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41.36 KB
- 文档页数:12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优秀6篇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学会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比喻含义。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运用读书记号。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为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成语故事中概括出比喻意义。
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
2、通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新词。
3、讲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学习“学习提示”。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理解“之”。
2、故事中的“鸟”是哪一种鸟?三、检查预习情况。
1、比较“羸”与“赢”,“嘣”与“崩”。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四、学习课文。
1、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很多人都知道他。
2、默读第一段,做读书记号,讨论思考题。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边飞边鸣。
这只大雁有什么特点?与平时你们知道的大雁有什么不同?(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为什么一听到“嘣”的声响,忙往上飞?为什么飞了两下就直掉下来?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2)带着问题自学第二段,做好读书记号。
(3)要求学生用上“因为……所以……”展开讨论。
(4)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他不但箭术炉火纯青,更是熟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规律。
他能从大雁的飞行速度推断它的健康状况;从大雁的声声鸣叫推断它的快乐忧伤,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不愧是有名的。
射箭能手。
第2课时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结合课文,看图想象,复述《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1、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出更羸、魏王的不同语气。
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8篇〕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8篇〕四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3、联络生活,组织学生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感受最深、记忆深化的片段。
4、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通过练笔歌颂母亲,激发情感,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才能。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投影片,带花边的卡片。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一、导入1、同学们,听着熟悉的歌曲,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
每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自己的母亲。
歌颂母亲是永久的话题。
我们以前就学过有关歌颂母亲的课文,还记的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
请大家齐读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歌曲激情,通过谈话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进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根底)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
可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差点摔倒。
如今,请同学们翻开书,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二、合作探究,体悟情感(一)体悟难过1、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找画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后的心情的语句。
2、学生交流。
师投影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很难过。
”(师板书“难过”)3、激疑:儿子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竟然不理解母亲,是因为他的心中没有母亲?是这样的吗?(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再次进入课文,深化理解母亲的形象)4、学生交流。
体会儿子的难过与母爱的伟大。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住手拉,背背,肩挑,翻山越岭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指名学生朗读欣赏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5、师总结指导说话:读到这里,我们已经被母亲的坚强而感动了,如今理解了儿子为什么会感到难受了吗?生自由交谈自己的感受。
学校四班级语文课程教学教案5篇老师可以通过教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接受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当进行。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学校四班级语文课程教学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学校四班级语文课程教学教案1音乐之乡教学目标1、学会自主阅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维也纳的音乐之美。
3、体会对音乐的宠爱,对音乐圣殿的憧憬。
4、摘抄自己宠爱的词句,背诵自己宠爱的段落。
5、感受维也纳的美,激发对音乐的热忱。
教学重、难点学会自主阅读。
教学预备老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同学:搜集一些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观赏音乐,感受维也纳师: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些音乐,看你是否能说出这些名曲的名字或创。
(出示:命运交响曲、月光曲……)二、自读提示,自主阅读1、出示“自读提示〞:(1)画诞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试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3)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来。
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4)勾画下你认为文中最美的句子。
(5)思考音乐之乡一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自由读文。
3、小组沟通,用自己宠爱的方式来读自己宠爱的语句。
4、全班沟通,评价朗读。
三、学习词语,积累好词1、出示本课的词语,指名同学朗读。
舒适而奇特动人的旋律悠扬的乐声郁郁葱葱的森林曲折多姿的多瑙河2、勾画出你自己找到的好词佳句,小组沟通。
3、将收集到的好词佳句摘录到“采蜜集〞中。
四、提出问题,自主学习1、争辩: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乡〞(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2)小组争辩,自主解决。
(3)小组反应:读读认为能答复这个问题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
同学相互评价、补充。
(4)齐读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5)竞赛读。
2、小组沟通: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3、小组沟通反应,同学相互补充、解决。
五、记忆背诵,感悟积累1、再读读自己宠爱的段落或句子,与同桌、好友沟通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2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情景。
2.理解“这里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桂花。
”一句话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回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文章。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懂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2)画出“我”摇桂花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雨”?(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摇花乐’,还有那摇落阵阵桂花雨”。
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回忆一下自己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四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四年级语文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篇一《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盘踞、治理、归宿、如臂如股、劲挺、荡漾、领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风雨同舟”等词语的意思,并读读记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从重点句段中,领受老人以老弱之躯在这穷山恶沟里创造奇迹的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穷山沟信念之真、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格之高。
教学准备:教学PPT课前学生预_:1、按课文前面的“连接语”预_课文,思考问题。
2、查找资料,搜集图片:“晋西北”、“晋西北老人”、“晋西北风沙防治”、“晋西北绿色生态治理工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_课文一、教学引入,初读课文1、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刚刚学_了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美国的印第安人对他们美丽的故土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今天我们要学_的16课《青山不老》,要去看一看我们中国晋西北的一位老人对自己的故土——家乡的大山的热爱。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什么地方,什么事?(1)分组读词语:△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如臂如股、宏伟、△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说说老师为什么如此分类出示本课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用“()”找句子,并用“• ”打出重点词语。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大全七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大全七篇语文,慢慢积累,总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书生原来是这么容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大全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大全(精选篇1)《蝴蝶的家》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10个生字,会认字4个,会写字6个,理解“喧嚷、震撼”等生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4、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积累优美的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1、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幻灯片出示蝴蝶图片。
师:同学们看,图片上是什么呀看到这些蝴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生说。
2、师:同学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二、初读感知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
师:在老师范读课文的时候,你可以打开书,从字里行间去感知课文,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一下作者所描写的情景,你们准备好了吗2、生谈听完后的初步感受。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此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找找生字的形近字,也可以说句子。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嚷盈”等字。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通用8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通用8篇)】,供你选择借鉴。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1知识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词语。
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力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情感目标:1、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读文讨论,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激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长城录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0__年,我国航空飞天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而我们认识了一位英雄,他是谁?那你们知道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工程是什么吗?对,是长城!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长城,去领略长城的风采!二、整体感知,心生赞叹播放录像,谁来说说长城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过渡:文中又是怎么评价长城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画出那句话。
2024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本(18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读课文。
通过自读,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书信的格式。
4、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柯岩的资料(包括多媒体的图片材料),收集其他名人志士给少年儿童的书信。
查字、词典并结合课文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导入和简介柯岩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给谁写信?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
没写过信的同学,可让其说说“你或者父母收到过别人的信吗?信中都说了些什么?”2、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一封问一封回。
(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3、简介柯岩:(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大家拿出来看看(学生出示资料)。
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4、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
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书信导入,能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一种亲近感。
通过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既是对辛勤劳动了的同学的一个肯定和对大多数学生的激发,又帮助学生认识了柯岩,为深入自学作了一些铺垫。
)二、自读自悟1、出示导读提示:师:同学们,这是由两封书信组成的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读懂这篇课文,并有所收获。
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⑴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⑵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⑶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⑷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7篇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初读文章,认识字词1、了解安徒生写这篇童话时的一个小故事。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二、再读文章,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思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都发生了什么事2、读后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3、全班交流:(1)你体会到了什么(2)提出疑难问题。
三、默读课文,积极思考1.提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准备小组交流。
2.老师提示提出问题的方法。
发问的词有:谁什么怎么样发问的地方可以是:对课题、对主要人物、对主要事件、对结果、或者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并对能解决的问题讨论解决,对自己足够满意的答案提出来大家讨论。
4.展示各小组问题,梳理出问题清单。
对照课后的问题清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5.讨论解决:小豆子像“一个囚犯”,却长得很好,为什么一株豌豆苗为为什么称为“一个小花园”哪一粒豌豆最了不起四、总结本课学习方法1.提出问题,读中思考,梳理相关内容,找到答案。
2.课后再读童话,体会人物的情感。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认“罗”、“眠”、“霸”、“占”,积累“压扁”、“霸占”、“滴溜溜”、“偷渡”、“青峰”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的美,学习诗歌中拟人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散文诗歌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2.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质名师教案五篇编写教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从学生实际情形动身,精心设计。
一样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公道地组织教材,便于学生知道并掌控系统的知识。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四年级语文教案1《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要求:(1)认读7个生字,学会本课9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知道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4)学会用“坚持、期望、漫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课文中哪些情形让你感动,跟同学交换。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一起朗诵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3、过渡:是啊,课文中描写的山为何满山都是灯笼火把呢?他们举着灯笼火把是为了做什么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形1、指名分段朗诵课文。
2、师生共同评判学生朗诵情形。
3、指名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4、出示文中的词语:艰苦坚信期望喧哗悠久哆嗦着急挣扎抽搭援救幸亏盲目5、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6、学生轻声自由朗诵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请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换,进行改进。
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主要介绍了我的家庭情形和我的成长地是在四川农村。
3、你知道“我”的父母当时为何把我“我”送到乡下吗?五、小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由于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他们没法照管我,所以把我送到乡下外婆家。
我是和那儿的孩子们一起长大的。
六、作业布置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听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