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47.81 KB
- 文档页数:2
访谈类节目分析访谈类节目分析1定义:电视谈话节目的英语原文为“TV Talk Show”,其字面的意思是“电视交谈的展示”,港台电视从业人员则音义结合地译为“电视脱口秀”。
它给人的直觉突出了电视主持人“脱口而出”的语言机敏和较多的表演色彩,不但声音相近而且也颇为形象生动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间的口头传播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传播方式本身直接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
节目一般是在固定谈话场所举行,由主持人、现场嘉宾和现场观众围绕某一公众普遍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文等话题展开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群言式的交流、对话,以期达到某种传播效果。
2特点:(1)针对性和实效性强(2)感染力强,表现手法多样化(3)图文并茂,有助于背景,材料的提供(4)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使受众犹如身临其境。
3节目构成要素:根据传播学的一般理论,传播包括三个基本元素:传播者和接收者、传播环境、传播内容。
对于电视谈话节目而言,其基本要素相应地包括主持人、现场嘉宾、现场观众、环境、话题。
(一)主持人节目主持人是在电子媒体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媒体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能动地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
[4]对于电视谈话节目来说,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元素,“主持人若不得力,节目的档次、品位就会被拖下来;反过来,主持人得力,就有助于提高节目的档次和品位”[5]。
许多电视谈话节目是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譬如《一丹话题》、《小崔说事》。
在整个节目过程中,主持人的名字反复多次出现,以强化其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因为主持人实际上是节目的商标,主持人的风格往往就是一个栏目的风格,是形成一个电视谈话节目自身独特品格的最重要元素。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承担着三种角色:首先,虽然主要处于在现场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穿针引线的位置,但主持人本身就是一个谈话者;第二,不论是否有现场观众,即使一对一的访谈,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是现场的组织者,一方面要主导节目,引导话题,另一方面要作为现场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产生亲近感,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第三,作为节目的形象代表,主持人是媒体对外的传播者。
体育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技巧探析李瑶昕(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摘 要:近年来,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体育节目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体育访谈节目的受众不再局限于体育迷,其受众年龄段也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受众中女性所占比例也有所增长。
主持人作为连接嘉宾和受众的纽带发挥着传递真实故事和情感、发扬体育精神的作用。
因此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对于体育访谈节目主持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从前期准备、访谈氛围、提问与倾听艺术等方面入手,对主持人如何做好体育访谈节目进行探析。
关键词:体育节目;访谈节目;主持人;访谈技巧访谈节目以谈话为主,体育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沟通能力和节目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顺利完成访谈流程的基础上,主持人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激发嘉宾的谈话愿望,深入挖掘嘉宾的故事,最终将最真实最动人的部分呈现给受众,帮助受众了解嘉宾。
一、做好访谈的前期准备初次见面的嘉宾在心理上会存在一些距离感,要想完成一次出色的访谈,主持人要做到迅速拉近嘉宾和自己之间的距离,想办法让嘉宾信任自己。
所以在确定了采访对象之后,主持人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采访对象的个人资料要有充分的了解。
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嘉宾的相关经历,例如曾经参加过的体育赛事,例如哪一场比赛非常经典、哪一场比赛出现严重失误、哪一场比赛对其具有特殊意义等。
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嘉宾的性格有基本的判断,例如从嘉宾的视频采访资料、嘉宾个人社交账号等等入手深入挖掘并分析其性格,以做到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访谈。
同时主持人还要掌握必要的体育相关知识和术语,避免造成“门外汉”的尴尬。
只有做到对嘉宾足够了解,对其所处的环境和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了解,在访谈的时候才会有话说、有话聊,才能吸引嘉宾的注意力,真正走进嘉宾的内心,激发起嘉宾的谈话欲望,使嘉宾更快适应访谈节奏。
主持人和嘉宾在访谈中最理想的状态是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所以在访谈开始前,应该创造和嘉宾有简短相处和沟通的机会,做好采访前的铺垫工作,能够提前拉近主持人和嘉宾的距离,便于进行访谈。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2008试论电视节目主持入的传播学作用李静郑磊摘要:随着媒介社会的发展与电视对大众生活日盏深入的影响,电视节目主持人成为越来越受瞩目的行业。
文章从现代起森看.。
主持人”是个舶来品;从技术层面上讲.录播盼段的电视节目可以完全以无主持人的面貌而存在;以电视为主要形式的大众传播的局限性、人际传播等方面分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学作用。
同时给电视台塑造主持人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主持人;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作者简介:李静.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郑磊。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邮政编码250061)中图分类号:G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359【2008J02一0119—02随着媒介社会的发展与电视对大众生活日益深入的影响,电视节目主持人成为越来越受瞩目的行业。
从。
主持人明星制”、“主持人中心制”到央视以重金给主持人颁发特殊津贴的激励政策,都成为行业内外令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1.从现代起源看.。
主持人”是个舶来品。
美国的电视界将新闻节目。
主持人”称为A I l ch or,其原意是指体育接力赛跑最后一棒的冲刺者。
其引申意为。
关键时刻可以依靠的人”。
A nchof又被称为。
主播”,集。
言论权威”与。
内容控制”于一身,是决定新闻节目传播报道成败的关键人物,从一定程度上讲,A nchof就是电视台的台标。
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美国各大电视网肯开几百万年薪来聘用知名主播。
除A n chof外,美语中H ost也代表主持人,其原意是。
家庭聚会的主人”,电视业中用来指综艺节目或访谈节目主持人。
美国大部分的访谈节目主持人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所主持的节目,最著名的有被誉为。
谈话节目皇后”的黑人女主持0PIⅫW I N FR E,她主持的谈话节目已经播出30多年,其个人资产近l O亿美元,跻身<福布斯’财富榜。
从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B B C的建立到今天,电视业已走过了70年的历史。
简论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摘要: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既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又能够呈现媒体人的价值观和态度。
在节目中,主持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角色定位也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本文将就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以期提升电视谈话节目的品质和观众的收视率。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品质,观众收视率正文:一、电视谈话节目的形式特点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具有话题性的电视节目,往往采取嘉宾与主持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以传递信息和观点为主要目的。
该节目的形式特点在于:时效性强、话题性强、嘉宾的专业性和个性化、观众参与度高等。
二、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扮演着一个平衡者和传达者的角色,他应该在保持节目秩序的同时,调控沟通双方之间的情感和信息。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包括三个方面:1.调节者:主持人应该在节目中起到调节嘉宾之间关系的角色,包括沟通、引导等。
这种角色要求主持人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
主持人应该注意嘉宾之间的沟通,及时调整沟通的方式和语气,让嘉宾们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进行交流。
2.引导者:主持人应该在节目中起到引导和激发讨论的角色。
这种角色要求主持人具备良好的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能够引导嘉宾们深入探讨某个话题,并从多个角度展开思考。
同时,主持人的态度也决定了嘉宾们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3.传达者:主持人应该在节目中起到传达信息的角色。
这种角色要求主持人具备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精准的信息传递能力。
主持人应该用言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并清晰地传达到观众的耳朵里。
三、结论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的的角色定位,主持人才能在节目中扮演到最好的角色,才能更好地完成传播信息和观点的任务,增加节目的品质和观众的收视率。
因此,主持人应当努力打好角色的基础,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发挥出自己在节目中的最大优势。
此外,主持人在电视谈话节目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维护言论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第一章1、【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采摄编播手段,运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符号,对新近发生、发现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所作的报道。
及其他媒介的新闻比较,电视新闻具有形声兼备,直观生动,现场感强等特点。
※2、【(名词解释)电视新闻播音】即电视新闻播音员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创造手段,面对镜头、话筒报道新闻信息的创造活动。
※3、【(简答)电视新闻播音特性】⑴电视新闻播音形态多样化⑵电视新闻播音稿件形式非单一化⑶电视新闻播音关注点多⑷电视新闻播音具多重制约性4、【电视新闻播音工作意识】电视新闻播音工作及广播新闻播音工作一样,是新闻性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电视新闻播音员是新闻工作者,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工作手段的党和政府的宣传员,不是艺术工作者。
5、【电视新闻口播】由播音员在电视屏幕上出图像播报新闻稿件的电视新闻播音。
它具有可视性,以有声语言作为传达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同时,辅以电视播音员的表情、神态、体态动作等体态语。
6、【电视新闻口播的内容】①导语、串联类;②公文类;③快讯类;④背景、知识类;⑤新闻评论类7、【备稿特性及要点】⑴抓准每条新闻的目的、针对性及新鲜处。
⑵理清稿件内容,找准同新闻片的衔接点,把握口播的任务及位置。
⑶无提示器口播时,初学者应根据稿件的内容、目的、重点等,适当画出抬头点。
8、【电视新闻口播的表达特征】⑴交流感更强,讲述感更强。
⑵有体态语辅助。
⑶咬字、发声力度稍弱于广播新闻播音,强于电视新闻片配音。
⑷语速稍快于广播新闻播音,慢于电视新闻片配音。
9、【不正确的电视新闻口播意识】①严肃端架式②客观淡化式③自我表现式④取悦于人式⑤例行公事式拔新鲜感式⑥松懈熟练式10、【何谓抬头交流】电视播音员在无提示器口播时在镜头前及观众交流的抬头动作,也包括所伴随的面部表情。
11、【抬头交流中存在的问题】①抬头的盲目性②抬头的程式化③抬头的表演化12、【提示器操作方式】①手推稿纸式②鼠标点动式③小球滚动式④旋钮转动式⑤手捻、脚踩式⑥玩游戏机式⑦非本人操作式13、【口播心理分】⑴增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备稿。
声屏世界2022/6实践与创新金话筒网络谈话类节目的访谈艺术———以《十三邀》第六季为例阴严浦高摘要:网络谈话节目《十三邀》以其独特的“偏见”视角探寻生活价值与人生意义,在“快综艺时代”中唤起人文共鸣与思考,在豆瓣、腾讯等平台都获得了较高评价。
节目中访谈主持角色、访谈主持场域、访谈主持技巧的创新与实践均为主持人访谈艺术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章以其第六季为例着手分析,为网络谈话类节目访谈艺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访谈节目主持人访谈艺术《十三邀》第六季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认定2020年度省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主持业务’(综艺节目主持)”(编号:Z202Y21608)《十三邀》是由腾讯新闻与单向空间联合出品的一档人物访谈类节目,第六季于2021年12月21日首播。
学界将《十三邀》定位为“网络谈话节目”,长视频平台将其归类于“纪录片”门类,在豆瓣APP 的所属类目是“脱口秀”。
不同平台不同领域对《十三邀》节目定位的差异化,一定程度体现出《十三邀》节目元素的杂糅与节目形式的多样性。
作为一档带有浓烈个人色彩的网络谈话类节目,一定程度上融合了纪录片、电影、电视节目等多种类型元素,借鉴了蒙太奇、长镜头等多种拍摄剪辑技巧,使得节目一改传统新闻访谈节目客观中立的态度,在影像本体与对话内容两个层面体现出许知远“偏见”的视角,并带领观众在与13位“社会切片”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1]纵观豆瓣评分较高的几档新型文化访谈类节目,《朗读者》将访谈与朗读相融合,构架“大舞台+小客厅”的演播空间,探寻人文之美。
《圆桌派》则用“点烟”的程序来凸显其仪式化,用聊天的方式展现多元观点。
《十三邀》则以许知远独特的“偏见”切入,带有强烈的“随感式”特点,几档节目在主题形式上大相径庭,但相同的是主持人风格与节目风格相得益彰,成为节目的品牌和记忆点。
当下,传统电视谈话类节目式微,网络谈话类节目层出不穷,不少节目都面临着重合度高、竞争力弱等瓶颈,究其原因是缺乏鲜明的节目风格与品牌,而主持人作为节目品牌的突出呈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试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其沟通策略作者:冯云鹏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26期冯云鹏(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吉林长春 130021)摘要:近年来,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电视工作者必须改变谈话节目“重数量、轻质量”的制作现状,以加强沟通为切入点实现节目质量的突破,使谈话节目不断向着精品化、品牌化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谈话节目问题沟通策略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203-011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概述1.1 谈话节目的社会功能及其成绩电视谈话节目具有参与人数多、讨论题材范围广、及时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自上海卫视《东方直播室》节目开播以来,在近20年的时间内,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已发展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电视节目形式。
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借助语言、肢体动作等符号,实现了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平民化谈话节目的开播,为社会大众搭建出一座平等、广阔的理性交流平台,通过观众在节目选题、策划、录制、播放、反馈等各个阶段的参与,在社会中建立起一种信息共享、表述公平的良性关系。
而随着观众的审美意向不断向着精英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谈话节目的娱乐功能也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谈话艺术、主持风格与多元化的文化思维,使观众在感受思想碰撞的同时,能够抒发情感、缓解压力和疲劳。
1.2 目前我国谈话节目遇到的困境随着节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当前很多谈话节目都遇到了经验不足、短时间内发展过快等因素带来的问题,使我国谈话节目总体面临困境。
现阶段谈话节目普遍面临的问题包括:(1)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与个性。
多数节目都存在着访谈题材类似、思路相同、嘉宾重复等问题,抄袭现象屡见不鲜。
(2)缺乏思想性与真实性。
为片面追求收视率,一些谈话节目盲目迎合社会猎奇心理,使谈话节目逐渐失去了其文化品位,不能体现出其对观众的价值观进行健康引导的作用。
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定位作者:程云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21期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代言人,是节目的核心和灵魂,是节目制作班子所有成员创意的具体实践者。
因此,谈话节目主持人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个定位准确的主持人是谈话节目成功的首要条件。
要把握主持人的准确定位。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外观形象。
主持人这个职业注定是要给人看的。
观众总免不了对某个主持人评头论足。
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年轻漂亮”已不再是观众评价主持人形象的唯一标准。
有特点、有个性、有魅力的主持人似乎更具吸引力。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一张扁平而略黑的脸实在谈不上英俊。
却被誉为“最有观众缘的主持人”。
观众喜欢的,恰恰是他平凡真诚的外表、毫无装饰的举止和机智幽默的性格。
所以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外观形象不宜过于艳丽。
主持人(尤其是女主持人)服装发型过于前卫、夸张,妆容过于艳丽容易给观众以华而不实的感觉。
长相是天生的,屏幕形象却可以塑造。
主持人的外观形象应该定位在生活与舞台之间——既要高于生活,不似生活中的随意:又要低于舞台,不给人以“表演”的造作。
主持人是在屏幕上塑造自我——一个明智、真诚、自然、既有活力又有人情味的个性形象。
另外。
适当地借助于表情动作也是主持人的一大法宝。
专家指出,非语言符号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谈中可以传达40%到50%的信息。
因此,作为主持人,要锻炼自己“喜形于色、怒形于色”的本领。
有时,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倾听的姿势、一个拍手的动作,都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当然。
对观众来说,除了神态、容貌、衣着、发型外。
他们更加注重主持人的表达能力、反应速度、主持技巧以及相关的诸种重要要素。
二是以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修养为底蕴。
采访中我们可能遇到商界、政界、学术界、艺术界等嘉宾,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能与那么多优秀的人对话。
也将受益匪浅,人物访谈节目不同于脱口秀。
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在双向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启发。