇前两车相距最远,结合图像可知最远距离大于50m,故D错;故选A2.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其竖直分速度为v。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mvB. 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mv-mv0C. 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物体动能变化量为【答案】A【解析】【详解】ABC 、物体做平抛运动,当速度为v根据动量定理可知:故A对;BC错;D、在时间t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故D错;故选A【点睛】本题可利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求解。
3.如图甲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
当小球运动到圆形管道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球的弹力与最高点时的速度平方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MN 为通过圆心的一条水平线。
不计小球半径、管道的粗细,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在高等动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当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下列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最活跃的是A. ATP 合成酶B. DNA 聚合酶C. RNA 聚合酶D. 解旋酶【答案】A【解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需要有能量供应,此时ATP 合成酶催化ATP 的合成,反应较为活跃;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会进行DNA 的复制和转录,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解旋酶催化的反应基本停止。
选A 。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减少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 内环境中含有胰高血糖素、尿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C.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时内环境就实现稳态D. 神经细胞膜内外的Na +、K +分布不均匀是兴奋传导的基础【答案】C【解析】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减少会导致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大,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A 项正确;胰高血糖素、尿素和乙酰胆碱属于内环境成分,B 项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均保持相对稳定,C 项错误;神经细胞膜内外的Na +、K +分布不均匀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D 项正确。
【点睛】内环境存在与不存在的化学物质举例归类3. 下列实验所采用的观察手段,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观察H202的分解速率可判断温度对H202酶活性的影响B. 观察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判断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C. 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 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间隔距离可判断四种色素的含量【答案】B【解析】判断温度对H202酶活性的影响,应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A项错误;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出现形态和行为的不同变化,观察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判断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B项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不能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项错误;判断四种色素的含量应根据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度和颜色深浅,D项错误。
4. 科研人员通过诱变、筛选获得基因A与基因B突变的酵母菌突变体,它们的蛋白质分泌过程异常,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基因突变体不能完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B. B基因突变体中的蛋白质都呈直线的链状结构C. A、B基因都突变的细胞蛋白质沉积在高尔基体D. A、B基因的突变都会影响到细胞膜蛋白的更新【解析】A基因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内质网,说明可以在核糖体上完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A项错误;肽链合成后在内质网中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B基因突变体中的蛋白质沉积在高尔基体,应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A、B基因都突变的细胞蛋白质沉积在内质网,C项错误;A、B基因的突变都会使囊泡无法形成,影响到细胞膜蛋白的更新,D项正确。
5. T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放射性RNA与T4噬菌体DNA及大肠杆菌DNA的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3H—胸腺嘧啶可以标记RNAB. 与T4噬菌体DNA杂交的RNA是大肠杆菌DNA转录的C. 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大肠杆菌的基因活动逐渐受到抑制D. 该实验结果说明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答案】C【解析】胸腺嘧啶只参与DNA的合成,3H—胸腺嘧啶不能用于标记RNA,A项错误;与T4噬菌体DNA杂交的RNA是T4噬菌体DNA转录的,B项错误;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大肠杆菌内和大肠杆菌DNA杂交的放射性RNA比例下降,说明大肠杆菌的基因活动逐渐受到抑制,C项正确;该实验结果说明T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的RNA主要以T4噬菌体DNA而不是大肠杆菌DNA为模板转录形成,可以说明DNA是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是RNA,D项错误。
6.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的后代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是A. 1/2B. 1/3C. 1/4D. 1/5【解析】雌火鸡(ZW)的卵细胞和3个极体有2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Z(卵细胞)、Z(极体)、W(极体)、W(极体),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性别及比例是:ZZ(雄)∶ZW (雌)=1∶2;第二种情况是:W(卵细胞)、W(极体)、Z(极体)、Z(极体)。
按题中所述方式形成的二倍体后代类型及比例是:WW(不能存活):ZW(雌性)=0∶2。
两种情况概率相等,后代雄∶雌=(1+0)∶(2+2)=1∶4,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1+4)=1/5。
选D。
二、非选择题7. 下图是采摘后的几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1)若采摘后某段时间内,果实细胞在呼吸时CO2释放量大于02吸收量,原因是_______,此时果实细胞中产生C0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摘后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标志着果实开始衰老,不耐贮藏,据此推测,图中最耐贮藏的果实是______。
请根据细胞呼吸原理,提出两条延长摘后果实贮藏时间的措施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摘后果实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与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能促进果实成熟与衰老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_。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不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___________。
【答案】 (1). 果实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3). 苹果 (4). 降低氧气浓度、适当降低温度 (5). 脱落酸和乙烯 (6). 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呼吸作用,考查对呼吸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解答此题,可根据温度、氧气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机理分析推迟呼吸高峰出现的具体措施。
(1)植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CO2释放量等于于02吸收量,进行有氧呼吸时,一般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若果实细胞在呼吸时CO2释放量大于02吸收量,说明有无氧呼吸存在,此时果实细胞中产生C0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据图可知苹果在采摘后呼吸高峰出现的最晚,最耐贮藏。
延长摘后果实贮藏时间,可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可采取适当降低温度、降低氧气浓度的措施,降低呼吸作用。
(3)乙烯和脱落酸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与衰老。
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调节代谢。
8. 为了研究河豚毒素对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枪乌贼的神经组织分别浸润在未加河豚毒素和添加河豚毒素的生理盐水中,15min后用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然后依次测量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即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差,单位:mV),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实验结果表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_____(填“高”或“低”)75mV。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后,需要间隔0.5ms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0.5ms时间延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河豚毒素对神经元产生兴奋和神经元间传递兴奋都有_______作用。
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对递质的释放、递质与受体的结合都无影响,请据此实验结果推测,河豚毒素可能作用于神经纤维膜上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低 (2). 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刺激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引发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3). 抑制 (4). 钠离子通道【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考查对兴奋传导、传递机理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河豚毒素对兴奋传导、传递的影响,根据兴奋产生机理分析河豚毒素的作用部位。
(1)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由于钠离子的快速涌入,膜电位由静息时的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膜外比膜内电位低75mV。
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该过程消耗的时间远大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时间。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添加河豚毒素后,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均降低,说明河豚毒素对神经元产生兴奋和神经元间传递兴奋都有抑制作用。
河豚毒素对递质的释放、递质与受体的结合都无影响,则河豚毒素可能作用于神经纤维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进入神经纤维受到抑制。
9. 在很多淡水湖泊中,藻类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
下图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回答下列问题:(1)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湖泊中以藻类为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
按照图中的食性比例分析,若体长为4.2cm的鲤鱼群体增加100kJ的能量,理论上至少需要藻类提供_____kJ的能量。
(2)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
为了治理湖水的富营养化,可先养殖藻类吸收水体中的N、P等元素,再养殖鲤鱼快速去除藻类,若要让藻类的能量更多更快流向鲤鱼,据图分析,投放到湖泊中的鲤鱼对体长的要求应该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2). 1000 (3). 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 (4). 负反馈调节 (5). 大于4.2 cm (6). 这样的鲤鱼植食性比例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考查对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
解答此题,可根据题干叙述构建食物网,根据图中鲤鱼的食物比例计算体长为4.2cm的鲤鱼群体增加100kJ能量时至少需要藻类提供的能量。
(1)藻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生产者的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据图可知,体长为4.2cm的鲤鱼群体植食性比例为0.75,肉食性比例为0.25,即75%的同化量来自于藻类,25%的同化来自沼虾,体长为4.2cm的鲤鱼群体增加100kJ 的能量,理论上至少需要藻类提供100×75%÷20%+100×25%÷20%÷20%= 1000kj的能量。
(2)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